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群众欢迎什么样的基层干部

 指间飞歌 2013-07-04


乡镇干部是离农民群众最近的干部。“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党的政策最终要靠乡镇干部落实到农村,政府的形象也最终体现到乡镇干部身上。做好基层工作,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对此,群众心中有一个基本的画像。

脚底板干部。当前,少数乡镇干部“皮鞋铮亮不沾尘”,喜欢浮在上面,不愿沉入村户,进不了农家门、办不了农村事,基层群众对此很有意见。基层工作是要靠脚底板来做的。干部身上的“泥土味”浓了,干群之间的“亲情味”才会浓。当好基层干部,要用双脚丈量民情,用心灵感受民生。要建立健全民情联系、结对共建、扶贫帮困机制,给干部下基层安排“硬任务”,定时间、定内容、定要求,推动形成倒逼机制;要推行民情日记制度,为群众建立“一户一档”,由群众签字确认,使干部进村入户成为硬任务、常态化。

全科式干部。服务既需要本钱,还需要本领。乡镇工作包罗万象,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经济发展、减灾救灾,一样都不能少,但是乡镇机关普遍人手少,乡镇干部往往身兼数职。干好基层工作,需要“多面手”、“百事通”,平时各管一摊,任务一来个个能上,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要加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大力培养全科式干部,办得了农村事、认得清农户门、干得了农家活、解得了群众惑。要加大年轻干部实战锻炼,向镇村老干部拜师学艺,安排到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挂职,提升农村工作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做到“政策一口清、群众问不倒、事难不住”。乡镇干部只有既吃透上情,又熟悉“地气”,练就服务群众的过硬本领,才能把上级各条线的工作一个“口子”落实到底。

狗不理干部。有人说,评价一个乡镇干部合格不合格、称职不称职,只要看看干部进村狗叫不叫就知道了。这个说法,话糙理不糙,形象又贴切。只有走得勤、聊得深,群众眼里经常看到你,心里才会认可你。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干部成效的“衡量尺”,建立民情分析例会制度,群众出题、干部答题、民意批题,汇民声、析民情、解民难。乡镇干部干得好不好,要由群众说了算。在干部培养、选拔、考核、监督等各个环节,都要扩大群众参与和评价,使干部真正做到脚踩泥土、心入群众。(作者系浙江省余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