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棵孤独的棠梨树

 路程63 2013-06-26

一棵孤独的棠梨树

《诗经·唐风》中有一篇《杕杜》:

有林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焉?有之灶,其叶菁菁。独行畏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我无兄弟,胡不焉?

初读时,我并不在意,知道这“杕杜”大约是一种植物,借物起兴,以物喻人,触物兴叹,是《诗经》中最常用的写法。根据翻译的意思,知道这首诗大约就是借杕杜表达一种深沉的孤独感。《诗经》产生于西周至春秋时期,那时我国还是奴隶制社会,那时的孤独感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是不可打捞的落进银河里的石子,曾经作为星星闪亮过,但是它已经永远散佚了光芒而陨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了。

之所以对这首诗产生了联想,是因为接着在《唐风》里又读到了《有杕之杜》:

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有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这首诗仍然以杕杜起兴,表达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孤寂。

杕杜到底是一种什么树呢?为什么两首表达孤独的诗,都要以杕杜起兴?我产生了好奇,于是查资料:杕,dì,独立,孤零零;杜,棠梨树。将两首诗的题目换成现代意义的,就应该是《一棵孤独的棠梨树》。

我的脑海中映现了一棵棠梨树的样子,它长在杂树丛生的山道上,每年春天,棠梨树总是如落了一树的雪,细小莹洁的白花,瑟瑟缩缩地绽放在料峭春寒中,似寒冬里穿素裙的小丫头,纤弱无力地摇摆,只是没有艳丽的舞台,她有点俏皮,有点冷。过了一段时日,繁花谢尽,那些细小的花束都结了果,碧青的,小珠小豆一般,苍郁的叶子也长出来了,卵形,繁密的叶子上面郁着一层光,是一种暗绿色。

故乡人不叫这种树为棠梨,更不叫杕杜,而是叫做棠榴树。我想,这大约是它的果实有点像梨,又有点像石榴的原因吧,只是要小得多,待到成熟时,也不过豌豆那么大小。它简直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果树,而是一种杂树罢了。它的干并不高大粗壮,一般不能制作家具,它的果更是渺小卑微,味道也是异常生涩,不能入口。在故乡的山道上,它默默地演绎自己的生命,枯荣之间,独自缄默着岁月的冷暖。

小时候,很难见到什么水果,那满树颗粒的棠榴子,圆溜溜的,闪着青光,却不能令我觊觎和渴盼。棠榴子成熟的非常迟,它春天就挂了果,到了夏天,果蔬纷纷上市时,它不动声色,依旧是青的,依旧是那么大小,因为好奇摘一个,嚼开,那种涩味,会让人的舌头都麻木了。就是到了秋天,它也还是睡着了一般,不见什么起色,只是果皮上多了一些褐色或白色的斑点,仿佛是睡梦中眨了几下眼睛,它还是不愿醒来。这时候摘一个放进嘴里,依旧生柿子似的苦涩。我没有见过棠榴子真正成熟的时候,据说到了霜降后,棠榴子是会慢慢变红变甜的,但是,等不到那时候,鸟雀就会将满树的果子啄光了。

棠梨的身世注定是孤独的,冷清的,卑微的,连孩子都不愿过多地注目一下。它淹没在杂树丛中,自生自灭,无足重轻。我想,这也是《诗经》中为什么要以这种树来比兴“孤独”的原因吧?

 有林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意思是:“有棵孤独的棠梨树,它的叶子郁郁葱葱,独自行走在世上,难道没有人可做依靠?”很显然,作者是以棠梨的孤独作铺垫和渲染,奴隶社会里,一个人如果失了依靠,将会是多么的无望,多么的孤独?所以,就盼望着有个人能关注自己,哪怕是一个过路人也好!“独行畏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我无兄弟,胡不佽焉?”这些句子也正是表达了这样的意愿。我怀疑这首诗是出自一个孤苦无依的奴隶之手。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意思是:“一棵孤独的棠梨树长在道路边,贤明的君子啊,可否来相见?”《有杕之杜》表达的近似一种呼求了,作者呼求的君子,估计是能使作者脱离水火的救世主。只是,这种呼求的声音也太微弱了,像棠梨的叶子被风轻轻动了一下,又沉入寂寞中去了。无论是君子还是路人,没有谁会在意那棵名不见经传的棠梨树,当然也就不会在意那些暗绿色的叶子了。

有意思的是,在《诗经·小雅》中,我读到了另一首《杕杜》:

之杜,有其实。王事靡,继嗣我日。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

之杜,其叶萋萋。王事靡,我心伤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忧我父母。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

匪载匪来,忧心孔疚。斯逝不至,而多为恤。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

这是描写征夫和思妇的诗。“女心伤止,征夫遑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这两句的大意都是:“妻子在家里因思念而心伤,丈夫在边关因战事而惊惶”。这首幽幽怨怨的诗为什么也以棠梨树来起兴呢?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画面:一个独守空房的小妇人,因丈夫戍守边关,饱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她一次次地默默伫立在村口的小路旁,目光粘稠得就像带血的泪,在她的身旁,有一棵棠梨树,无声无息地呼吸着,风,雨,阳光;晨,暮,月夜;春,秋,冬夏……一种凝重的忧伤像露水一样,浸湿了千年的棠梨树。

《小雅》中还有一首也是写棠梨树的,只是题目叫做《棠棣》:“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首诗写的是兄弟和朋友之间,应该亲密,应该互助,言语间透着淡淡的无奈与悲凉。根据翻译的意思,知道棠棣其实也是棠梨。

《诗经》中用以起兴的植物很多种,表达的感情色彩也丰富多样,但仅是棠梨树,就出现了四首,每一首也都借喻了孤独,看来,这真是一棵孤独的棠梨树。

亘古的忧伤,亘古的孤独,亘古的棠梨树,依旧在时间的长河里漫漫生长着。也或许,我们的人生之路上,每个人都有一棵隐形的棠梨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