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湿困脾案例,实脾饮

 神医图书馆318 2013-07-04
寒湿困脾证是指寒湿内盛,阻困中阳所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不节,嗜食生冷,或淋雨涉水,居处潮湿以致内湿素盛等因素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院腹胀问疼痛,泛恶欲吐,纳呆,口淡不渴,便溏,头身困重,面色晦黄,或面目肌肤发黄,色晦暗如烟熏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妇女白带量多。舌淡胖苔白腻白滑,脉濡缓。

  病机分析:过食生冷,寒湿内侵,脾阳受困,运化失司,故院腹部胀问疼痛,纳呆;胃失和降则泛恶欲吐;寒湿为阴邪,阴不耗津,故口谈不渴;湿注肠中,则便溏;脾主肌肉,湿性重着,故头身困重;湿阻气滞,气血运行不畅,不能外荣肌肤,故面色不荣;牌为寒湿所困,阳气不宣,胆汁外溢,故面目肌肤发黄,黄色晦暗如烟熏;寒湿阻遏阳气,不能温化水湿,泛溢肌表,故肢体浮肿;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短少;寒湿内盛则舌淡胖苔白腻或白滑,脉象濡缓。

  相似证候的鉴别:区分寒湿困脾证与脾阳虚证。

  两者皆有脾失健运,寒象以及湿阻的表现,但侧重点不同。寒湿困脾证属于寒湿内侵,中阳受困,属实证,病程短,苔白腻或白滑,脉儒缓;脾阳虚证是阳虚失运,寒湿内生,属虚证,病程长,苔白滑,脉沉迟。

  辨证注意点:①病程短,一般为新病;②素无脾气虚证;③寒湿之症明显,侵犯及脾,使脾的运化功能受到影响。

寒湿困脾证是由于外感寒湿,或脾虚内生寒湿之邪,困遏脾之正常运化功能所产生的证候。本证有虚有实,有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等多种证候表现,证情表现比较复杂,病情轻重亦殊,需认真辨证。

张仲景云:“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吴坤安论述寒湿时指出:“寒湿,脉沉迟而濡,身无热,但吐泻,口不渴,小水清利,身痛重着,或手足肿痛者,为寒湿”(《伤寒指掌·湿症》)。此外,《医原·湿气论》指出:“内伤寒湿……,脾胃阳伤,水多土滥。脾阳伤,则见脘痞腹胀,腹痛肿胀,便溏洞泄,三阴痎疟等证。法宜温中燥湿,如附子理中、真武汤之类。胃阳伤,则见脘胀呕逆,不饥不食不便等证。法宜辛温淡渗,如平胃散、胃苓汤,除湿汤之类。”

寒湿困脾证,其形成过程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大多由于短期内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淋雨涉水,居处潮湿,而感受寒湿,其时脾的功能并不虚,只是受了寒湿之邪,脾阳困阻,即是使其正常功能不能很好发挥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另一种慢性者,是在脾阳虚基础上(可以是久病脾阳虚,或肾阳虚、肺气虚累及),其寒湿多属“内生”,而产生寒湿困脾现象,寒湿内生,又会进一步损伤脾阳,更致寒湿内生,如此反复循环,病情越发严重。

【诊断依据】 寒湿困脾证表现为:脘腹痞闷胀痛,食少便溏,泛恶欲吐,口淡不渴,头身困重,苔白腻,脉濡缓。或见面色萎黄,或肌肤面目发黄而其色泽晦暗如烟薰,或肢体浮肿,或小便短少。

【辨证论析】 本证主要病因是“寒湿”,主要病机是“困脾”,即脾的运化水湿等功能被困遏。其急性形成者,属外感寒湿,病证属实,证情较轻;而慢性形成者,总是在脾阳虚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般属于本虚标实,其寒湿是脾虚的病理产物,又是第二致病因素,其证情较重。临床上出现的肌肤面目发黄,黄色晦暗如烟薰,肢体浮肿,小便短少等症,多是属于后者。

寒湿一旦困脾,必致脾的运化等功能受阻。因脾性喜燥恶湿,若寒湿内盛,脾气、脾阳之正常功能发生障碍,则脘腹痞闷胀痛;脾胃之气阻滞则食欲减退;湿注肠中,则大便溏薄甚则泄泻;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泛恶欲吐;阴寒内盛,必口淡不渴;寒湿内停漫溢肢体经络,阻遏气机,则肢体沉重;清阳之气失展则头重如裹;湿阻气滞,气血运行不畅,不能外荣肌肤,则面色萎黄;寒湿久困,湿淫肌表,加之胆汁不循常道而随之外泄,故肌肤面目黄染,甚则黄色晦暗如烟薰;阳虚致寒湿内生,寒湿又致阳虚,以致出现水湿不得正常温化而泛溢肌表,使肢体浮肿;若寒湿内盛,影响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短少。舌淡或胖苔白腻,脉濡缓是寒湿内盛的苔脉病理性改变。本证之病机特点,前人亦多论述精当。《医醇〓义·诸痛》中指出:“脾本湿土,寒邪乘之,

寒与湿凝,是为重阴,脘下至当脐胀满作痛”。《笔花医镜·脾部》谓:“脾寒之症,右关必沉迟,唇舌必白,其症为呕吐,为泄泻,为白痢,为腹痛,为身痛,为黄疸,为湿肿,为肢冷,为厥脱。”叶天士论述更详:“湿为重浊有质之邪,若从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之不运。虽云雾露雨湿,上先受之,地中潮湿,下先受之。然雾露雨湿,亦必由地气上升而致,若地气不升,则天气不降,皆成燥症矣,何湿之有!其伤人也,或从上,或从下,或遍体皆受,此论外感之湿邪,著于肌躯者也。……内生之湿,多因茶汤生冷太过,必患寒湿之证。……若脾阳不运,湿滞中焦者……以温运之,……犹低〓湿处,必得烈日晒之,或以刚燥之土培之,或开沟渠以泄之耳(《临证指南医案·湿》)”。

【参考资料】

(1)《医碥·中湿》:“得之冒雨卧湿,岚瘴薰蒸,外感湿气,积滞日久,关节重痛,浮肿喘满,腹胀烦闷,卒然昏倒,其脉必沉而缓,或沉而细,宜除湿汤、白术酒”。

(2)《陈良夫专辑·治疗泄泻的经验》:“引起泄泻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如朱丹溪说‘得此病者,或因于内伤,或因于外感’,但是,陈氏认为其中当以湿邪最为主要。《内经》云:“湿胜则濡泄。’叶天士曾说:“吾吴湿邪害人最广。”陈氏在《内经》和前人学说的影响下,认为泄泻虽是‘水湿偏渗大肠所致’,但是‘脾主运化,性喜高燥而恶卑湿’,湿为阴邪,脾为湿土,两者有同类相召的关系,又说:‘中宫为湿热受盛之区’,故‘湿必犯脾’,而一旦‘脾运有乖’,可使湿从内生,使‘脾不能填中宫而分清浊’致成泄泻。湿分内外,有因湿而致泄,亦有因脾虚生湿,所以他言简意赅地说:‘便薄不实,大多是脾虚湿胜。’若‘脾气升则水液渗入膀胱,自不致偏渗大肠而为五泄也’。”

【病案举例】 刘妇,年逾四十,岳阳人。
实脾饮

  实脾饮(《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实脾散《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白术12克、厚朴6克、木瓜6克、木香3克、草果3克、大腹子(即槟榔)6克、茯苓15克、干姜6克、制附子6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用于脾阳不足,水湿内停,而见尿少浮肿下半身尤著、腹泻便溏、胸腹胀满,或身重肢冷。舌苔白腻而润,脉沉迟者。本方与五苓散合用也可治疗慢性肾炎水肿、心脏病水肿或肝硬变腹水之轻症而属于脾阳虚者。
  ◎方 名:实脾饮(利湿之剂)
  总 结:阴水
  组 成:大腹皮6g、茯苓5g、白术12g、炙甘草3g、木瓜6g、附子6g、黑姜6g、草豆蔻3g、木香3g、厚朴6g
  主 治:治肢体浮肿,色悴声短,口中不渴,二便通利。
  归 经:足太阴药也
  方 义:(1)脾湿,故以大腹、茯苓利之。
  (2)脾虚,故以白术、苓、草补之。
  (3)脾寒,故以姜、附、草蔻温之。
  (4)脾满,故以木香、厚朴导之。
  (5)然土之不足,由于木之有余,木瓜酸温,能于土中泻木,兼能行水,
  与木香同为平肝之品,使木不克土而肝和,则土能制水而脾实矣。
  经曰:「 湿胜则地泥,泻水正所以实土也。」
  煎服法:加姜3片、枣3枚煎
  [趣记] 二佛煮老姜,瓜果扑鼻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