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肠,大肠中医辨证治疗

 神医图书馆318 2013-07-10

A,小肠

一、解剖:一个相当长的管状器官,回还迭积,其上口与胃之幽门相接,下口与大肠之阑相接。 
           小肠与心有经脉相互络属,故与心相为表里。 
二、生理功能: 
1、主受盛和化物 。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 
   即小肠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 
   化物:彻底消化、化生精微。 
即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小肠内必须有相当时间的停留,以利于进一步彻底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与糟粕。 
《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2、泌别清浊 。泌:分泌;别:分别。 
清:水谷之精微;浊:食物之糟粕。 
泌别清浊:即指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输送到大肠。 
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故又称“小肠主液”。

小肠主化物而分别清浊,为受盛之官,能化物而使精华归于五脏,使糟粕从六腑排泄;并使糟粕中的水分归于膀胱,渣滓归于大肠。因此小肠如有病变,可以影响大便和小便的排泄。

三表 9 小肠病辨证论治简表

证候类型

辨 证

论 治

主证

治则

方剂

小肠虚寒

面色淡白,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腹痛绵绵或时有隐痛,喜暖喜按,肠鸣腹泻,小便频数或清长

沉细或迟

舌淡,苔薄白

温补行气祛寒

良附丸
小建中汤
吴茱萸散

小肠实热

心中烦热,口渴喜凉饮,口舌生疮,尿道灼痛,尿频、尿痛、尿热、尿黄,或尿血,

苔黄
舌尖红

清利湿热

导赤散

B,大肠

一、解剖:一个管道器官,位于腹中,其上口通过阑门与小肠相接,其下口即肛门。

大肠与肺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互为表里。 
二、生理功能:主传化糟粕。 
大肠传化糟粕的同时,还要吸收一部分水液,故称“大肠主津”。

大肠主传泻糟粕,是水谷废物排泄的通路。从胃的受纳、腐蚀及脾的运化,经过小肠的分别清浊,后由大肠排泄,构成一个水谷运化、吸收、排泄的过程。所以大便下利或秘结都是大肠的传导失常。

三、表 11 大肠病辨证论治简表

证侯类型

辨 证

论 治

主证

治 则

方 剂

大肠湿热

腹痛泄泻,下痢赤白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尿赤短或伴发热

弦滑数

黄腻

清热利湿

白头翁汤
黄芩汤

大肠液亏

大便干燥难于排出,舌唇干燥,咽干口臭,头晕

舌红少津

润肠通便

麻子仁丸合增液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