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诊法 集诊断与调治之大成的 推腹法
转载自夏日水晶
推腹法(由心窝向下推揉整个腹部)是一种特别简单、直观的自我诊断方法,叫做腹诊。同时,它还是家庭调治大多数慢性病的有效之法。很多中医典籍里都提到过。比如,对《黄帝内经》进行阐发和答疑的《难经》就有关于腹诊的详细解释。
摸腹部,就可辨别体质的寒热
按摸腹部,如果手感不温或者冷,说明您有寒症;
如果把手搓热后抚摸肚子觉得很舒服,则说明您有虚寒证。
按之发热甚至灼手,为热证;
喜欢冷物按放,为实热证。
肚脐以下小腹冰冷,为阳气衰微、病势沉重之象;治疗后小腹转温,是阳气渐有恢复的佳兆。
如果中脘穴上面摸起来感觉燥热,而下面却比较寒凉,这是上实下虚、上热下寒的体质。
五脏本身或所属经络有问题时在腹部的反应
坚持练习推腹法的朋友常有这样的反馈: 推腹时,发现某个部位有硬块 , 硬结今天揉散了,明天又出现了 等等,这其实正是诊断脏腑好坏情况的方法之一。
如果肝的经脉有问题,肚脐左侧按起来常常会有痛点、硬块或结点;
如果心的经脉有问题,肚脐上侧按起来常常会有痛点、硬块或结点;
如果脾的经脉有问题,肚脐的位置按起来常常会有痛点、硬块或结点;
如果肺的经脉有问题,肚脐右侧按起来常常会有痛点、硬块或结点;
如果肾的经脉有问题,肚脐下侧按起来常常会有痛点、硬块或结点。
五脏病气积聚在腹部的情况
肝的病气积聚起来叫做 肥气 (邪气),集中在左胁下的位置,大小像倾倒的水杯流淌出来的水;
心的病气积聚起来,叫做 伏梁 (邪气),位置下起肚脐,大小像手臂,上面到达心窝,会让人心烦不止;
脾的病气积聚起来,叫做 痞气 ,在胃脘的位置,大小像盘子,会让人四肢转动不灵(因脾主四肢),发黄疸;
肺的病气积聚起来,叫做 息贲 ,其位置在右胁下面,大小像水杯倾倒后流淌出来的水迹,会让人时冷时热,出虚汗打冷战,喘息咳嗽;
肾的病气积聚起来,叫做 奔豚 ,起点在小腹,上面到达心窝下,像小猪的样子,位置不定,时上时下。
除了外伤和恶性传染病以外,绝大多数病症都是身体内部失衡的外在表现。表面症状就像是屋里乱窜的老鼠,就算您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侥幸抓到一只,可如果找不到老鼠窝,必然不能彻底消除鼠害。因此,要想有针对性地调理身体,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体质特点和脏腑虚实,找到病根所在。而推腹法正好可以帮到您。
一个国家无论出了什么样的问题,都逃不出农业、工商业、军队司法、文教卫生等这几大块。同理,身体所出的问题,也跳不出五脏六腑的范围。但要注意,千万别把西医解剖学意义上的器官等同于中医的五脏六腑。举个例子,西医的肾脏就是肾,而中医所说的肾,意义要宽泛得多,涵盖了生殖系统、泌尿系统、骨、骨髓、脑、体内激素、牙齿、头发等部分。
如何知道自己肝胆现在状况的好坏
有以下症状的朋友,肝胆一定有问题:
1.厌油腻,头发油多或油脂性脱发;
2.肝胆两经所经之处有异物或按下去有酸、麻、胀、痛的感觉;
3.眩晕、口苦、眼睛红、血丝多、烦躁易怒、灰指甲、抽筋、阳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厌油腻、头发油多或油脂性脱发
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储存在胆囊中,再排到肠胃里用来代谢油脂。在饮食正常的情况下,如果肝气郁结、肝火过旺透支了肝血,从肝脏分泌出来流入肠胃的胆汁就会减少,从而导致油脂代谢失常,使身体看起来多油。
比如,头发油多或油脂性脱发,是由于油脂渗出头皮污染了发根;血脂高,则是油脂过多渗入了血液导致的。
有的朋友吃饭时非常厌恶油腻,或者看到油的食物就恶心,这是肝胆功能减弱后,难以分解体内过多的油脂,所以身体会本能地排斥油腻食物。
肝胆两经所经之处有异物或按下去有酸、
、麻、胀、痛的感觉
太冲穴是疏泄肝火的端口。掐按脚上的太冲穴,如果有轻微的酸痛感属正常,如果很痛、刺痛或没感觉都说明有瘀堵,这是您肝火旺盛或肝气郁结导致的。
胆经和手臂上的三焦经都是宣泄肝火的通道。如果肝气郁结导致胆经、三焦经不通畅,就会引起偏头痛和头胀。
两肋是胆经所过之处。如果两肋隐隐作痛或者胀痛,都说明肝气郁结、胆经不畅。
腿部侧面和外脚面也是胆经所过之处。这两处如果您有麻痹或疼痛等不适感,多半是胆经瘀塞了。
眉毛、眼睛外侧容易长疙瘩、红点、黑痣或斑,比如黄褐斑、蝴蝶斑、老年斑等,这是由于您的胆经和三焦经血气流动不畅,循环缓慢,以致产生沉淀,或血液中浊物渗出皮肤引发的。
眩晕
《黄帝内经》说: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也就是说,像晕车、晕船、坐旋转木马容易呕吐、头重脚轻、容易跌倒等眩晕症,都跟肝火旺引起的血气上逆冲头、滞留不下有关。
口苦
身体里最苦的就是胆汁。中医认为,口苦通常是胆汁外溢造成的。而胆汁外溢,是因为肝气郁结导致胆经瘀塞造成的。
眼睛红、血丝多
熬夜的人是需要透支肝火来维持精力的,因此肝火旺。肝开窍于目,所以熬夜后人的眼睛血丝多。
另外,酒醉者常常面红、眼睛红。这是因为酒性大热,造成大量血液奔向头面体表,肝血也因此被透支,导致肝火亢旺。
如果既没饮酒,也没熬夜,眼睛仍是常有红血丝,还有爱眨巴眼睛、眼睛比较浑浊、眼睛发胀、发涩、有外突感,都说明是肝火过旺的体质。
烦躁易怒
《黄帝内经》说: (肝)在志为怒。 肝火旺的人容易发怒。如果常常怒火中烧,又不能发作,压抑在胸,就会导致肝气郁结。
指甲粗糙、青筋暴起
指甲粗糙或有灰指甲,这在中医里叫 爪甲不滑 。《黄帝内经》上说: 肝之华在爪。 意思是说,肝胆功能强健,手和指甲就长得平顺而有光泽。反之, 爪甲不滑 则说明肝火旺,肝胆状况不好。肝色青,青筋暴起或青筋虽不突出,但颜色很青为肝火旺。
抽筋
《黄帝内经》上说: 肝主筋。 肝胆有问题时,会出现这些症状,如抽筋、痉挛,身体僵直(如强直性脊柱炎等),或者身体不再灵活,手脚瘫软,好像不听使唤一样。
体力严重透支的运动员时常会出现抽筋的现象。因为肝藏血,而体力透支实际上就是在不断调用肝脏所藏的血气能量。当透支达到极限时,肝血供应接近枯竭,肝的机能急剧下降,于是人便容易抽筋(肝主筋,肝气已无法有效调控一身之筋)。如果您并没有剧烈运动,却时常出现抽搐、抽筋、手足蠕动及肌肉痉挛等症状,那是肝胆功能不好的表现。
阳痿
单纯肾亏型:当肾气过于虚衰,身体为保存肾气而拒绝再度勃起,这就会导致阳痿。
单纯肝郁或肝火旺型:男性生殖器乃宗筋之会,肝火旺或肝郁就会导致宗筋收摄失度,驰纵萎废。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有很多朋友肝旺脾虚。俗话说 某人一生气就吃不下饭 ,这是因为生气就会导致肝火旺、气血上涌。像 怒发冲冠 一说,虽有些夸张,倒也能形象地说明肝火旺、气血上涌的现象。因为肝胆和脾胃同在中焦,所以气血上涌必然使得脾胃供血减少,人当然食欲不振。
脾胃功能和肝胆功能联系极为紧密,如果您不生气时脾胃也不太好,那就要想想自己会不会是肝火旺或肝气郁结的体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