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位大师说,年轻人不学易。易就是《易经》,是那本让很多人津津乐道的有关八卦的书。
大师还说,所谓的大师,就是大家都是我的老师,要么是谦虚,要么就是作秀,说来也是一件很八卦的事。由是我想到,现在的有钱人和领导似乎都喜欢人叫老板,所谓老板,就是要在大家面前老是板着一副高人一等的脸,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是一件很八卦的事了。这是笑谈,在意的不是说了什么,而是做了什么。
年轻人不学易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不会。因为学易不是学数理化,就像学佛一样,如果不观照自己的人生那是不行的,所以,人生的历练很重要。这样说好像不容易明白,不要着急,如果你有兴趣往下看,你就会明白。二是容易入迷。因为学易越是深入越觉得肤浅,要探得其中的奥秘,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而且,如果你真成了易经大师,就更不得了,你能洞穿别人的心灵世界,看别人一眼就什么都知道了,是一件多可怕的事。
《易经》是儒家的五经之一,而且历来被认为是群经之首。据说当年秦始皇焚书,宰相李斯很喜欢这本书,就给秦老板说,易经是一本占卦的书,不必烧,因此幸运的保存下来。不过,这位李大人保住了此书,却没有保住自己,当他和他的儿子一起拉出去被腰斩时,不禁感慨地说:要是能到上蔡原上遛狗多好啊。做一个最普通老百姓都可以做的事,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了。这样的事今天同样还在发生。重复着儿女情长的生活人们不易觉察,而对于英雄气短的事似乎也是一样无知与漠然。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有阴阳先生,他们从事的工作很神秘,而且很多人深信不疑。听父亲讲,有一个阴阳先生路过我家,仔细端详了一番后说,这家人将来要出官。大约过了一些年,我成了黄土高原那个小山村第一个考上学的人。那时考上学就能当干部,阴阳先生的话好像在我身上应验了,后来我的姓氏后面确实曾经出现过带长的字符。我不知道阴阳先生看到了什么,说那话有什么依据,可事实就是如此,不由得让人觉得,有时阴阳先生料事如神。
对于《易经》这本书,我并不陌生,很多年前我就翻过,但也只是好奇的翻了翻而已。说老实话,我那时根本看不懂。那真的就像是一本天书。人在年轻的时候所学的东西是那些能运用于工作方面的东西。这种东西叫知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甚至分不清什么叫知识,什么叫文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好像才渐渐明白知识与文化并不是一回事。没有知识的人不一定就没有文化,就像我的父母那样,他们做人做事的原则有很多方面是属于儒家文化的。也许从某种程度上讲,健全的人格仅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文化才是滋润人心灵世界达到至高境界的东西。
有人说,人老了就迷信,大概不是说我吧。我可能不再年轻了,但还没有到了八十去占卦,想问自己前程如何的人。如果那样,就真的是迷信了。我读过一些书,但在过去的若干年里,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却没有系统读过,我的心灵世界像一片没有开垦过的处女地,所有的知识积累不过是一些丛生的杂草而已。我常常孤独地望着远方,在迷茫中听任岁月的流逝,此消彼张的风风雨雨让四季轮回,而我却一直在蒙昧中彷徨。于是,我开始静下心来,从孔子的《论语》读起,想从历代圣贤那里汲取一点营养。自然而然,我读到了《易经》,这本具有八千年历史的书。
据说周文王演绎《易经》的时候是一位囚徒,在一个叫羌里的地方过了七年。而这本书里,我们看到的却是那个时代各种各样的生活情景。他的身体虽然被囚禁起来,但他的心灵却不能被囚禁。真正的自由是心灵的自由。刚开始学易的时候,我依然觉得很多地方莫名其妙,后来总算渐渐入门了,并有所领悟。观照漫长的中国历史,我才知道,《易经》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这本书直到现在仍是一本占卦的书,但它的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学易,我自然而然对中国民间的看风水、看相等乱七八糟的东西要有所了解。回想起以前在老家听说过的那些有关阴阳先生的传闻,我试图从《易经》中找到答案,在弄明白其中一些疑惑的同时,更多的还是让人觉得扑朔迷离。有人说,一切智慧都来自神话。一个人生活在神话中才会创造新的神话。虽然我离开老家很多年了,但我依然神往那片土地。那里冬日的荒芜与夏日的葱绿形成截然不同的对比,就像昔日的贫穷与今日的富裕一样令人不可思议。在初步学会解卦之后,我给自己占了一卦,结果竟让我大吃一惊。原来在冥冥之中,当偶然加上偶然之后就是必然啊。由是,我从迷茫中获得了新的宁静与安然。
孔子大约五十岁学易,并写下了《易传》,号称《十翼》。孔子不信鬼神,却对《易经》情有独钟。他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学易必须先学做人,否则是学不会的。那位大师说,年轻人不学易,大概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德行还不够的时候,学易会走火入魔,很可能害人害己。还有人说,《易经》是一本很奇特的书,周文王给出了我们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标准答案,但没有给出理由,如果你知道理由,你就毕业了。想想这话真的不无道理,话里有话,暗藏玄机。
对于大多数而言,所谓命运,最多有一半掌握在你自己手中,还有一半或者多一半我们无法掌控。《易经》告诉我们,一阴一阳谓之道,但正如老子所说的那样,道是无形的,我们永远无法完全知道它的本来面目。当我们迷惑的时候,为什么不可以占卦呢?也许从中可以获得一些启示。这不是迷信。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学易不会毕业,这是不是也很八卦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