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倾听孩子的心声 让个性阅读在课堂教学中闪光

 林如老师图书馆 2013-06-11

倾听孩子的心声 让个性阅读在课堂教学中闪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这就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理解和感受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巧妙地运用教育机制,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蹲”下来走近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

一、倾听孩子的选择

选择是自主意识的行动表现。在选择中,特别是在自主选择中,学生的自主意识被唤醒,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弘扬和凸现,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才有可能,因此,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权利。避免以教师的兴趣代替学生的兴趣,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逐步减少课堂教学的强制性和划一性,增强开放性和选择性,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

1、内容的选择   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进行重点阅读。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讲述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课文的25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了具体介绍,这几段的结构和写法相似。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季节自主学习,再以导游或游客的身份向大家介绍这个季节的景色特点,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生动有趣。《太阳》一课从“远”“大”“热”三个方面来说明太阳的相关情况及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可以请同学任意选择一个方面加以介绍。这样,感悟能力弱的学生,找一处较为浅显的来说,感悟能力强的,就找一处意蕴较深的来说。从而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学习内容,达到人人都能够参与,人人都乐于参与。

2、读法的选择  “读”是我国古老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每一节课都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自主地选择相关的内容和阅读方式,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大声朗读,可以小声试读,也可以无声地边读边想。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思考、感悟、体味、传情。例如《尊严》一文我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喜欢自学的同学独自朗读,喜欢合作的同学与同位互读、评读,还有的小组里几个同学分角色朗读。他们读得有声有色,读出了逃难的年轻人自尊自爱的品格,读出了杰克逊大叔善良真挚的长者风范。读法的选择让学生各得其所,收获甚多。

3、学法的选择    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因人而异的。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或默读或轻声朗读,或翻阅工具书或潜心思考,或圈点批注或划出重点,形式多样。这样唤醒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激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燕子》一文中写春天的美景“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教学此段课文时,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句品读,可以高声诵读并想象画面,可以摘抄积累生动语句,还可以提起画笔描绘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倾听孩子的疑惑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贵有疑,读而能问,这既是学生认识的突进,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进而推动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在自读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思考,这样,学生的小脑袋里就会产生诸多千奇百怪的想法,也许他的想法是荒谬可笑的,也许他的想法是肤浅幼稚的,但是能够把心中的疑惑提出来,就是思维火花的闪耀。因此,教师要大力倡导学生敢想敢问,勇于质疑,使他们成为一个个“小研究者“小探索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让学生敢疑    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以“先知先觉的朋友”或“服务生”的身份出现,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消除学生的种种顾虑和紧张心理,使他们积极思维,并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章的各种感觉和疑问讲出来。对于质疑问难的学生,不管所提的问题是有思维价值的,还是幼稚可笑的,都应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表扬,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平时向学生强化这样的观念:能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让学生以敢疑爱问为荣,从而乐此不疲。

2、让学生善疑    敢疑不难,善疑不易。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水平各不相同,所提问题质量也就高低不同。为培养学生多思善问的能力,教师要相机多做启发、诱导、点拨工作,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围绕重难点质疑,提出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学中我通常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质疑:①从课题中质疑②在词语或内容的矛盾处质疑 ③在省写或略写处质疑④抓住主要情节质疑⑤抓住难以理解的语段质疑⑥抓住关键词句质疑⑦从细节处质疑⑧对标点符号质疑。

三、倾听孩子的表达

语言表达,即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说出来。这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课堂教学应该建立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教师应该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动口的习惯,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畅所欲言,想什么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最大限度地释放各自的潜能。

1、允许学生插话    课堂插话的学生通常是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学生,他们插话常常是不由自主、脱口而出。这种不由自主的脱口而出恰恰就是思维灵感火花的迸发,而这种迸发是不遵守时间的,这火花像流星一样可能会转瞬即逝,同时它又可能是模糊的,抑或是片面的。当它出现时,必须立即去捕捉它、巩固它、补充它。创造常常需要灵感,灵感往往是创造性飞跃的前奏。因此,教师要允许学生“不由自主”地说话,并给予足够的关注,适时地抓住学生思维灵感的火花,积极诱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创造性。

2、允许学生争论    课堂教学的争论可能在同学之间,也可能在师生之间。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和从众心理。因此,在课堂上给学生相对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争论,启发其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有理有据地阐述与众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让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求异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潜力在不断的语言交锋中得到培养与发展。

3、允许学生失言    当学生得到表达的充分自由以后,失言也就不可避免。在插话与争论中出现的失言,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因为表达与思维发展的不均衡而辞不达意,可能是因为一时思路不畅而结结巴巴,可能是因为暂时性的思考目标转移而答非所问,等等。面对学生此类的失言、失态,教师亲切的目光、倾听的神情、鼓励的言语、精当的点拨,会使学生得到放松,消除胆怯和懊恼,最终豁然开朗而信心倍增,甚至受益于今后的人生。

允许学生插话、争论和失言,鼓励他们敢想敢说,大胆发言。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我有个建议!”“老师,我有不同看法!”“老师,我有补充!”“老师,让我来!”以及“同学们,我想请你们……”这就充分表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冲动,形成自主性语文学习的亮丽的风景线

让我们积极地耐心地俯下身来倾听每个孩子的心声,用一双热情、冷静、智慧的眼睛去发现和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小苗苗,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尽兴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让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语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