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系病类--全解

 神医图书馆318 2013-07-03

肝系病类 - 全解

>第一节胁痛痛

肝系病类 - 【概说】

一、概念胁痛是一侧或两侧胁肋部位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腋以下谓之胁,其骨为肋”二、沿革(一)《内经》明确指出胁痛属肝胆病变。(二)后世医家对胁痛认识逐趋完善。三、讨论范围多见于现代医学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神经官能症、肋间神经痛、软组织挫扭伤及部分胸膜炎。黄疸型肝胆疾病、肝硬化腹水、肝癌等病症虽伴见胁痛,但病情复杂,宜参照有关篇章辨治。

肝系病类 - 【病因病机】

一、病因1.情志不遂——肝郁气滞——络脉失和2.跌仆损伤——瘀血停留——阻塞胁络3.饮食所伤——积湿生热——肝胆失疏4.外感湿热——邪郁少阳——经气失疏5.劳欲久病——阴血不足——肝络失养二、病机(一)基本病机为肝络失和,病理变化有“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之分。(二)病理因素以气滞、湿热、血瘀为主,三者常以气滞为先,各种病理因素常相互兼夹,相为因果。(三)病位以肝胆为主,可涉及脾胃、肾。(四)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别,然以实证属多。情志不遂——肝郁气滞跌仆损伤——瘀血停留饮食所伤——积湿生热外感湿热——邪郁少阳daozhi气滞、血瘀、湿热内蕴肝胆络脉失疏(实证)daozhi胁痛劳欲久病——阴血不足   肝胆络脉失养(虚证)daozhi胁痛

肝系病类 -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一)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二)可兼胸闷、腹胀、嗳气、急躁、易怒、口苦纳呆等症。(三)常用情志失调、跌仆损伤、饮食不节、外感湿热或劳欲久病等病史。二、病证鉴别:与悬饮鉴别。悬饮胁痛为饮留胁下,胸胁胀痛,持续不已,伴见咳嗽,咯痰,咳嗽或呼吸时疼痛加重,喜向病侧睡卧,患侧胁间饱满,叩扣浊音,或兼发热,一般不难鉴别。三、相关检查。检测肝功能以了解肝损害情况;检测肝炎病毒指标,有助于肝炎的诊断和分型。B超、CT、MRI是肝胆结石、肝硬化、胆囊炎、脂肪肝等疾病重要诊断依据,血脂、血浆蛋白等是脂肪肝、肝硬化的辅助诊断指标。血脂甲球蛋白、碱性磷酸酶等是筛查肝胆肿瘤的参考依据。

肝系病类 -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一)辨在气在血气郁多见胀痛,痛处不定,症状波动与情绪有关;血瘀多见刺痛,痛处不移,疼痛持续不已,局部拒按,入夜痛甚。(二)辨属虚属实实证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多病程短,来势重,疼痛较重而拒按,脉实有力。虚证多为阴血不足,其痛隐隐,绵绵不休,病程长,来势缓,伴阴血亏耗之证。二、治疗原则以“通则不痛”为原则,实者理气、活血,清热化湿通络;虚者滋阴柔肝,补中寓通。三、证治分类(一)肝气郁结证1.症状主症: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兼症:胸闷腹胀,嗳气,纳减,口苦。舌脉:舌苔薄白,脉弦。2.病机:肝失条达,气机郁滞,络脉失和。3.治法:疏肝理气。4.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5.常用药:柴胡、枳壳、香附、川栋子——疏肝理气止痛白芍、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川芎、郁金——活血行气通络6.加减:胁痛甚,可加青皮、延胡增强理气止痛之力。气郁化火,加山栀、丹皮、黄芩、夏枯草。郁火伤阴、酌配枸杞、菊花、丹皮、山栀。胃失和降,加半夏、陈皮、旋复花。(二)肝胆湿热证1.症状主症:胁痛胀痛或灼热疼痛。兼症:口苦口粘,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或身目发黄,身热恶寒。舌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2.病机:湿热蕴结,肝胆失疏,络脉失和。3.治法:清热利湿。4.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5.常用药龙胆草——清利肝胆湿热山栀、黄芩——清肝泻火川栋子、枳壳、延胡索——疏肝理气止痛泽泻、车前子——渗湿清热6.加减兼发热、黄疸,加茵陈、黄柏。腹胀便溏,加大黄、芒硝。砂石滞胆,加金钱草、海金砂、郁金、硝石矾石散。呕吐蛔虫、乌梅丸安蛔,再予驱虫。(三)瘀血阻络证1.症状主症: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兼症:胁下或见症块。舌脉:舌质紫暗,脉沉涩。2.病机:瘀血停著,肝络痹阻。3.治法:祛瘀通络。4.代表方: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5.常用药: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柴胡、枳壳——疏肝理气止痛。五灵脂、延胡索——散瘀活血止痛。三七——活血通络、去瘀生新。6.加减:跌打损伤积瘀肿痛,加炮山甲、酒军、瓜蒌根破瘀散结止痛。胁下积块,酌加三棱、莪术、地鳖虫破瘀散结消积,或配用鳖甲煎丸。(四)肝络失养1.症状:主症: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遏劳加重。兼症: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脉:舌红少苔,脉细弦数。2.病机:肝肾阴亏,精血耗伤。3.治法:养阴柔肝。4.代表方:一贯煎加减。5.常用药:生地、枸杞、黄精、沙参、麦冬——滋阴柔肝。当归、白芍、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川栋子、延胡索——理气和络止痛。6.加减:心烦不寐,加酸枣仁、炒栀子、合欢皮。头昏目眩,加菊花、女贞子、熟地。阴虚火旺,加黄柏、知母、地骨皮。

肝系病类 - 【预防调护】

一、预防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调理饮食,勿过食甘肥辛辣酒热;避免外邪,防止湿热乘客;增强体质,避免外伤。二、调护已患胁痛者注意休息,防止过劳;饮食清淡,忌食甘肥酒热;舒达情志,以使肝气流畅;积极治疗,促使早日康复。

肝系病类 - 【结语】

一、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的病证。二、病因有情志不遂,跌仆损伤,饮食不节,外感湿热,劳欲久病。基本病机为肝络失和,实证为肝气郁结,瘀血停滞,肝胆湿热,邪阻肝络,不通则痛;虚证为阴血不足,肝络失养,不荣则痛。病位主要在肝胆,与脾胃肾相关。三、辨证应辨在气、在血,属虚属实。治疗以“通则不痛”为原则,实者理气、活血、清热化湿通络;虚者滋阴柔肝,补中寓通。四、临证常分肝气郁结、肝胆湿热、瘀血阻络、肝络失养四个证型治疗,各证型之间可以兼夹转化。

肝系病类 - 【临证备要】

一、胁痛治疗宜疏肝柔肝并举,以防辛燥劫阴之弊。二、辨证结合辨病,配合针对性药物。
黄疸疸
 

肝系病类 - 【概说】

一、概念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其中尤以目睛黄染为主要特征。。二、沿革(一)《内经》提出黄疸病名与主症,但未进行分类。(二)《金匮》分立“五疸”,对病机、症状进行探讨,并创制茵陈蒿汤等方剂治疗。(三)《伤寒微旨论》详述了阴黄证治,《卫生宝鉴》将阳黄与阴黄辨证施治系统化。三、名词解释:阳黄、阴黄、急黄、胆黄、瘟黄。四、讨论范围本病证与现代医学“黄疸”含义相同。临床常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等疾病。

肝系病类 - 【病因病机】

一、病因(一)外感湿热、疫毒外感湿热——内蕴中焦,壅塞肝胆外感疫毒——热毒炽盛,内及营血(二)内伤饮食、劳倦酒热甘肥饮食不洁daozhi脾运失职,积湿蕴热饥饱生冷劳倦太过病后伤正daozhi脾阳受损,寒湿内生(三)病后续发胁痛、症积或其它疾病daozhi瘀血阻滞,湿热残留二、病机(一)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但其中以湿为主。(二)病位重要在脾胃肝胆,亦可充斥三焦,内蒙心窍。(三)主要病机为湿邪(湿热为主)困遏脾胃:壅塞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溢。(四)病理表现有湿热和寒湿两端。(五)病理转化:阳黄、急黄、阴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

肝系病类 -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一)目黄、肤黄、小便黄,其中目睛黄染为本病的重要特征。(二)常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胁痛腹胀等症状。(三)常有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酒食不节,或有胁痛、癥积等病史。二、病证鉴别   (一)黄疸与萎黄黄疸与萎黄都有皮肤发黄的表现,但二者病因病机与症状特点不一。黄疸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其病机为湿滞脾胃,肝胆失疏,胆汁外溢;其症状以目睛黄染为特点,小便色黄。萎黄之病因与饥饱劳倦、食滞虫积或病后失血有关,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其主症为肌肤萎黄不泽,目睛及小便不黄,常伴头昏倦怠,心悸少寐,纳少便溏等症状。(二)阳黄与阴黄临证应根据黄疸的色泽,并结合症状、病史予以辨别。阳黄黄色鲜明,发病急,病程短,常伴身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急黄为阳黄之重症,病情急聚,疸色如金,兼见神昏、发斑、出血等危象。阴黄黄色晦暗,病程长、病势缓,常伴纳少、乏力、舌淡、脉沉迟或细缓。三、相关检查血清总胆红素能准备地反映黄疸的程度,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定量对鉴别黄疸类型有重要意义。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而三者均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尿胆红素及尿胆原检查亦有助鉴别。此外,肝功能、肝炎病毒指标、B超、CT、MRI、胃肠钡餐检查、消化道纤维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肝穿刺活检均有利于确定黄疸的原因。

肝系病类 -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黄疸的辨证,应以阴阳为纲,阳黄以湿热疫毒为主,其中有热重于湿、湿重于热、胆腑郁热与疫毒炽盛的不同;阴黄以脾虚寒湿为主,注意有无血瘀。临证应根据黄疸的色泽,结合病史、症状,区别阳黄与阴黄。二、治疗要点黄疸的治疗大法,主要为化湿邪,利小便。化湿可以退黄,湿热当清热化湿,必要时还应通利腑气;寒湿应健脾温化。利小便,主要通过淡渗利湿,达到退黄的目的。《金匮要略》说:“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急黄热毒炽盛,邪入心营者,又当以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为主;阴黄脾虚湿滞者,治以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一)阳黄   1.热重于湿证   (1)症状:主症: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兼症:发热口渴,或见心中懊忄农,腹部胀闷,口干而苦,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脉:舌苔黄腻,脉象弦数。(2)病机:湿热熏蒸,困遏脾胃,壅滞肝胆,胆汁泛溢。(3)治法:清热通腑,利湿退黄。(4)代表方:茵陈蒿汤加减。(5)常用药:茵陈蒿——清热利湿退黄之要药;栀子、大黄、黄柏、连翘、垂盆草、蒲公英——清热泻下;茯苓、滑石、车前草——利湿清热(6)加减:如胁痛较甚,可加柴胡、郁金、川楝子、延胡索等疏肝理气止痛;如热毒内盛,心烦懊 ,可加黄连、龙胆草、以增强清热解毒作用;如恶心呕吐,可加橘皮、竹茹、半夏等和胃止呕。2.湿重于热证(1)症状:主症:身目俱黄,黄色不及前者鲜明。兼症: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或大便溏垢,舌苔厚腻微黄。舌脉:脉象濡数或濡缓。   (2)病机:湿遏热伏,中焦受困,胆汁不循常道,溢于肌肤。(3)治法: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4)代表方: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5)常用药:藿香、白蔻仁、陈皮——芳香化浊,行气悦脾;茵陈蒿、车前子、茯苓、苡仁、黄芩、连翘——利湿热退黄。(6)加减:如湿阻气机,胸腹痞胀,呕恶纳差等症较著,加苍术、厚朴、半夏,以健脾燥湿,行气和胃。如邪郁肌表,寒热头痛,宜先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疏表清热,利湿退黄,药如麻黄、藿香疏表化湿,连翘、赤小豆、生梓白皮清热利湿解毒,甘草和中。3.胆腑郁热证(1)症状主症:身目发黄,黄色鲜明。兼症:上腹右胁胀闷疼痛,牵引肩背,身热不退,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呕吐呃逆,尿黄赤,大便秘。舌脉:苔黄舌红,脉弦滑数。(2)病机:湿热砂石郁滞,脾胃不和,肝胆失泄,胆汁泛溢肌肤。(3)治法:疏肝泄热,利胆退黄。(4)代表方:大柴胡汤加减。本方有疏肝利胆,通腑泄热的作用,适用于肝胆失和,胃腑结热之证。(5)常用药:柴胡、黄芩、半夏——和解少阳,和胃降逆;大黄、枳实——通腑泄热;郁金、佛手、茵陈、山栀——疏肝利胆退黄;白芍、甘草——缓急止痛。(6)加减:若砂石阻滞,可加金钱草、海金砂、玄明粉利胆化石;恶心呕逆明显,加厚朴、竹茹、陈皮和胃降逆。   4.疫毒炽盛证(急黄)   (1)症状主症: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皮肤搔痒。兼症:高热口渴,胁痛腹满,神昏谵语,烦躁抽搐,或见衄血、便血,或肌肤瘀斑。舌脉: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或数。   (2)病机:湿热疫毒炽盛,深入营血,内陷心肝。(3)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4)代表方:《千金》犀角散加味。(5)常用药:犀角(用水牛角代)、黄连、栀子、大黄、板蓝根、生地、玄参、丹皮——清热凉血解毒;茵陈、土茯苓——利湿热清退黄。(6)加减:如神昏谵语,加服安宫牛黄丸以凉开透窍;如动风抽搐者,加用钩藤、石决明,另服羚羊角粉或紫雪丹,以熄风止痉;如衄血、便血、肌肤瘀斑重者,可加黑地榆、侧柏叶、紫草、茜根炭等凉血止血;如腹大有水,小便短少不利,可加马鞭草、木通、白茅根、车前草,并另吞琥珀、蟋蟀、沉香粉,以通利小便。   (二)阴黄   1.寒湿阻遏证   (1)症状:主症: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兼症:脘腹痞胀,纳谷减少,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脉: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   (2)病机:中阳不振,寒湿滞留,肝胆失于疏泄,胆汁外溢肌肤。(3)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和胃。(4)代表方:茵陈术附汤加减。本方温化寒湿,用于寒湿阻滞之阴黄。(5)常用药:附子、白术、干姜——温中健脾化湿;茵陈、茯苓、泽泻、猪苓——利湿退黄。(6)加减:若脘腹胀满,胸闷、呕恶显著,可加苍术、厚朴、半夏、陈皮。若湿浊不清,气滞血结,胁下症结疼痛,腹部胀满,肤色苍黄或黧黑,可加服硝石矾石散。2.脾虚湿滞证(1)症状:主症:面目及肌肤淡黄,甚则晦暗不泽。兼症:肢软乏力,心悸气短,大便溏薄。舌脉:舌质淡、苔薄,脉濡细。(2)病机:黄疸日久,脾失健运,气血亏虚,湿滞残留。(3)治法:健脾养血,利湿退黄。(4)代表方:黄芪建中汤加减。本方可温中补虚,调养气血,适用于气血亏虚,脾胃虚寒之证。(5)常用药:黄芪、桂枝、生姜、白术——益气温中;当归、白芍、甘草、大枣——补养气血;茵陈、茯苓——利湿退黄。(6)加减:如气虚乏力明显者,应重用黄芪,并加党参,以增强补气作用;畏寒,肢冷,舌淡者,宜加附子温阳祛寒;心悸不宁,脉细而弱者,加熟地、首乌、酸枣仁等补血养心。(三)黄疸消退后的调治黄疸消退,仍须根据病情继续调治。1.湿热留恋证症状:脘痞腹胀,胁肋隐痛,饮食减少,口中干苦,小便黄赤,苔腻,脉濡数。病机:湿热留恋,余邪未清。治法:清热利湿。代表方:茵陈四苓散加减。常用药:茵陈、黄芩、黄柏清热化湿;茯苓、泽泻、车前草淡渗分利;苍术、苏梗、陈皮化湿行气宽中。2.肝脾不调证症状:脘腹痞闷,肢倦乏力,胁肋隐痛不适,饮食欠香,大便不调,舌苔薄白,脉来细弦。病机:肝脾不调,疏运失职。治法:调和肝脾,理气助运。代表方: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加减。前方偏重于疏肝理气,用于肝脾气滞者;后方偏重于调养肝脾,用于肝血不足,脾气亏虚者。常用药:当归、白芍、柴胡、枳壳、香附、郁金养血疏肝;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益气健脾;陈皮、山楂、麦芽理气助运。3.气滞血瘀证症状:胁下结块,隐痛、刺痛不适,胸胁胀闷,面颈部见有赤丝红纹,舌有紫斑或紫点,脉涩。病机:气滞血瘀,积块留着。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代表方:逍遥散合鳖甲煎丸。常用药:柴胡、枳壳、香附疏肝理气;当归、赤芍、丹参、桃仁、莪术活血化瘀。并服鳖甲煎丸,以软坚消积。

肝系病类 - 【预防调护】

黄疸要针对不同病因予以预防。要讲究卫生,避免不洁食物,注意饮食节制,勿过嗜辛热甘肥食物,应戒酒类饮料。对有传染性的病人,从发病之日起至少隔离30-45天,并注意餐具消毒。注射用具及手术器械宜严格消毒,避免血液制品的污染,防止血液途径传染。注意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顺应四时变化,以免正气损伤,邪气乘袭。有传染性的黄疸病流行期间,可进行预防服药。本病的调护,在发病初期,急黄患者须绝对卧床,恢复期和转为慢性久病患者,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保持心情愉快舒畅,有助于病情康复。进食富于营养而易消化的饮食,以补脾益肝;禁食辛热、油腻、酒辣之品,防止助湿生热,碍脾运化。密切观察脉证变化,若出现黄疸加深,或出现斑疹吐衄,神昏痉厥,应考虑热毒耗阴动血,邪犯心肝,属病情恶化之兆;如出现脉象微弱欲绝,或散乱无根,神志恍惚,烦躁不安,为正气欲脱之征象,均须及时救治。

肝系病类 - 【结语】

黄疸以是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目睛黄染为本病重要特征。病因有外感湿热疫毒和内伤饮食劳倦或它病续发。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以但以湿邪为主。湿邪困遏脾胃,壅塞肝胆,疏泄不利,胆汁泛溢,是黄疸形成的主要病机。黄疸的辨证应以阴阳为纲,治疗大法为化湿邪、利小便。阳黄当清化,热重于湿证予清热通腑,利湿退黄;湿重于热证予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胆腑郁热证予疏肝泄热,利胆退黄;疫毒炽盛证即急黄,是阳黄中的危急重症,治疗当以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为主。阴黄应以温化寒湿,如脾虚湿滞,宜健脾利湿。黄疸消退后仍应调治,以免湿邪不清,肝脾未复,导致黄疸复发,甚或转成症积、鼓胀。

肝系病类 - 【临证备要】

   1.临证时,除根据黄疸的色泽、病史、症状,辨别其属阴属阳外,尚应进行有关理化检查,区分肝细胞性、阻塞性或溶血性黄疸等不同性质,明确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消化道肿瘤等疾病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2.注意病程的阶段性与病证的动态变化。在黄疸的治疗过程中,应区别病证偏表与偏里、湿重与热重、阳证与阴证。阳黄有短、明、热的特征,即病程短,黄色鲜明,有烦热、口干、舌红、苔黄等热象;阴黄有长、暗、寒、虚的特征,即病程较长,黄色晦暗,常有纳少、乏力、便溏、心悸、气短等虚象和肢冷、畏寒、苔白、舌淡等寒象。应及时掌握阴黄与阳黄之间的转化。3.关于大黄的应用。阳黄常选用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及大黄硝石汤等方剂,此类方剂中均有大黄,吴又可谓“退黄以大黄为专功”。茵陈与大黄协助同使用,退黄效果更好。大黄除有清热解毒、通下退黄作用外,且有止血消瘀化癥之功,不仅在急性黄疸型肝炎时可用大黄,即使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出现黄疸,亦可配伍使用大黄。4.关于淤胆型肝炎的诊断治疗:淤胆型肝炎主要是以肝内胆汁淤积为特征的肝脏疾患,较常见的有病毒性、药物性、酒精中毒性、妊娠性、复发性等淤胆型肝炎,其病机特点为痰湿瘀结,肝胆络脉阻滞。本病可出现于阳黄或阴黄之中,初期多属阳黄,系湿热与痰瘀蕴结,胆汁泛溢;后期多属阴黄,为寒湿痰瘀胶结,正气渐损。治疗在参照黄疸病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常加入活血行瘀、化痰散结、利胆通络之品。此外,黄疸日久不退,只要热象不显著,即可酌加桂枝(或肉桂)、干姜、附子等温通之品。有助于化痰湿,通胆络,退黄疸。正虚者宜加入补气健脾、养肝益肾药物,以扶正达邪。附:萎黄一、病证特点为肌肤淡黄干萎无光泽:两目不黄,小便色清;兼有气血亏虚症状。二、病因病机:虫积食滞或失血、久病,导致脾土虚弱,气血衰少,肌肤失养。三、治法方药:调理脾胃,益气补血,黄芪建中汤或人参养营汤加减。
积聚聚

肝系病类 - 【概说】

一、概念: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二、历史沿革:(一).《内经》首先提出积聚的病名。《灵抠?五变》篇说:“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二).后世不断明确积与聚在病理及临床表现上的区别。《难经?五十五难》指出“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病》进一步说明,“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仲景所制鳖甲煎丸、大黄廑虫丸至今仍为治疗积聚的临床常用方剂。《景岳全书?积聚》篇认为积聚治疗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者而已”,并创制了化铁丹、理阴煎等新方。(三).根据积聚的临床特征,提出分期治疗的原则,同时重视综合治疗。《医宗必读?积聚》篇则提出了积聚分初、中、末三个阶段的治疗原则。《千金方》、《外台秘要》、《医学入门》等医籍,在治疗上不但采用内服药物,而且还注意运用膏药外贴、药物外熨、针灸等综合疗法,使积聚的辨证施治内容益加丰富。(四).根据积聚临床特点,也有较多的名称: “症瘕”、“癖块”、“痃癖”、“痞块”三、讨论范围现代医学中,凡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脾肿大,腹腔及盆腔肿瘤等,多属“积”之范畴,胃肠功能紊乱、痉挛,幽门梗阻等,则与“聚”关系较为密切。

肝系病类 - 【病因病机】

一、病因:(一).情志失调:情志抑郁——肝气不舒——气滞血瘀(二).饮食所伤酒食不节饥饱失宜恣食肥厚生冷脾运失健—食滞、痰气、虫积——聚证 痰浊气血搏结——积证  (三).感受寒湿:寒湿侵袭——脾阳不运——湿痰内聚,气血瘀滞(四).病后所致:黄疸病后——湿邪留恋,气血阻滞;久疟不愈——湿痰凝滞,脉络痹阻;感染血吸虫——肝脾不和,气血凝滞;久泻、久痢之后——脾气虚弱,营血运行涩滞二、病机(一)病机关键是气滞血瘀:本病病因有寒邪、湿热、痰浊、食滞、虫积等,其间又往往交错夹杂,相互并见,而终致气滞血瘀。(二).病位在肝脾:(三).病理性质初起多实,日久则虚实错杂:本病初起——邪气壅实,正气未虚——多属实;积聚日久——病势较深,正气耗伤——虚实夹杂;病至后期——气血衰少,体质羸弱——正虚为主。(四)病理演变:一般预后良好。少数聚证日久不愈,可以由气入血转化成积证。积聚的病理演变,与血证、黄疸、臌胀等病证有较密切的联系。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感受寒湿病后daozhi肝脾失调寒邪痰浊湿热食滞虫积与气血互结气机阻滞 聚证气滞血结 积证

肝系病类 -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一).腹腔内有可扪及的包块。   (二)常有腹部胀闷或疼痛不适等症状。   (三)常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感受寒邪或黄疸、虫毒、久疟、久泻、久痢等病史。   二、病证鉴别   (一).积聚与痞满的鉴别痞满是指脘腹部痞塞胀满,系自觉症状,而无块状物可扪及。积聚则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不仅有自觉症状,而且有结块可扪及。   (二).癥积与瘕聚的鉴别癥就是积,癥积指腹内结块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多为脏病,形成的时间较长,病情一般较重;瘕即是聚,瘕聚是指腹内结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多为腑病,病史较短,病情一般较轻。   三、相关检查(一)瘕聚多属空腔脏器胃肠的炎症、痉挛、梗阻等病变。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大致可做出诊断,必要时可配合腹部X片、B超等检查。(二)癥积多为肝脾肿大、腹腔肿瘤、增生型肠结核,必须结合B超、CT、核磁共振、X片、病理组织活检及有关血液检查,以明确诊断。如积块日趋肿大,坚硬不平,应排除恶性病变。

肝系病类 - 【辨证论治】

一、诊治要点:——辨其虚实之主次聚证多实证。积证初起,正气未虚,以邪实为主;中期,积块较硬,正气渐伤,邪实正虚,后期日久,瘀结不去,则正虚为主。二、治疗原则:(一)聚证多实,治疗以行气散结为主。(二)积证治疗宜分初、中,末三个阶段:积证初期属邪实,应予消散;中期邪实正虚,予消补兼施;后期以正虚为主,应予养正除积。《医宗必读?积聚》曾指出:“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三)治疗上始终要注意顾护正气,攻伐药物不可过用。三、证治分类(一)聚证1.肝气郁结证(1)症状:主症:腹中结块柔软,攻窜胀痛,时聚时散,兼症: 脘胁胀闷不适,舌苔脉象:苔薄,脉弦等。(2)证机概要:肝失疏泄,腹中气结成块。(3)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4)方药:逍遥散、本香顺气散(《沈氏尊生书》木香、青皮、橘皮、甘草、枳壳、川朴、乌药、香附、苍术、砂仁、桂心、川芎)加减。前方疏肝解郁,健脾养血,适用于肝气郁结,脾弱血虚者;后方疏肝行气,温中化湿,适用于寒湿中阻,气机壅滞者。(5)常用药:柴胡、当归、白芍、甘草、生姜、薄荷——疏肝解郁;香附、青皮、枳壳、郁金、台乌药——行气散结。(6)加减:如胀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木香理气止痛。如兼瘀象者,加玄胡、莪术活血化瘀。如寒湿中阻,腹胀、舌苔白腻者,可加苍术、厚朴、陈皮、砂仁、桂心等温中化湿。
2.食滞痰阻证(1)症状:主症:腹胀或痛,腹部时有条索状物聚起,按之胀痛更甚,兼症:便秘,纳呆,舌苔脉象:舌苔腻,脉弦滑等。(2)证机概要:虫积、食滞、痰浊交阻,气聚不散,结而成块。(3)治法:理气化痰,导滞通便。(4)方药:以六磨汤(《证治准绳》沉香、木香、槟榔、乌药、枳实、大黄)为主方。本方行气化痰,导滞通便,适用于痰食交阻,脘腹胀痛,胸闷气逆,大便秘结之证。(5)常用药:大黄、槟榔、枳实——导滞通便;沉香、木香、乌药——行气化痰。(6)加减:如胀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木香理气止痛。如兼瘀象者,加玄胡、莪术活血化瘀。如寒湿中阻,腹胀、舌苔白腻者,可加苍术、厚朴、陈皮、砂仁、桂心等温化药物。(二)积证   1.气滞血阻证(1)症状主症:腹部积块,固定不移,胀痛不适,质软不坚兼症:胸胁胀满,  舌苔脉象:舌苔薄,脉弦,舌有紫斑或紫点。(2)证机概要:气滞血阻,脉络不和,积而成块。(3)治法:理气消积,活血散瘀。(4)方药:金铃子散合失笑散加减。前方偏于行气活血止痛,适用于瘕积气滞血阻,疼痛不适者;也可选用大七气汤,本方重在祛寒散结,行气消瘀,适用于症积气滞血阻兼有寒象者。(5)常用药:柴胡、青皮、川楝子——行气止痛;丹参、延胡索、蒲黄、五灵脂——活血散瘀。(6)加减:若兼烦热口干,舌红,脉细弦者,加丹皮、山栀、赤芍、黄芩等凉血清热。如腹中冷痛,畏寒喜温,舌苔白、脉缓,可加肉桂、吴萸、全当归等温经祛寒散结。2.瘀血内结证(1)症状:主症:腹部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兼症:形体消瘦,纳谷减少,面色晦暗黧黑,面颈胸臂或有血痣赤缕,女子可见月事不下。舌苔脉象:舌质紫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2)证机概要:瘀结成块,正气渐损,脾运不健。(3)治法:祛瘀软坚,兼调脾胃。(4)方药:膈下遂瘀汤加减,酌情配用鳖甲煎丸或六君子汤。膈下逐瘀汤重在活血行气,消积止痛,为本证的主方;鳖甲煎丸(《金匮要略》)化瘀软坚,兼顾正气,如积块大而坚硬,可配合服用;六君子汤旨在调补脾胃,可与以上两方间服,达到攻补兼施的目的。常用药:当归、川芎、桃仁、三棱、莪术、石见穿活血化瘀消积;香附、乌药、陈皮行气止痛;人参、白术、黄精、甘草健脾扶正。(5)常用药:当归、川芎、桃仁、三棱、莪术、石见穿——活血化瘀消积;香附、乌药、陈皮——行气止痛;人参、白术、黄精、甘草——健脾扶正。 (6)加减:如积块疼痛,加五灵脂、玄胡索、佛手片活血行气止痛。如痰瘀互结,舌苔白腻者,可加白芥子、半夏、苍术等化痰散结药物。  如积块疼痛,加五灵脂、玄胡索、佛手片活血行气止痛。3.正虚瘀结证(1)症状:主症:久病体弱,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兼症:饮食减少,肌肉瘦削,面色萎黄或黧黑,甚则面肢浮肿;舌苔脉象:舌质淡紫,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或弦细。(2)证机概要:癥积日久,中虚失运,气血衰少。(3)治法:补益气血,活血化瘀。(4)方药: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八珍汤补气益血,化积丸活血化瘀、软坚消积。(5)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当归、白芍、地黄、川芎——益血;三棱、莪术、阿魏、瓦楞子、五灵脂——活血化瘀消癥;香附、槟榔——行气以活血。(6)加减:若阴伤较甚,头晕目眩,舌光无苔,脉象细数者,可加生地、北沙参、枸杞、石斛。如牙龈出血、鼻衄,酌加山栀、丹皮、白茅根、茜草、三七等凉血化瘀止血。若畏寒肢肿,舌淡白,脉沉细者,加黄芪、附子、肉桂、泽泻等以温阳益气,利水消肿。

肝系病类 - 【预防调护】

(一) 饮食有节,起居有时,注意冷暖,调畅情志,保持正气充沛,气血流畅。(二) 积聚患者,更要避免饮食过量,忌食生冷油腻,以免寒湿积滞,损伤脾胃。(三) 见阴伤出血者,要忌食辛辣酒热,防止进一步伤阴动血。

肝系病类 - 【结语】

一、概念:积与聚为腹内结块。区别言之,聚是结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者,病在气分,属腑病;积是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者,病在血分,属脏病。   二、病因病机:积聚的病因多与情志、饮食、寒邪及黄疸、虫毒、疟疾等病后有关;病机关键是气滞血瘀,病变脏器以肝脾为主。   三、辨证治疗要点:辨证应区别邪正虚实主次。聚证多实;积证初期以实为主,中期邪实正虚,后期正虚为主。聚证治疗主以理气散结;积证治疗初期宜消散,中期消补兼施,后期应养正除积。聚证肝气郁结,可用逍遥散、木香顺气丸加减;食滞痰阻者以六磨汤为主方。积证气滞血阻,以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减;瘀血内结,以膈下逐瘀汤配合鳖甲煎丸、六君子汤;正虚瘀结,以八珍汤合化积丸治疗。

肝系病类 - 【临证备要】

一.注意兼夹证型癥积按初中末三个阶段,可分为气滞血阻、瘀血内结、正虚瘀结三个证型,但在临床中,各个证型往往兼有郁热、湿热、寒湿、痰浊等病理表现。其中,兼郁热、湿热者尤为多见。至于正气亏虚者,亦有偏重阴虚、血虚、气虚、阳虚的不同。临证应根据邪气兼夹与阴阳气血亏虚的差异,相应地调整治法方药。二.明确积聚的性质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明确积聚的性质,对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如癥积系病毒性肝炎所致肝脾肿大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选加具有抗病毒、护肝降酶、调节免疫、抗纤维化等作用的药物;如恶性肿瘤宜加入扶正固本、调节免疫功能以及实验筛选和临床证实有一定抗肿瘤作用的药物。三.要注意顾护正气,攻伐药物不可过用。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聚证以实证居多,但如反复发作,脾气易损,此时需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以培脾运中。积证系日积月累而成,其消亦缓,切不可急功近利。如过用、久用攻伐之品,易于损正伤胃;过用破血、逐瘀之品,易于损络出血;过用香燥理气之品,则易耗气伤阴积热,加重病情。《医宗必读?积聚》提出的“屡攻屡补,以平为期”的原则深受医家重视。四.注意其病机演变部分积聚证反复发作,气病及血,血瘀内结,可发展为症积。症积后期常可伴黄疸,或并发鼓胀,或见吐、衄、便血等症。鼓胀胀

肝系病类 - 【概述】

一、概念:臌胀是指腹部胀大,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的病证。“臌”指腹大皮急,其状如鼓;“胀”指腹部胀满不适。臌胀两字,简要地概括了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二、历史沿革:(一)《内经》首提本病病名。(二)《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之肝水、脾水、肾水,均以腹大胀满为主要表现,与臌胀类似。(三)《诸病源候论》认为发病与感受“水毒”有关。(四)《丹溪心法》提出了臌胀的主要病因病机。(五)《证治要决》称之为“膨脝”、“蜘蛛病”。(六)《景岳全书》又称本病为“单腹胀”。(七)《医门法律》认识到癥积日久可致臌胀。(八)《血证论》认为“血臌”的发病与接触河中疫水,感染“水毒”有关。三、讨论范围: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类似西医学所指的肝硬化腹水,包括血吸虫病,胆汁性、营养不良性等多种原因导致的旰硬化腹水形成期。至于其它疾病出现腹水,如结核性腹膜炎腹水,丝虫病乳糜腹水,腹腔内晚期恶性肿瘤,心肾疾病等,表现臌胀特征者,亦当按本篇内容辨证施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肝系病类 - 【病因病机】

一、病因(一).酒食不节:如嗜酒过度,或恣食甘肥厚腻——酿湿生热,湿浊内聚,遂成臌胀。(二).情志刺激:忧思郁怒——伤及肝脾,水湿内停,气、血、水壅结而成臌胀。(三).虫毒感染:虫(血吸虫)毒感染——阻塞经隧,气滞血瘀,清浊相混,水液停聚。(四).病后续发:如黄疸日久——湿邪(湿热或寒湿)蕴阻,肝脾受损,气滞血瘀;症积不愈——气滞血结,脉络壅塞,正气耗伤,痰瘀留着,水湿不化;久泻久痢——气阴耗伤,肝脾受损,生化乏源,气血滞涩,水湿停留。二、病机(一).病位主要在于肝脾,久则及肾:(二).病理变化为气血水互结:由于肝脾肾三脏助能失调,气滞、血瘀、水湿内停,而致形成臌胀。故喻嘉言曾概括地说:“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血瘀。”气、血、水三者既各有侧重,又常相互为因,错杂为病。(三).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初期以实为多,后期以虚为主:本虚指肝脾肾三脏的损伤;邪实指气血水的壅结。一般初起,多为肝脾功能失调,此时正气损伤不著,病势较轻,以标实为多。后期肝脾损伤日渐明显,进而肾气亦虚。肾阳衰微,则蒸化无力,开合不利,肾阴不足,阳无以化,则水津失布,故以本虚为主。然本虚标实往往错杂互见。(四)本病预后一般较差,治疗颇为棘手。病在早期——适当调治,尚可收效。延至晚期——邪实正虚,若复感外邪,病情可致恶化——见神昏谵语、痉厥等严重征象。
 

肝系病类 -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一)、主症特点:初起脘腹作胀,食后尤甚。继而腹部胀满如鼓,重者腹壁青筋显露,脐孔突起。(二)、兼症舌脉:常伴乏力、纳差、尿少及齿衄、鼻衄、皮肤紫斑等出血现象,可见面色萎黄、黄疸、手掌殷红、面颈胸部红丝赤缕、血痣及蟹爪纹。(三)、病史:本病常有酒食不节、情志内伤、虫毒感染或黄疸、胁痛、癥积等病史。二、病证鉴别(一)、臌胀与水肿的鉴别臌胀主要为肝脾肾受损、气血水互结于腹中。以腹部胀大为主,四肢肿不甚明显。晚期方伴肢体浮肿,每兼见面色青晦,面颈部有血痣赤缕,胁下癥积坚硬,腹皮青筋显露等。水肿主要为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湿泛溢肌肤。其浮肿多从眼睑开始,继则延及头面及肢体。或下肢先肿,后及全身,每见面色白光      白,腰酸倦怠等,水肿较甚者亦可伴见腹水。(二)、气臌、水臌、血臌的鉴别腹部膨隆,嗳气或矢气则舒,腹部按之空空然,叩之如鼓,是为“气臌”,多属肝郁气滞;腹部胀满膨大,或状如蛙腹,按之如囊裹水,常伴下肢浮肿,是为“水臌”,多属阳气不振,水湿内停;脘腹坚满,青筋显露,腹内积块痛如针刺,面颈部赤丝血缕,是为“血臌”,多属肝脾血瘀水停。临床上气血水三者常相兼为患,但各有侧重,掌握上述特点,有助于辨证。三、相关检查(一)用超声波探测腹水,了解腹水量。(二)腹腔穿刺液检查有助于区分漏出液和渗出液,腹水的恶性肿瘤细胞学检查、细胞培养、结核杆菌豚鼠接种及酶、化学物质测定,均为辅助诊断手段。(三)血清乙、丙、丁型肝炎病毒相关指标可显示感染依据。(四)粪检、皮内试验、环卵沉淀反应、血清学检查等可作为血吸虫感染依据。(五)肝功能、B超、CT、核磁共振、腹腔镜、肝脏穿刺等检查有助于腹水原因的鉴别。(六)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显示门静脉高压所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情况。

肝系病类 -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一).辨虚实、标本之主次。初起——肝脾失调——以邪气盛实为主,正气亏虚不甚明显,病程相对较短。久病——肝脾肾损伤——正虚为主。(二)标实者辨气、血、水的偏盛1.气臌:肝郁气滞   少量腹水,肠腔充气 2.水臌:脾虚湿阻   腹水量多,下肢浮肿 3.血臌:肝脾血瘀   积块肿大,瘀血征突出标实者(三)本虚尚须辨阳虚与阴虚的不同:脾肾阳虚证:腹大但胀满不甚,早宽暮急。肝肾阴虚证:腹大胀满不舒。二、治疗要点 标实者,分别采用行气、活血、利水或攻逐等法;本虚者,用温补脾肾或滋养肝肾法;本虚标实,错杂并见者,当攻补兼施。三、证治分类(一).气滞湿阻证1.症状:主症:腹胀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兼症:饮食减少,食后胀甚,得嗳气、矢气稍减,小便短少,舌苔脉象:舌苔薄白腻,脉弦。2.证机概要:肝郁气滞,脾运不健,湿浊中阻。3.治法: 疏肝理气,运睥利湿。4.方药: 柴胡疏肝饮或胃苓汤加减。前方以疏肝理气为主,适用于胸胁闷胀疼痛较著者;后方以运脾利湿消胀为主,适用于腹胀,尿少,苔腻较著者。5.常用药:柴胡、香附、郁金、青皮——疏肝理气;川芎、白芍——养血和血;苍术、厚朴、陈皮——运脾化湿消胀;茯苓、猪苓——利水渗湿。6.加减:胸脘痞闷,腹胀,噫气为快,气滞偏甚者,可酌加佛手、沉香、木香调畅气机;如尿少、腹胀、苔腻者,加砂仁、大腹皮、泽泻、车前子以加强运脾利湿作用;若神倦,便溏,舌质淡者,宜酌加党参、附片、干姜、川椒以温阳益气,健脾化湿;如兼胁下刺痛,舌紫,脉涩者,可加延胡索、莪术、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二).水湿困脾证1.症状:主症: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兼症:颜面微浮,下肢浮肿,脘担痞胀,得热则舒,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小便少,大便溏,舌苔脉象:舌苔白腻,脉缓。2.证机概要:湿邪困遏,脾阳不振,寒水内停。3.治法:温中健脾,行气利水。4.方药:实脾饮。本方有振奋脾阳,温运水湿的作用,适用于脾阳不振,寒湿内盛之肿胀。5.常用药:白术、苍术、附子、干姜——振奋脾阳,温化水湿;厚朴、木香、草果、陈皮——行气健脾除湿;连皮茯苓、泽泻——利水渗湿。6.加减:浮肿较甚,小便短少,可加肉桂、猪苓、车前子温阳化气,利水消肿;如兼胸闷咳喘,可加葶苈子、苏子、半夏等泻肺行水、止咳平喘;如胁腹痛胀,可加郁金、香附、青皮、砂仁等理气和络;(三).水热蕴结证1.症状 主症: 腹大坚满,脘腹胀急,兼症: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有面目皮肤发黄,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舌苔脉象:舌边尖红、苔黄腻或兼灰黑,脉象弦数。2.证机概要:湿热壅盛,蕴结中焦,浊水内停。 3.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4.方药: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中满分消丸有清热化湿,行气利水作用,适用于湿热蕴结,脾气阻滞所致胀满;茵陈蒿汤清泄湿热,通便退黄,用于湿热黄疸。 5.常用药:茵陈、金钱草、山栀、黄柏——清化湿热;苍术、厚朴、砂仁——行气健脾化湿;大黄、猪苓、泽泻、车前子、滑石——分利二便。6.加减:小便赤涩不利者,加陈葫芦、蟋蟀粉(另吞服)行水利窍。如腹部胀急殊甚,大便干结,可用舟车丸行气逐水,但其作用峻烈,不可过用。(四).瘀结水留证1.症状:主症:脘腹坚满,青筋显露,胁下结痛如针刺,兼症:面色晦暗黧黑,或见赤丝血缕,面颈胸臂出现血痣,口干不欲饮水,或见大便色黑,舌苔脉象:舌质紫黯,或有紫斑,脉细涩或芤。2.证机概要:肝脾瘀结,络脉滞涩,水气停留。3.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4.方药:调营饮加减。本方活血化瘀、行气利水,适用于瘀血阻滞,水湿内停之肿胀。5.常用药:当归、赤芍、桃仁、三棱、莪术、鳖甲——化瘀散结;大腹皮——行气消胀;马鞭草、益母草、泽兰、泽泻、赤茯苓——化瘀利水。6.加减:胁下癥积肿大明显,可选加穿山甲、地鳖虫、牡蛎,或配合鳖甲煎丸内服,以化瘀消癥;如病久体虚,气血不足,或攻逐之后,正气受损,宜用八珍汤或人参养营丸等补养气血;如大便色黑,可加参三七、茜草、侧柏叶等化瘀止血;(五).阳虚水盛证1.症状:主症:腹大胀满,形似蛙腹,朝宽暮急,兼症:面色苍黄,或呈胱白,脘闷纳呆,神倦怯寒,肢冷浮肿,小便短少不利,舌脉:舌体胖、质紫、苔淡白,脉沉细无力。2.证机概要:脾肾阳虚,不能温运,水湿内聚。3.治法:温补脾肾,化气利水。4方药:附于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前方由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组成,有温阳健脾、化气利水作用,适用于脾阳虚弱,水湿内停者;济生肾气丸即金匮肾气丸加牛膝、车前子,有温补肾气,利水消肿作用,适用于肾阳虚衰,水气不化者。5.常用药:附子、干姜、人参、白术、鹿角片、葫芦巴——温补脾肾;茯苓、泽泻、陈葫芦、车前子——利水消胀。6.加减:偏于脾阳虚弱,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者,可加黄芪、山药、苡仁、扁豆益气健脾;偏于肾阳虚衰,面色苍白,怯寒肢冷,腰膝酸冷疼痛者,酌加肉桂、仙茅、仙灵脾等,以温补肾阳。(六).阴虚水停证1.症状:主症:腹大胀满,或见青筋暴露,兼症:面色晦滞、唇紫,口干而燥,心烦失眠,时或鼻衄,牙龈出血,小便短少,苔脉:舌质红绛少津、苔少或光剥,脉弦细数。  2.证机概要:肝肾阴虚,津液失布,水湿内停。 3.治法:滋肾柔肝,养阴利水。 4.方药: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前方重在滋养肾阴,用于肾阴亏虚,腰酸,低热,口干等症。后方养阴柔肝,用于阴虚肝郁,胁肋隐痛,内热烦躁,舌结苔少之症。5.常用药:沙参、麦冬、生地、山萸肉、枸杞子、楮实子——滋养肾阴;猪苓、茯苓、泽泻、玉米须——淡渗利湿。6.加减:津伤口干明显,可酌加石斛、玄参、芦根等养阴生津;如青筋显露,唇舌紫暗,小便短少,可加丹参、益母草、泽兰、马鞭草等化瘀利水;齿鼻衄血,加鲜茅根、藕节、仙鹤草之类以凉血止血;如阴虚阳浮,症见耳鸣,面赤、颧红,宜加龟版、鳖甲、牡蛎等滋阴潜阳。

肝系病类 - 【预防调护】

一.宜进清淡、富有营养而且易于消化之食物。因生冷辛辣油腻易损伤脾胃,蕴生湿热;粗硬食物易损络动血,故应禁止食用。二.食盐有凝涩水湿之弊,一般臌胀患者宜进低盐饮食;肿胀显著,小便量少时,则应忌盐。三.怡性适怀,安心休养,避免过劳。四.加强护理,注意冷暖,防止正虚邪袭。如感受外邪,应及时治疗。

肝系病类 - 【结语】

一、 臌胀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其临床特征。二、病因为酒食不节,情志失调,虫毒感染和黄疸、瘢积等病后续发。病理变化属肝、脾、肾三脏受损,气、血、水互结为患,而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特点。三、辨证治疗原则重在分辨虚实标本主次。标实者当辨气、血、水的偏盛,分别予以行气、活血,利水或攻逐等法;本虚者当辨阳虚与阴虚之不同,用温补脾肾或滋养肝肾等法;本虚标实错杂并见者,宜攻补兼施。四、臌胀晚期,出现出血、昏迷、抽搐、虚脱等危重症者,预后较差,宜积极救治。

肝系病类 - 【临证备要】

一.关于逐水法的应用:(一)适应证:适用于水热蕴结和水湿困脾证。(二)用法:牵牛子粉:每次吞服l.5~3克,每天1~2次。或舟车丸、控涎丹、十枣汤等选用一种。舟车丸每服3~6克,每日1次,清晨空腹温开水送下。控涎丹3~5克,清晨空腹顿服。十枣汤可改为药末:芫花、甘遂、大戟等份,装胶囊,每服1.5~3克,用大枣煎汤调服,每日1次,清晨空腹服。以上攻逐药物,一般以2~3天为1疗程,必要时停3~5天后再用。(三)使用注意事项:①中病即止:在使用过程中,药物剂量不可过大,攻逐时间不可过久,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以免损伤脾胃,引起昏迷、出血之变。②严密观察:服药时必须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药后反应,加强调护。一旦发现有严重呕吐、腹痛、腹泻者,即应停药,并做相应处理。③明确禁忌证:臌胀日久,正虚体弱;或发热,黄疸日渐加深;或有消化道溃疡,曾并发消化道出血,或见出血倾向者,均不宜使用。二.注意祛邪与扶正药物的配合:根据病情采用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等方法,扶助正气,调理脾胃,减少副作用,增强疗效。三.臌胀“阳虚易治,阴虚难调”:水为阴邪,得阳则化,故阳虚患者使用温阳利水药物,腹水较易消退。若是阴虚型臌胀,温阳易伤阴,滋阴又助湿,治疗颇为棘手。临证可选用甘寒淡渗之品,以达到滋阴生津而不粘腻助湿的效果。此外,在滋阴药中少佐温化之品,既有助于通阳化气,又可防止滋腻太过。四.腹水消退后仍须调治:经过治疗,腹水可能消退,但肝脾肾正气未复,气滞血络不畅,腹水仍然可能再起,此时必须抓紧时机,疏肝健脾,活血利水,培补正气,进行善后调理,以巩固疗效。五.臌胀危重症宜中西医结合即时处理:肝硬化后期腹水明显,伴有上消化道大出血、重度黄疸或感染,甚则肝昏迷者,病势重笃,应审察病情,配合有关西医抢救方法及时处理。
附:变证臌胀病后期,肝脾肾受损,水湿瘀热互结,正虚邪盛,危机四伏。若药食不当,或复感外邪,病情可迅速恶化,导致大量出血、昏迷、虚脱多种危重证侯。1.大出血:骤然大量呕血,血色鲜红,大便下血,暗红或油黑。多属瘀热互结,热迫血溢,治宜清热凉血,活血止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参三七、仙鹤草、地榆炭、血余炭、大黄炭等;若大出血之后,气随血脱,阳气衰微,汗出如油,四肢厥冷,呼吸低弱,脉细微欲绝,治宜扶正固脱,益气摄血,方用大剂独参汤加山萸肉,并可与“血证篇”互参。2.昏迷:痰热内扰,蒙蔽心窍,症见神识昏迷,烦躁不安,甚则怒目狂叫,四肢抽搐颤动,口臭、便秘,溲赤尿少,舌红苔黄,脉弦滑数,治当清热豁痰,开窍熄风,方用安宫牛黄丸合龙胆泻肝汤加减,亦可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若痰浊壅盛,蒙蔽心窍,症见静卧嗜睡,语无伦次,神情淡漠,舌苔厚腻,治当化痰泄浊开窍,方用苏合香丸合菖蒲郁金汤。煎剂中酌选石菖蒲、郁金、远志、茯神、天竺黄、陈胆星、竹沥、半夏等豁痰开闭。热甚加黄芩、黄连、龙胆草、山栀;动风抽搐加石决明、钩藤;腑实便闭加大黄、芒硝;津伤,舌质干红,加麦冬、石斛、生地。病情继续恶化,昏迷加深,汗出肤冷、气促、撮空,两手抖动,脉细微弱者,为气阴耗竭,正气衰败,急予生脉散、参附龙牡汤以敛阴回阳固脱。头痛痛

肝系病类 - 【概述】

一、概念:头痛——是指因外感六淫、内伤杂病而引起的,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自觉症状,头痛是以症状命名,头痛既可单独出现,亦可并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二、沿革:(一)《内经》中有“首风”“脑风”之名。《素问﹒风论》言“新沐中风,则为首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描述了“首风”与“脑风”的临床特点,头痛病因由风寒侵犯所致。并且《内经》中认为,六经病变皆可导致头痛。指出外感与内伤是导致头痛发生的主要病因。脑风——因风邪入脑所致,见项背怯寒,脑户极冷,痛不可忍者。首风——指头痛因洗头受风所致,见头面多汗,恶风头痛,遇风易发者。(二)《伤寒论》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病均有头痛的见证。如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三)《东垣十书》中,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根据病因症状不同而有“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厥逆头痛”等,并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偏头痛——头痛偏于一侧,或左或右,或连及目齿,其痛暴发剧烈,痛止如常人,又称“偏头风”。真头痛——头痛剧烈,引脑及巅,手足逆冷至肘膝关节,系寒邪入脑所致,病情多属危重。厥头痛——寒邪犯脑所致,病见头痛剧烈,连及眼齿,治宜温散寒邪。(四)《丹溪心法》中补充了痰厥头痛和气滞头痛,并引经药的使用。“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有可吐者,可下者。”“头痛需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细辛,厥阴吴茱萸。”(五)《证治准绳》有头痛、头风之分。“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病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皆当验其邪所以来而治之。”头风——指病程较长,病情较重,反复发作的头痛。(六)《医林改错》补充瘀血头痛。三、讨论范围:头痛一症范围甚广,涉及内、外、神经、精神、五官等各科疾病,本篇重点讨论内科疾病以头痛为主症的疾患。涉及西医学疾病范围:(一)颅外疾患:如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眼源性头痛、耳源性头痛(中耳炎)、鼻源性头痛(鼻窦炎、副鼻窦炎)、齿源性头痛等。(二)颅内病变:血管性头痛(动脉硬化、高血压脑病)、颅内占位性病变、颅脑损伤等。(三)其他:全身疾病性头痛(如中暑、中毒)、血管神经性头痛、以及脑震荡后遣症、神经官能症等。凡表现以头痛为主症者,均可参考本篇辨证施治。(四)排除:在急性热病过程中引起的头痛,如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等急性传染性疾病,则属温热病范畴;当作别论。

肝系病类 - 【病因病机】

一、病因:(一).外感:以风为主,多夹它邪致病(二).内伤:多与情志、体质,饮食和生活起居等有关。1.情志失调: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阳独亢,上扰头目而引起头痛。忧思伤脾,脾失健运,痰湿阻遏,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阳被蒙。2.久病体虚: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日久体质虚弱,或失血之后,气血耗伤,不能上荣于脑髓脉络,或素质阴虚,肝失涵养,肝气有余,稍遇情志抑郁,阳亢于上,扰及头目,发为头痛。3.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或辛辣炙煿;或饥饱失常,伤及脾胃,运化不健,痰湿内生,上蒙清阳,发生头痛。4.摄生不当:生活起居失常,如烦劳太过,或房室不节,损伤精气,精血不足,髓海空虚,或阳气不足,清阳不升,脑失所养而致头痛。(三)外伤:外伤跌仆,脑髓受到严重震伤,络脉瘀阻,亦每易导致头痛。二、病机(一).外感头痛因邪气乘客,经脉阻滞(二).内伤头痛,肝病为多,涉及脾肾(三).头痛日久,可致瘀阻于络,络脉不通 (四).外感头痛以实为主,内伤头痛以虚实相兼为多:(五)外伤所致,初期多实,病久则虚实夹杂居多。

肝系病类 - 【诊查要点】

一、诊断要点(一)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二)头痛部位可发生在前额、两颞、巅顶、枕项或全头部。疼痛性质可为跳痛、刺痛、胀痛、灼痛、重痛、空痛、昏痛、隐痛等。头痛发作形式可分为突然发作,或反复发作,时痛时止,或缓慢起病。疼痛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可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数周,甚则长期疼痛不已。(三)外感头痛者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的病史;内伤头痛者常有饮食、劳倦、房室不节、病后体虚等病史。二、病证鉴别(一)头痛与眩晕的鉴别头痛与眩晕病位皆在头部,两证虽多相兼,难以截然区别,但头痛的病因有外感与内伤的不同,眩晕则以内伤为主。从虚实概念而言,外感头痛属实,内伤头痛与眩晕的病机虽然均以虚实夹杂为多,相对而言,则头痛又以偏实为主。(二)头痛与真头痛的鉴别常从症状与体征、病机、发病特点、理化检查及与西医病的关系几方面加以鉴别:真头痛:头痛突发,剧烈,持续不止,伴有呕吐如喷、颈项强直、抽搐或角弓反张等,起病突然,脑脊液检查或颅脑CT、MRI异常,临床常见于:流行性脑炎、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危象、硬膜下出血。三、相关检查应常规作血压、血常规等项检查,必要时可作经颅多普勒、脑电图、脑脊液、颅脑CT、或核磁共振等项检查以明确头痛的病因。如疑为眼、耳、鼻、鼻窦、牙齿、口腔疾病所导致者,可作五官科相应检查。

肝系病类 -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一)辨外感、内伤:外感头痛起病急,病程短,或伴表症;内伤头痛,病程较长,头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二)辨虚实:一般而言,外感头痛属实,内伤头痛多虚实夹杂,当审其主次。新病,具有重痛、胀痛、掣痛,跳痛、灼痛、刺痛,痛势剧烈者属实;久病,具有昏痛、隐痛、空痛,疲劳易发者,多属虚证。(三)辨轻重:   内伤而发者,其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外感所致者,痛势较重。四)辨性质重坠或胀痛者,因于痰湿;跳痛者,因于肝火冷感而刺痛者,因于寒厥;隐痛或空痛者,因于气虚、血虚或肝肾阴虚刺痛不移者,因于瘀血五)辨部位 全头作痛者,多因气血亏虚或肝肾阴虚;:痛在枕部,连及颈肌,多因外感;痛在巅顶,多因寒厥;痛在两颞,多因肝火。(六)辨经络前额及眉棱痛,为邪犯阳明经;巅顶痛,连及眼目,为邪犯厥阴经;后枕痛,下连及项,为邪犯太阳经;两颞痛,连及耳部,为邪犯少阳经。二、治疗原则外感头痛,治宜疏散祛邪为主;内伤头痛,治当滋阴养血为要。正如《证治汇补》说:“外感发者,散风而邪自去,内伤发者,养正而风自除。”散风与养血是治疗头痛的两个重要原则。至于痰、瘀实证,则宜化痰通瘀;肝肾阴虚导致阳亢者,当滋阴潜阳;若肝阳夹痰,血虚肝旺等夹杂证候,宜根据病情参合治之。此外,根据头痛部位可酌配引经药物。三、证治分类(一)外感头痛1.风寒头痛(1)症状:主症:头痛或有拘急收紧感,痛连项背。兼症:恶风畏寒,遇风受寒尤剧,常喜棉巾裹头,口不渴,或兼鼻塞流清涕。苔脉:苔薄白,脉浮或浮紧。(2)证机概要:风寒外袭,上犯巅顶,凝滞经脉。(3)治法: 疏风散寒止痛。(4)方药:川芎茶调散加减。本方能祛风散寒,主治外感风寒上犯清空而致的头痛。(5)常用药:川芎——善行头目,活血通窍,祛风止痛,为治头痛之要药;白芷——芳香通窍,散风止痛;藁本、羌活、细辛、荆芥、防风——疏风解表,散寒止痛;薄荷、菊花、蔓荆子——质轻上浮,清利头目,长于疏表祛风止痛。(6)加减:寒邪著,头痛剧烈,遇寒即发,舌苔白,应加重温经散寒之品,如川乌、细辛、藁本。头重痛如裹,肢体困重,湿困清阳,可加独活、苍耳子、苍术,以祛风除湿。2.风热头痛(1)症状:主症:头痛如灼,甚则如裂 兼症:发热恶风,面红目赤,鼻流浊涕,口渴欲饮,便秘溲黄,苔脉:舌红苔黄、脉浮数。(2)证机概要:风热外袭,上扰清空,窍络失和。(3)治法:疏风清热。(4)方药:芎芷石膏汤加减。本方功能散风邪,清里热。主治风热上犯所致头痛。(5)常用药:菊花、薄荷、蔓荆子——辛凉微寒,轻清上浮,疏散风热,通窍止痛;川芎——活血通窍,祛风止痛;白芷、羌活——散风通窍而止头痛;生石膏——清热和络。(6)加减:?热甚便秘者,可加制大黄或加黄连上清丸,通腑泄热,苦寒降火。?如伴鼻流浊涕如脓,鼻根及鼻旁亦痛者,可加苍耳子、辛荑,以散风除湿清热,通利肺窍;或加桑白皮、鱼腥草泻肺清热,或加服藿胆丸以清泄胆热。3.风湿头痛(1) 症状:主症:头痛如裹兼症: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舌脉:苔白腻,脉濡(2)证机概要:风湿之邪,上蒙头窍,困遏中焦。(3)治法:祛风胜湿通窍(4)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本方功用祛风胜湿,用于风湿困遏所致之头痛。(5)常用药:羌活、独活、藁本——长于祛风除湿散寒而止头痛;川芎——辛温通窍,活血止痛;白芷、防风、细辛、蔓荆子——均擅祛风胜湿,通窍止通。(6)加减:?恶心、呕吐者,可加半夏、竹茹、生姜以降逆止呕;?胸闷脘痞、腹胀便溏显著者,可加苍术、厚朴、陈皮、藿梗以燥湿宽中,理气消胀。(二)内伤头痛1.肝阳头痛(1)症状:主症:头痛而眩,甚或两侧跳痛,常波及巅顶。兼症:心烦易怒,睡眠不宁,面部升火,目赤,口干苦苔脉:苔薄干或黄、舌质红,脉弦有力。(2)证机概要:肝失条达,气郁化火,阳亢风动。(3)治法: 平肝潜阳。(4)方药: 天麻钩藤饮加减。本方功能平肝熄风潜阳,主治肝阳上亢,风火上旋所致的头痛、眩晕、震颤等病症。(5)常用药:天麻、石决明、钩藤——平肝潜阳熄风;珍珠母、龙骨、牡蛎——平肝潜阳,镇心安神;山栀、黄芩、丹皮、菊花——苦寒清泄肝热;桑寄生、杜仲、牛膝——补益肝肾,引血下行;益母草、白芍——活血调血,养阴柔肝。(6)加减:?若肝火旺盛,头痛剧甚,面红目赤,口苦,胁痛,便秘溲赤,苔黄,脉弦数酌加龙胆草、山栀、夏枯草泻肝清火,或加服龙胆泻肝丸。?素体肝肾阴虚或因肝旺阳亢而耗伤肝肾之阴,两目干涩,腰膝疫软无力,舌红少津,脉细弦等症,可酌加生地、何首乌、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石斛、杜仲、牛膝、桑寄生等滋养肝肾之药。2.血虚头痛(1)症状: 主症:头痛目花,时时昏晕,痛势隐隐,午后或遇劳则甚;兼症:神疲乏力,心悸怔忡,食欲不振,面色少华或萎黄;苔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2)证机概要:气血不足,营血亏虚,头窍失荣。(3)治法:滋阴养血。(4)方药:加味四物汤加减。本方功能养血祛风,清肝明目,用于治疗营血内亏,肝风上扰的头痛、头晕等病证。(5)常用药:当归、生地、白芍、首乌——养血滋阴;人参、白术、茯苓、黄芪——健脾益气生血;川芎、菊花、蔓荆子——清利头目,平肝止痛;五味子、远志、枣仁——养心安神。(6)加减:?如血不养心,心悸不寐者,配炒枣仁、柏子仁、桂元肉、远志等养心安神。?若体倦无力,少气懒言,气虚明显者,可加党参、黄芪、白术等益气生血。3.痰浊头痛(1)症状:主症:头痛昏蒙,头痛而重,如物裹首兼症:时有目眩,胸脘痞闷,恶心泛泛,甚则呕吐痰涎,纳呆苔脉: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2)证机概要:脾失健运,痰浊中阻,上蒙清窍。(3)治法:化湿祛痰。(4)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本方功能健脾祛湿,化痰熄风,主治风痰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病证。(5)常用药:半夏、陈皮、枳壳、厚朴——健脾化痰,燥湿理气;白术、茯苓——健脾化湿;天麻、白蒺藜、蔓荆子——平肝熄风止痛。(6)加减:?如痰湿蕴久化热,痰热上薰,口苦,舌苔黄浊,大便不畅者,宜去白术,加黄芩、竹茹、枳实、胆星等清热化痰。?若肝胃虚寒,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可加吴茱萸、生姜,温肝和胃而降逆。
4、肾精亏虚(1)症状:主症:头痛且空,眩晕兼症: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滑精带下苔脉:舌红少苔,脉细无力。(2)证机概要: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窍失荣。(3)治法:养阴补肾,填精生髓(4)方药:大补元煎加减。本方功能滋补肾阴,可用于肾精亏虚,肾阴不足诸症。(5)常用药:熟地、枸杞、女贞子——滋肾填精;杜仲、川断、龟板——补益肝肾;山萸肉——养肝涩精;山药、人参、当归、白芍——补益气血。(6)加减:?若头痛而晕,头面轰热,面颊红赤,时伴汗出,证属肾阴亏虚,虚火上炎,去人参,加知母、黄柏,以滋阴泄火,或方用知柏地黄丸。?若头痛畏寒,面色恍白,四肢不温,腰膝无力,舌淡,脉细无力,证属肾阳不足,当温补肾阳,选用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加减。5.瘀血头痛(头痛如刺+瘀血证)(1)症状:主症:头痛屡发,经久不愈,痛有定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兼症:或有头部外伤史苔脉:舌质紫或有瘀斑,脉细或细涩。(2)证机概要:跌仆外伤,瘀血阻窍,不通则痛。(3)治法: 活血化瘀通络(4)方药: 通窍活血汤加减。本方重在活血通窍。适用于瘀血内停、经脉不通的瘀血头痛。(5)常用药:川芎、赤芍、桃仁、益母草——活血化瘀止痛;当归——活血养血;白芷、细辛、郁金——理气通窍、温经止痛;全蝎、蜈蚣、僵蚕——善入经络,镇痉祛风,搜剔止痛。(6)加减:疼痛甚者,可加全蝎、蜈蚣、地龙、五灵脂、乳香、没药等行瘀通络、搜风定痛之品。若因受寒而诱发或加重,舌苔薄白,舌质淡者,可酌加细辛、桂枝等温经通络散寒。

肝系病类 - 【预防调护】

一、适寒温,慎起居,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外感头痛由于外邪侵袭所致,故平时当顺应四时变化,寒温适宜,外出时应注意保暖,避免风寒外袭。起居定时,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抵御外邪侵袭。二、保持精神舒畅。宜情绪舒畅,避免精神刺激,注意休息。三、加强饮食调理。肝阳上亢者,禁食肥甘厚腻、辛辣发物,以免生热动风,而加重病情。肝火头痛者,可用冷毛巾敷头部。因痰浊所致者,饮食宜清淡,勿进肥甘之品,以免助湿生痰。精血亏虚者,应加强饮食调理,多食脊髓、牛乳、蜂乳等血肉有情之品。各类头痛患者均应禁食烟酒。

肝系病类 - 【结语】

一、概念:是指因外感六淫、内伤杂病而引起的,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二、临床辨证应首先分清外感、内伤,辨清虚实。三、外感头痛多属实证,以风邪为主;内伤头痛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四、常见证候为风寒、风热、肝阳、血虚、痰浊、瘀血等六种。由于病理上的联系,有时往往同时具有两类、三类证候,例如血虚伴有肝阳或肝阳夹有痰浊,甚或又夹杂外感风热证等。故必须分清标本主次,随证施治。五、头痛的预后,因病而异。一般预后良好。外感头痛若反复受邪发作,外邪深入风府,可成为头风,其痛时作时止,遇风或烦劳恼怒则易发作。肝阳头痛,伴有眩晕、肢麻、风阳痰火上扰,须防发展成中风。若头痛呈进行性加剧,呕吐,视力减退,或突然痛甚而手足清冷至节者,病势危重,预后不良。

肝系病类 - 【临证备要】

一.结合头痛部位选用引经药物:如两颞部痛用川芎、柴胡,前额头痛用白芷:眉棱骨捕用蔓荆子,巅顶痛用吴萸;因外感而巅顶痛用藁本;满头痛用羌活、防风;头痛连及项背用葛根。但不可拘泥。二.虫类药的应用:凡头痛久发不愈,痛势较剧,应适当配用通络之品:如慢性头痛相当于部分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此类头痛病程长,易反复,经年难愈,病人可表现为头部刺痛,部位固定,面色暗滞,舌暗脉涩等症。治疗时可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选配全蝎、蜈蚣、僵蚕、地龙,地鳖虫等虫类药,以祛瘀通络,解痉定痛,平肝熄风,可获良效。虫类药可入汤剂煎服,亦可研细末冲服,因其多有小毒,故应合理掌握用量,不可过用。以全蝎为例,入汤剂用3~5克,研未吞服用1~2克,散剂吞服较煎剂为佳,蝎尾功效又较全蝎为胜。亦可将全蝎末少许置于痛侧太阳穴,以胶布固定,可止痛。寒邪重者,尚可考虑用生川草乌,但须慎用,先从少量开始,一般用量从1.5克递增到3克左右,煎药时间不少于上小时。夹有风痰者,可选用白附子、南星等祛风痰药。三.因气虚清阳不升者可用补气升阳法:凡头痛绵绵,遇劳则甚,体倦无力,畏寒,脉细者,药用黄芪、党参、白术、川芎、升麻、柴胡等。但临床单纯气虚者较少见,辨证时应排除实证后,方可用之。四.如妇女头痛:发于经期前后,伴有经水不调,痛经等症时,还当结合调理冲任之法治疗。
补充:1.偏头痛多以肝经风阳痰火上扰或痰瘀交阻所致:偏头痛:头痛偏于一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呈间歇性发作,发时痛势剧烈,痛解则如常人,多始于年青时,又称“偏头风”,以实证为主。头痛呈阵发性,历时短暂,局部感觉异常,面部肌肉动作时,如咀嚼哭笑等均可引起发作者,可以清肝泻火、熄风潜阳、化痰、通瘀等法治之。例方:清宫膏2.真头痛:真头痛一名,首见于《难经》,在《难经?六十难》中对真头痛有如下描述:“入连脑者,名真头痛。”后世王肯堂对此亦有精辟论述:“天门真痛,上引泥丸,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脑为髓海,真气之所聚,卒不受邪,受邪则死不治。”说明真头痛起病急暴,病情危重、预后凶险,若抢救不及时,可迅速死亡。真头痛相当于现代医学中因颅内压升高而导致的,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各类危重病症,如高血压危象、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等病症。3.雷头风:雷头风——头痛如雷鸣,头面起核,多为湿热挟痰上冲所致。临床表现:头痛如雷鸣——多为湿热酒毒上攻头面起核——挟痰上扰肿痛红赤——热毒炽盛苔黄腻脉滑数——痰热之象治法:清热解毒,除湿化痰方药:清震汤加味,普济消毒饮,防风通圣散加减临床常见于:过敏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头面部感染。眩晕晕

肝系病类 - 【概说】

一、概念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二、沿革(一)最早见于《内经》。病名:称之为“眩冒”。病因: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病机:应从风火立论。(二)《金匮要略》则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三)《丹溪心法?头眩》中则强调“无痰则不作眩”,提出了痰水致眩学说。(四)《景岳全书?眩运》强调指出“无虚不能作眩。”(五)《医学正传?眩晕》指出眩晕的发病有痰湿及真水亏久之分,治疗眩晕亦当分别针对不同体质及证侯,辩证治之。此外还记载了:“眩运者,中风之渐也”。认识到眩晕与中风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三、讨论范围

肝系病类 - 【病因病机】

一、病因(一) 情志不遂 (二) 年高肾虚(三)病后体虚(四)饮食不节 (五)跌仆损伤二、病机(一) 病变主要在肝,涉及肾和心脾(二) 病理因素以风、火、痰为主,三者互有联系:“风”“火”源起于肝——阳亢化火生风肝肾阴虚火旺——内风暗动肥甘太过——聚湿生痰脾虚水谷不归正化——成痰心肝气火内郁——津液亦可凝聚为痰肝肾阴虚,虚火灼津——成痰。  风、火、痰三者在病理变化上有一定联系,如“火动风生”,“风火相煽”,“痰郁化火”等,故临床常错杂兼见。(三)病理性质有虚有实,虚实之间互有转化与夹杂因肝阳上扰,痰浊中阻所致者属实;由气血不足,阴精亏耗,髓海失养者为虚。病久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每可交错而出现本虚标实或虚中夹实证。 (四)病机主要表现为阴虚阳亢,两者互为因果。年轻初病以阳亢居多,继则由阳亢渐致阴虚,或素体阴虚而致阳亢,故以阴虚与阳亢兼见者居多。此种证候亦称为上实(风阳亢盛于上)下虚(肝肾不足于下),或标实本虚。

肝系病类 -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一)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二)严重者可伴有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表现。(三)多有情志不遂、年高体虚、饮食不节、跌仆损伤等病史。二、病证鉴别眩晕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一)中风:中风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A僻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之甚者相似,眩晕之甚者亦可仆倒,但无半身不遂及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诸症。也有部分中风病人,以眩晕、头痛为其先兆表现,故临证当注重中风与眩晕的区别与联系。(二)厥证: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特征,发作后可在短时间内苏醒,。严重者可一厥不复而死亡。眩晕严重者也有欲仆或晕旋仆倒的表现,但眩晕病人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三、相关检查 测血压、查心电图、超声心动、检查眼底、肾功能等,有助于明确诊断高血压病及高血压危象和低血压。查颈椎X线片,经颅多普勒有助于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脑动脉硬化,必要时作CT及核磁共振以进一步明确 诊断。检查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等;有助于诊断美尼尔综合征,检查血常规及血液系统检验有助于诊断贫血。

肝系病类 -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一) 辨脏腑病位肝阳眩晕兼见头胀痛、面色潮红、急燥易怒、口苦脉弦等症状。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之眩晕,兼有纳呆、乏力、面色白光白等症状。脾失健运,痰湿中阻之眩晕,兼见纳呆呕恶、头痛、苔腻诸症;肾精不足之眩晕,多兼有腰酸腿软,耳鸣如蝉等症。(二) 辨标本虚实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病之本虚证;风、火、痰、瘀为病之标实证。病程较长,反复发作,遇劳即发,伴两目干涩,腰膝酸软,或面色A白,神疲乏力,脉细或弱者,多属虚证,由精血不足或气血亏虚所致。其中,肝肾阴虚者,头眩目涩,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气血不足者,神倦乏力,面色白光白,唇舌色淡;脉细弱无力。病程短,或突然发作,眩晕重,视物旋转,伴呕恶痰涎,头痛、面赤、形体壮实者,多属实证。痰湿中阻证,头重昏蒙,胸闷呕恶,苔腻脉滑;瘀血阻窍证,头痛固定,唇舌紫暗、舌有瘀斑,其中以肝阳风火为病最急,证见眩晕、面赤、烦燥、口苦,肢麻震颤,甚则昏仆,脉弦有力,病情重者,当警惕发生中风。二、治疗原则眩晕的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虚者当滋补肝肾、补益气血、填精生髓。实证当平肝潜阳、清肝泻火,化痰行瘀。三、证治分类(一) 肝阳上亢证   1.症状:主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兼证: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燥易怒,肢麻震颤。舌脉:舌红苔黄,脉弦或数。2.证机概要:肝阳风火,上扰清窍。3.治法:平肝潜阳,清火熄风4.主方:天麻钩藤饮加减。本方功用平肝潜阳,清火熄风,可用于肝阳偏亢,风阳上扰而导致的眩晕。5.常用药:天麻、石决明、钩藤——平肝潜阳熄风;牛膝、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黄芩、山栀、菊花——清肝泻火;白芍——柔肝滋阴。6.加减:若肝火上炎,口苦目赤,胁痛胀,烦躁易怒者,酌加龙胆草、丹皮、夏枯草清肝泻火。若肝肾阴虚较甚,目涩耳鸣,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者,可酌加枸杞子、首乌、   生地、麦冬、玄参。若见目赤便秘,可选加大黄、芒硝或当归龙荟丸以通腑泄热。若眩晕剧烈,兼见手足麻木或震颤者,加羚羊角、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全蝎、蜈蚣等镇肝熄风,清热止痉。(二)气血亏虚证1.症状:主证: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白光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兼证: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2.证机概要:气血亏虚,清阳不展,脑失所养。3.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4.主方:归脾汤加减。本方功用补益气血,健脾养心,主治因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而导致的眩晕等证。5.常用药:党参、白术、黄芪——益气健脾;当归、熟地、龙眼肉、大枣——补血生血养心。茯苓、炒扁豆——补中健脾。远志、枣仁——养血安神。6.加减:若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兼见气短乏力,纳少神疲,便溏下坠,脉象无力者,可合用补中益气汤。若气虚卫阳不固,兼自汗时出,易于感冒,当重用黄芪,加防风、浮小麦益气固表敛汗。若脾虚湿盛,腹泄或便溏、腹胀纳呆,舌淡舌胖,边有齿痕,可酌加薏苡仁、炒扁豆、 泽泻等,当归宜炒用。若兼见形寒肢冷,腹中隐痛,脉沉者,可酌加桂枝、干姜以温中助阳。若血虚较甚,面色A白,唇舌色淡者,可加阿胶、紫河车粉(冲服);兼见心悸、怔忡、少寐健忘者,可加柏子仁、合欢皮、夜交藤养心安神。(三)肾精不足证 1.症状:主证: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少寐多梦,健忘。兼证: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或面色A白,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2.证机概要: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3.治法:滋养肝肾,益精填髓4.主方:左归丸加减。本方滋阴补肾,填精补髓,主治因肾精不足,髓海失养而导致的眩晕诸症。5.常用药:熟地、山萸肉、山药——滋阴补肾;龟版、鹿角胶、紫河车——滋肾助阳,益精填髓;杜仲、枸杞子、菟丝子——补益肝肾;牛膝——强肾益精。6.加减:若阴虚火旺,症见五心烦热,潮热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可加鳖甲,知母、黄柏、丹皮、地骨皮等。若肾失封藏固摄,遗精滑泄者,可酌加芡实、莲须、桑螵蛸等。若兼失眠、多梦、健忘诸症,加阿胶、鸡子黄、酸枣仁、柏子仁等交通心肾,养心安神。若阴损及阳,肾阳虚明显,表现为四肢不温,形寒怕冷,精神萎靡,舌淡脉沉者,肾阳虚明显者,或予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补髓。或酌配巴戟天、仙灵脾、肉桂。或若兼见下肢浮肿,尿少等症,可加桂枝、茯苓、泽泻等温肾到水。若兼见便溏、腹胀少食、可加白术、茯苓以健脾止泻。(四)痰湿中阻证 1.症状:主证: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兼证:呕吐痰诞,食少多寐;舌脉:舌苔白腻,脉濡滑。2.证机概要: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3.治法:化痰祛湿,健脾和胃4.主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本方燥湿化痰,平肝息风,用于治疗脾虚湿盛,风痰上扰之眩晕。5.常用药:半夏、陈皮——健脾燥湿化痰;白术、苡仁、茯苓——健脾化湿;天麻——化痰熄风,止头眩。6.加减:若眩晕较甚,呕吐频作,视物旋转,可酌加代赭石、竹茹、生姜、旋覆花以镇逆止呕。若脘闷纳呆,加砂仁、白蔻仁等芳香和胃。若兼见耳鸣重听,可酌加郁金、菖蒲、葱白、白芷以通阳开窍。若痰郁化火,头痛头胀,心烦口苦,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者,宜用黄连温胆汤清化痰热。(五)瘀血阻窍证 1.症状:主证:眩晕、头痛。兼证: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脉: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2.证机概要:瘀血阻络,气血不畅,脑失所养。3.治法:祛瘀生新,活血通窍4.主方:通窍活血汤加减。本方功用活血化瘀,通窍止痛。用于治疗因跌仆外伤,瘀阻头面而导致的眩晕头痛诸症。5.常用药: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通窍止痛;白芷、菖蒲、老葱——通窍理气,温经止痛;当归——养血活血;地龙、全蝎——善入经络,镇痉祛风。6.加减:若兼见神疲乏力,少气自汗等症,加入黄芪、党参益气行血。若兼寒凝,畏寒肢冷,感寒加重,可加附子、桂枝温经活血。

肝系病类 - 【预防调护】

一、避免和消除致病因素。眩晕的发生,多与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因此,预防眩晕之发生,避免和消除能导致眩晕发生的各种内、外致病因素。要坚持适度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防止七情内伤;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劳累,防止房劳过度;饮食有节,防止暴饮暴食、过食肥甘醇酒及过咸伤肾之品。尽量戒烟戒酒。以上各项有助于预防眩晕的发作及发病。  二、注意病后治疗与调护眩晕发病后要及时治疗,注意休息,严重者当卧床休息;注意饮食清淡,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突然、剧烈的体位改变和头颈部运动,以防眩晕症状的加重,或发生昏仆。有眩晕史的病人,当避免剧烈体力活动,避免高空作业。以上各项措施对于促进眩晕患者早期康复大有益处。

肝系病类 - 【结语】

一、 眩晕是以目眩、头晕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二、病的病因有饮食不节、情志不遂、体虚年高,跌打损伤等多种因素。其病机主要有 肝阳上亢、肾精不足,气血亏虚、痰浊内蕴、瘀血阻络等方面。本病的病变部位主要在清窍,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多属本虚证或本虚标实之证,三、本病各证候之间又常可出现转化,或不同证候相兼出现,如肝阳上亢可兼肝肾阴虚,气血亏虚可挟痰浊中阻,血虚可兼肝阳上亢等证。四、针对本病各证候的不同,治疗可根据标本缓急分别治疗,可分别采取平肝、熄风、潜阳、清火、化痰、化瘀等法以治其标;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等法以治其本。

肝系病类 - 【临证备要】

一、重视调补肝肾从肝论治眩晕,当注重平肝、柔肝、养肝、疏肝、清肝诸法。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木旺,风气甚则头目眩晕,故眩晕之病与肝关系最为密切。其病位虽主要在肝,但由于病人体质因素及病机演变的不同,可表现肝阳上亢,内风上旋;水不涵木,虚阳上扰;阴血不足,血虚生风;肝郁化火,火性炎上等不同的证候。因此,临证之时当根据病机的异同分别论治。若属肝阳上亢,内风上旋,表现为眩晕头胀、面赤口苦、急躁脉弦者,治当平肝潜阳,宜用天麻钩藤饮或代赭石、珍珠母、石决明、龙齿、龙骨、牡蛎等。若兼肝郁化火,可配合龙胆泻肝汤或夏枯草、钩藤以清肝泻火。若素体肝肾阴亏,水不涵木,虚阳上扰,表现为眩晕欲仆,腰膝酸软,耳鸣失眠者,治宜滋阴潜阳,方用知柏地黄丸,或加用枸杞、何首乌、白芍等,酌配潜镇之品。若阴血不足,虚风内动,表现为头晕目眩,面色萎黄,少寐多梦,神疲乏力,脉细舌淡,故治疗当宗“柔肝之体,以养肝阴”,“血行风自灭”之意,治以滋阴养血柔肝之法,加用生地、当归、阿胶、白芍、枸杞等。另外,肝主疏泻,调畅气机,若眩晕因情绪因素所致,兼见肝郁不舒诸证,可配合逍遥散或小柴胡汤以疏肝和解。二、眩晕乃中风之渐警惕“眩晕乃中风之渐”。眩晕一证在临床较为多见,其病机以虚为主。其中因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而导致的眩晕较为常见,此型眩晕若肝阳暴亢,阳亢化风,可挟痰挟火,窜走经遂,病人可以出现眩晕头胀,面赤头痛,肢麻震颤,甚则昏倒等症状,此时当警惕有发生中风的可能。对于此类病人,当严密监测血压、神志、肢体肌力、感觉等方面的变化,以防病情突变,还应嘱病人平素忌恼怒急燥、忌肥甘醇酒,按时服药,控制血压,定期就诊,监测病情变化。三、适当配合其他疗法部分眩晕病人可配合手法治疗。部分眩晕病人西医诊断属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这部分病人多有颈推病的表现,因此临症之时,除给与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适当配合手法治疗,以缓解颈椎病的症状,还应嘱病人平素注意锻炼身体,尤其应注意锻炼颈、肩部肌肉,避免突然,剧烈地改变头部体位,防止急剧转头,避免高空作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