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重症顽疾举偶

 杏林博览 2013-06-27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医院主任医师 杨素娟

哈尔浜卷烟总厂医院 岳锦生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病兼表证治(301)条中,原文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笔者认为本方作用远非于此。应用经方,贵在变通,通其理,变其法,活其用。审其脉证,随证加减,更能提高疗效,试用本方治疗重症顽疾,结果效验极著,此举3则以示拙用。

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刘某,男性,47岁,农民。2003年3月初诊,以胸闷,气短,心悸2年余为主诉入院。证见心悸,胸闷,气短,夜寐不安,常常憋醒,心率30~48次/分,常伴有黑蒙,晕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住院期间经用阿托品试验,心率最高达70次/分,诊断为病窦综合征。建议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因家庭条件贫困,加之恐惧心理,拒绝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因而采用中医药治疗。查体,患者精神疲惫,神志恍惚,处朦胧的嗜睡状态,心率38次/分,节律齐,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舌质淡,紫暗有瘀斑,舌苔白滑,脉沉迟,联系到“少阴病,但欲寝”征状,认为阳气衰弱,阴阳失调是该病之本,而气虚血瘀,气血运行不畅则是该病之标。治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处方:麻黄10g,附子6g(先煎20分钟),细辛6g(后下),桂枝15g,川芎20g,丹参15g,黄芪30g,西洋参10g(或红参10g),赤芍15g,日一剂,水煎400ml,分2次早晚分服。连服1月,心率达65次/分,精神好转,未再发生晕厥,夜间睡眠良好。随访1年,能坚持劳动,偶感胸闷心悸,脉缓,即服上方缓解。

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属中医“心悸”,“厥证”,“迟脉”,“胸痹”等证的范畴。其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或胸疼,头昏,甚则昏厥,气短,乏力,喜温恶寒等症状。本病以心肾阴虚、阳气衰微为发病的根本,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仲景为少阴病阳虚外感而设,具有温阳散寒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该方中的药物主要成份麻黄碱,乌头碱,细辛挥发油等,可使心脏兴奋,心率加快,传导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肌缺血改善。用本方治疗病窦综合征33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6例,其中Ⅰ型病窦有效率为94.4%,Ⅱ型病窦有效率为88.8%,Ⅲ型病窦有效率为20%。

二、慢性阻塞性肺病

张某,男,72岁,农民。1998年9月4日就诊,患者自述有哮喘病史20年,发作时病人常感突然胸闷窒息,呼吸不畅,喘咳不止,不能平卧,每次服用氨茶硷、扑尔敏,复方甘草片等药物,可暂时缓解,常反复发作。查体:口唇紫绀,面色苍白,烦燥不安,微恶风寒,汗出,四肢不温,呼气延长,喉中有痰鸣,张口抬肩,舌质淡暗,苔白滑,脉沉细。听诊双肺满布哮鸣音,心率60次/分,节律齐,无杂音。X线检查:双肺纹理增粗,透光度增高,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辩证为虚哮,脾肾两虚型,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处方:麻黄10g,附子6g(先煎20分钟),细辛6g(后下),杏仁10g,炒白术20g,菟丝子30g,煨诃子10g,甘草10g。药后翌日即感四肢温暖,咳喘明显减轻,继服20剂哮喘止。

按:慢性阻塞性肺病,属中医“咳嗽”,“痰饮”,“肺胀”等范畴。其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渐进加重而致脾肾亏虚,根本不固则外邪乘虚而入侵,致咳喘,气短,重则喘息,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本方是治疗少阴兼有表证的温经散寒之剂,但是从麻黄与细辛的配伍分析,即具有辛温宣散,化饮利水之功,可治咳逆上气。配以附子温经助阳,对于素体阳虚,背冷恶寒,手足不温,适遇外感咳喘,寒多热少,痰稀而清,舌苔白滑,脉沉细者即可用之。笔者用本方治疗慢性阻塞肺病56例,总有效率为89%。

三、间歇性“未明热”

王某,男,23岁,学生,2003年3月5日就诊,患者自2001年4月开始发热,每月1-2次,每次5-7天,在某某医院,经抗生素、激素治疗,热退出院,多次检查,均未发现任何阳性体征。近日发热又作,用西药久治无效,故转我院求治中医。诊见:T38.5℃,头昏,肢倦神疲,身痛腰酸,咳嗽阵作,吐痰粘白,口角疱疹,舌苔薄白而滑,脉沉细,脉证合参诊为精气两亏,肾气不足,新感外邪,拟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处方:麻黄5g,细辛6g(后下),制附子6g(先煎20分钟),甘草6g,蚤休20g,茯苓20g,前胡20g,炒白术20g,3剂,日一剂,水煎400ml,分二次早晚服用。服后病势即挫,发热退。继用半月,长期间歇性“未明热”终获痊愈,随访半年,未再出现发热。

按:急性“未明热”是内科临床上可见到的一些未能查明病因的急性发热病例。这些急性“未明热”以夏、秋二季较为多见,但终年均可见到,患者以青少年人为多。通常有急性感染的全身症状,而体检无特殊发现,病程往往在一周以内,预后良好,但反复发热,有损体健。结合本病,患者因思新感发热,脉沉,多系少阴阳虚证,不能抗御外邪,故身虽发热,而脉不浮反沉。正如《伤寒论》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本方取熟附子辛热,温少阴之里,细辛之辛热走少阴之经,麻黄之辛甘热发表,三者合用,正如钱天来曰:“补散兼施虽发微汗,无损于阳气矣,故为温经散寒之神剂也。”笔者用本方治疗急性“未明热”,证属少阴病兼表证者20例,屡见功效,治愈率1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