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想的社会是平等自由的社会

 方略书院 2013-06-19

理想的社会是平等自由的社会

发布时间:2013-06-19 15:49 作者:李健 

   ——老子的终极社会观解读

 

  老子的主要思想,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怎样实现理想的人生,怎样实现理想的社会。理想的社会需要圣人治国,实施无为而治,现在论述理想的社会是什么样的标准。

 

  一、玄同之心(平等博爱之心)

 

  道是整全的,是一个整体,表现为同一性,所以道是不可以言说的,凡是言说就是二元对立的话语体系,都是违背道的特征的。老子说: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知道的人不言说,言说的人不知道。)道不可以认识,不可以言说,却能去体验、体悟。体道需要排除个人的一己之私,个人的经验局限和感官欲望常常遮蔽了事物的真相,老子说:闭其兑,塞其门。(闭合其感官,堵塞其欲门。)经验局限看到的是事物的差异,而看不到事物的同一,感官欲求看到的是个人好恶,看不到事物的本真。所以通行本《老子》第一章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体道还需要排除美丑善恶的虚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是以人为中心的利益权衡,是一种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狭隘认识论,违背客观实在的整体性,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尘。(混合其智慧,混同其尘世。)体道还需要一种谦卑敬畏之心,需要进入一种静默的生命体悟状态。这样才能与道同一,达到玄同的境界,玄同是深奥的同一,是一种整全思维,这是体道的方法。老子说: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挫折其锋芒,消解其纷争。这叫做深奥的同一。)

 

  由于道表现为整全性、整体性,故体道也需要打破二元对立的认识论,需要一种玄同的认识论。

 

  一些学者在争论,老子的思想到底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有的学者认为老子是唯物主义,有的学者认为老子是唯心主义,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非常片面的。当提出老子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时,已经进入一种二元对立的狭隘认识圈套。就犹如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问题一样,这种问法本身就是先入为主,实际上人性既善又恶,是善恶共存的,善恶一体的,善和恶不是二分的,认识人性是善的或者认为人性是恶的都是片面的。道也一样,道是物心的统一体,道既蕴含物也蕴含心,物心共存,物心相生。如果道仅是物的,那经验世界的心是怎么来的?如果道是心的,那经验世界的物又是怎么来的。经验世界包含物和心两种要素,那道作为本原也一定包含物和心两种要素。

 

  由于道是整全的,要体道即与道同一,需要玄同的认识论。体道如此,那么处事也如此。圣人就是以一种玄同之心来对待每一个人,没有分别心,没有势利眼,一视同仁,众生平等。普通人之所以待人有区别心,分出一个亲疏、厉害、贵贱出来,就是处于利于的权衡,是利益的趋势而加以分别,对自己有利的,就认为是亲的、利的、贵的,对自己不利的,就认为是疏的、害的、贱的,而圣人则超越了个人利益,完全以玄同之心对待众人,绝不会因为利益的因素而分出亲疏、厉害、贵贱。老子说: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不因利益而分亲、疏;不因利益而分利、害;不因利益而分贵、贱。这样天下都尊之为贵。)

 

  玄同之心是一种平等之心,博爱之心。也许墨子的兼爱思想来自老子的玄同思想。而孔子的思想正好与老子是相反的,孔子不主张平等,而主张等级有序,孔子不主张博爱,而主张仁爱,即亲疏有别。在当时的时代,老子能提出平等的观念,是非常前卫和进步的,具有一种深厚的人文关怀。

 

  老子的玄同之心,即平等之心,在现下世界,已成为世界的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也有平等思想的倡导。平等思想,不仅仅是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平等,还是每个人之间的平等。

 

  二、以正治邦(自富、自化、自正、自朴)

 

  玄同之心就是一种公正之心,处事中要有一种公正之心,治国中也需要一种正义之心。人与人天然应该是平等的,所以人们需要正能量,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可以说,社会成员所有的不满、怨恨、反制、反抗,甚至是革命,都源于社会的不公正。

 

  对于治国,最重要的就是正义性、公正性、正当性,这种正当性就表现为为民服务。为民服务这是统治者存在的唯一合法性。老子说: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以正道治国,以奇智用兵,这样就能无事就得天下。)兵不厌诈,用兵的目的是取胜,所以用兵得奇,但治国得讲正,这种正就是不要侵犯人民的利益,以无事获得民心。老子讲以奇用兵,只是从战术的角度去言说的,老子并不好战,前面的章节论述过,老子是反战的,不得已才用之。

 

  以正治邦,是政治的合法性基础。是长久之道,不正则是动乱的根源。不坚持正义,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统治者如果不正,就会搞出一些虚妄道德体系来约束人民,统治者自身不讲道德,却要人民讲道德,人民必然会叛逆。老子说: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多忌讳而民弥叛。(我为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因为天下多禁忌人民就会叛逆。)不坚持正义,统治者表现出一种权谋心,炫耀并乱用权力,人民也会效仿而生权谋之心,这样国家也就混乱了。老子说: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民多权谋国家就会混乱)不坚持正义,统治者表现出一种巧智心、狡诈心,人民的质朴心也就没有了,人民也会效仿而变得巧智多多,奇事怪事那是经常发生的。老子说:人多智而奇物滋起。(人多智谋则奇事怪事滋生)统治者自身为所欲为,违法犯罪,对人民进行盘剥、压迫,还搞出一套刑律还威慑人民,这已经起不到作用了,人民为了反制不公的社会,照样盗贼横行。老子说: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法令越是繁多盗贼反而多)

 

  不正义,失去正当性,就会造成社会的动乱,统治者最终会被人民所抛弃。要使得社会安宁,统治者具有合法性,还得回到以正治邦以正治邦就是圣人治国,坚持无事、无为、好静、不欲,这样就能成就一个人民自富、自化、自正、自朴的理想社会。老子说: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圣人是这样说的:我无事则人民自己富强,我无为则人民自动进化,我好静则人民自会端正,我以不欲为欲则人民自然质朴。)

 

  自富,就是自由经济,人民自己富裕。自化,是针对文明而言,人民自己进化,反对统治者的意识形态。自正,反对阶级压迫,认为不公正往往时由统治阶级制造出来的。自朴,就是回答一个质朴、单纯的人心状态。老子主张的理想社会,就是没有阶级没有压迫的社会,就是一个平等自由的社会,就是一个自发秩序的社会。这与没有阶级和压迫的社会主义构想有一些相通之处。

 

  老子主张统治者对民不干预、不强制,一切遵循事物内在的自身规律,反对人为的设计,这与著名社会经济学家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是完全相通的,哈耶克自己也承认了这一点,哈耶克认为:自发秩序理论正是老子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的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