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煌对大柴胡汤的认识及应用

 共同成长888 2013-06-15

黄煌对大柴胡汤的认识及应用

黄煌教授多年来潜心于《伤寒杂病论》的研究。一般认为,大柴胡汤为少阳阳明二经并病的主方,主要依据于仲景原文的描述。而黄教授认为,可从以下几点来认识和运用大柴胡汤。

1、主诉。发热或往来寒热,便秘或下痢,尿黄,或呕吐,或黄疸,或头痛等。

2、舌脉。舌苔色黄、干燥,脉滑数或弦而有力。

3、腹证。《伤寒杂病论》指出,大柴胡汤证有“心下急”、“心下痞硬”、“按之心下满痛”等症状。

4、结合西医诊断。例如:脂肪肝、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糖尿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在临订选用大柴胡汤时,以上症状并非都要兼备,抓住一两个主症即可。如果在无证可辨的情况下,也可根据西医辨病来使用。下面介绍黄教授运用大柴胡汤验案3则。

1、高脂血症

田某,女,45岁,2002年7月4日初诊。主诉:胃脘部不适、便秘半年,发现血脂高1个月。诊见:形体偏胖,平时不易汗出,怕风,时有胃冷感,炎炎夏日如进入空调房间或吹电风扇即感肩背部酸重不适,纳可,夜寐多梦,口干欲饮水,口中有异味,胃脘胀闷疼痛,大便3至4日1行,干结难解,小便黄,舌红,苔黄偏干,脉弦。腹部脂肪丰厚坚紧。处方:

柴胡12g,黄芩10g,制半夏10g,白芍10g,制大黄10g,生姜3片,红枣6枚。日1剂,水煎服。

两个星期后,口中异味消失,大便顺畅,怕风畏冷改善,胃脘部不适缓解,继以原方服用两个月后诸症皆除。

按:对于“怕风畏冷”一症,医者往往据“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而给予疏风散寒之品。黄教授指出,《伤寒杂病论》中文义古奥,我们要全面的去理解。柴胡类方“往来寒热”一症,是指症状时作时止。本例患者平素怕风畏冷,吹空调即觉不适,但只是偶尔发生,并非太阳病持续恶寒不解,可理解为往来寒热。

2、慢性胆囊炎

杨某,女,36岁,2002年9月21日初诊。患者3年前出现右上腹部疼痛,B超检查显示:胆囊炎,肝囊肿。间断服用西药或中成药,症状时缓时作。此次因上腹部疼痛1个月而就诊,诊见:形体中等,脸色偏暗,上腹部疼痛,纳呆,口有异味,夜寐多梦,腹胀,大便溏,日2次~3次,自觉困倦,舌红苔黄,脉弦。腹诊:上腹部触之即痛,两季肋下压之不适。处方:

柴胡12g,黄芩10g,制半夏10g,枳实10g,白芍10g,制大黄5g,生姜3片,红枣6枚。

7天后复诊,患者诉服药后诸症明显缓解,精神好转,大便成形,日1次,继以原方服14剂,诸症均平。

按:本例西医诊断和腹诊所见是使用大柴胡汤的主要依据。该案值得玩味的是,患者初诊时便溏,在服用有大黄的大柴胡汤后却转为正常。针对这一情况,黄教授指出,经方组方严密,临床应用时不得随意删减。大柴胡汤中用大黄的指征并不在于大便秘结与否,关键在于“心下硬痛”这一重要特征。观仲景原文“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就明确的指出下利而见心下痞硬者,大柴胡汤主之。黄教授临床应用大柴胡汤,在识证明确的前提下,一般用大柴胡汤原方,只是对生、制大黄的取舍及剂量作适当的调整而已。

3、胃大部切除术后综合征

贾某,男,54岁。2001年6月患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并3次化疗后出现综合征,表现为上腹饱胀,恶心,呕吐,失眠,纳呆,不能进荤食,腹胀痛,便溏,精神疲惫,心下痞,体重下降。于2001年10月到黄教授处诊治,予小剂量半夏泻心汤加桂枝调整3个月后,诸症明显缓解,体重增加。其后患者间断服用上方,至2002年9月19日复诊。自诉10月来,大便3日~4日1行,干结难解,脉弦细。腹诊:心下痞硬,压之有抵抗感。予大柴胡汤治疗,处方:

柴胡6g,制半夏10g,黄芩6g,党参10g,枳壳10g,白芍12g,干姜6g,肉桂5g,制大黄5g,生姜3片,红枣10枚。日1剂,水煎服。

患者服药7剂后告之上述症状均明显缓解。

按:该患者初诊时不仅有胃失和降的症状,而且还有脾虚的表现,所以选用半夏泻心汤加桂枝进行调理。随着患者服药后病情的改善,脾虚的症状缓解,胃失和降的症状较突出,腹诊由心下痞转为心下硬痛,故转投大柴胡汤加味以通腑降气,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黄教授指出,大柴胡汤可视为柴胡类方中的泻下剂。方中含有枳实芍药散,可治“腹痛,烦满不得卧”,减少胆汁反流。虽然该患者未用制酸的左金、乌贝或理气的香砂等药,但泛酸苦水、腹胀等症同样得到了缓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