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淑真之怨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7-04
朱淑真之怨
米舒
  米舒

  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祖籍浙江钱塘(另一说是歙州人),生活在南宋高宗、孝宗期间。她出身仕宦之家,父亲在浙西做过小官,她幼年家境优裕,由于天性聪慧,又得到了良好教育,少时读经史,通晓音律,能绘画吟诗。更难得的是,这位才女还是个多情的美人。

  在朱淑真当嫁之际,她的父母为她找了个对象,那人是个小吏,相貌与才情,无从而知,但从朱淑真的笔下——她丈夫是一个毫无情趣可言的男人。后来,当了官的丈夫奔波东西,朱淑真只能“嫁鸡随鸡”,用朱淑真自己的诗来表白,那是“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

  朱淑真何以如此伤心?我们只能从她留下的大量怨情诗来推测,如:“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又如:“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朱淑真留下大量诗词,在唐宋年间的女作者中独占魁首。在这些诗词中,“寂寞”、“愁闷”、“恼人”、“断肠”、“伤心”之类的词几乎充溢在每首诗词中,尤其一个“独”字,居然多达20多个。可见,朱淑真婚后的生活多么不幸。

  朱淑真对丈夫有怨词,并非生活贫穷,女诗人的婚后生活,物质条件还不错,只是嫁了个俗吏(后来丈夫升了官),一般的女子恐怕也就满足了。但朱淑真不是寻常女子,她又有玉貌花容,又才气横溢,诗词出手不凡,绘画造诣很高,她画的红梅翠竹为后代画家所赞誉,明代著名画家杜琼在朱淑真的画竹图上题词:“观其笔意词语皆清婉……诚闺中之秀,女流之杰者也。”明代大画家沈石田也评其梅竹图:“分残墨写潇湘,其笔力非寻常深闺女子可比。”

  朱淑真曾写过诗词给丈夫,如有一首《圈儿词》寄夫,信上无字,尽是圈圈点点,她的丈夫读后莫名其妙,不解其意,后来才在书脊夹缝处,见一蝇头小楷《相思词》,其词曰:“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月缺了会圆,月圆了会缺。整圆儿是团圆,半圈儿是别离。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我意。还有数不尽的相思情,我一路圈儿圈到底。”朱淑真的深情与俏皮跃然纸上。

  可惜她的丈夫对妻子的深情不能理解,他热衷于官务俗事,两者心灵无法沟通,于是朱淑真吟出了自己的怨情:“鸥鹭远洋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依。东君不与花作主,何以休生连理枝?”

  关于那首有名的《生查子》,历来有争议,一说是欧阳修,另一说是朱淑真的大胆独白:“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以我个人的理解,这首诗很像是朱淑真所作,其诗风与朱淑真留下的诗作极其相似,也只有像她这样的经历的人才能写得如此惟妙惟肖。朱淑真另有《元夜诗》,诗中有“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可对照来读。

  朱淑真与丈夫志趣相异,好像有“红杏出墙”之举,如“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但她与丈夫并未离婚,只是分居而已。她与情人分手后“悒悒抱恨而终”,“其死也,不能葬骨于地下,如青冢之可吊”,后人猜测是投水自尽,年约45岁。最可叹,朱淑真生前留下大量诗稿,被其父母付诸一炬。

  幸亏朱淑真自编了《断肠集》,被后人魏仲恭编为十卷,有卫道士曾斥其诗“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但魏仲恭在《断肠词》卷首如实写道:“比在武陵,见旅邸中好事者往往传颂朱淑真词,每茄听之,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岂泛读所能及?未尝不一唱而三叹也。”此论极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