分享

ERP知识普及(1-10)

 联合参谋学院 2013-06-08
前些日子电子协会的老师让我帮忙整理一份关于ERP的辅导材料,眼下轰轰烈烈的ERP软件普及活动,没有在企业产生共鸣,却在高校中产生了很大反响,现在很多高校在建ERP实验室,包括sap公司也在全国部分高校建erp研究中心!
   市场成熟初期教育先行!现在制衡ERP发展的最大瓶颈仍使人才匮乏,为此,在没有征得电子协会老师和原作者的意见就把这些材料放到这里,供广大博友参考:
第1章    概述
学习要点
1 ERP的概念及特点
2 ERP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3 ERP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4 ERP系统的实施

1.1 ERP的定义

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缩写中文意思是企业资源计划。它是从MRP(物料资源计划)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它扩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是基于网络经济时代的新一代信息系统。

ERP是一个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是一个软件产品;是一个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1.2  ERP的特点

(1)ERP更加面向市场,面向经营,面向销售。

(2)ERP更强调企业流程与工作流。

(3)ERP更多地强调财务。

(4)ERP较多地考虑人因素作为资源在生产经营规划中的作用。

(5)ERP支持MRPⅡJIT(Just In Time)的混合生产管理模式。

(6)ERP采用客户/服务器分布式结构、面向对象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多数据库集成、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及辅助工具。

1.3   ERP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 管理信息系统(MIS)阶段

2 闭环物料需求计划(MRP阶段

3 制造资源计划(MRP Ⅱ)阶段

4 企业资源计划(ERP )阶段

2MIS的特点

(1)MIS是一个人机结合的辅助管理系统。

(2)主要应用于结构化问题的解决。

(3)主要考虑完成例行的信息处理业务,包括数据输入、存储、加工、输出,生产计划,生产和销售的统计等。

(4)以高速度低成本完成数据的处理业务,追求系统处理问题的效率。

(5)目标是要实现一个相对稳定的、协调的工作环境。

(6)数据信息成为系统运作的驱动力。

(7)设计系统时,强调科学的、客观的处理方法的应用,并且系统设计要符合实际情况。

1.2.2  闭环物料需求计划(MRP阶段

1.基本MRP阶段

基本MRP主要用于制造业,因为其必然要从供应方买来原材料,经过加工或装配,制造出品,销售给需求方,这就是制造业区别于金融业、商业、采掘业、服务业的主要特点。

任何制造业的经营生产活动都是围绕其产品开展的,制造业的信息系统也体现了这种特点,基本MRP就是从产品的结构或物料清单出发,实现了物料信息的集成。制造业的经营生产活动表现为一个上小下宽的锥状产品结构。

 2.闭环MRP阶段

基本MRP是建立在下面两个假设的基础上:

(1)生产计划是可行的,即假定有足够的设备、人力和资金来保证生产计划的实现;

(2)假设采购计划是可行的,即有足够的供货能力和运输能力来保证完成物料供应。

但在实际生产中,能力资源和物料资源总是有限的,因而往往出现生产计划无法完成的情况。

1.2.2  闭环物料需求计划(MRP)阶段

20世纪70年代人们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把生产能力作业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纳入MRP中,同时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加入来自车间,供应商和计划人员的反馈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计划的平衡调整,从而围绕着物料需求计划,使生产的全过程形成一个统一的闭环系统,这就是闭环式MRP。

1.2.3 制造资源计划(MRP Ⅱ)阶段

1.MRPⅡ的概念

建立一个一体化的管理系统,去掉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减少数据间的不一致性现象和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金流与物流的统一管理,要求把财务子系统与生产子系统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系统整体。

这使得闭环MRPMRPⅡ前进了一大步。最终,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把制造、财务、销售、采购、工程技术等各个子系统集成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并称为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系统,为了区别物料需求计划系统(亦缩写为MRP)而记为MRP Ⅱ。

1.2.4  企业资源计划(ERP )阶段

ERP是在MRP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个企业全面的电脑化管理,是一种包含现代前沿管思想方法的软件系统。简单地说,通过应用ERP,可以完成企业的现代化、规范化管理,达到降低库存、降低成本、及时发货的目的,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1ERPMRP的主要区别

(1)在资源管理范围方面的差别。

(2)在生产方式管理方面的差别。

(3)在管理功能方面的差别。

(4)在事务处理控制方面的差别。

(5)在跨国(或地区)经营事务处理方面的差别。

(6)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差别。

2ERP的发展

(1)全球化市场的形成和不断发展与多企业合作经营生产方式的出现使得ERP将支持异地企业运营、异种语言操作和异种货币交易。

(2)企业不断进行经营过程重组(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将使得ERP支持基于全球范围的实时的、可重构的过程的供应链及供应网络结构。

(3)制造商需要灵活性与敏捷性以适应新的生产方式与经营实践;这使得ERP 也必须越来越灵活地适应多种生产制造方式的管理模式。

(4)ERP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流程工业;这会大大刺激ERP系统及软件的快速发展。

5)功能越来越强大的计算技术不断出现将会为ERP提供越来越灵活与强功能的软硬件平台,尤其是客户/服务器分布式结构、面向对象技术与Internet的发展会使ERP的功能与性能迅速提高。

1.3  ERP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1.3.1相关效益

(1)提高效率和效益。

(2)降低采购成本。

(3)重组同供应商的业务流程。

(4)采购管理职能的变化。

1.3.2定量的效益

1.降低库存投资

(1)降低库存量。使用ERP系统之后,由于有了好的需求计划,使得可以在恰当的时间得到恰当的物料,从而可以不必保持很多的库存。根据统计数字,在使用ERP系统之后,库存量一般可以降低20%~35%。

(2)降低库存管理费用。库存量降低还导致库存管理费用的降低。其中包括:仓库维护费用、管理人员费用、保险费用、物料损坏和失盗等等。库存管理费用通常占库存总投资的25%。

(3)减少库存损耗。一方面,由于库存量减少,库存损耗也随之减少;另一方面,ERP对库存记录的准确度有相当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库存记录的准确性,就要实行循环盘点法。因而能够及时发现造成库存损耗的原因,并及时予以消除,从而可以使库存损耗减少

2.降低采购成本

ERP把供应商视为自己的外部工厂。通过采购计划法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双方受益的合作关系。这样,既保证了物料供应,又为采购人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其可对采购工作进行有价值的分析。

采购计划法既提高了采购效率,又降低了采购成本。(教材与市面上的数不一样,教材上的内容应该是确定的,所以不要出现有资料表明”“有资料显示这样的字眼)使用ERP,可以使采购成本降低5%。

3.提高生产率

1)提高直接劳力的生产率。使用ERP之后,由于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物料短缺,从而减少了生产和装配过程的中断,使直接劳力的生产率得到提高。生产线生产率平均提高5%~10%,装配线生产率平均提高25%~40%。

2)提高间接劳力生产率。以ERP作为通信工具,减少了文档及其传递工作,减少了混乱和重复的工作,从而提高了间接劳力的生产率。间接劳力生产率可以提高25%。

(3)减少加班。过多的加班会严重降低生产率,还会造成过多的库存。使用ERP,可以提前作出能力需求计划,从而减少加班。加班时间可以减少50%~90%。

4.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既要有好的产品质量,又要有高水平的客户服务。要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就必须有好的产销配合。ERP系统作为计划、控制和通信的工具,使得市场销售和生产制造部门可以在决策级以及日常活动中有效地相互配合。从而可以缩短生产提前期,迅速响应客户需求,并按时交货。

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将带来销售量的提高。假定因此提高销售量10%,那么,

提高的销售收人为:$10 000 000×10%=$1 000 000

假定利润率为10%,则增加的利润为:$1 000 000×10%=$100000

5.增加利润

(1)库存投资降低产生的利润

(2)采购成本降低产生的利润

(3)生产率提高(直接劳力成本节约)产生的利润

(4)生产率提高(间接劳力成本节约)产生的利润

(5)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增加的利润

(6)增加的利润总和

6.现金总收益

(1)库存投资降低

(2)库存投资降低产生的利润

(3)降低采购成本

(4)提高生产率

(5)提高销售量

由于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可以减少应收账款;由于信息准确、情况明确,可以使得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更加精确。如果假定这两项产生的现金收益分别为$500 000美元和$150 000美元的话,那么现金总收益将增加到$2 712 500美元。

1.3.3 定性的效益

1.提高工程开发效率,促进新产品开发

2.提高产品质量

3.提高管理水平

4.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5.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6.提高企业生活质量

1.4ERP系统的实施

1.实施ERP系统的前提条件

(1)考虑ERP的成本投入,企业的产品必须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有稳定的市场占有率。

(2)企业的领导班子富有改革进取,开拓创新精神,团结一致,对ERP项目承担责任。

(3)企业各管理层理解ERP,对建立ERP系统有明确的目标和统一的认识。

(4)企业管理基础扎实,人员素质较好,数据完整可靠。

(5)重视对员工持续反复地进行现代管理思想和MRPII原理和应用的培训。

(6)拥有一支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企业管理的稳定的人才队伍,有严格的工作纪律和制度。

2.如何成功实施ERP

(1)总体考虑

(2)顾问选择

(3)培训方面

(4)管理层方面

   ERP实施步骤

1.实施ERP前的准备工作

(1)领导层培训及ERP原理的培训。

2)企业诊断。

(3)需求分析,确定目标。

(4)人力和物力的准备。

2.实施ERP中的准备阶段

(1)项目组织工作

(2)数据准备工作

(3)系统安装调试工作

(4)软件原型测试工作

3.模拟运行及用户化阶段

(1)模拟运行及用户化

2)制定工作准则与工作规程

(3)验收

4.切换运行阶段

这要根据企业的条件来决定应采取的步骤,可以各模块平行一次性实施,也可以先实施一两个模块。在这个阶段,所有最终用户必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使用终端或客户机操作,处于真正应用状态,而不是集中于机房。如果手工管理与系统还有短时并行,可作为一种应用模拟看待,但时间不宜过长。

5.新系统运行阶段

一个新系统被应用到企业后,实施的工作其实并没有完全结束,而是将转入到业绩评价和下一步的后期支持阶段。

1.4.3  ERP软件介绍

1ERP软件选型

ERP软件选型过程中,首先要知己知彼。还要了解实施的环境。

这里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国情(像财务会计法则等一些法令法规,还包括汉化等)、行业或企业的特殊要求。根据这些来运行流程和功能,从用户化本地化的角度来为ERP选型。

2ERP软件的一般组成

ERP软件有国外和国内两种:一种是国内的ERP软件以用友、金碟、神州数码为代表,每家软件的模块的叫法不同。另一种是国外的ERP软件,以SAP、ORACLE为代表,模块的叫法也不同,大致会覆盖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管理。

3ERP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在企业中,一般的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生产控制(计划、制造)、物流管理(分销、采购、库存管理)和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这三大系统本身就是集成体,它们互相之间有相应的接口,能够很好的整合在一起来对企业进行管理。

(1)财务管理模块

在企业中,清晰分明的财务管理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在ERP整个方案中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ERP中的财务模块与一般的财务软件不同,作为ERP系统中的一部分,它和系统的其他模块有相应的接口,能够相互集成,比如:它可将由生产活动、采购活动输入的信息自动计入财务模块生成总账、会计报表,取消了输入凭证繁琐的过程,几乎完全替代以往传统的手工操作。一般的ERP软件的财务部分分为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两大块。

(2)生产控制管理模块

这一部分是ERP系统的核心所在,它将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得企业能够有效的降低库存,提高效率。同时各个原本分散的生产流程的自动连接,也使得生产流程能够前后连贯的进行,而不会出现生产脱节,耽误生产交货时间。生产控制管理是一个以计划为导向的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首先,企业确定它的一个总生产计划,再经过系统层层细分后,下达到各部门去执行。即生产部门以此生产,采购部门按此采购等等。

(3)物流管理模块

这一部分包括分销管理、库存控制、采购管理等。其中:

  ① 分销管理是从产品的销售计划开始,对其销售产品、销售地区、销售客户各种信息的管理和统计,并可对销售数量、金额、利润、绩效、客户服务做出全面的分析。

  ② 库存控制主要用来控制存储物料的数量,以保证稳定的物流支持正常的生产,但又最小限度的占用资本。它是一种相关的、动态的、及真实的库存控制系统。它能够结合、满足相关部门的需求,随时间变化动态地调整库存,精确的反映库存现状。

  ③ 采购管理是用来确定合理的定货量、优秀的供应商和保持最佳的安全储备。能够随时提供定购、验收的信息,跟踪和催促对外购或委外加工的物料,保证货物及时到达。建立供应商的档案,用最新的成本信息来调整库存的成本。

(4)人力资源管理模块

以往的ERP系统基本上都是以生产制造及销售过程(供应链)为中心的。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把与制造资源有关的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来进行管理。但近年来,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开始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被视为企业的资源之本。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被加入到了ERP的系统中来,和ERP中的财务、生产系统组成了一个高效的、具有高度集成性的企业资源系统。它与传统方式下的人事管理有着根本的不同。

人力资源管理模块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功能:① 人力资源规划的辅助决策;② 招聘管理;③ 工资核算;④ 工时管理;⑤ 差旅核算等。

图片: 


2ERP的原理

学习要点:

1 基本MRP的原理

2 ERP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3 ERP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4 ERP系统的实施

2.1 基本MRP的原理

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企业控制物料的需求通常采用控制库存物品数量的方法,为需求的每种物料设置个最大库存量和安全库存量。最大库存量是为库存容量、库存占用资金的限制而设置的,安全库存量也叫最小库存量,即物料的消耗不能小于安全库存量。

为了不出现物料短缺而影响生产的情况出现,则应该在安全库存量的基础上增加定的数量库存,而不能等到物料的库存量消耗到安全库存量时才补充库存,因为物料的供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供应周期,如物料的采购周期、加工周期等),所以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提前期。如图所示。

 2.1.1  库存定货点理论

从图中可知,订货点的时间必须在安全库存量之前,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物料的需求。

定货点控制法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而且不能反映物料的实际需求,往往为了满足生产需求而不断提高定货点的数量,而造成库存数量和库存物料资金占用的数量增加,这样产品的成本升高,使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的管理专家约瑟夫·奥里奇(Joseph A.Orlicky)博士提出了物料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学说,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在需要的时候提供需要的数量的认识,发展并形成了物料需求计划(MRP)的理论,即基本的MRP。

2.1.2  物料需要计划理论

1.物料的定义    

为了产品销售,所有需要列入计划、控制库存、控制成本的一切物的统称。它的范围包括原材料、配方成分、配套件、标准件、毛坯、副产品、联产品、在制品、产成品甚至是设备备件、工艺装备、或某些能源,是组成物料清单(BOM)的最基本元素。

绝大多数物料是可以库存的,但也可以是非库存型的,如电能、或某种形式的“虚拟件”;不论是否库存,都要列入计划并计算成本。总之,物料是计划的对象,也是库存和计算制造成本的对象。

2.物料的管理特性

(1)物料的相关性

(2)物料的流动性。

(3)物料的价值的

以上是物料的三种管理特性,它们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理解物料的管理特性有助于理解物料需求管理的特点。

3.物料的需求类型

(1)独立需求是指位于产品结构最顶层的是销售的产品,其需求是由市场或客户订货决定的,也就是说,是由企业外部的因素决定的,称为独立需求

(2)相关需求是指构成销售产品的各种零部件、配套件、毛坯、原材料等在产品结构中最顶层以下的各层物料,它们的需求是由销售产品的需求决定的,称为相关需求

4.物料的管理过程

(1)了解需求

(2)获取需求

(3)保证需求

2.1.3 基本 MRP的原理

1.基本MRP基本解决问题

间歇生产的生产计划和控制问题。在间歇生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生产计划高效运行,保证及时供应物料以满足生产需要,是生产管理中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造成又库存积压、又物料短缺的情况。

2.基本MRP的基本任务

(1)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独立需求)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相关需求);

(2)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

3.基本MRP的基本功能

实现物料信息的集成,保证及时供应物料,降低库存,提高生产效率。

物料需求信息由以下四个要素组成:需要什么、何时需要、需要多少、何时订货。物料的需求信息、产品结构、采供提前期、库存信息是运行MRP的四项主要数据。这些数据的准确度,决定了MRP的有效性。

4.基本MRP的基本内容

基本MRP的基本内容是编制零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

正确编制零件计划,首先必须落实产品的出产进度计划,用MRPⅡ的术语就是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MPS),这是MRP展开的依据。MRP还需要知道产品的零件结构,即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BOM),才能把主生产计划展开成零件计划;同时,必须知道库存数量才能准确计算出零件的采购数量。因此,基本MRP的依据是:①主生产计划(MPS);②物料清单(BOM);③库存信息。

基本MRP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模块:

(1)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简称MPS)模块,是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生产数量的计划。这里的最终产品是指对于企业来说最终完成、要出厂的完成品,它要具体到产品的品种、型号。这里的具体时间段,通常是以周为单位,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是日、月、旬。

(2)物料需求计划(MRP)模块,是根据生产计划来制订未来物料的需求和控制的方法,它提供了物料需求的准确时间和数量,是生产管理的核心,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主生产计划排产的产品分解成各个自制零部件的生产计划和原料采购件的采购计划。

(3)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简称BOM)模块,主要用于MRP计算,成本计算,库存管理。BOM有各种形式,这些形式取决于它的用途,BOM的具体用途有:

  ① 是计算机识别物料的基础依据。

  ② 是编制计划的依据。

  ③ 是配套和领料的依据。

  ④ 根据它进行加工过程的跟踪。

  ⑤ 是采购和外协的依据。

  ⑥ 根据它进行成本的计算。

  ⑦ 可以作为报价参考。

  ⑧ 进行物料追溯。

  ⑨ 使设计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

(4)库存控制(Inventory Control)模块,是用JIT来实施库存控制管理,其核心内容是:

  ① 选择最佳的供应商,并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管理。

  ② 供应商与用户的紧密合作。

  ③ 卓有成效的采购过程质量控制。

2.1.3 基本 MRP的原理

1.基本MRP基本解决问题

间歇生产的生产计划和控制问题。在间歇生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生产计划高效运行,保证及时供应物料以满足生产需要,是生产管理中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造成又库存积压、又物料短缺的情况。

2.基本MRP的基本任务

(1)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独立需求)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相关需求);

(2)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

3.基本MRP的基本功能

实现物料信息的集成,保证及时供应物料,降低库存,提高生产效率。

物料需求信息由以下四个要素组成:需要什么、何时需要、需要多少、何时订货。物料的需求信息、产品结构、采供提前期、库存信息是运行MRP的四项主要数据。这些数据的准确度,决定了MRP的有效性。

4.基本MRP的基本内容

基本MRP的基本内容是编制零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

正确编制零件计划,首先必须落实产品的出产进度计划,用MRPⅡ的术语就是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MPS),这是MRP展开的依据。MRP还需要知道产品的零件结构,即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BOM),才能把主生产计划展开成零件计划;同时,必须知道库存数量才能准确计算出零件的采购数量。因此,基本MRP的依据是:①主生产计划(MPS);②物料清单(BOM);③库存信息。

基本MRP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模块:

(1)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简称MPS)模块,是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生产数量的计划。这里的最终产品是指对于企业来说最终完成、要出厂的完成品,它要具体到产品的品种、型号。这里的具体时间段,通常是以周为单位,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是日、月、旬。

(2)物料需求计划(MRP)模块,是根据生产计划来制订未来物料的需求和控制的方法,它提供了物料需求的准确时间和数量,是生产管理的核心,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主生产计划排产的产品分解成各个自制零部件的生产计划和原料采购件的采购计划。

(3)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简称BOM)模块,主要用于MRP计算,成本计算,库存管理。BOM有各种形式,这些形式取决于它的用途,BOM的具体用途有:

  ① 是计算机识别物料的基础依据。

  ② 是编制计划的依据。

  ③ 是配套和领料的依据。

  ④ 根据它进行加工过程的跟踪。

  ⑤ 是采购和外协的依据。

  ⑥ 根据它进行成本的计算。

  ⑦ 可以作为报价参考。

  ⑧ 进行物料追溯。

  ⑨ 使设计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

(4)库存控制(Inventory Control)模块,是用JIT来实施库存控制管理,其核心内容是:

  ① 选择最佳的供应商,并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管理。

  ② 供应商与用户的紧密合作。

  ③ 卓有成效的采购过程质量控制。

描述: 如图
图片: 


1.物料需求总提前期

(1)自行车组成的层次关系

假设某企业生产自行车的组成如图2.3所示。

从图中可知,顶层是最终产品(自行车),最下层是采购件(原材料),车轮是中间件,这样就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层次,再由直接构成的上下层关系中,把上层的物料(组件)称为父件(有的也称为母件),下层的构成件称为子件。

处于中层的所有物料(组件、部件)既是其上层的子件,又是其下层的父件,由于产品构成的层次性,产品在生产时的生产和组装就存在一定的顺序或层次。

(2)自行车的物料清单

为了便于计算机识别,必须把产品结构图转换成规范的数据格式,这种用规范的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就是物料清单。它必须说明组件(部件)中各种物料需求的数量和相互之间的组成结构关系。表2.1所示的是自行车产品生产的各层零部件的制造时间周期。

(3)计算总提前量

产品结构是多层次和树状的,其最长的一条加工线就决定了产品的加工周期。

2.物料需求总量

(1)某产品总需求量的计算

(2)相关需求与独立需求

现实中企业的情况远没有这样简单,在许多加工制造性的企业中,由于产品种类繁多,并不只是产品A要用到部件B、部件C以及零件DE,可能还有其他产品也需要用到它们,也可能零件D、E还有一定的独立需求(如作为服务件用的零件等)。

在相关需求与独立需求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毛需求量的计算则是将相关需求部分按产品结构树推算的结果加上独立需求部分的需求量。在制造企业的生产实际环境中,一个物料可能完全是相关需求的物料,但有时也可能既有相关需求又有独立需求,是两者兼顾的。所以,MRP要做的工作是要先把企业在一定时段内对同一零部件的毛需求汇总,然后再据此算出它们在各个时段内的净需求量和计划交付量,并据以安排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

描述: 如图
图片: 


2.2  闭环MRP的原理

闭环MRP理论认为主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应该是可行的,即要使MRP系统的正常运行,要有一个现实可行的主生产计划。

要保证实现计划就要控制计划,执行MRP时要用派工单来控制加工的优先级,用采购单来控制采购的优先级。这样,基本MRP系统进一步发展,把能力需求计划和执行及控制计划的功能也包括进来,形成一个环形回路,称为闭环MRP,其结构如图2.8所示。

从图中可知,闭环MRP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1)主生产计划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划与市场需求(例如,合同、订单等)。

(2)主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的运行(或执行)伴随着能力与负荷的运行,从而保证计划是可靠的。

(3)采购与生产加工的作业计划与执行是物流的加工变化过程,同时又是控制能力的投入与产出过程。

(4)能力的执行情况最终反馈到计划制订层,整个过程是能力的不断执行与调整的过程。

2.2.2能力需求计划

1.能力需求计划

能力需求计划(Capacity Requirement Planning,CRP)。在闭环MRP系统中,把关键工作中心的负荷平衡称为资源需求计划,或称为粗能力计划,它的计划对象为独立需求件,主要面向的是主生产计划;把全部工作中心的负荷平衡称为能力需求计划,或称为详细能力计划,而它的计划对象为相关需求件,主要面向的是车间。

2.能力需求计划的依据

(1)工作中心

(2)工作日历

(3)工艺路线

(4)零件作业计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