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离娄章》练习(上下)

 点雪 2013-07-01

《孟子离娄章》练习(上下)

 

1.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参考译文】
  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父母便行了。至于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养活父母和饲养犬马怎样去分别呢?"
       孟子曰: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注】 ①彻:通“撤”,撤除。②与:通“予”,给予。

【参考译文】 孟子说:"曾子奉养曾皙,每餐一定都有酒有肉;将要撤除的时候,一定要问剩下的给谁;曾哲如果问还有剩余吗,一定回答''。曾皙死了,曾元奉养曾子,也一定有酒有肉;将要撤除的时候,便不问剩下的给谁了;曾子如果问还有剩余吗,便说'没有了'--要留下预备以后再进用。这叫做口体之养。像曾子那样,才可以称为顺从亲意之养。侍奉父母做到像曾子那样就可以了。(《孟子·离娄》)

"

(1)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认为“养”父母如果缺乏恭敬之心,那与“养”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B.在事亲方面,曾子和曾元供养父亲都有酒肉,但孟子对曾子的言行更加肯定。

C.孔子说的“是谓能养”的“养”,与孟子说的“养口体”的“养”的内涵相同。

D.关于如何事亲,孔子比较重视精神上的事奉,而孟子比较重视物质上的供养。【答案】 (1)D【解析】两人都重视精神上的事奉。

 

 

(2)如何做到“孝”?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2)要做到“孝”,既要懂得“养”父母(“养口体”),让父母衣食无忧;更要懂得“敬”父母(“养志”),尊重、满足父母的意愿。

2.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参考译文】

徐子说:孔子几次称赞水,说水呀,水呀!他所取于水的是什么呢?

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离娄下》)

【参考译文】

孟子说:有本源的泉水滚滚地往下流,昼夜不停,把洼处注满,又继续向前奔流,一直流到海洋去。有本源的便像这样,孔子取它这一点罢了。假若没有本源,一到七八月间,雨水众多,大小沟渠都满了;但是一会儿也就干枯了。所以声望名誉超过实情的,君子引为耻辱。

【注】 ①亟:[qì]屡次。②混混:水流丰沛浩荡的样子。③盈科:水注满低洼处。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徐子引用孔子赞美水的话,但不知其用意,便请教孟子,想弄清说的是什么道理。

B.在这段对话中,孟子以水喻人。认为水应有源,人应有本,否则必将枯竭、浮躁。

C.孟子叹息时间像流水一样,奔腾不息。一去不复返,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答案】 C   【解析】这是孔子的叹息。

 

D.孟子所说的“声闻过情,君子耻之”,是在批判某些人追求不适当的虚假名声。

(2)孟子还说过“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与上文所阐述的道理相同。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盈科而后进”“不盈科不行”的理解。

答:(2)做学问要像有源之水,先蓄满低洼处,而后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永不停留,以求达到至善的境界。(有其他不同见解,言之成理即可)

【误点点示】选段涉及孔孟对""的感怀。孟子的感怀是B选项所说的,联系"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这句话可知孔子的"水哉,水哉!"的叹息应是C所说的。有些考生因记忆模糊又读不懂文本而张冠李戴地把孔子的叹息当成孟子的。
  

3、阅读下面选自《孟子》的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6分)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孟子?离娄下》29

【参考译文】 禹、稷处于政治清明的时代,三次经过自己家门都不进去,孔子称赞他们。颜子处于政治昏乱的时代,住在狭窄的巷子里,一筐饭,一瓢水,别人都受不了那种苦生活,他却自得其乐,孔子也称赞他。孟子说:禹、稷和颜回〔处世的态度虽有所不同,〕道理却一样。禹以为天下的人有遭淹没的,好像自己使他淹没了一样;稷以为天下的人有挨饿的,好像自己使他挨饿一样,所以他们拯救百姓才这样急迫。禹、稷和颜子如果互相交换地位,颜子也会三过家门不进去,禹、稷也会自得其乐。假定有同屋的人互相斗殴,我去救他纵是披着头发顶着帽子,连帽带子也不结去救他都可以。〔禹、稷的行为正好比这样。〕如果本地方的邻人在斗殴,也披着头发不结好帽带子去救,那就是糊涂了,纵使把门关着都可以了。〔颜回的行为正好比这样。〕

【注】①被发缨冠,披散头发,帽带来不及系好地戴上冠帽。朱熹《孟子集注》:“不暇束发而结缨往救,言急也。”②赵岐《孟子注》:“乡邻,同乡也。同室相救,是其理也,喻禹、稷。走赴乡邻,非其事,颜子所以阖户而高枕也。”

1)下面各项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禹、稷处于平治之世,身膺治理洪水、教导耕稼的重责,抱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态度,刻不容缓地去拯救天下百姓。

B.颜回处于乱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箪食瓢饮,安贫乐道而自得旷达。

C.禹、稷与颜回的人生经历、行为特质无疑是两种不相同的形态,但却得到孔子至高的赞美。

D.孟子认为禹、稷与颜回执守着各自的原则,在这一点上他们都合乎事理的,即使将他们的时空地位互换,他们也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1)答案:D孟子认为禹、稷、颜回执守相同的仁义,即使将他们的时空地位互换,他们也会因应身处之位,而表现出合乎那时位所应有的行为。

 

2)孟子认为,“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本章所举的禹、稷与颜回的生活环境、地位背景差别很大,但孔孟对他们都一致推崇,这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

答案示例(1):人若能秉持良知善性,则不论身处何地,处境如何,得志与否,都可以体现大道,成就贤德。

答案示例(2):人若能体道而行,则不论他做什么事情,是“泽加于民”,抑或“独善其身”,都将有益于世道,有利于社会群众。

 

4.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邹与鲁讧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注】 ①:交战。②穆公:即邹穆公。③转:弃尸的意思。④慢:轻慢。⑤残:残害。⑥尤:责备、归罪。

【参考译文】

邹国鲁国交战。邹穆公问孟子我的官员死了三十三人,而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杀了他们吧,无法杀尽;不杀吧,又恨他们看着自己的长官死难而不去救,拿他们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饥荒年头,您的百姓,年迈体弱的辗转饿死在荒山沟里,壮年人逃往四方,都快上千人了。然而您的粮仓里粮食满满的,库房里财物足足的,官吏不把真实情况报告,这就是对上怠慢国君,对下残害百姓啊。曾子说过:警惕啊,警惕啊!你做出的事,后果会反加到你身上。百姓从今以后可以反过来这样对待他们的长官了。您不要怪罪他们了。(如果)您能施行仁政,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长官,愿为长官牺牲。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报效国家的忠臣,为什么百姓不愿意为国家赴死尽节。孟子认为这根子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

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官员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有司与百姓这层关系。君主要施行仁政,让官员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愿意为他赴难。

C.孟子指出当老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国家明明是仓廪充实,而官吏却乘机巧取豪夺。这种毫不体恤百姓的贪官污吏,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解析】 (1)C.原文没有乘机巧取豪夺的意思,而是强调官吏在灾年毫不体恤百姓,见死不救。【答案】 (1)C

D.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就是要让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的话,那么弃百姓于不顾的官员,才是造成恶果的主要原因。

(2)“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离娄下》),孟子说的也是投桃报李的道理,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理解。

4、【答案】 

(2)贤明的君主待臣下如手足,臣下必把君主当腹心,以死相报。“出乎尔者,反乎尔者”这种情况在我们平常的人际交往中,也同样存在。“你不仁,我不义”和“你仁我义”情况的产生,都是原先善恶的回报。

 

5、阅读下面的文言材料,完成文后各题。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参考译文)孟子说:“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人的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得到在上位人的信任有办法: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人的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有办法:侍奉父母,不能够使父母高兴。就不能够得到朋友的信任。使父母高兴有办法:自己不真诚就不能够使父母高兴。使自己真诚有办法: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所以,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极端真诚而不能够使人感动的,是没有过的;不真诚,是不能够感动人的。”(《孟子·离娄上》)

 (1)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选文中的“获于上”指的是居于下位的人获得上级的提拔和奖赏。(1)A(“获于上”指的是居于下位的人获得在上位人的信任。)

    B.孟子用层层推进的形式向我们阐述为什么诚是天道的道理。

    C.孟子的这段话所论述的道理主要是针对在下位的人而言的。

    D.选文最后两句分别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诚的重要性。

(2)下面选段孟子说的话和上面文字在体现孟子思想上有无相同之处?请简析。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泽文)孟子说:“万物之理我都具备了。反问自己,发现自己是诚实的,这是最大的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没有比这更接近仁德的道路了。(《孟子·尽心上》)

参考答案:(2)下面选段里孟子强调人所做的一切如果是诚实无欺的就会感到非常快乐,在上面的文字中孟子强调诚信是为人之道。两处文字都体现了孟子为人要讲诚信的思想主张。

 

(重点)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对曰:”然。“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译文: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
  人民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替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替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替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哪怕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
  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好就终身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于死亡。《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孟子·离娄上》)

1.将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1)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译:(1)失去百姓的拥戴,那是由于失去了民心。

(2)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2)百姓归附于仁政,如同水流向下游,百兽奔向旷野一样。

2.孟子的主张是什么?     答: 2.得民心者得天下。

7、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15·21)

译文:孔子说:君子什么事都依靠自己,小人什么事都责求别人。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孟子·离娄上》7·4)

译文:孟子说: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人民却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待人以礼对方不报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取得效果,都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会归顺你了。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   (《孟子·离娄下》8·28)

译文: 这里有一个人,他用蛮横无理的态度对待我,那么君子一定反躬自问、反省自己:我一定是不仁的,一定是无礼的,不然的话,这事怎么会到来呢(不然怎么会遇上这种事呢)?君子反省自己自己是仁的,反省自己自己是有礼的,可那人的横暴不顺理还是老样子,那么君子一定反躬自问、反省自己:我一定是不忠的(即没有尽心竭力、没有尽自己的仁尽自己的礼)。君子反省自己自己是忠的,可那人的横暴不顺理还是老样子,君子就说:这人不过是个狂妄之徒罢了。像这样,那么他跟禽兽又怎么区别呢?我跟禽兽又有什么值得计较的呢?

 

(1)两则文字体现的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修养方法是________(2)

参考答案:

 (1)反求诸己

(2)结合第则选文谈谈你对这一方法的看法。(4)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反求诸己是自我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它要求人们严以律己,在事与愿违的情况下,首先寻找自身的原因,不为自己找借口,不怨天尤人。但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自己已经做到仁、礼和忠了,却依然遭受对方的蛮横,就可以把他当作与禽兽无异的狂妄之人,不必过分与之计较以免自己受侮辱。

8.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译文:

孟子说: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他保存在心里的思想不同。君子把仁保存在心里,把礼保存在心里。仁人爱人,有礼的人尊敬人。爱人的人,别人就一直爱他;尊敬人的人,别人就一直尊敬他。

(1)下列对选段的分析概括,不符合选段观点的一项是(3)(  )

A.孔子以礼来规定仁,认为克制自己、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B.孔子认为修养仁德,既在于自己的态度,也在于别人的帮助。

解析:(1)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B也在于别人的帮助显然不符合原文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的看法。答案:(1)B (3)

 

 

C.孟子认为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他保存在心里的思想不同。

D.孟子认为君子如能践仁存礼,也就是一个懂得爱与敬的人。

(2)结合上面选段,你认为孔子和孟子在的关系上有什么不同的看法?(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概括和比较分析,有一定思维难度。题干中的关系上既是一种提示,更是一种限制,考生筛选原文关键语句时,只能以作为条件,其他无关”“的观点不能掺杂进来;同时,答题时,考生还要抓住不同的要求,只比较孔孟的区别,不能涉及相同点。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达到的方法途径是复礼;而孟子的以礼存心则把作为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2)孔子认为,是内在的,是外在的;的基础,的表现形式。(1)(或仁比礼重要。)孟子认为,都是非常(同样)重要的。只有把存在心里,才能成为君子。(1)(语言表达准确1)

 

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齐宣王)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①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②,以遏徂莒③,以笃周祜④,以对⑤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孟子·梁惠王下》2)

【参考译文】

孟子答道:“大王请不要喜欢小勇。按着剑、瞪着眼说:‘他哪敢抵挡我!’这是平常之人的小勇,只能对付一个人罢了。大王请把它扩大开去!《诗经》上说:‘文王勃然发怒,于是整军备武,挡住侵犯莒国的敌人,增我周朝的威福,以此报答天下的期望。’这就是文王的勇武。文王一怒而安定了天下的百姓。《尚书》上说:‘上天降生万民,为他们设君主,立师长,要他们协助上天爱护百姓,天下有罪和无罪的,都有我在(处罚或安抚他们),天下谁敢超越它的本分?’有一个人横行天下,武王就感觉到耻辱,这就是武王的勇武。而武王也是一怒就安定了天下的百姓。如果现在大王也一怒就安定天下的百姓,那么百姓还唯恐大王不喜欢勇武呢!”

  【注】①疾视:怒目而视。②旅:众。③徂莒:  此处指来侵的敌众。④祜:福。⑤对:答。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所说的“小勇”指的是血气所为之勇。

B、“王请大之”说的是要齐宣王去掉小勇,换之以一怒震天下的大勇。

【参考答案】(1) B(大勇指的不是“一怒震天下”,而是“一怒安天下”。)

  C、“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表现的就是武王的大勇。

  D、孟子主要运用对比的说理方法来劝说齐宣王去小勇、存大勇。

(2)孟子说:“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章句下》)请联系上文,说说孟子关于“勇”的认识。

9(2)勇有小勇和大勇之分。小勇指的是好勇斗狠、匹夫之勇,它会使父母受伤害;大勇指的是当国家安全、百姓利益受到侵害之时挺身而出的礼义之勇,它可以使百姓得到安生。

  

 

10、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①。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②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③者,④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⑤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⑥。’此之谓也。”

 译文: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
  人民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替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替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替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哪怕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
  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好就终身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于死亡。《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孟子?离娄上》

【注解】①尔也:如此罢了。②圹:同“旷”,旷野。③爵:同“雀”。④zhan):一种像鹞鹰的猛禽。⑤艾:即陈艾,常用于灸病,存放时间越久,疗效越好。⑥其何能淑,载胥及溺:引自《诗经?大雅?桑 柔》。淑,善,好;载,句首语助词,无义;胥,相;及,与;溺,落水。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姓不想要的却强加在百姓身上,百姓想要的却从不满足,这样必定失去民心,继而失去天下。

B.要得天下,必得其民;要得其民,必得其心;要得其心,就一定要顾及百姓的需求。

C.不施仁政,便如同驱赶百姓;实施仁政,百姓便蜂拥而至。这鲜明的对比说明了没有仁德的君王,是不可能得到天下的。

答:1C(这对比是为了说明实施仁政的重要性,而不是仁德的君王的重要性。)

D.引用《诗》,是为了说明平常立志行仁的重要性。

2、上文采用了譬喻说理的方法,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请举一例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0、例一:老百姓归服仁德,就像水往低处流,兽向旷野跑一样。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百姓对于仁德的向往。

例二:替深池把鱼赶来的是吃鱼的水獭;替森林把乌雀赶来的是吃鸟雀的鹞鹰;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暴政只能驱逐百姓,只能让暴君失去民心,从而突出了实施仁政的重要意义。

11、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①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②,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参考译文】

孟子说:“曲尺、圆规是方、圆的最高标准,圣人是做人的最高标准。要做君,就应尽国君之道;要做臣子,就应尽臣子之道,这两者都是效法尧、舜而已。不用舜侍奉尧的方法来侍奉君主,就是不敬奉自己的君主。不用尧治理百姓的方法来治理百姓,就是残虐自己的百姓。孔子说:‘治国之路有两条,行仁政和不行仁政罢了。’残虐自己的百姓太历害,君主自身就会被杀,国家会灭亡;不太历害,自身就会危险,国家会削弱。死后被称为‘幽’、‘厉’。即使他有孝顺仁慈的子孙,经百世之后也无法更改。《诗经》上说:‘殷商的鉴戒并不遥远,就在那夏朝统治的时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①至:极。②幽、厉:谥号名。譬如周幽王、周厉王。

 

  ⑴下列对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曲尺和圆规是方和圆的最高标准,孟子由此引出“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境界的观点。

 

B.人们行事是否做到“敬”、“爱”,孟子认为应以“君”、“臣”为标准。

B(孟子认为应以尧舜为标准)

 

  C.孟子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说明治国如果实行的不是仁政,就是不仁之政。

 

  D.得到“幽”、“厉”之类的谥号,就“百世不能改” ,因此君主应施仁政。

 

  ⑵孟子说:“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公孙丑上》)请结合文段中“圣人,人伦之至也”这句话,简要谈谈你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11、⑵圣人大智大德,是人类中最理想的人格,代表着孟子对人格的最高追求,(1分)但圣人与一般人之间不是具有不可逾越的距离(或“圣人其实是从一般人中升华出来的” ),平凡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是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的。 2分)

 

 12、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①,小车无軏② ,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③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君子不亮④,恶乎执?”(《孟子·告子下》)

 【参考译文】

 

  孔子说:“做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

 

  孔子说:“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坚决、果断),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

 

  孟子说:“有德行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都輗要果断,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孟子说:“君子不讲求诚信,还有什么操守呢?”

 

 

 

  []①輗(ní):车辕和车辕前横木相接的木销子。②軏(yuè):义同“輗”。③硁硁(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④亮:通“谅”,诚信。

 

  (1)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上选文反映了孔子和孟子在对待是否诚信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

 

  B.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民无信不立”,说明治理国家要得到百姓的信任。

 

  C.“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由此可以推断出“小人者,言必信,行必果”的结论。(答:C、不能据此反推得出结论)

 

  D.以上选文可以看出孔孟在对待诚信问题上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2)不少人都把“言必信,行必果”当作座右铭,根据上面四个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12、【参考答案】

2)我们既要讲信用,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用“义”的大原则来进行变通。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超脱出来,不做“硁硁然小人哉”的读书人,而做一个通权达变的人。

 

 13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 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道在近旁却到远处去寻求,事属容易却往难处去下手。人人都亲近自己的父母、敬重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安定了。

 

【注解】迩:近。亲其亲,长其长:前一个作动词,后一个作名词,宾语。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道在迩而求诸远是对道理学习,用了舍近求远的方法,

B事在易而求诸难是做事舍弃容易的却去寻求困难的。

C.在孟子看来,无论是舍近求远还是舍易求难都没有必要,都是糊涂。

D.只要人人都从自己身边做起,从平事努力,比如说亲爱自己的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也就会太平了

2)《论语·学而》中有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说,孝悌,是仁的根本。)说的是同样的意思,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此文段的理解。

答案:1A.本来很近的,却偏偏要跑老远去求

2)人人从自己身边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凡事不要舍近求远,舍易求难。这起码是我们都会认同的生活哲理。

14、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译:孔子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能讲礼仪吗?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能讲音乐吗?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可以和他谈什么;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可以和他有什么作为。所言谈的不是礼和义(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就称之为自己损害自己;自身不能辨别仁爱和义(使用最佳行为方式),就称之为自己抛弃自己。仁爱,是人安居的住宅(建立人与人之间亲爱的关系,是人们所安于顺应的);义(最佳行为方式)是人们所必须走的正路。荒废安于顺应而不辨别,舍弃正路而不使用,真是可悲啊。”

1)请根据上面选段,用自己的话分别简要概括“自暴者”和“自弃者”的行为表现。(2分)                                                                                                                                                     

2)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自己糟蹋自己的人,和他没有么好说的;自己抛弃自己的人,和他没什么好做的。

B.孟子认为出言诋毁礼义,叫做自己糟蹋自己。自认为不能居仁心,行正义,叫做自己抛弃自己。

C.仁是人类最正确的光明大道,义是人类最安适的精神住宅,我们不能让最安适和住宅空着,不去走最正确的大道。

2 是人类最正确的光明大道,是人类最安适的精神住宅

 

D.孟子认为自暴自弃的人不能居仁由义,处处都会和社会环境相冲突,这是很悲哀的。

3)结合现代人说的自暴自弃,谈谈你对孟子说的自暴自弃的理解。

答案:(1)(2分) 自暴者:诋毁礼义。自弃者:自认为不能守仁行义。

      2义是人类最正确的光明大道,仁是人类最安适的精神住宅

3)孟子所说的自暴自弃,是指诋毁仁义及不能义的人叫自暴自弃现代人所说的自暴自弃,多指自甘堕落。

15、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     

  ①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译文】实行仁,就好比射箭,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才发射;发射而没有射中,不埋怨胜过自己的人,只要反过来找自己的问题就行了。   《孟子·公孙丑上》                                                             

②孟子曰“道在迩①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离娄上》   【注】①迩近。                                           

.1)第①段孟子用□□论证的方法来阐述道理;第②段中的“道在迩而求诸远”指出一种错误的做法这一错误的做法可用成语“□□□□”来概括。、

2.孟子认为应该如何行仁请结合以上选段简要分析。

15、答案: 比喻   舍近求远

孟子认为行仁应严格要求自己正人应先正己行仁应从近到远从易到难从自己身边做起从亲爱双亲、尊敬长辈做起。

1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mào) 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sōu)哉。
译文:孟子说:观察一个人,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办法了。眼睛掩藏不了他(内心)的邪恶。心胸正直,眼睛就明亮,心胸不整,眼睛就浊暗。

听他言语,观察他的眼睛,这人内心的好坏又怎么隐藏得了呢?

㈠将文中下列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3分)

②观其眸子,人焉廋哉。(4分)

㈡这段话孟子提出了什么观点?简析之。(3)

答案:(一)①观察一个人,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了(存,莫良于各1分,大意1分)

②看他的眼睛,这人内心的好坏又怎么隐藏的了呢?(眸,焉、廋各1分,大意1分)

㈡可以通过眼睛观察一个人。(1分),因为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内心的丑恶,(1分)正直的人,眼睛是明亮的;不正的人,眼睛则是昏花不明的。

17、阅读《孟子》的选段回答后面题目
子产听郑国之政①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②。孟子曰: “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
①子产春秋时郑国的贤相姓公孙名侨字子产。②溱、洧郑国的两条河流名。

翻译:
子产治理郑国的政事,用自己乘坐的车子帮助别人渡过溱水和洧水。孟子说:子产仁惠却不懂治理政事的方法。如果十一月份把走人的桥修好,十二月份把行车的桥修好,百姓就不会为渡河发愁了。在上位的人搞好了政治,出行时让行人回避自己都可以的,哪能一个个地帮别人渡河呢?所以治理政事的人,对每个人都一一去让他喜欢,时间也就太不够用了。

 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
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3分)
(2)
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2分)

3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答案:应该是为政者不能靠小恩小惠来管理百姓。执政者的要务是抓纲治国,这是最大的恩惠。比具体地做一两件事要好不知多少倍。

18、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译文: 淳于髡说:男女之间不能亲手递接东西,是礼法的规定吗?孟子说:是礼法的规定。淳于髡又问:如果嫂子落水了,那么能用手拉她吗?孟子说:嫂子落水了而不去拉,这就如同豺狼了。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法的规定;嫂子落水而用手去拉,这是对礼法的变通。淳于髡说:现在,天下的人都掉落水中了,您不去救,为什么呢?孟子说:天下的人都落水了,要用王道去救;嫂子落水了,要用手去救。你难道想用手去救天下的人吗?

上面文段体现了儒家什么思想?简要分析孟子的处事方式。

答案:“通权达变”的思想。阐述分析:“男女授受不亲”是封建礼制的原则,当嫂子溺水而不伸援手,遵守了男女授受不亲这一礼的原则,但礼的另一方面要求,亲人遇难而不去救援,是豺狼行为,不符合仁义这个更高的原则。处事方式:孟子主张做事要讲原则,但也应该知道变通,原则性与灵活性是相反相成的。

 

 

 

 

补充3阅读下面选自《孟子》的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6分)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孟子?离娄下》29

【注】①被发缨冠,披散头发,帽带来不及系好地戴上冠帽。朱熹《孟子集注》:“不暇束发而结缨往救,言急也。”②赵岐《孟子注》:“乡邻,同乡也。同室相救,是其理也,喻禹、稷。走赴乡邻,非其事,颜子所以阖户而高枕也。”

1)下面各项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禹、稷处于平治之世,身膺治理洪水、教导耕稼的重责,抱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态度,刻不容缓地去拯救天下百姓。

B.颜回处于乱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箪食瓢饮,安贫乐道而自得旷达。

C.禹、稷与颜回的人生经历、行为特质无疑是两种不相同的形态,但却得到孔子至高的赞美。

D.孟子认为禹、稷与颜回执守着各自的原则,在这一点上他们都合乎事理的,即使将他们的时空地位互换,他们也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2)孟子认为,“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本章所举的禹、稷与颜回的生活环境、地位背景差别很大,但孔孟对他们都一致推崇,这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

(3)对上面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孔子认为,不管是处于治世的禹、稷,还是处于乱世的颜回,都是贤者,因为他们的行为都合乎仁义之道。

B.孔孟认为禹、稷、颜子三人只是境遇不同,如果易地,禹、稷能陋巷苦读,颜回也能疏道治水。

 C.禹思天下溺者,稷思天下饥者正是发于孟子所说的人之善性四端中的恻隐之心的仁爱本性。

D.孟子认为当发生同室之斗与乡邻之斗时,应依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同室之斗,可救之;乡邻之斗,可闭户。

4)简要分析禹、稷、颜回的异同。

1)答案:D孟子认为禹、稷、颜回执守相同的仁义,即使将他们的时空地位互换,他们也会因应身处之位,而表现出合乎那时位所应有的行为。

2、答案示例(1):人若能秉持良知善性,则不论身处何地,处境如何,得志与否,都可以体现大道,成就贤德。

答案示例(2):人若能体道而行,则不论他做什么事情,是“泽加于民”,抑或“独善其身”,都将有益于世道,有利于社会群众。

.(3)[解析]B易地则皆然强调的是处世态度的一致,并非指具体行为。

4)异:环境有所异:禹、稷处于平治之世,颜回处于乱世。处世方式有所异:禹、稷抱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态度,刻不容缓地去拯救天下百姓;颜回箪食瓢饮,安贫乐道而自得旷达。同:他们的内心之仁是一样的,同有圣贤之道,永远坚守仁义。

【参考译文】 禹、稷处于政治清明的时代,三次经过自己家门都不进去,孔子称赞他们。颜子处于政治昏乱的时代,住在狭窄的巷子里,一筐饭,一瓢水,别人都受不了那种苦生活,他却自得其乐,孔子也称赞他。孟子说:禹、稷和颜回〔处世的态度虽有所不同,〕道理却一样。禹以为天下的人有遭淹没的,好像自己使他淹没了一样;稷以为天下的人有挨饿的,好像自己使他挨饿一样,所以他们拯救百姓才这样急迫。禹、稷和颜子如果互相交换地位,颜子也会三过家门不进去,禹、稷也会自得其乐。假定有同屋的人互相斗殴,我去救他纵是披着头发顶着帽子,连帽带子也不结去救他都可以。〔禹、稷的行为正好比这样。〕如果本地方的邻人在斗殴,也披着头发不结好帽带子去救,那就是糊涂了,纵使把门关着都可以了。〔颜回的行为正好比这样。〕

另外(1)、按孟子的说法,孔子认为禹、稷和颜回“贤”,是因为他们“□□” ,如果“易地则皆然”是说假如他们时空地位互换,也会有相同的做人的原则,这相同的原则是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意对即可)

2)、为什么孟子说“禹 稷颜回同道”,请结合原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同道   把天下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安贫乐道执著不变。

2)一个人立身处世,须信守原则。有时看似行为不同,但因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同样是正确的,虽然彼此的行为看似相反。三人的行为都是合乎中道的,都是体道之人。所以孟子认为如果他们能时空地位互换,他们也会做出合乎其道的应有的行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