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评曹雪芹与红楼梦 节选

 木柳书屋 2013-06-29

 

 

奇评曹雪芹与红楼梦 节选

 

作者:马熙骅     

 收录时间:2004.2.7

(转自红楼品茗)

  
 俗话说,“树从根脚起,水自源头流” 。世界万物都有其根、有其源。受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人们总是对所感兴趣的问题爱刨根问底,喜追根溯源,一定要探出个水落石出,弄明白来龙去脉为之而快!这是作学问人的特有天性,古今中外的《红楼梦》研究家们更无一例外。
  如果说《红楼梦》是一部普通小说也就罢了,世上有那么多的事情需要人们去操心、去过问,一部书如何能摆到议事日程上来?然而,《红楼梦》这部书偏偏就是例外。二百多年来,多少有识之士前赴后继,契而不舍,孜孜不倦对它研究、探索、评论、考证以至索隐、猜谜……总之这些人对《红楼梦》的痴迷程度胜过了一切!一部书竟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凝聚力;强大的号召力、感染力,古往今来独一无二,堪称世界之最! 《红楼梦》不是天书,自然应有其来历;《红楼梦》故事不是石头上生出来的,亦应有其出处;《红楼梦》作者不是神仙,必有其生活之源泉,这都是毫无疑义的。这些都是读者想了解的:更是红学家们感兴趣之所在。因此《红楼梦》探源和的作者身世考证,自然就成了红学研究中首先需要搞清楚、弄明白的重要课题。
  《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已为当今绝大多数红学家所认同。虽偶尔有人提出异议,但都禁不住一驳,其说、其论在文献证据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难以自圆;其影响、其结果,就像昏暗的流星一样,很快便在夜空中湮灭、消失了。曹雪芹的《红楼梦》著作权,已雄辩而坚不可摧地熔铸在全世界广大《红楼梦》爱好者心目之中,这是当代红学研究的重大成就。
  然而,《红楼梦》有无原始作者?或者说有无原始素材的提供者?至今红学家却未能给出圆满确而可信的答案。 众所周知,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是取材于民间传说,并以史书《三国志》等为据而创编的故事;《水浒传》是取材于《宣和遗事》以及坊间说书人的平话而编撰的小说。《红楼梦》是否像目前流行说法中所认为的是曹雪芹以其家族兴衰历史为背景,或者说曹雪芹在其家族这个动荡历史过程中的切身经历为素材而编创的小说?对此却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因为,《红楼梦》所反映的内容不止是曹雪芹家族的生活经历;曹雪芹的生活环境和活动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曹氏家宅。 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是谁?现存有很大争议,这是另外话题,在此不便过多枝蔓,后文将会有所论及。
  在本书《问疑篇》中说过《红楼梦》作者之疑问来自原书契子中的一段话,它告诉读者说,《红楼梦》来源于石头上所记的故事,由空空道人抄录下来,经曹雪芹修改,增删后编撰成书。石头上面所记之故事又是怎么来的?不会有人相信它是天然生成的,显然是作者以神话故事方式隐匿了原始作者的真实姓名。虽然在早期流传下来的抄本《石头记》中所带的脂批对此作了解释,告知《红楼梦》的作者就是曹雪芹本人,并有曹雪芹同时代的明义、永忠等人流传下来的诗文记载为证,但仍然有人不相信。
  后来程伟元对《红楼梦》传稿经过多年苦心地搜集和整理,并于乾隆五十六年首次正式刊印发行了一百二十回全本《红楼梦》。应该说,程是最接近曹雪芹生活时代并对《红楼梦》其文地整理倾注了大量心血,对《红楼梦》其书地流传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物,理应比现代学者更有条件去认识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本来面目。然而在他出版的《红楼梦》序言中也只是转述了原书契子中的说法,对《红楼梦》的来历和它的作者并无自己的见解。对脂批地阐明也未涉及。不过程的序言却可证明《红楼梦》中的契子是原文即有,并非后人所加。
  因此,可以说《红楼梦》作者之谜原本来自书的本身,它的始作俑者是曹雪芹自己。
明确提出《红楼梦》有原始作者之人是清豫良亲王修龄之次子,《红楼梦》早期研究者裕瑞。他说,旧有一部名曰《风月宝鑑》又名《石头记》的书,内中所记与曹雪芹家世迹略同,于是曹雪芹将此书改了五次,最后形成了《红楼梦》。但《风月宝鑑》或《石头记》一书不知为何人之笔。裕瑞自言上述见解是他从前辈姻戚那里听来的。裕瑞母家舅辈明琳、明义等人都是曹雪芹的朋友,因此红学家认为他的话值得重视。
  裕瑞虽然是最早明确提出《红楼梦》存在原始作者之说的人,但因不知其名姓,所以给后人留下了一桩悬案。受裕瑞的影响,以已故著名红学家吴世昌先生为代表的许多研究者都把谁也没见过的《风月宝鑑》以及所谓的脂砚斋写的《石头记》当成《红楼梦》之源;换句话说,也就是他们认为《红楼梦》脱胎于《风月宝鑑》或脂砚斋的《石头记》。其实这都是因为裕瑞的误听、误记和误传而误信之故。
  近代著名学者胡适先生肯定了《红楼梦》作者就是曹雪芹,并考证出曹雪芹出身于江宁织造府,祖父曹寅是当时著名文人,任织造官二十余年,与康熙皇帝关系密切,家族声势显赫。曹寅嗣子曹頫继任织造官之后,家族开始衰败,最后被抄家。这是胡适先生在二十年代对《红楼梦》作者及其家世考证的功绩。然而却由此而得出了《红楼梦》写的是曹雪芹“家族史”,是曹本人的“自叙传”的错误结论。胡适先生这一权威性的论断,把后来许多《红楼梦》研究者的思维,误导到了康、雍、乾时代的曹氏家族所执掌的织造府,使之对曹雪芹的探索长期陷入了其家族兴衰际遇之中而不能自拔,并为后来的《红楼梦》作者之争埋下了祸根。时至今日,包括研究者在内的许多人士,越来越感觉到对《红楼梦》其书、对曹雪芹其人的研究犹如困于雾瘴之中难以有所突破,因而不得不对胡适先生所倡导的考证方法的局限性及其“家族史”、“自传说”的可信性进行反思和质疑。
  当今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秉承胡适先生之说并加以发展,在强调《红楼梦》为曹雪芹“自传说”的基础上,片面地提出了红学不是研究《红楼梦》本身,而是研究《红楼梦》的“本事”,即周先生所主张的研究曹雪芹家族史的学问;不是研究《红楼梦》现存文本而是探佚被程伟元、高鹗所“篡改了”的原文和迷失的“后三十回”稿的内容。周先生另外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认定曹雪芹是曹頫之子,出生于雍正二年,并由此得出了曹頫被抄家时曹雪芹才三、四岁的结论。这就引发出了《红楼梦》作者年龄与周先生所框定的曹雪芹生活经历的矛盾:对于一个三、四岁便由贵族沦为平民的幼童来说,怎么会对其祖上繁花似锦、烈火烹油般的豪华生活场面有所体验?有所记忆?并能写出反映这种生活经历的“家族史”和“自传”?于情、于理实难相符、相合,为了坚持己说,周先生冥思出了乾隆初年曹家“中兴之说”,苦索出了乾隆八年又彻底败落的曹氏“家族外史”,人为地给曹雪芹补上了七、八年繁华生活一课,以为他后来撰写“反映”其家族豪华生活经历的《红楼梦》提供信据。
  值得庆幸的是,周先生还承认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只是为不能自圆其说的论点进行了一些修补。然而受周先生误导的后来者却越走越远,致使周先生留下的症结发生了“癌变”。几年前有位刘润为先生,他以周先生所告知的曹雪芹出生于雍正二年为据,用来否定周先生所肯定的《红楼梦》作者为曹雪芹之论。刘先生说:“曹雪芹出生于雍正二年,没有赶上曹家繁华时代,是无法写出《红楼梦》的。”于是在突发奇想后竟然臆造出一个离奇无据的河北丰润曹渊为《红楼梦》作者的神话来,从而把周先生几乎用尽一生之心血考证的结果和周先生所认定的红学主体内容置于了尴尬境地。
  在刘润为先生之前,还有戴不凡先生提出《红楼梦》作者——(?)竹村又名曹硕一说,再早还有曹頫、脂砚斋、曹雪芹堂兄或舅舅、曹天佑……为《红楼梦》的“原始作者”的种种说法,纵观这些论说便不难发现它们都同出一辙,可以归纳成为“自传说”恶变的结果。该类型论者虽然在说法上各有所异,对《红楼梦》作者其人的认定亦不尽相同,但仔细思之就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思维逻辑,那就是只要在繁荣昌盛时期曹氏主管的织造府生活过的人,无论是谁都可以写出《红楼梦》;反之,凡没有在曹府兴旺发达历史阶段生活过的人,无论是谁都是写不出来《红楼梦》的。
  还有一种原始作者论者的认识是来自于对《红楼梦》索隐的结果,索隐就是猜谜加附会。他们认为 《红楼梦》是一部反清复明为主题的政治小说。早期著名学者蔡元培先生,近代台湾著名红学家潘重规先生、杜世杰先生都是此说的代表人物。他们对《红楼梦》作者研究的指导思想不同于考证派,不拘于“秦淮旧梦”、“燕市悲歌”所框定的思维,对《红楼梦》旨义的理解看似比考证派的观点有所突破,向前跨进了一步;但他们并没有把《红楼梦》作者反封建朝廷的立场上升到反封建社会制度高度上去理解,却把封建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表现形式片面的理解成民族矛盾,因而并没有触及到《红楼梦》的主题实质。原因是他们用不科学的牵强附会的索隐方法研究《红楼梦》,自然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果来。他们主观认为《红楼梦》不是清朝中期的作品,也不可能是生活在乾隆时代的曹雪芹所作,于是便猜想出自于明末遗民或清初的一位“汉族志士”之手。杜世杰先生则干脆把《红楼梦》作者安插到了明末清初文人——《清凉山赞佛诗》的作者吴梅村的头上,并把红楼梦附会在了顺治皇帝和董小宛的爱情故事野史传说之上。他们研究来研究去,结果却是彻底否定了曹雪芹《红楼梦》的著作权。不承认曹雪芹也就不可能了解曹雪芹,也就不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红楼梦》,从而把《红楼梦》研究引向了歧路。
  《红楼梦》到底有无原始作者 ?既涉及《红楼梦》的起源,也关系到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动机和素材来源的大问题,对此不探个水落石出,得出清晰可信的答案,就不能说对《红楼梦》研究透了,就无法正确理解《红楼梦》的主题宗旨,也不可能正确衡量《红楼梦》的思想水平和艺术价值,更不可能正确认识《红楼梦》作者本人的思想、立场、观点和政治态度。我们认为这都是红学研究首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否则,说《红楼梦》多么辉煌,曹雪芹多么伟大都是空话。有位红学家说本书《问疑篇》中涉及的都是红学中非常浅显的问题,然而就是这样浅而不值一探的问题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以至最近还有人在《红楼梦》作者问题上煞费苦心,大作文章。四川某大学的一位教授别出心裁,“标旧立异”,以人们早已熟知的永忠传世之《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姓曹)》诗题为据,提出了《红楼梦》作者是墨香的奇谈怪论。纵观其文、其论实在是看不出学和术的成分,因而其说一出世,即被红学家批的体无完肤。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