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富文化底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昵称4056624 2013-06-18
丰富文化底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发布时间 2012-03-05

                

 

 

                                 白庙河乡东安河小学         周飞浪

   

     在百度搜索“文化底蕴“一词会得到这样的解释:人类精神成就的广度和深度,即人或群体所秉持的可上溯较久的道德观念、人生理念等文化特征。也是人或群体学识的修养和精神的修养。去年,我很有幸参加农村教师培训活动,著名的语文教育名家杨再隋教授在开班典礼上就谈到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他说:“文化底蕴决定着教师的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拥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教师才能创造出精彩的课”。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堪称“经典之经典”。书中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受到普遍好评。当这位老师的同行问他花了多少时间备这节课时,他是这样回答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看了这个故事,我想到了一个词语:厚积薄发。只有拥有这样深厚的文化素养,才能感染别人,影响他人。

细细思之,我们在课堂上说话往往词不达意、模棱两可;讲故事不够引人入胜、扣人心扉;说道理不能深入浅出、教化他人……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拥有丰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身上会自然地流露出与众不同的气质。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了。一个孩子如果生活在小商小贩云集的环境里,他学会的是小打小闹的经营;如果生活在崇尚暴力的环境里,打架斗殴就会习以为常;同样,让孩子置身于一个高尚的文化氛围里,他学会的就是读书、写作。学生如同一张白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老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是灵魂的工程师,教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就得是一桶水,甚至是一条河。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文化的人,教师必须首先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作为老师的我们更要有文化底蕴,而教师要有文化底蕴,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三方面:

一、广泛阅读,充实知识

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读书对于画家尚且如此重要,何况对于教师。所以在今天这个喧嚣、浮躁的现代社会中,教师更应以一种古典的心情,以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从容地、沉静地对待读书、对待学习。

教师从事的是学生的精神建设。教师精神丰富,学识广博,不仅自己教学时无捉襟见肘之窘,而且可放开手脚,信手拈来,左右逢源。读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目的在于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读报刊、读网络、读经典,读天文地理社会科学、读经济政治军事历史、读文化艺术古今中外……二是读业务方面的书,尤其是教育教学专著、经验介绍、案例随笔等。这些都该认真阅读,细细品味。重点内容重点章节更要反复阅读,直到读懂,有的还可以尝试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交百人友”。教师只有博览群书,并持之以恒专心阅读,日积月累,才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长自己的教育智慧,强化自己的人格魅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品位,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进而积极地影响学生,并增加与学生交往的交融性。

教育是“制造”人的特殊的“产业”,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现代课堂不欢迎孤陋寡闻、循规蹈矩、照本宣科、密不透风。教师读书的热情、读书的习惯和读书的需要直接决定学校的文化品位,决定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教师应养成时常读书、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多读书,读好书。

二、勤学善思,能言会写

袁振国先生说:“应该使教育过程成为实现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的生活热情、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塑造他们的高尚人格,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丰富自己的情感,放射智慧的光辉,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一种真正的教师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下,教师自己是幸福的,学生也是幸福的。”要达到这样的教师境界,最重要的途径在于学习。要向生活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大自然学习、还要向孩子学习……这种学习靠的不是显性的培训和灌输,而是一种内隐的、浸润式的滋长和孕育。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除了会学,还要善思。事实上,善于观察与反思,是人走向成熟的开始。教育家波斯纳斯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是肤浅的知识”,进而总结了教师成长的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能自觉反省和客观评价自己的昨天,明确今天的现状和任务,科学地规划明天。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做到清醒明智。如果一个教师心中有规划,按计划坚持下去,天天反思,天天有收获,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要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勤学善思还不够,还得苦练内功,再加勤于笔耕。这里的苦练内功主要是指教师对语言的锤炼。一个非常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往讲台上一站,神采奕奕,目光炯炯,说起话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声声悦耳,从语气和音质上就高人一筹。一个非常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应该是语言简练准确,字字句句,条理严密,并且有很强的逻辑性。不少教师将生活语言混同于教学语言。生活语言不够严谨,缺乏韵律,缺乏美感。而教学语言应该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它能够使教学中经常出现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回味无穷的美学效应。而要达到这种修为,教师得在平时苦练语言内功。写,是说的拓展和延伸。写,是学习与实践后的总结提高的重要一环,是实践向理论的上升过程。不会写就不会有突破;不会写也不可能有文化底蕴的丰厚积淀。王蒙说:“一个事无巨细都操心的人不会有成绩;一个斤斤计较的人不会有所作为;一个热衷关系学的人不会有真正的建树;一个拼命做表面文章的人不会有深度。”而善于反思、勤于笔耕的人,却可以不断得到提高。

三、发挥特长,积淀特色

    做一个或者部分学学生喜欢的老师并不难,关键是让每一个孩子喜欢,那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我认为,做一个能够让学生记住的老师则会更难。老师虽然要教给孩子知识、做人的道理、言传身教的影响每一个孩子……但毕竟老师是人,是人总有错误、总有不知道的东西、总有想不到的地方、总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差异,能力都有高低。做老师也不例外,但我们起码要做一个问心无愧,并且在经历多年学生只要一想起你就会觉得温暖的老师。老师对学生好,学生自然会喜欢;那是一种心理上的因素。并不是自身学识、水平或教育人能力高低的见证,成为一个让学生值得铭记和感谢的人,那就不仅仅是心理上的了。没有高超的科学艺术,通融的满腹学识,是做不到的吧。孙维刚老师也这样认为他的教育:“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所有知识都忘却了以后剩下来的,那就是老师真正教给他们的。”这就是教师独特的文化底蕴,据说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曾用一根弦装在一只破靴上,一分钟能奏出一千零八个音符,让人们叹服其高超的艺术技巧;京剧大师程砚秋在《荒山泪》中,运用了二百多个水袖动作,博得观众的满堂喝彩;书法家王羲之在其墨迹中的“之”字个个活灵活现而又互不雷同,传为千古佳话。这些人的成功,无不得益于其深厚的艺术功底与高超的艺术技巧,所以才有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教师追求教学艺术,也可以从中受到有益的启发。因为教师也只有在娴熟地运用教学方法技巧,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积累和本土的积淀,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才是的独特的文化底蕴吧。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一曲《历史的天空》使当时在场听课的学生和老师都不由自主地走进了《晏子使楚》中。这是何等深厚的文化积累呀。时下,我们的老师更多地从有关新课程、教育教学艺术中积累文化底蕴。诚然,只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缺乏教学艺术,这样的课堂不会激起师生思维碰撞的火花。直面自己的教学经历,正因为缺乏了对语文的深入理解、对本土文化的深厚积淀,才在备课时、课堂上有了“黔驴技穷”的感觉。

    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次文化冲突与变革。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该是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智者。教师文化底蕴是难以“培训”和“灌输”的,靠的是日积月累的“浸润”与“孕育”。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没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教师,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宏大的教育追求和高超的教育智慧根植于教师的文化底蕴这块土壤,长势如何全看这块土壤肥沃程度如何。因而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苦练内功,内外兼修,厚积薄发,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从反思中取得收获,不断地了解吸纳本土文化、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去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延续自己生命成长的历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