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案通神

 谷秀稻香 2013-06-17

叶案通神

(2013-06-17 14:47:32)
 

   叶天士,清代著名医家,有天医星之称,名桂,号香岩,祖籍安徽,出生苏州吴县。世代业医,少时昼从师习儒,夜随父学医,闻人有医道擅长者,即以弟子礼事之,24岁时已先后从师17人,吸取各家之长,学成后苏州悬壶50余年,一生忙于诊务鲜有亲笔著作,《临证指南医案》为其门人整理,叶天士平生用药寥寥6味,多者8味药,少有超过9味药医案。2011年9月1日晚学习《临证指南医案》感概良多,摘录一案以飨读者。

 

    施,诊脉右虚,左小弦。面色黄,少华采,左胁肋痛,五六年未愈,凡久恙必入络,络之血,药不宜刚。病属内伤,勿事腻补。录仲景旋复花汤,加柏子仁、归须、桃仁。
    又    初服旋复花汤未应,另更医谓是营虚,用参、归、熟地、桂、芍、炙草服后大痛。医又转方,用金铃、半夏、桃仁、元胡、茯苓服之大吐大痛。复延余治,余再议方,谓肝络久病,悬饮流入胃络,致痛不已。议太阳、阳明开阖方法
    人参  茯苓 炙甘草 桂枝 煨姜 南枣
服苦药痛呕,可知胃虚。以参苓阖阳明,用草桂开太阳,并辛香入络,用姜枣通营卫,生姜恐伐肝,故取煨以护元气,而微开饮气也。
   又 前方服之痛止,议丸方
 人参 半夏 川椒 茯苓 桂枝 煨姜 南枣汤丸

                                               

    解读:“施”是患者之姓;“脉右虚”是脾胃脉虚、“左小弦”是肝郁;“左肋协痛”是肝经分布区之痛;“久恙必入络,络之血,药不宜刚”意思是久病影响络脉,影响血分,药不宜过猛烈之品;“病属内伤,勿事腻补”意思是病因是肝郁脾胃虚弱,不能用厚味滋腻之药以防止伤脾败胃。

    初服旋覆花汤没有效果,另外更换医家辩证为营血亏虚,用地黄滋腻之药加剧病情被叶天士言中,医生又换方用金铃子苦寒药,服药后大吐大痛,后来又找叶天士研究药方,辩证为久病肝郁为淤,影响脾胃气机升降,水饮失于运化。拟开太阳、合阳明之法是叶天士得汉代张仲景六经辩证之精髓。

    服前医金铃子苦寒之药胃痛而吐,进一步知道胃气不足,叶天士用甘草、桂枝取仲景桂枝甘草汤法,开发太阳之阳气,桂枝其气清香入血络而疏肝郁化淤血,生姜、大枣和胃健脾,生姜味道辛辣防止辛辣耗元气,以火煨熟辛而偏温性化饮邪而不伤元气。

 

                                           癸巳年五月初十   张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