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风康复不当也可能致命

 東泰山人 2013-06-30

中风康复不当也可能致命

大洋新闻 时间: 2013-06-30 来源: 信息时报 作者: 徐姗

 

  协助患者步行应站在患者患侧肢体一侧,用双手扶住患者的髋部,保持平衡。不宜牵拉患肢,易造成肩关节脱位。
  对于步行功能较差的患者,应站在患者对面,辅助其步行,防止意外跌倒。

  要点:康复越早介入越好;能走路不代表会走路;吞咽困难等后遗症会要人命;防便秘是家庭护理要点

  医学指导: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 刘刚博士

  □专题撰文:信息时报记者 徐姗

  通讯员:游华玲

  中风肖像:歪嘴斜脸,手脚僵硬,一只手的手肘弯曲在胸前,手臂仿佛挎着篮子;一只脚走路画圈甚至拖曳前行,说话含糊不清或词不达意,生活不能自理,家人要给她喂东西吃……中风有许多的后遗症和并发症,上述这些仅仅是中风一部分。中风可致命,中风后康复不当,后遗症、并发症同样可致命。科学的医学康复和家庭康复极其重要。你知道秘诀所在吗?

  中风也叫脑卒中,为中老年朋友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医学对脑卒中诊断、抢救和治疗水平提高了,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率明显下降。中风后约65%的的患者可以存活,但约有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如肌肉无力、不能言语、吞咽困难等,这些是靠药物无法解决的,需要进行全面的康复治疗。

  误区很多见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刘刚博士强调:“中风病人一旦病情稳定,就可以进行康复锻炼。但要讲究方法,有些患者在家人的拖拉下拼命练行走,结果却适得其反。”近几年,中国的康复医学迅猛发展,可大众的病后康复意识尚未跟上,出现了诸多认识误区。

  自己学习走路就是康复训练?

  姿势不当更容易受伤

  有的人认为康复训练就是学走路,以至于在家人的拖拉下,拼命行走。“一定要防止病人自身、家属或者使用不正确的方法,进行粗暴的肢体关节活动,这会导致病人全身疲劳以及局部肌肉、关节的损伤。”刘刚说。这样一来,患者走路动作十分难看且不稳定。因走路姿势不当,患者可出现上肢严重的屈曲痉挛、下肢严重的伸直痉挛。

  他还见过被家人用绳子绑住患肢,往前拖行的做法。“这样容易造成关节扭伤、跌倒,骨折,也达不到功能康复锻炼目的。”还有的患者足尖下垂,脚鞋尖全磨掉了,“这是必须纠正的,其实就不应该走路”。

  刘刚表示,“学走路”确实是康复治疗的重要部分。不是能走就行,而是要正确地走路。“中风病人学走路,跟不会走路的婴儿学走路一样的”。正常的步态能维持身体的稳定性,保护髋关节,避免行走对身体的损伤。必须由专业医师根据患者能力状态,设计动作。

  科学做康复

  脑中风的后遗症和并发症都很多,业界有句说法:中风发生后躺一个月,后遗症、并发症得让康复医师忙六个月,效果还不一定理想。因为,如果病人卧床过久,诸如感染,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都有可能出现,且卧床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这不仅增加治疗难度和费用,甚至会导致病人终生卧床不起。康复训练前,应对患者进行评定,然后再制订合适的康复训练方案。

  抢时间:病情稳定后48小时介入康复治疗

  中风的急性期是发病后的2周之内,治疗以挽救生命和控制进展为主。一旦病情稳定48小时后就得介入康复治疗,越早介入越好,这样才能减少并发症、加快康复速度,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刘刚表示,可让患者做些被动运动,等逐渐恢复运动能力后,才指导病人进行主动运动。这并不要求患者完全清醒和有完好的交流能力。实际在昏迷病人的苏醒过程中,康复训练至关重要。

  3个月内介入康复治疗,为康复的“白金期”;半年内介入为“黄金期”;半年后到一年后介入为“白银期”。一年后再做康复训练,康复虽然有效果,但投入和受益比将大打折扣。

  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康复方案各异、康复效果不同。总而言之,早干预的效果肯定比晚干预好。例如,痉挛是中风患者几乎百分百会出现的,表现为一只手的手肘弯曲在胸前,手臂仿佛挎着篮子;一只脚走路画圈前行。不做康复治疗会加重,治疗则可缓解,甚至完全消失。

  要专业:“康复方案”量身定制

  康复训练必须在专业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由康复科医师根据患者状况定制“康复处方”,患者再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

  刘刚介绍道,康复方式有低频电治疗、针灸、按摩、器械、仪器治疗、冷热刺激疗法、脑反射治疗。口颈面刺激、吞咽刺激,口部运动等,锻炼患者的偏瘫肢体功能、平衡功能、体能方面的能力。还有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训练,如在专业训练下学习打电话,坐着不跌倒,拿筷子,生活环境改造等。

  专业的康复治疗师掌握了人体科学、运动训练学、人体神经发育学的相关知识,能够对脑中风患者采取强化的而又合理的康复训练,使患者肢体、语言以及心理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达到最大化。及时在家的强化锻炼,也得严格按治疗师指导的动作操作。要强调的是,再怎么做康复锻炼,患者要做好心理准备,不可能百分百恢复到疾病之前的状态。

  讲过程:至少得半年到一年

  中风患者的康复活动是终生的,对在院的康复治疗而言,一般14天为一个疗程,整个康复时间至少得半年到一年,直到患者在没人辅助或少辅助的情况下能满足日常的运动需要。之后每半个月随诊一次,让医师判断患者的姿势是否正确。直到医师判断可以完全回归社会,不需要回来治疗。

  刘刚表示,不建议患者一直住院做康复治疗,间断性地入院做治疗,不仅更经济,治疗效果也更佳。因为人对同一、反复的刺激会感觉到麻木。

  要吃药:防“二次中风”

  刘刚强调,一切康复训练的前提是控制好脑中风的高危因素。中风的高危因素主要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饮酒和吸烟等,必须通过吃药、饮食得以控制。


  问题

  中风后早期做康复训练,容易再次中风?

  错误。提倡康复锻炼越早越好,很多脑出血的病人更是担心早期活动会引起再出血。其实,康复锻炼引起再出血的机会很小。对于脑出血的病人进行康复锻炼,只要血压平稳,动作不太猛,就不会引起再出血,而康复锻炼开始得太晚会丧失预防后遗症和并发症的作用。

  

  中风病人的康复在半年以后就没有意义了,再锻炼病人的身体功能也不会更多地恢复了?

  错误。在临床中,很多病人在中风一年后,身体功能仍有改善。对病程长者,其潜在功能恢复力不容忽视,应当继续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也可达到改善功能的效果。

  吃好、睡好、不便秘是家庭护理标准

    居家护理防并发症

  除了后遗症外,在长期的康复过程中,中风患者可发生大量的并发症,如感染(肺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约占30%),要人命的往往就是这些感染;若病人长期卧床,家人疏于护理,几个小时不翻身,可造成褥疮。身体凸起处的皮肤颜色变紫,接着变黑,发生溃烂;有些患者能走,但平衡能力差,肢体不灵活,容易骨折;中风患者抑郁症、痴呆的发生率分别为30%、40%。抑郁者会出现没有精神、厌世、懒言情况,还有的患者一时狂躁一时抑郁;中风后的痴呆属于血管性痴呆,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计算力下降、复杂思维能力下降等。可见,家人的护理方式极其重要,吃好、睡好、不便秘,病人的状态也会好。刘刚对患者家属有如下建议:

  1.每天足浴

  每天温水足浴20分钟,也可用活血安神消肿的中药材煮成药水,用于泡脚。泡脚对防止肌肉挛缩,减轻肢体的肿胀、麻木感,改善睡眠非常有效。

  2.常按摩患肢

  家属帮患者按摩患肢,轻柔,力度不要过大。这能帮助降低肌张力,改善血液循环,消肿。

  3.选个合适的轮椅或手杖

  若患者失去行走能力,只要上肢有操作能力,应使用轮椅,直到自己能走路。这样一来,患者活动范围大,有成就感,有助于康复,也能大大减轻家人的护理负担;若选择手杖辅助行走,手杖的质地要结实,轻重适宜。手柄不能太光滑,应有一定的摩擦力,便于握持,手杖的底端应有橡皮头防止滑动。

  4.多吃蔬果防便秘

  防便秘是居家护理最重要的一环。若患者便秘,毒素排不出,增加感染几率,大力排便也会增加心血管病变的风险。家人可以多煲些帮助消化,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的靓汤,这类食材有淮山、薏米、山楂、麦芽等。

  若大便坚硬不能排出,可适当用缓和的泻药,按摩腹部等使之定时排便;也可以用蜂蜜或香油30毫升顿服,以润滑肠道;或用开塞露等塞入肛门,刺激排便。用药无效时,可戴上胶手套帮病人把大便抠出来。再不能排便,就只有到医院处理了。

  5.别忘足部的清洁

  洗澡可以让患者坐在座便器盖上完成。不可忽略患者双脚的清洁和干燥,临床很多患者中风一两个月后出现灰指甲,跟脚没清洁并擦干,指甲没及时修剪有关。

  6.饮食起居有规律

  这一点非常重要,患者的很多东西需要他人辅助,养成规律,就会主动配合,减轻护理者的负担。

  7.重视口腔清洁

  防感染,口腔清洁非常重要,甚至比正常人更重视口腔卫生。口腔有大量细菌,吞咽功能又差,容易出现肺感染,危及生命。

  8.保证营养

  中风病人的营养走两个极端:要么吞咽有问题,营养状况差,人很消瘦。要么长期卧床,不注重饮食变得更胖。中风者的饮食以低胆固醇、优质蛋白的饮食为主,少吃过于油腻的东西,注意喝牛奶。肉类中尽量选择鱼类,其次是鸡、鸭、鹅等,然后才是四条腿的猪、牛、羊肉。

  9.勤帮患者翻身

  防褥疮,千万别让患者维持一个体位,应该左侧卧、右侧卧、平卧、俯卧位交替,2小时翻身一次,有条件者可购买防护气垫床;也不能总让患者躺着,扶患者坐着或摇高床头,总不活动,可引发下肢静脉曲张、体位性低血压。

  10.别急于求成

  还有的家属、患者急于求成,康复初见成效就盲目增加运动量,使运动治疗的量、次数以及强度超过病人实际能承受的负荷。必须掌握患者的全身状况,遵循少量多次的训练康复原则。以活动后不疲劳为原则,第二天不会精力差、身体酸痛为宜。

  11.训练按时排尿

  对有尿失禁的病人可以训练其按时排尿,建立条件反射。

  12.别让患者脱离社会

  多给患者听音乐,看老照片,对表达能力有问题的老人可借助写字板辅助交流。患者若脱离社会,更容易有情绪问题。康复的最终目标也正是让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

  13.及时处理大小便

  即使用了纸尿布脏了要及时更换,别从早用到晚,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14.多在户外活动

  多推老人出去晒太阳,防骨折。常在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协助患者从轮椅转移到床上:让患者双手搭住治疗师的肩膀,治疗师双手抓住患者腰间衣物,将患者抱起转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