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传经方辨治学概述(北京汉传经方中医研究院培训讲义·2012年2月20日)

 杏林博览 2013-07-01

汉传经方辨治学概述(北京汉传经方中医研究院培训讲义·2012年2月20日)

(2012-05-22 14:37:57)
汉传经方辨治学概述(北京汉传经方中医研究院培训讲义·2012年2月20日)
   刘志杰
1前言

    汉传经方医学,特指汉代之前以方药为主治疗疾病的医学,以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两书为代表。全书以整体性辨证论治的理论进行全线贯穿,求得方证、药症相应,以药少量大,功专效宏,屡起沉疴而著称。

    然而,仲景全书,传方不传法,将方药运用的理法,隐匿于诸多条文之中,加之古文晦涩难懂,古汉字一字多义,且条文又多错简,概念模糊疏漏,导致后世医家对其中的辨治理论,难以进行正确完整的提炼,未能系统完善的整理恢复其理论原貌。尤其令人痛心的是,后世注家,多以窥一隅而妄测全貌的方式进行歪曲注解,产生了一家《伤寒》百家立论的混乱局面,难辨真伪。包括唐代大医家孙思邈,也不得不在其书中长叹:“旧法方证,意义幽隐,乃令近智所迷,览之者造次难悟,中庸之士,绝而不思,故使闾里之中,岁致夭枉之痛,远想令人慨然无已”。后人又因为错误的理解和运用,导致经方疗效大打折扣,甚至临证无效,便衍生出“《伤寒杂病论》只是一部治疗外感伤寒的书”、“古方不能治今病”等等的错误认识,使这一中医旷世瑰宝,黯然蒙尘,几近湮灭。

    仲景之后,一直到今天,研究经方者又开始一致公认为,《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的中心思想,便是“方证相应”。他们认为,“方证相应”的理论首见于《伤寒论》: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书中还有以方言证的说法,如“桂枝证”、“柴胡证”等,南北朝陈延之在《小品方》中也说:“但问人男女长少依方说,方说有半与病相会便可服也。”唐孙思邈更说:“旧法方证,意义幽隐”、“今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

    宋代朱肱对方证相应说的更明确些,他说:“所谓药证者,药方前有证也,如某方治某病是也。”他将方证简称为药证。

    明末喻嘉言认为,方证相应就是“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日本古方派代表吉益东洞认为:“《伤寒论》唯方与证耳”。

    近代的医家,包括曹颖甫、陆渊雷、祝味菊、恽铁樵、包识生、范文甫、岳美中、吴佩衡、范中林、胡希恕等,临床强调方证相应,积累了很多新的经验。他们认为,无论是用什么方法辨证,其最后都要落实到方药上去。认为“方证相应”是临床辨证治疗上的最高境界。

其实,从经方辨治学的角度来看,“方证相应”只不过是临床辨证治疗所要求的最基本目的,并非是中医辨证的尖端。若想达到显著的疗效,并且能够达到灵活辨治、方药广用的高级境界,则必须深入掌握“辨药症”的方法,要靠深入细化的剖析病机才能实现,这才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真正尖端。

    有鉴于此,下面,我们就简明扼要的系统谈一谈汉传经方医学的辨治学理论,以力求揭示出经方辨证理论的真相,还原其本来面目。



2辨证论治是一门科学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一点就是,“辨证论治”理论是传统经方医学贯穿始终的灵魂,这一理论,系统、规范、完善、统一,是指导经方医学临床的一门科学,我们称之为“经方辨治学”。也就是说,经方医学,是以经方辨治学理论为指导的一门循证医学和自然科学。

    什么叫辨治?辨,是对疾病进行分析、分类、辨别的意思,治,是治疗法则和使用方药治病的意思。为最终方药的选择,也就是为求得方证、药症的相应,提供了严格准确的依据。

对疾病进行辨别归类,并进一步深入分析,最终予以准确的方药对应治疗,这就叫“辨治”。



3辨证的步骤与概念

    对疾病的辨别分类和深入分析,是一个由浅入深的细化过程,我们将其分为如下几步,即:辨病——辨证——辨症——辨舌脉体征=方证相应,药症相对。其中,辨证是寻求整体治疗的根本目的,而辨病是辨证的基础,辨症状是辨证的尖端。因此,我们又常将“辨治”称之为“辨证论治”。

    这里,我们把病、证、症和体征这几个特定概念,具体表述一下,便于大家理解。


病:泛指人体阴阳失衡后等所导致的一系列非健康的状态与现象。经方医学将其分为六大类,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


证:又称证候,也叫症状群,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所说的“综合征”。当某类病出现一个主要症状时,同时会伴有另外几个症状。这一群症候具有典型性与特定性,将其整体统一起来进行观察,称为证(综合征)。如:柴胡汤证,我们可以称之为柴胡汤综合征,麻黄汤证,也可以叫麻黄汤综合征等。组成一个证(综合征)的各种系列症状可看作是由一个基本病机所引起的。


症:又称症状,指病人主观上的不适、异常感觉、功能变化或明显的病态改变,呈单一性。症,古代没有这个字,是现代造出来的。古代都用“证候”的这个“证”字代替了,因此,这个“证”,在古代,既代表“证候”,同时又代表单一的“症状”,这样呢,就使经方辨证论治过程中的这两个关键概念,表述的极不严谨。甚至搞的模糊不清,很容易产生了混淆,让老师讲着含糊不清,学生听了更是容易糊涂,因此,为了使辨证的步骤和理论概念能够更加清晰和严谨,我们就使用了这个“症”字,并借鉴了现代医学的“症状”这个名词,使其能够与“证候”的概念加以明确区分,表述的更加细致严谨。


体征:指气色、舌象、脉象等检查内容,能够为正确的辨证诊断提供充足的依据。


    有人对我们的这些名词概念很有微词啊,说是古代没有“症”字,更没有什么症状、体征等名词,指责我们不传统,想标新立异。我们认为,只要是对中医振兴和发展有利的,我们就要去做。概念模糊,相互借用,理论混淆,疏于严谨,这是导致中医没落的最大问题,因此,中医的诸多理论和概念,亟需规范和澄清,对模糊不清,需要明确定义的概念,更需要给予确切定义和重新命名!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中医的振兴发展,破除障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医需要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行!


4病、证、症的关系(略)
5辨证论治的思路与方法

    最先提出辨证论治理念的,是张仲景。他说:“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最先提出“辨证”这一原始概念的,是王叔和在《脉经》中提出的,如:“××脉证”等。其中,平字,通“评”,正确评论和辨别的意思,也就是正确辨别疾病的“脉证”,然后方能给以对证治疗的意思。

而明确提出“辨证”一词的,该是宋代庞安石。他在《伤寒总病论》中说:“从来“评脉辨证”,处对汤液,颇知实效,不敢轻易谬妄,误人性命。”

    真正较详尽而具体提出“辨证论治”系统概念的,还是宋代林亿校订的《伤寒论》一书,书中首次以“辨××病脉证并治”字样作为归纳条文的提纲,明确了辨证论治的基本步骤。也就是说,要先辨病,再辨脉证,然后确定治则,处以相应对证的方药治疗。严格讲,应该这样表述:“辨××病脉证并治方”。这样,才能够完善表达出辨证论治而求方,达到方证相应的基本目的。下面,我们来讲具体辨证的主要内容和思路,那就是辨病、辨方证、辨药症、抓主症······(略)


6守规矩、达方圆(略)

7辨病机,是辨证论治的真正实质(略)


8标本兼治(略)

9小结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而辨病机,又是辨证论治的灵魂。中医的辨证理论,就是体现在六纲辨证上,它是一个完善和统一的系统理论。可惜,人们都没认识到这点,搞成了百家争鸣。只要人们的辨证理念都能回归到经方的六纲五证框架理论上,那么中医理论也就彻底统一了。实话说,中医很简单,很好学,专心致志的话,一年就能学的出类拔萃。辨证方面的真东西,仲景书中都讲了,如:“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只是大家没重视到、没认识到而已。包括六纲辨证法和相关病机,仲景原文里面都面面俱到的讲了。怎奈后人不善于发现和总结,更不能贯穿。不能够深入病机的去辨方证,就是没有根本脱离死套方证这一机械辨证的范畴。“知犯何逆,以法治之。“这句话很厉害啊,在告诉你要灵活辨证分析啊。“以法治之”,什么法?三阴三阳六纲分辨法!这是活辨百病的真言。你出现了什么症状,我用六纲法则一衡量,就知道是什么方证,这叫“知犯何逆,以法治之。”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去。我不止一次说过,《伤寒杂病论》是一体的,不是分开的,什么《伤寒》治外感,是六经辨证,《金匮》治内伤,是五行脏腑辨证法,那是胡掰!仲景用《伤寒论》来举例说明如何辨证,教我们生动的辨证法;然后,《金匮要略》杂病部分是留给我们的课后作业。看到仲景用伤寒来讲六纲辨证,就说六纲只能治疗外感。如果用温病为例讲六纲,就要说六纲辨证只能治疗温病不成?以前的几代经方家,都是用六纲法之来治外感吗,没治过内伤病?这样说来,时方家是治疗内伤的,他一定不会治疗外感了?治疗外感只有求仲景了?古方不能治疗今病,那么,四大家的时方在现代来说是不是古方?你怎么敢拿来乱用?时方要是真的学好,当个“中医”还是没问题的,关键是都学不好,都“医者意也”的撞大运去了。另外,《伤寒论》的六纲条文,都是讲外感病的吗?内伤百病,也都论述了。乱说《伤寒论》闲话的这些医家,真的是让人不理解,不可思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