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症经验

 彩虹横卧澄波上 2013-07-12
木曰敷和话肝胆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木曰敷和”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是对五行之一“木”的基本性质和功能的概括。

  敷者,古作宣布、布施之意,“木曰敷和”即指敷布某种物质,使其不协调状态趋于和谐。《素问·气交变大论》:“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荣,其政舒启,其令风。”《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其气为柔,其藏在肝,其性为喧,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均阐明了风木属性,温和柔软,舒发宣展,对自然界事物具有启陈致新,促进生化的作用。万物生化之所以繁茂,与木德敷和以令五化宣平的调节有重要关系。

  中医谓,肝胆兼属于木,皆通少阳生发之气,肝胆之气敷布于脏腑机体,诸脏因此升降出入生化不息,故《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将肝胆生理病机总概括为“此脏气平则敷和,太过则发生,不及则委和”。由此可证,所谓“木曰敷和”就人体之论,即为肝胆敷和。

  《读书随笔》周学海谓:“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籍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其意则本《内经》“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之论。木不升发,则心血不生,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胆不能化相火,胃不能下降而收纳,肾无以藏精。若肝胆生气失布,枢机不利,人体升降出入之机阻滞,气血无以化生,五脏六腑则难以受气,则生机难以维持。

  肝胆调和,气机生化有序,则五脏安和。心主一身之血脉。然血之化生,有赖肝胆敷和,《内经》有“人卧血归于肝”之论,并指出:“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归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血的动静,均与肝胆阳气升发有关。若肝气失柔,疏泄无度,则气血沸扬,横逆外溢为患,若肝气不运,则气血郁滞,脉络瘀阻成疾,故医者云:“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此心病必先求肝,清其源也”。临床上对胸痹心痛者,常用当归四逆汤合瓜蒌薤白汤,即意在启肝阳,通心脉,化阴浊,其效显著。

  肝之经脉别支贯隔,上注于肺,肺合皮毛,营卫运行其间。《内经》云:“卫出于下焦。”下焦者,肝肾之域,肾主藏精,内涵先天真阳,肝主藏血,内寓少阳生气,卫气即由精血所生,阳气所化而成。肺主治节通乎于上,并通调三焦,则也为少阳生发之妙用也。有医者认为少阳之气即是卫气,实由少阴厥阴真精所化,以温煦捍卫机体。临床上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表,也是因其有温肝和肝的作用所决定。桂枝入肝,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营郁,善解风邪,最调木气,诸药得桂枝可化阴滞而为阳和,非他药所能及。芍药则敛肝液收肝气,而令气不妄行。此二药于桂枝汤中一辛一散,一开一合,舒阳气,布阳和,和调诸脏,故有外症得之解肌和营,内症得之化气和阴阳。

  肝胆调和,脾土升降有序,中焦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内经》:“土得木而达。”脾胃收纳运化全赖肝气疏泄,肝胆对脾胃有生克制化之功,故木疏而脾滞以行,故称肝胆为升降发始之根。肝胆敷和则升降出入生克制化适宜,水谷运化旺盛,气血得以化生。临床调脾胃常遵李东垣以升麻、柴胡升发脾胃之气。《脾胃论》:“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李氏认为补脾胃泻阴火,在于培肝胆生气,肝胆气升则土得以疏,谷得由化,人身之气可旺。

  肝肾同居下焦,精血同源,互为归化。古云:“乙癸同源。”《医家秘奥》谓:“木者火之母也,木浮则火在上而肾水寒,木沉则火在下而肾水温。”《辨证录》:“若肝气不升,则精不能泄。”朱丹溪更强调:“肝肾之阴悉具相火,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因此人体精血归化、水液代谢均以肝肾两脏为用相得益彰。临床上二便失利,水肿诸疾,与肝脏功能失调也有直接关系,故后世医家常以调肝气、利小便为治水肿病之大法。即是基于“乙癸同源”为水液代谢之主的理论。

  肝胆敷和,少阳生发之气旺盛,则五脏六腑气机畅达,故可言肝胆调和,气机畅达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中州和运,诸症可消

――巧用金鉴胃爱汤(丸)验案举隅

金鉴胃爱丸载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二,溃疡主治类方。用于治疗溃疡,脾胃虚弱,诸味不喜者。

原方剂组成如下:人参(一两)、山药(肥大上白者,切片,男乳令拌透,晒干微焙,一两)、建莲肉(去皮、心,五钱)、白豆蔻(三钱)、小紫苏(蜜拌晒干,微蒸片时,连梗叶切片,五钱)、陈皮(用陈老米先洗黄色,方入同炒,微燥,勿焦,六钱)、云片白术(鲜白者,米泔浸去涩水,切片晒干,同麦芽拌炒,一两)、甘草(炙,三钱)、上白茯苓(切一片厚咀片,用砂仁二钱同茯苓同碗内,饭上蒸熟,一两)。

使用方法:上九味,共为细末,用老米二合,微焙碾粉,泡荷叶熬汤打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清米汤送下,不拘时服。

原方论述为“此丸治溃疡脾胃虚弱,诸味不喜者,宜服此丸,助脾气开胃口,而饮食自进矣。”

纵观历代所创经典脾胃方剂,如宋代设脾胃专科,创制补益脾胃代表方剂,四君子,参苓白术散等。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创制调治脾胃系列方,如健脾之白术散,益黄散;泄热之泄黄散;益脾和胃之异功散等。而胃爱丸则兼有四君、异功,且有山药、苏梗、豆蔻等益肾健脾、醒脾助运之品,组方可谓严谨。

脾胃居中焦,谓中州之地,可以灌溉四旁。《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中焦亦并胃口,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为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

此外,脾胃在古代有专门一科,明·徐春圃曾论“古医十四科中有脾胃科”,足见脾胃在整个中医诊疗体系中的重要性。

有鉴于此,张师在脾胃系统疾病治疗上,提出总的原则为“和”字,即中焦各脏腑之间关系和谐。并注重处理好,“肝与脾,脾与胃,胆与胃,肝与胃,肝与胆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理顺中焦脏腑之间在辨证论治中的“亢害承制”、“协同制约”关系,关键就是处理“条达”、“疏泄”、“稼穑”、“受纳”之间的关系。在治疗大法上,提出“分消有度、摄纳有权、通降有司、取和有衡”。

脾胃病除常见的胃痛、泛酸、嘈杂等消化系统常见症外;尚有因与脾胃相关脏腑病变引起的不适症状,如肝胆系统之胁痛、肝郁脾虚之腹泻、内伤发热等。

因金鉴胃爱丸组方严谨,具有开胃扶脾、醒脾助运、知常达变,和谐中州之妙,张师甚为推崇此方。并根据《梦溪笔谈校证》“汤、散、丸各有所宜。……大体欲达五脏四肢者莫如汤”之论,将胃爱丸九味中药煎成汤剂,随证加减化裁,用于临床多种疾病,效验迅捷。

现枚举几则验案以窥其门径,供同道参阅。

案一(内伤发热--成人Still病)

文某,女性,66岁,退休。患者以“反复低热2月余”于2008年7月12日,求诊。

患者2月前,因“发热伴全身皮疹2天”,在外院住院,诊为急性淋巴结炎、过敏性皮炎。经治疗后皮疹减退,但低热仍有,遂自动出院。出院后一直低热,一般在37.5℃-38.5℃之间。晨起开始发热,午后热渐加重,最高可烧至39℃。后入省立某医院住院,诊断为“成人Still病,淋巴瘤待排,肺真菌感染”。使用激素可控制体温,因住院不便,带药回本埠治疗,出院时查血常规提示,WBC3.8×109/L,骨髓细胞学及风湿全套检查均无异常,但仍有低热,后病人不愿继服激素,要求中医治疗。曾于他医处服用滋阴清热方药治疗,但服药后呕吐,未见效,今求诊张师。现症,低热,不出汗,呃逆、嗳气频,乏力、头晕、口干。诊脉细弱无力,舌淡,苔薄白。张师诊为脾胃虚弱、内伤发热。原服药后呕吐,考虑清热药,苦寒伤胃,胃不受纳所致。治以益气、和胃、降逆为治。予金鉴胃爱汤加黄芪30g、炒白芍12g、旋复花10g(布包)、代赭石30g(先煎)、薏苡仁20g、西砂仁10g(后下)、谷麦芽(各)30g。每日1剂,水煎分服。

7月19日,复诊。嗳气、呃逆明显减少,自觉胃中嘈杂,下午仍有低烧,一般在37. 1℃-37.5℃之间,舌脉同前,上方加煅瓦楞12g(打碎、先煎)。服法同前。

7月26日,三诊。发热未作,有时自觉发热,但测体温正常,体倦、乏力改善不显,纳食稍增。查血常规提示轻度贫血。脉舌同前。上方去旋复花、代赭石加鸡血藤30g、菟丝子10g、全当归10g。上方坚持服用1月余,发热未作,余症亦消,纳谷增进,不再服用激素,复查血常规正常。

体会:《医学入门·发热》“内伤劳役发热,脉虚而弱,倦怠无力,不恶寒,乃胃中真阳下陷,内生虚热。”李东垣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脾胃下流之湿气闷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燥热。”内伤发热其热势较低,长期不愈,多因脾胃虚弱,虚阳外浮而发,忌见热“清热”,应以甘温之剂,补益脾胃元气,提升下流之谷气,中气足,则相火降,而热自除。

上列病案,患者年老加之久病,脾气虚弱,中气下陷,阴火内生,胃气上逆,故嗳气频,有呃逆;气血生化乏源,脏腑经络失于充养,故乏力、头晕、口干。张师据此病机以胃爱汤健脾益气,方中重用黄芪,禀承前贤“甘温能除大热的”之理论,临床应用,获得良效。

案二(郁证-神经衰弱)

洪某,女性,29岁,纺织厂工人。2006年8月16日,以“头晕、乏力、心烦、纳差、便溏”来诊。

3年前有剖腹产(后小孩夭折)史,休息不当,继之流产2次,后出现思虑、心烦、头晕、失眠诸症,曾在神经内科诊治,诊为“神经衰弱”。长期服用谷维素、舒乐安定等药。近日思虑、心烦、头晕、失眠诸症加重,遂求诊中医。

刻见,多思虑伴纳差、心烦、头晕、睡眠差,自诉体弱、乏力、大便溏、怕风。舌质淡嫩,苔白腻,脉细微弦。张师诊为肝郁脾虚。治以健脾和胃、疏肝解郁为法。予金鉴胃爱汤加黄芪30g、炒白芍10g、防风6g、肉苁蓉20g、川桂枝10g、广郁金10g、春柴胡10g、全当归10g、酸枣仁60g(先煎)。药予5剂,每日1剂,水煎分服。

8月23日,复诊。诉服上药后,心烦减轻,纳食增进,大便正常,怕风减轻,仍有乏力、头晕、怕风。脉舌同前,效不更方,守原续进,药施7剂,服法同前。

9月2日,三诊。诉诸情绪好转,夜寐转安,乏力、体倦仍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微弦。上方去酸枣仁加大黄芪、党参、白术用量。调瘥月余,诸症皆消。

体会:正如《景岳全书·郁证》“初病而气结为滞者。宜顺宜开,久病而损及中气者,宜修宜补”。

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影响脾胃生化之源,渐至气血两亏,心失所养,故而心烦;头目、肢体失养,故见头晕、体倦、乏力。气血虚,卫表不固,故恶风。脾虚则见纳差、便溏。 

张师在治疗中健脾养心、益气固表,注重补益心脾而不过燥,理气而不耗气。针对恶风,方中加用玉屏风散,体现了柯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治风者,不患无以趋之,而患无以御之。”之治风要点。

案三(嘈杂--疣状胃炎)

马某,女性,56岁,农民。2008年4月15日,初诊。

患者以胃脘部嘈杂不适,伴纳差、乏力、畏寒、嗳气、隐痛1月余来诊。胃镜示:疣状胃炎。

刻见,胃脘部嘈杂不适,伴纳差、乏力、畏寒、嗳气、隐痛,舌质淡嫩边有齿痕,苔薄,脉见沉细。

张师诊为脾胃虚弱,胃气上逆。治以健脾和胃,温中降逆为法。予胃爱汤加川桂枝10g、淡干姜10g、肉苁蓉10g、旋复花10g(布包)、代赭石30g(先煎)、煅瓦楞20g(打碎先煎)、制香附10g、西砂仁10g(后下)。每日1剂水煎分服,药予7剂。

4月25日,复诊。患者诉胃脘部嘈杂已不明显,嗳气偶作,胃脘部仍有隐痛。舌质淡嫩,苔薄,脉沉细。上方炒白芍20g、佛手10g、玄胡索10g。继施7剂,服法同前。

5月8日,三诊。嗳气未作,进食后有饱胀,胃痛大减。脉象有力。根据既往治疗疣状胃炎“内外同治”经验。以金鉴胃爱汤加煅瓦楞20g(打碎先煎)、制香附10g、西砂仁10g(后下)、炒白芍20g、佛手10g、玄胡索10g、白芥子10g、蒲公英30g、木贼草15g、净蝉衣6g。每日1剂,水煎分服。上方续服2月余。诸症获愈,复查胃镜,疣状隆起已消除。

体会:嘈杂为病,其因有胃热、胃虚、血虚之不同。该患者纳差、乏力、畏寒、舌质淡嫩、脉沉细,脾胃虚寒之象明显,张师予胃爱汤加制川桂枝、干姜、肉苁蓉健脾温中,而收效。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尚无特效西药可以消除疣状胃炎。张师根据“内外同治”之理,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用治疗扁平疣以及民间俗称“瘊子”的经验外用药物内服,后疣状胃炎消除,其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探讨。

此外,是否与方中重用煅瓦楞有关,有待探讨,因该药具消痰软坚,化瘀散结,制酸止痛之功效。《本草拾遗》认为可“治一切血气,冷气,癥癖”。

案四(痞满--球部溃疡)

李某,男性,55岁,公务员。患者因“胃脘部胀满半月余”于2005年11月4日,初诊。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既往有球部溃疡史,遇寒温季节变化易复发。求诊时,嗳气,泛酸,胃脘部怕凉,同时有口干、口苦。

诊见,舌质淡红,苔薄微黄,脉细缓。张师诊为,脾胃虚弱、寒热错杂。治以调理中州、平调寒热为法。予金鉴胃爱汤加淡干姜6g、川雅连6g、吴茱萸6g、乌贼骨10g、煅瓦楞20g(打碎,先煎)、旋复花10g(布包)、代赭石30g(先煎)、西砂仁10g(后下),蒲公英30g,鸡子壳1枚,为引。药予5剂,水煎分服,日1剂。

11月10日,复诊。患者诉,上药后泛酸、口苦、嗳气明显减轻,胃脘胀满改善不显。脉舌同前。上方加广木香10g,药施5剂,服法同前。

11月17日,三诊。嗳气已消,口苦、口干大减,矢气增多,腹胀改善,不再怕凉。舌淡红,苔薄,脉细。上方去旋复花、代赭石,改川雅连3g、吴茱萸3g。调理月余,诸症皆消。

体会:脾居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现中气虚弱,寒热错杂,遂痞满疼痛。《杂病源流犀烛》说“痞满,脾病也,本由脾气虚,及气郁运化,心下痞塞满”。

该病人有既往病史,久病有虚,新近发病有实,胃脘怕凉属寒,口干,苔薄微黄属热,既有寒热,又有虚实,相间为病。胃失和降而胀痛。

方中以胃爱汤健脾补虚,以干姜、黄连平调寒热,随寒热之轻重,调姜、连之多少。充分体现先生提出调理脾胃以“和”为宗,“分消有度、摄纳有权、通降有司、取和有衡”之学说思想。

案五(泛酸--胆汁反流性胃炎)

汤某,男性,44岁,农民。患者因“泛酸、胃脘部隐痛反复发作1年余”求治。胃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曾服西药达喜、吗叮啉等,效果不满意而求治中医。2008年3月19日,初诊时诉,泛酸、嗳气,受凉时症状加重,伴胃脘部隐痛。诊见,舌质淡红,苔白水滑,脉沉细微弦。张师诊为,肝胃失和,中州虚寒。治以调理中州,疏肝和胃,温中降逆为法。予金鉴胃爱汤加旋复花10g(布包)、代赭石45g(先煎)、煅瓦楞30g(打碎、先煎)、西砂仁10 g(后下)、淡干姜6g、吴茱萸3g。鸡子壳1枚,为引。药予5剂,每日1剂,水煎分服。

3月26日,复诊。患者诉,上药后嗳气、泛酸明显改善,但胃脘胀满,隐痛依然。脉舌同前。上方加广木香10g、炒白芍20g、玄胡索10g、川楝子10g(打)。

4月5日,三诊。诉,嗳气、泛酸未作,胃脘胀满好转,仍有隐痛。上方加川桂枝10g,药予7剂,服法同前。

4月15日,四诊。胃脘部隐痛已消,纳可,无嗳气、泛酸。上方续进7剂,以巩固疗效。随访2月,病情无反复。

体会:《四明心法·吞酸》:“凡为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河间主热,东垣主寒,毕竟东垣言其因,河间言其化”。寒邪内犯肝胃,肝胃不和,胃府受病,中阳受伤,水津不化,气机上逆,故发泛酸、胃脘痛。

前以论及,理顺中焦脏腑之间在辨证论治中的“亢害承制”、“协同制约”关系,关键就是处理“条达”、“疏泄”、“稼穑”、“受纳”之间的关系。

本患者乃寒邪侵袭中州,肝胃不和,其治病要点在于,温中之上兼顾“条达”与“疏泄”。张师以金鉴胃爱汤加减健运脾胃之虚,重用以旋复花、代赭石降肝胃之逆,以吴茱萸既散寒降逆又疏肝郁,以干姜温中止痛,故能应手而愈。

案六(胁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陈某,女性,42岁,农民。患者因“右胁肋部隐痛伴纳差1年余”于2005年9月29日来诊。既往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史7年。曾多处求治,有过服用拉米呋定史,因疗效差,且经济困难无法承受,后自行停用,未再接受西药抗病毒治疗,现转而求治于中医。

刻以“右胁肋部隐痛、纳差、体倦”为主苦,自诉“稍劳累则胁痛加重,厌油,大便稀溏”。查肝功能提示,ALT:164.9U/L,AST:105.5U/L,余项目正常;乙肝六项示小三阳;HBV-DNA:9.41×105copies/ml。腹部B超正常。诊见,面色晦暗,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

张师诊为,肝郁脾虚之证。治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佐以专病用药。予胃爱汤化裁。处方:潞党参10g、云茯苓10g、炒白术20g、广陈皮10g、莲子肉10g、淮山药12g、白寇仁10g(后下)、苏梗10g、炙甘草6g、制香附10g、炒白芍20g、大麦芽30g、土茯苓15g、露蜂房10g、重楼30g、西升麻10g。每日1剂,水煎分服。配合护肝片成药服用。

10月10日,二诊。诉上药后,胁痛好转,纳食稍增。因近日天气闷热,自感身体困重。舌苔微腻。考虑湿热之气氤氲,同气相求。上方加薏苡仁15g。

10月18日,三诊。诉胁痛减轻,纳谷增进,身困、体倦好转。腻苔已去。上方去薏苡仁。

11月9日,四诊。诸症缓解,复查肝功能提示,ALT:48.1U/L,AST60.5 U/L。脉舌同前。本病缠绵棘手,非短时可收显效。上方续进。

12月10日,复诊。诉近日无不适,正常劳动,精神亦佳,面色转亮。复查肝功能提示,ALT35.2U/L、AST48.8U/L。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微弦。遂以辨病为治。处方:潞党参10g、云茯苓10g、炒白术10g、广陈皮10g、莲子肉10g、淮山药12g、白寇仁10g(后下)、苏梗10g、炙甘草6g、制香附10g、赤白芍(各)10g、紫丹参10g、大麦芽30g、土茯苓20g、露蜂房10g、重楼30g、西升麻10g、垂盆草30g。每两日1剂。患者坚持服药6月余,复查肝功能各项均正常;HBV-DNA:1×103copies/ml。随访近1年病情无反复。

体会:湿热久羁,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胃,胃气不和,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故胁痛、脘腹胀、纳差。脾虚湿热缠绵难除,肝病日久不愈。张师以金鉴胃爱汤健脾和胃理气,兼以土茯苓、露蜂房、重楼、升麻清热袪湿,既防清热伤脾胃之弊,又无补脾胃助湿热之虞,深得《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要旨。

总之,金鉴胃爱汤平和、轻疏、灵动,是为“开胃扶脾”、“和运中州”而设,其立方要旨是,重视中州,灌溉四旁,泌糟粕,蒸津液,化精微,奉生身之功。临证运用得当,可知常达变,常奏验效。  

   肩凝失舒名漏肩      内外同治奏佳效

                             -----漏肩风内外同治经验

 漏肩风,属现代医学肩关节周围炎范畴。缘由此病可致肩关节疼痛难忍,活动受限,故又形象称之为“肩凝”、“冻肩”、“五十肩”。张师从临床病例观察,此类患者多见四五十岁左右之人,并且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这与《内经》论述人体生理特征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有相谋合之处。同时,在门诊大样本病患随机抽样调查中,经过统计学处理有明显的性别、部位罹患趋势特征,即男性病人多罹患左侧,女性则有明显的趋右特征,究其原委,不得而知,尚需相关研究课题的设计开展来阐述其机理。

漏肩风责之病因,多因气血既亏于前,复加外感风寒湿邪作祟,亦或外伤,劳损而发;值得注意的是;临床需借助X线摄片等影像学检查来排除骨关节的自身病变,再施治为当。

 张师临证,一贯倡导诊疗手法的灵活性,或单以内服之药,或内外同治,或针药合用,宗以取效为贵,甚赞清·吴师机之学。主张诊疗手段不必拘于常规,单方验方,内服外治,皆在及时,有效、便捷地解除病家之苦。如,先生常采用自制“脐宝”敷贴肚脐(神阕穴)治疗治疗婴儿腹泻等,效如俘鼓。

漏肩风一病,据病家之主苦,概以“痛证”冠名亦当。张师临证多以辨病与辨证结合,即属肩关节周围炎,但无明显特异性症状或无证可辨者,当以辨病为选,投以针对该病所设计之有效协定方剂,“通络舒肩汤”;对于症候明显或有证可辨者,宜在辨病的同时配合辨证,主方基础上尚需随证增损(其他病种亦当如此);同时,配合局部外治,取效甚捷。

局部治疗,又包括常规治疗、点穴疗法。

1、常规治疗:运用推、拿、滚、按、拨、揉手法,致患者患侧肩胛部发热为度,既而行“环转摇肩”、“上肢被动后扳”、“背后拉臂”诸常规治疗。

2、点穴疗法:取患者健侧手掌合谷穴周围“疼痛穴”(经验穴),按压至一定阈值(不同病家阈值有差异);同时,嘱患者,进行患侧手臂的“上伸”、“外展”、“后旋”运动,以达到最大阈值活动范畴为佳;若双侧肩皆罹患,可交叉进行。治疗手法结束后,用内服药物药渣布包或坎离砂外敷患位;另嘱患者平素行“摇肩”、“爬墙”运动,并注意御寒保暖。

现列举部分侍诊所见医案,介绍如下:

1、蒋某,女性,50岁,农民,2005年7月8日,首诊。

患者以“右肩臂疼痛,不能抬举半年余”来诊。患者诉,半年前,因感凉后,出现右侧肩臂疼痛,自用活血止痛膏以及止痛片外用、口服,症状缓解。近日,因吹风扇后,病情加重,影响日常家务活动,洗脸、梳头不能自理。外院检查,诊为“右侧肩周炎”,建议针灸理疗,因当地无条件,遂转求中医治疗。诊见,舌淡、苔薄,脉沉细。纳可,二便正常,疼痛影响睡眠,需口服芬必得缓解疼痛。张师诊后,根据中医辨病,属“漏肩风”。四诊合参,证属“血虚寒凝,筋脉失养”。予“通络舒肩汤”化裁。

处方:酒炒桑枝30g,川桂枝15g、鸡血藤15g、忍冬藤15g、络石藤15g、粉葛根10g、全当归10g、大川芎10g、细生地10g、制乳没(各)10g、玄胡索10g、赤白芍(各)15g   药予7剂,每日1剂,水煎分服,纳丝瓜络、油松节各一撮为引。并嘱,药渣趁温热布包外敷,并配合功能锻炼。

2005年7月16日,二诊。患者诉,上药上法后,右肩部疼痛明显改善,现芬必得已减量,能自行洗脸、梳头。脉舌同前,原方续进,药予7剂,服法用法同前。

2005年8月5日,三诊。现肩部疼痛消失,不再服用芬必得,已能从事家务劳动。因患者善酒,遂改此方为药酒服用。每剂药按500ml白酒配置,密封10天,每日2次,每次20ml。患者坚持服用半年,现肩部无不适,原有冬季膝关节疼痛亦未发作。

2、李某,女性,49岁,工人,2006年5月8日,首诊。

患者系“宫颈癌术后放化疗后1年,右肩臂疼痛1周”来诊。患者1年前,因“阴道不规则流血2月”,经检查确诊,宫颈鳞状细胞癌。遂行手术切除,术后常规放化疗,一般情况可,定期复诊。既往有肩周炎病史。1周前,因夜间贪凉,出现右肩臂疼痛,不能抬举。遂入肿瘤内科住院,经ECT骨扫描检查,未发现骨转移。遂考虑肩周炎。服用萘普生缓释片等,改善不显。同时,诉服药后胃脘部不适,要求中药治疗。诊见,面色少华,纳谷不罄,舌淡,苔薄,脉弦细。中医诊断“漏肩风”,证属“气血寒凝,筋脉失养。治以张师“通络舒肩汤”化裁。

处方:酒炒桑枝30g,川桂枝15g、鸡血藤15g、忍冬藤15g、络石藤15g、粉葛根10g、全当归10g、大川芎10g、细生地10g、制乳没(各)10g、玄胡索10g、赤芍15g、炒白芍30g、鸡内金10g、西砂仁(后下)10g、怀山药12g,药予5剂,每日1剂,水煎分服,纳丝瓜络、油松节各一撮为引。并嘱,药渣趁温热布包外敷,并配针灸推拿。

2006年5月13日,查房。患者诉,上药上法后,肩臂疼痛改善,纳食增加。余无特殊不适。脉舌同前,效不更方,原方续进7剂。服法用法同前。

2006年5月20日,主任查房。患者肩痛消失,右臂抬举自如。嘱注意防寒保暖,加强功能锻炼。因患者系肿瘤病患,予扶正抗癌辅助。

处方:黄芪30g、炒白术12g、潞党参10g、云茯苓10g、首乌藤20g、女贞子10g、枸杞子10g、苏梗10g、鸡内金10g、怀山药12g、菟丝子(布包)10g、全当归12g、紫丹参10g、甘草6g  每日1剂,水煎分服。每15日为1疗程,每服2-3疗程,停药1疗程,间断服用,以达扶正增免,抗复发转移之希望。随访自今,体健神振,正常工作。

3、胡某,男性,50岁,教师,2004年9月16日,首诊。

患者系“左侧肩臂疼痛,伴同侧上肢麻木不利2月余”来诊。自诉有高血压病史5年,长期服用尼群地平片,血压控制可;血脂偏高。刻见,左侧肩臂疼痛,伴同侧上肢麻木不利,体倦困乏。查头颅CT未见异常。RF(-),ASO(-),ESR9mm/h。血脂分析提示,空腹血糖5.6mmol/L,甘油三酯3.75mmol/L。左侧肩关节摄片考虑,左侧肩周炎。诊见,形体丰腴,舌淡紫,苔白微腻,脉见弦滑。张师分析,患者素有痰湿之体,痰湿内蕴,日久化瘀,阻闭脉道,筋脉失养,不通则痛。治以“通络舒肩汤”合燥湿化痰、逐瘀泄浊之品。

处方:酒炒桑枝30g,川桂枝15g、鸡血藤15g、忍冬藤15g、络石藤15g、粉葛根10g、全当归10g、大川芎10g、细生地10g、制乳没(各)10g、玄胡索10g、赤芍15g、炒白芍30g、薏苡仁30g、炒苍白术(各)20g、紫丹参10g,药予7剂,每日1剂,水煎分服,纳丝瓜络、油松节各一撮为引。并嘱,药渣趁温热布包外敷。

2004年9月24日,二诊。患者诉,上药后肩臂疼痛缓解,尤以上肢麻木感改善明显。腻苔转薄。原方续进,药予7剂。

2004年10月8日,三诊,肩臂活动自如,无明显不适。遂停药,改以降脂化浊,以图其本。予“燮脂汤”化裁运用。

处方:冬桑叶10g、桑葚子10g、桑寄生10g、桑白皮10g、决明子10g、紫丹参10g、东山楂10g、建泽泻10g,绿茶一撮,每日1剂,开水泡冲,代茶频饮。并嘱控制高脂食物摄入,加强锻炼。连续服用1月,复查血脂正常。


 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

                           ——补中益气汤治疗尿频验案3则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脾胃居中焦,脾升胃降,相互协调,有统摄气机升降之功,中气不足,失却运化,升降、固摄之用,临床常见尿频,甚至遗尿。同时,李氏创有补中益气汤一方,该方为培补中气之经典方剂。张师临证,常根据 “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之明训,复加辨证论治,兼顾“肾阳”具有温煦,气化之功能,善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尿频,每获佳效。现列举侍诊所见3例尿频病案,以资佐证。

1张某,女性,54岁,退休,2004年12月1日,首诊。

患者系“尿频,甚至遗尿反复发作2月余”来诊。患者2月前,出现尿频,每日小便20余次,自认为由于天冷小便增多属正常,未予诊治。目前小便次数增多,有时甚至来不及如厕,遗溺内衣,同时有腰酸、腰痛,小腹坠胀,畏寒怕冷,四肢不温。无明显尿痛,尿道烧灼感,查尿常规、血糖、尿比重均正常。诊见,舌淡,苔薄,脉沉细。乃由中气不足,肾阳亏虚,失于气化,固摄之用,变生尿频。治以补中益气,固涩止遗。

处方:上绵芪30g、熟附片(先煎)10g、川桂枝10g、炒白术20g、潞党参12g、生晒参(另炖兑入)10g、全当归10g、西升麻10g、春柴胡10g、炒枳壳10g、广陈皮10g、炙甘草10g、益智仁20g、桑螵蛸20g、怀山药12g、玉桔梗10g,药予5剂,每日1剂,水煎分服。

2004年12月7日,二诊。上药后,小溲次数明显减少,仍有腰痛,怕冷。脉舌同前。效不更方,守原续进,药施7剂,服法同前。

2004年12月15日,三诊。小溲正常,腰痛、怕冷均减轻。脉象较前有力。上方去益智仁、桑螵蛸。此后患者坚持服药月余,腰痛、腰酸,畏寒怕冷症均消失。

2周某,女性,64岁,农民,2005年10月20日,首诊。

患者以“小便频数,伴腹部发凉、下坠感加重1月余”来诊。患者2月前行胆囊切除术,术后调理不佳,纳差、体倦。1月前,出现小便次数增多,未予重视,近1周甚者如厕不及,小溲遗溺内衣。诊见,面色少华,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沉细。检查提示轻度贫血。诊为,脾肾阳虚,脾阳不足,失于运化,升降,固摄之功,肾阳不足,炉中无火,失于温煦,气化之力。治以温补脾肾,固摄止遗为用。

处方:熟附片(先煎)10g、川桂枝10g、大熟地12g、净萸肉12g、怀山药12g、黄芪30g、生晒参(另炖兑入)10g、首乌藤30、鸡内金10、益智仁20g、桑螵蛸20g、菟丝子(包煎)10g、西砂仁(后下)10g、玉桔梗10g,药予5剂,每日1剂,水煎分服。

2005年10月26日,复诊。上方后,小便次数减少,纳谷增进,当下腹部仍有发凉,下坠感。脉舌同前。上药续进7剂。

2005年11月10日,三诊。目前小便正常,身体较前有劲,纳可,便调,惟下腹部仍有坠胀感。脉象细缓,舌淡红,苔薄。上方加西升麻10g、春柴胡10g、炒枳壳10g,取补中益气汤之意。

患者共服药30余剂,诸症皆消,面色红润,体健神振。

此外,张师临证,十分重视先圣之经典论述,且力倡“脏腑望诊”。所谓“脏腑望诊”前已论述,即借助现代医学检查之先进手段,进而扩大四诊范畴。如,先生在诊治肺系疾病时,注重影像学检查,以达到对肺部直接望诊之目的,以弥补传统四诊之不足,一则益于明确诊断,二则避免漏诊、误诊。

就中气下陷证而言,先生临床观察,部分中气下陷病患,可伴随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等;反过来说,内脏下垂病人,多有中气下陷之候。现代医学之检查有助于客观诊断指标的借用。3谭某,女性,43岁,乘务员,2004年5月19日,首诊。

患者1周前,因用嗓过度,出现声音嘶哑,继则伴有小溲频数,1日可达20余次。对于声音嘶哑,考虑在车站工作,用嗓过度,职业病,自用金嗓子喉宝,胖大海等运用,稍有改善。对尿频,考虑尿路感染,自服氟哌酸,不见收效。检查尿常规正常,他医予八珍散服用亦不效,严重影响工作,经人介绍,求诊张师。刻见,尿频、尿多,淋漓不尽,但无明显尿痛以及尿道烧灼感。来诊室不到半小时,如厕3次。自诉有时未出卫生间,则尿意又有。同时伴有咽部不适,声音嘶哑。查血糖、尿常规、尿比重均正常。排除尿路感染,尿崩症,糖尿病。惟B超检查提示“右肾下垂”。自诉,近1年来,时有腰酸,较常人怕冷。诊见,舌淡边有齿痕,苔薄,脉沉细。四诊合参,张师分析,患者有右肾下垂,加之新疾之后,中气不足,肾关不固,失于司约小溲之功。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脾气一虚,肺气先绝”,脾气不足,脾病及肺,肺失肃降,宣发之力,故见咽干、声嘶;“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中气不足,失却固守之用,故见尿频,甚至遗尿。患者诸症,均符合李氏之论。治以补中益气,宣肺利咽兼以固涩止遗为法。

处方:上绵芪60g、炒白术20g、潞党参12g、太子参12g、全当归10g、西升麻10g、春柴胡10g、炒枳壳10g、广陈皮10g、炙甘草10g、益智仁15g、桑螵蛸15g、怀山药12g、枇杷叶6g、玉桔梗10g,药予5剂,每日1剂,水煎分服。

2004年5月24日,复诊。患者诉,上药第3剂服完,小便次数即明显减少,但仍有咽干、声嘶。脉舌同前。原方续进,药施7剂,服法同前。

2004年6月3日,三诊。目前小便正常,体倦乏力改善。咽部仍有干涩,舌淡红,苔薄,脉见细缓。上方去益智仁、桑螵蛸,黄芪减至30g,加麦冬10g、玄参10g、山豆根10g,以加强养阴利咽之用。

诊余漫话:在完整记录谭氏一案后,使我不禁想起多年前的一位老师所讲过的一则医案,其处理方式与张师诊治谭氏尿频一案有异曲同工之妙。笔者于安徽中医学院读书时,曾听张笑平教授阐述有关“微观辨证论治”理论。张教授十分重视西医检测在中医辨证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辨证论治”。笔者曾听张先生诉及其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诊治一吹唢呐专业演员,患腰痛已历经数年,每逢阴雨天变或过度劳累即加重,多处求治,不见收效。且行腰椎摄片与相关检验均未见异常。中医处方或祛风湿,或逐寒湿,或活血化瘀或补肾强腰。张笑平教授仔细询问病史后,获悉患者腰痛时多伴有下坠感,且吹唢呐时高音多顶不上去。予双肾B超检查提示“双肾下垂”。遂改诊断为“中气下陷”。予补中益气汤为主,除重用黄芪外,增伍大剂量枳壳,连服10剂,腰痛著减。张教授根据双肾下垂,诊为“中气下陷”,确有中西结合扩“四诊”之利。本则案例曾听多人讲起,今特记录在后,未作任何评论,仅供同道参阅。

三、敛肝安魂法——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首见于《金匮要略》中,原方主治“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毛师认为这个方的前提是“虚劳”,是由心肝阴虚血燥引起的,表现为“虚烦不得眠”。因肝体阴而用阳,今肝阴亏虚,虚热内生,妄灼肝体,使肝体抑郁,失于条达。同时肝阳虚亢,戕克脾土,致脾失健运,精微失布,出现“虚劳”之证。这种失眠常表现为心中郁热烦闷,夜间尤甚。因此全方重用酸枣仁2升,以其甘酸性平,专入心肝二经,具有补敛心肝之阴,宁心安神之而为君,佐知母,滋阴以清虚亢之火。妙在川芎一味,其性辛散,具有调肝血而疏肝气,散烦郁而助肝用之功而为佐,加茯神,炙甘草以健运脾土,防止肝旺伐土。我在临床上见到毛师常用此方治此类病证。若加“珍珠母、生龙骨”二味以潜镇浮阳,敛安肝魂效果尤佳。 
刘颖,女,39岁,高中教师。自述失眠三年余,近一月来失眠严重,时时昼夜不眠,五心烦热,在晚上一点以后常感身体燥热,上冲头面。无盗汗自汗。形体偏瘦,精神不振,乏力,大便偏干,小便略黄,经脉基本正常。六脉弦细。舌质偏红,舌苔薄黄不腻。毛师辨为肝阴亏虚,虚阳上扰,魂不安位。拟酸枣仁汤加减,,处方:炒枣仁30g、炒川芎10g、知母10g、茯神30g、莲子心5g、焦栀子8g、地骨皮15g、夜交藤30g、生白术30g、生龙骨15g、生甘草10g。水煎服。7剂,再次来诊时甚是喜悦,说服用此方后失眠症状大为好转,已经能安睡4小时。遂继续以此方加减治之。 
四、涤痰正神法——温胆汤 
温胆汤见于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虚烦证治》中,原方说“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此药主之。”后世医家对此处“胆寒”二字有颇多解释,唯清代医家罗东逸解释尚佳,他说:“此方纯以二陈、竹茹、枳实、生姜,和胃豁痰,破气开郁之品,内中并无温胆之药,而以温胆名方者,亦以胆为甲木,常欲得其春气温和之意耳。和即温也,说温之,实凉之也。”那么其致失眠的病机就可阐释为胆胃不和,痰浊内扰。病患素体胆气不足,复由情志不遂,胆失疏泄,乘于脾,则脾土失运,痰浊内生,逆于胃,则胃失和降,使痰浊郁于中焦,阻隔水火交济之路,神位自然不安。《景岳全书·不寐·论治》说:“无邪而不寐者,宜以养营气为主治”“有邪而不寐者,去其邪而神自安也”所以临床上毛师每逢此证皆以此方化裁运用。 
徐松林,男,58岁。患脑梗经治疗后,现出现失眠之症,夜睡3小时,夜眠浅易醒,醒后难以入睡,且多噩梦。神志尚清,但言语表达欠流利,思维迟钝,精神欠佳,自感乏力,健忘,纳食差,食后发胀且有恶心之感,二便尚可。六脉弦滑,舌质淡,舌体胖大,苔白厚腻。毛师辨为痰浊内阻,胆胃不和,上扰神窍。拟以温胆汤加减治之。处方:清半夏12g、橘红10g、茯苓15g、炒枳实10g、竹茹15g、生甘草10g、炒枣仁15g、夜交藤15g、石菖蒲10g、炙远志10g、藿香10g、佩兰10g、砂仁8g、白矾一小撮(自备)、生姜5片、大枣5枚。水煎服,7剂。二诊时,患者失眠情况有较大好转,能安睡5个多小时,恶梦减少,白腻的舌苔已经去掉大半。方药对症,毛师续以和胃化痰,开窍安神之法调之。 
五、养心益脾法——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 
归脾汤出自于宋·严用和《济生方》,原方说“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虽未言不寐之证,但从此方的方药组成来看还是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证。甘麦大枣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脉症并治》云“妇人脏躁,善悲伤欲哭,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此方虽未直言可疗不寐之证,但其言“悲伤欲哭”“数欠伸”等神志病变皆属心脾两虚之证,而心脾虚弱必然和不寐有密切关系。毛师时常说,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造成长期的紧张情绪。再加上饮食不规律,多食膏滋厚味,易脾胃受损,运化失布,从而引起精血暗耗,心脾失调,不寐之证现矣。毛师每逢此证,常给患者先辅以心理指导和饮食禁忌等,然后再开方处药,往往收效颇好。 
肖亚娟,女,32岁,自述失眠,入睡困难,易醒一年余,1月前由于工作变迁,压力增大,出现彻夜不眠。服用西药抗抑郁药艾斯挫仑能睡6个小时,但醒来精神不振。现诊:彻夜不能寐3天,精神疲乏,头昏,时有心慌,有自汗证。纳食差,食后腹胀,大便微溏,小便正常。经脉量少,色红。平素好生气,精神紧张,体质较差,易感冒。舌淡嫩有齿痕,苔薄白。六脉弦细。毛师辨为劳伤心脾,气血两虚证,拟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处方:炙黄芪15g、炒白术10g、防风10g、党参15g、麦冬15g、五味子5g、当归10g、茯神15g、炙远志10g、炒枣仁30g、夜交藤15g、炙甘草10g、大枣10枚(自备)、浮小麦30g、合欢皮15g。水煎服。10剂,嘱逐渐减少西药量。二诊来时睡眠明显改善,已不用服西药,能安睡4小时,余证渐消。为巩固疗效,毛师又续守方14剂,并嘱其保持心情舒畅。防止病情反复。 
六、活血化瘀法——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原方主治病症条目中有“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但是古今医家用此方治不寐证病案较少见到,其实我在临床上看到毛老师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此类病证病例不在少数,且效果尤佳。毛师讲此类病人多有有以下特点:临床症状比较单一,未见明显虚实之证;经多方医治乏效或无效;舌上可能见不到瘀斑瘀点,但舌下静脉往往分支较粗,且迂曲;脉多细弦或细涩。特举例如下。 王群英,女,56岁,自述因无明显原因,发现两眼圈渐渐发黑,色如涂漆,状如“熊猫眼”,失眠多梦,睡不安稳,能寐3—4个小时。经脉已断,纳食尚可,大小便正常,舌淡苔白润,边紫暗,舌下静脉有瘀曲。六脉沉细涩。毛师辨为瘀血内阻,血行不畅,脑窍失养,而致失眠。拟血府逐瘀汤加减,处方:当归10g、生地10g、炒桃仁10g、红花10g、怀牛膝15g、柴胡10g、炒川芎8g、桔梗10g、玫瑰花15g、丹参15g、合欢皮15g、炒枣仁30g、生甘草10g。水煎服,7剂。二诊来时,黑眼圈减少1/3,睡眠状况好转,能安睡5个小时,梦也减少。续与此方加黄连8g、肉桂4g共7剂继服。三诊来时黑眼圈较初诊时减少了大半,气色也好转,失眠的症状也大有减轻。方药合证,遂继续服用此方。至今未来复诊。
毛德西教授治疗不寐证经验 
赵明(字慎之) 
摘要:通过分析归总毛德西教授对于治疗不寐证常用的经方验方,可以探之毛德西教授对不寐证的辩证论治思路及经验用药特点,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解决患者病痛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不寐、辨治法则、经验方、用药特点、毛德西 

不寐一证是以入眠困难,或眠而易醒,再眠难以入睡,或眠而多梦,甚则可见彻夜不寐等表现为主的症状。此证临床非常常见,但难以治愈,常因饮食、情志等多种因素再次诱发。且长时间的不寐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心损害。毛德西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五十年,学验俱丰,熟背经典,博采历代医家精华,治疗此证每每取得佳效。笔者作为临床实习医师,在跟随毛老学习的一年间,多蒙毛老悉心教诲,对此证的治疗体会较多。恰逢毕业来临,特采集毛师治疗不寐证经验方数例,以供参鉴,具体介绍如下。 
一、交通阴阳法——二夏汤加味。 
二夏汤古代医籍上未见此方名,其药首次出现在清代·陆以湉《冷庐医话》引用《医学秘旨》上,其谓:“余尝治一人患不眠症,心肾兼补之药,遍尝不效。诊其脉,知为阴阳违和,二气不交。以半夏三钱,夏枯草三钱,浓煎服之,即得安卧,仍投补心等药而愈。盖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阳而长,是阴阳配合之妙也”。此方中半夏苦温,善泄胆胃之浊气,降阳明之邪。夏枯草既能补养厥阴血脉,又能清泄郁火。因此《医学秘旨》对此方的适应症,当是郁火内扰,阳不交阴之候。国医大师朱良春老师亦善用此方。曾谓:“若加珍珠母三钱入肝以安魂则立意更为周匝,并可引用治疗多种顽固性失眠。”毛老寻觅此方大加称赞,屡屡用于临床常获效验。 
刘云,32岁,女,教师。患不寐证一年余,近一月来病情加重,常常通宵难以入眠,眠亦多梦纷纭。曾多处寻医治疗,多以养血安神之品治之,乏效。遂来毛师处就诊。现诊:周身乏力,焦躁不安,两胁部隐隐作痛,口干苦,小便略黄,大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弦滑不数。查肝功能稍有异常,转氨酶增高。自诉平素脾气急躁易上火。毛师辨为肝经郁火上炎,戕伐肝阴,肝体受损,魂不守舍之证。遂以清肝宁神,交通阴阳之法治之。拟二夏汤加味治之,处方:清半夏12g、夏枯草30g、垂盆草15g、败酱草15g、北柴胡10g、生甘草10g、赤白芍各15g、丹参15g、生百合30g、川楝子10g、炒枣仁30g、珍珠母30g(先煎)。七剂。再次来诊时,症状大有好转,已能夜寐四小时左右,口苦口干胁痛症状均减轻。继按原方加减治之。 

二、调济水火法——交泰丸 
交泰丸出自明代·韩懋《韩氏医通》,但原书无方名,仅有“黄连为君,佐官桂少许,煎百沸,入蜜,空心服,能使心肾交于顷刻”这段论述。而明确提出黄连、肉桂同用,治心肾不交,名交泰丸者,则是清代的王士雄。他在《四科简要方·安神》篇中说:“生川连五钱,肉桂心五分,研细,白蜜丸,空心淡盐汤下,治心肾不交,怔忡无寐,名交泰丸”。心为阳,属火,居上焦;肾为阴,属水,居下焦,两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相互交通才能不病。《辨证录》云:“夜不能寐者,乃心不交于肾也……心原属火,过热则火炎于上而不能下交于肾。”又如明·周之干《慎斋遗书》说:“欲补心者须实肾,使肾得升;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此乃交心肾之法也。”本方用黄连清心泻火以制偏亢之心阳,用肉桂温补下元以扶不足之肾阳;心火不炽则心阳自能下降,肾阳得扶则肾水自能上承。二药一热一寒,水火既济,夜寐不宁等症自除。毛师逢此证常以此方作为基础方加减运用。 
黄可欣,女,48岁,自述患失眠证3年余,一个月前由于家庭矛盾,心情烦躁,失眠遂加重,甚则彻夜不眠。现诊:自感疲乏少力,精神倦怠,形体消瘦,夜间时有心烦,有盗汗,眠浅多梦,纳食尚佳,大便溏,日一次。舌质红赤苔薄黄,脉弦细不数。毛师辨为肾阴亏虚,心火上炎,心肾不交之证,处方以交泰丸加减,处方:黄连8g、肉桂4g、炒枣仁30g、茯神15g、知母10g、炒白术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枸杞子15g、浮小麦30g、生龙骨30g(先煎)、生甘草10g、夜交藤30g。水煎服,15剂。二诊,来述睡眠大有好转,已经能安睡4--5个小时,精神渐佳。方药合证,续以此方加减治之。 

1、鼻衄。中医李占明以经验方治疗顽固性鼻衄27例,效果卓著。增液汤方:大生地、元参各2两半,麦冬1两,根据年龄大小、身体强弱增减。(石家庄市铁路医院)
2、过敏性鼻炎。鹅不食草膏涂方:鹅不食草研末,以10%、20%、50%凡士林制成含量不同的软膏。制成纱布条放鼻腔内,每天一次,每次1一1.5小时取出,2周1疗程。1一2周即愈。28例,1一2月症状完全消失,其中17例未复发,6例轻度复发,5例复发。(天津市第六医院)
3、鼻渊:石家庄医院中医冯明珠经验方:辛荑花、当归各2钱,焦枝子、川贝各3钱,柴胡、元参各1钱,水煎服。治疗6例,均3剂痊愈。
鼻炎的多种治法
  鼻炎临床以鼻痒、多次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漏和鼻塞为主要症状。中医称之为“鼻渊”,认为鼻炎的发病原因有:一是外在因素,多为风寒、疫气之邪侵袭鼻窍;二是内在因素,多因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因此,鼻炎的发生是机体的内因为本,外因为标,外因与内因合而为患。        多数医家认为鼻炎首先由于肺气虚、卫表不固,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而致喷嚏流涕;肺气的充实,有赖于脾气的输布,脾气虚则肺气虚,而气之根在肾,肾虚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阳气易于耗散,风邪得以内侵而致病。因此,发病初期常辨证为风寒袭肺或肺经蕴热等实证,随着疾病的进展,出现不同程度的脏腑虚损,常辨证为肺气虚,或肺脾、或肺肾两虚,甚或肺、脾、肾三脏俱虚。有资料表明,中医学的肺、脾、肾与机体免疫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脾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相关,肾与中枢性免疫器官、骨髓与胸腺的功能相关,而且具有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因此采用调补肺、脾、肾的方法,能够改善机体免疫状态。而机体免疫功能稳定要依靠神经系统调节,通过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维持,垂体又受神经、抗原、抗体、淋巴因子等作用因素的影响,从而维持体内免疫功能的稳定。
      中医治疗鼻炎重视整体观念,既强调治本,又兼顾治标。近年来,多数医家采用多种治法相结合的原则,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根据鼻炎发病的不同阶段和临床症状,可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以外邪袭肺为主;虚证以脏腑兼病的虚损为主。内服药物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全面调理,局部治疗可以缓解鼻炎发作期的症状。在临床上可选用内服中药汤剂配合运用中药滴鼻,穴位敷贴等外治方法。
      内治重于调理体质
        风寒袭肺:治宜温肺散寒为主。基础方可选用桂枝汤加减。
        肺气亏虚:治宜益气固表为主,基础方可选用玉屏风散加减。
        脾气虚弱:治宜健脾补气为主,基础方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减。  
       肾阳不足:治宜温肾壮阳为主,基础方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减。  
        肺经蕴热:治宜清宣肺气为主,基础方可选用泻白散加减。 
       近年来,有医家选用经方治疗,如张海燕选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24例,均具有一定的疗效;邓少贤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50例,全部具有一定疗效。有医家运用自拟方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如凌艳君运用鼻敏宁方(羌活、防风、白芷、细辛、辛夷、鹅不食草、苍耳子、太子参、黄芪、茯苓、白术、五味子、炙甘草)治疗变应性鼻炎103例,有效率为87.38%;吴朝晖选用抗敏鼻炎方(黄芪、白术、防风、沙参、麦冬、五味子、桔梗、辛夷花、苍耳子、甘草)治疗变应性鼻炎35例,有效率为94.3%。
      据文献统计,内治法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依次为黄芪、防风、辛夷、白术、苍耳子、细辛、白芷。现代药理学显示,这些药物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均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黄芪长于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其可增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增加血浆中的IgM、IgA,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防风为治风止痛的药物,其具有抗过敏的作用,能够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活性,提高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抑制细胞免疫。辛夷功善宣肺气而通鼻窍,为治疗鼻渊之专药,药理作用表现为保护鼻黏膜,促进黏膜分泌物吸收,减轻炎症,促鼻腔通畅,抗过敏、抗多巴胺。白术为培补脾胃之要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促进细胞免疫功能。苍耳子具有疏散宣通之功,适用于鼻药理研究表明,苍耳子能抑制细胞免疫,可显著抑制DNP-BSA致敏小鼠IgE产生。细辛具有祛风散寒、温肺通窍的作用,具有抗组织胺、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减少过敏介质的释放,能抑制白介素-2(IL-2)受体的表达从而抑制T细胞的激活。白芷能发散风寒、善通鼻窍、止痛,为治疗鼻塞之要药。有文献报道,从日本白芷干燥根的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出的6种化合物,其中具有能够抑制白鼠腹膜腔组胺水平的成分。
    近年来,活血化瘀药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收到良好的效果。变应性鼻炎的局部及组织学特点为伴有血管扩张的血循环障碍及黏膜水肿。中西医结合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如丹皮、赤芍、丹参等可缓解小动脉平滑肌痉挛,加快血流速度,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组织液吸收,从而消除鼻黏膜水肿。故在本病治疗中,酌情加入活血化瘀药物,可起到对症治疗作用。
     发挥外治的量少高效优势
     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应性疾病,采用滴鼻用药,既便捷,又可直接通过鼻腔黏膜吸收直达病所,量少高效,是治疗变应性鼻炎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之一。外治法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依次为辛夷、苍耳子、细辛、白芷、防风、黄芪、薄荷。由于防风、细辛、辛夷、苍耳子、白芷均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足以显示祛风散邪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黄芪、防风、白术是玉屏风散的组成药物,而统计发现,在多数医家的处方中,三味药物常同时出现。可见益气固表仍为各医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大法。辛夷、苍耳子为治疗鼻炎之要药,尤其在外治组的使用中占有相当高的频率。薄荷为疏散风热之要药,其有效成分薄荷醇可以促进多种药物的透皮吸收。且透入皮肤后,可产生止痛、止痒、消炎作用。
    另外,穴位敷贴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穴位与药物作用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治疗方法,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其疗效肯定,已得到推广普及。临床选用药物多为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公丁香等。选取的穴位大多为肺俞、风门、大椎。
慢性鼻炎的配合治疗


慢性鼻炎不仅仅是鼻子生病了,其实是全身多个系统出了问题。因此,不能见鼻而治鼻,当重视整体调整。所以,鼻炎患者一定要重视整体辨证,勿拘泥于肺之一脏,当协调周身阴阳、扶助三阴阳气,以为治疗之根本。


慢性鼻炎患者平时可常服四逆汤,这是扶助正气的最简单用效的办法。此方能鼓舞少阴的阳气,于促进康复能力,提高免疫力极有好处。平时三阴体质的人亦可常服此方,渐而可以改变体质,增加抵抗力。


出汗是开太阳的方法,可以祛邪。因此慢性鼻炎患者可常服生姜红糖汤,或者神仙粥,能温运中焦,扶助脾阳,且能打开太阳,祛邪外出。此方对于平时胃寒怕冷,面色青白之人极有好处。


四肢经常发冷的人,可以常服当归生姜羊肉汤。特别是在容易鼻炎发作的冬季,服此方可以温通厥阴的阳气,以促进排邪之功。


人受寒,足先寒。所以,要扶阳就要让脚温暖起来。每天临睡前用热水泡脚半小时许,一直泡至后背出汗,对鼻炎也很有效果。


如果不愿吃药,也可用针灸的办法。可以灸足三里、肺俞、关元以及中脘等穴位。可以用艾柱直接灸,也可以用艾条悬灸,同样都有扶阳的效果。


另外,适当多锻炼身体。推荐慢跑、长距离散步和太极拳。永远不要用冷水洗澡,也不要冬泳,特别是三阴体质的人,切记切记。这些都是伤阳的做法,不值得提倡。之所以有人坚持冬泳而不生病,是因为体内的阳气被冷水调动了起来,护于体表之故。但阳气外浮,体内的阳气因而也就变虚了。冬天不怕冷也不是什么好事,阳气外布,内阳不足,于健康无益。健康是要内阳充足,而不是外阳充足的表象。


l        偏方治鼻炎


社会上流传有不少治疗鼻炎的偏方。我精选数个实用之方,略作调整,以作为以上治疗的补充,兼以方便病人更快地治愈此症。各位病友可以根据自己的不适找到合适之方,按法试用。如果能既辨证又辨病,诸法合施,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当有速愈之功效。(以下偏方皆从网上或书上所得,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1.治疗慢性鼻炎伴有清涕、畏寒肢冷者。用苏叶、葱白、生姜各10克,水煎服。可连续服十天为一疗程。此方有温运脾阳,兼开太阳之功。


2.治疗萎缩性鼻炎、鼻炎秋季发作干燥难受者,以及慢性鼻炎出现鼻塞症状明显者,可配合中药方剂应用。用苍耳子30-40个,轻轻捶破,放入小铝锅内,加入芝麻油50克,文火煎炸至苍耳子枯时,滤取药油装入清洁瓶内备用。用时以消毒小棉球沾药油少许涂于鼻腔内,每日2-3次,两周为一疗程。注:药油涂入鼻腔时,应尽量涂进鼻腔深部。使用本法应持之以恒,尽量不要间断,治愈为止。


3.主治鼻窦炎、鼻塞伴脓性分泌物,自觉鼻臭等症。上等龙井茶30克,黄柏6克,共研极细末。以少许药粉嗅入鼻内,每日多次。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排脓之功。


4.主治慢性鼻窦炎以及各种鼻炎。辛夷花15克,鸡蛋2枚,加水适量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即可,饮汤吃蛋,有滋补通窍之功。


5.主治由肺经伏火引起的鼻窦炎、鼻出血等症。大蓟60克,鸡蛋3枚,加水同煮至蛋熟即可。每日1次,连服1周。本方润肺解毒而止血。


6.主治各种慢性鼻炎。枸杞子30克,白芷10克,炙甘草10克。加水煮开后,连渣倒入水杯,代茶饮,日喝数次,连用1个月。此方通阳明,固肾气,健脾气,开鼻窍。


7.主治慢性鼻炎鼻塞明显者。辛夷、苍耳子各9克,水煎成汁,加入生葱汁少许,滴鼻,每日3-5次。可收通畅鼻窍之功。


8.主治慢性鼻炎之黄浊鼻涕。鱼腥草30克,麻黄10克,杏仁15克(打碎),水煎服,日一剂。可清泄肺中郁火。


9.主治慢性鼻炎之鼻流黄臭浊涕。老丝瓜一个,晒干烧灰存性,研成极细末,每次用6克,白酒调服。可收止涕之功。


10.慢性鼻炎愈后之巩固方。灵芝10克,生黄芪30克,小米50克,一起煮至粥成,连服两周,以固肺脾肾之本。


11.治疗鼻炎急性发作,诸症明显者。葱须20克,薄荷6克,蔓荆子15克。水煎代茶饮,日1剂。可温通鼻窍,解表祛邪。


12.主治慢性鼻炎反复不愈者。于症状未发作时可以此方预防。生姜15克,大枣10克,红糖70克。水煎代茶饮,日1剂,连用3-5日。可温运太阴,滋补脾肺。


13.慢性鼻炎之扶正之法,用于脾阳不振者。炮姜10克,炙甘草20克。水煎服,日一剂。可扶太阴之阳气。


14.主治慢性鼻炎之鼻塞明显,影响睡眠者。大葱适量,捣烂取汁,每晚用药棉蘸葱汁,轮流塞鼻炎内。可温开鼻窍。


鼻炎治疗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已经清楚,鼻炎是外邪内伏为因,而正气不足为本。所以其治疗思路非常简单,就用六经辨证。扶三阴之阳气,祛内伏之邪气。


急性鼻炎其实就伴随在感冒症状里,因此,就当成感冒来治即可。我已经写过数篇相关的文章,其所用之方多属经方,疗效确切,一两剂即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细细地参看一下。


大凡久患鼻炎,必是三阴体质。阳气素虚,无力祛邪。所以,治本之道在于要先扶三阴之阳气。在扶阳的基础上,配合开表、通窍、温通诸药即可。


太阴体质者,中焦阳气不运,清阳不升,其表现为面色青白,腹胖易泻,消化不良,体质比较弱。其舌质多淡胖而大,见齿印,其脉右关无力。当温补脾土以养肺,临床我习用理中汤,附子理中汤,苓姜术甘汤,补中益气汤等等。这种体质的人往往吃寒凉的食物即容易发作鼻炎,这时可以用麻黄理中汤,开太阳扶太阴,标本皆治。《黄帝内经》有谓:“形寒饮冷则伤肺”,说的就是太阴之证。这时可以用小青龙汤来开太阳,去形之寒;用附子理中汤以扶太阴,解饮之冷,则数剂必效。


少阴体质者,肾阳不足,其表现为面暗色萎,畏寒肢冷,精神不振,困倦无神。其舌质淡而润,其脉右尺沉软无力。当温补少阴以扶肾阳,我经常以真武汤、附子汤,或者四逆汤加味治之。这种体质的人每每一遇冷空气,或者一受寒即易诱发鼻炎,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扶少阴之阳,开太阳之表。


厥阴体质者,其阴阳之气不能平衡,或易阳亢,表现为性急易怒,情绪自我控制力差,头晕目眩,头胀头痛,热汗出,失眠健忘,腰膝酸软,或胃脘灼热疼痛,自觉气上撞心等证。或者易转寒证,表现为身冷而畏寒,体质虚弱,体力严重不足。或者易于忽寒忽热,忽躁忽静。此证我常用乌梅丸、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等加减进退。此类体质的人每每于寒热交作时节发作鼻炎,或者情绪激动亦能引起鼻炎发作,在上方基础上加通窍解表开太阳之麻黄即可。


再者,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都通鼻,所以用药亦当重视肺经与大肠经。可以常服玉屏风散,这是一个扶正固表的方子。我喜欢在其方中加白芷以通鼻窍,兼以为入阳明的使药。临床试用,效果不错。


鼻炎亦不能只是扶正,虽然正足邪自退,但仍要在扶正的基础上开表祛邪。风寒邪气自太阳而入,亦必自太阳而出。所以,开表之法,首在开太阳。而开太阳之药,首用麻黄。


我曾在《中医对小病变大病的认识》一文中提到:治鼻炎之法,就在于扶助中阳,其法极为简单。可以用桂枝甘草汤,或者甘草干姜汤,都极有效果。有鼻炎的病人要马上停止再用各种抗生素,多护阳,多养阳,平时可以用用这两个方子,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如果是少阴体质的人久患鼻炎,那就一定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就我临床经验,如果辨证准确,此方对鼻炎可以说是特效之方。即使不是精确的少阴证,此方亦颇能收到效果。因为少阴与太阳互为表里,扶助少阴层次的阳气,最能助太阳层次以祛邪之力。而太阳一开,则风寒邪气自然自内而出。此方极具治本治标之用,所以能收到极好的疗效。


之所以现在极少有人用此方,无非是因为这三味药都有些毒性。但现在的中医也并非不敢用毒药,另外还有两个原因,一则是温病理论重视滋阴,于辛温扶阳颇有顾虑。二则,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发现,麻黄含麻黄碱,附子含乌头碱,都会强心和升压,细辛能抑制中枢神经等等,开方的中医怕其副作用。其实,既然是对证之方,当放心应用。方证相当,一般可收覆杯之效。而且,无毒以养生,小毒治小病,毒药治大病,庸医所担心的毒性,其实正好是治病的仙丹。


初患鼻炎本来不难治,就看成是感冒即可,一两付药即愈。但因为怕用毒药,所以渐而治成慢性的了。然后再治来治去,最终治成顽固性疾病了。谁之错?医生还是患者?庸医不通鼻炎之理,滥用寒凉,耗伤病人正气,其良心何在?!


l      鼻炎标症的有效药方和药味


鼻炎发作时出现鼻塞、鼻涕、头晕头痛等症状时,需要先缓解其不适,此时当先治其标。当症状缓解后再徐徐扶助三阴阳气,以图治其本。以下数方皆是治鼻炎标症所设,虽然能有效缓解不适,但非根治之法。各位病人用之有效当见好就收,然后仍需要回到改善三阴体质的根本治疗上。


传统以来,大家都喜欢用苍耳子散加减方来治疗鼻炎,其有疏风解表,宣通鼻窍的作用,对于缓解鼻流浊涕、鼻塞等症状颇有好处。其方:辛夷花15克,苍耳子10克,白芷30克,薄荷3克。上药共研为极细末。每服5克,于饭后用一根大葱白和6克绿茶煮汤调服,日三次。


如果不喜欢内服,还可以用苍耳子散吹鼻,亦可马上通理鼻窍,其效果不差于西药的激素喷雾剂,且久用亦没有副作用。其方:苍耳子、白芷、辛夷、薄荷各等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加冰片少许和匀,每次取少取吹鼻,每日4次。其效果极为明显,凡慢性鼻炎鼻塞明显,影响呼吸、头晕头胀、精神不振者都可试用。还有一个吹鼻的外用方,亦用于各型鼻炎发作期。其方:鹅不食草5克,细辛5克,川芎5克,辛夷花5克,青黛5克。上药共研极细末,少许吸鼻,日2次。


苍耳子散亦可变方为煎剂,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证属风邪所致者均可本方加减,有一定缓解症状的效果。其方:苍耳子10克,白芷30克,川芎10克,黄芩10克,薄荷10克,川贝母10克,淡豆豉30克,菊花10克,甘草10克。使用本方虽变散为汤,但诀窍是煎煮时宜少加水,武火短煎即可,以使药性上攻鼻窍,而不沉于中焦。


我自己的经验,治慢性鼻炎时喜欢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为基本方,再据症化裁。寒象明显则加桂枝、麻黄、细辛等辛温之药,若见热象则加黄芩、鱼腥草、川贝之品以清化伏热,临床效果尚属满意。


对于各型鼻窦炎,《十一师秘要方》书上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方子。我临床试用,效果极好。其方:辛荑10克(烘干),桔梗10克,柴胡10克,葶苈子30克。上药共研极细末,每次3克,温水冲服,日2次。


季节交替是过敏性鼻炎的好发时期。西医认为这是过敏反应所致,因此,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脱敏治疗,但该疗法需持续数年之久,且极易复发。在中医看来,这是不懂治本之法。此类病患可以下方:紫草15克,茜草10克,旱莲草10克,白花蛇舌草3克,地龙1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荆芥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


如果由于肺气不足,每每感受寒冷邪气而发用鼻塞流涕的患者,可用此方。辛夷花30克,川芎10克,川木通10克,细辛10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蒿本10克,升麻10克,白芷10克,炙甘草10克。上药共研极细末,每次6克,淡茶水送服,日服2次,饭后半小时许服。我曾用之于高年男性久患鼻炎,服药一次而鼻即通畅。


如果病人出现鼻流黄涕,那是邪郁化火之象,要清其邪热。可暂用此方。辛夷12克,当归10克,栀子10克,柴胡6克,川贝母6克,玄参30克。水煎服,日一剂。此方服后,浊涕消失即可停药,后当以扶正为法。或者亦可用此方止涕:防风10克,荆芥10克,独活10克,藁本10克,辛夷10克,生甘草6克,细辛10克,牙皂3克,石菖蒲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未效可将细辛5克,牙皂2.5克,石菖蒲5克,共研极细末,棉花裹塞鼻内即效。


若鼻流浊涕,久久不止,则治疗时当清解内郁之火。用下方:苍耳子9克,辛夷6克,白芷6克,细辛2.1克,川芎3克,藁本3克,桔梗3克,枯黄芩3克,连翘3克,藿香6克,生石膏12克,淡竹叶6克,甘草1.5克,水煎服。这是已故名医蒲辅周的经验。


治疗鼻炎的鼻塞流涕症状,最常用的一味中药就是辛夷花。但此药入煎效差,当作散服效果始好。比如,我治疗长期以鼻塞为主症的鼻炎,或者久年鼻炎而嗅觉丧失,就用单味辛夷花200克,微火烘脆,研为极细末。每次温水冲服4克,日三次,可取通鼻窍的速效。但久服亦不可,因过于通散,恐耗肺气,于康复无益。


对于花粉过敏而引起鼻炎者,我喜欢用桂枝汤加玉屏风散,再配合疏表祛邪之剂,效果不错,可以有效地改善症状,且有治本之功。我认为,抗过敏一定要扶正,永远勿拘泥于过敏所产生的诸多症状。


治慢性鼻炎要祛伏邪外透太阳,其最有效的药物就是麻黄。不少中医不敢用此药,怕开表太过,汗出亡阳。其实,可以诊病人之脉,有一分浮紧即用一分麻黄。邪气深伏时往往脉象并非伏紧之象,亦需辨清证候,当用即用,怎可缩手缩脚,怠误治疗,让病人继续忍受长期鼻炎的折磨。我临床经常用麻黄数十克,颇有透邪之功,而不虑其能伤阳。如果病人属三阴体质,阳气素虚,医生怕过用麻黄,可以加白术以扶脾阴,加熟地以滋肾阴,加山茱萸以补肝阴,然后用等量麻黄开太阳,则麻黄开表之力即深入三阴之中,而根本不会过汗。


再补充几句针灸之道。针刺治疗鼻炎效果极好。一般来说,治标可取迎香,鱼际,通天诸穴,往往针入而鼻塞消失。治本当扶正,我喜用尺泽穴,是肺经水穴,可取金水互生之功。足三里,培土扶正,又是可补肺之不足。另外,需要辨证取穴,如若因肝胆火热而眼痒或者黄涕,当取行间、合谷、侠溪诸穴以清泻木火,加鼻尖点刺出血效果更好;若木郁而鼻塞头痛、精神不振,则需用四关穴以左右升降,此为治本之道;若三阴虚寒,则当温补元气,灸中脘、关元以及肺俞颇有扶正之功;若花粉过敏,当鼓舞督脉阳气,配合宣降肺气,用肺俞、大椎、太渊即可。针灸治疗鼻炎,勿拘于症状,当认清疾病本质,尽量标本兼治,则其效甚至快于中药。
 慢性鼻炎的配合治疗 


慢性鼻炎不仅仅是鼻子生病了,其实是全身多个系统出了问题。因此,不能见鼻而治鼻,当重视整体调整。所以,鼻炎患者一定要重视整体辨证,勿拘泥于肺之一脏,当协调周身阴阳、扶助三阴阳气,以为治疗之根本。


慢性鼻炎患者平时可常服四逆汤,这是扶助正气的最简单用效的办法。此方能鼓舞少阴的阳气,于促进康复能力,提高免疫力极有好处。平时三阴体质的人亦可常服此方,渐而可以改变体质,增加抵抗力。


出汗是开太阳的方法,可以祛邪。因此慢性鼻炎患者可常服生姜红糖汤,或者神仙粥,能温运中焦,扶助脾阳,且能打开太阳,祛邪外出。此方对于平时胃寒怕冷,面色青白之人极有好处。


四肢经常发冷的人,可以常服当归生姜羊肉汤。特别是在容易鼻炎发作的冬季,服此方可以温通厥阴的阳气,以促进排邪之功。


人受寒,足先寒。所以,要扶阳就要让脚温暖起来。每天临睡前用热水泡脚半小时许,一直泡至后背出汗,对鼻炎也很有效果。


如果不愿吃药,也可用针灸的办法。可以灸足三里、肺俞、关元以及中脘等穴位。可以用艾柱直接灸,也可以用艾条悬灸,同样都有扶阳的效果。


另外,适当多锻炼身体。推荐慢跑、长距离散步和太极拳。永远不要用冷水洗澡,也不要冬泳,特别是三阴体质的人,切记切记。这些都是伤阳的做法,不值得提倡。之所以有人坚持冬泳而不生病,是因为体内的阳气被冷水调动了起来,护于体表之故。但阳气外浮,体内的阳气因而也就变虚了。冬天不怕冷也不是什么好事,阳气外布,内阳不足,于健康无益。健康是要内阳充足,而不是外阳充足的表象。


l        偏方治鼻炎


社会上流传有不少治疗鼻炎的偏方。我精选数个实用之方,略作调整,以作为以上治疗的补充,兼以方便病人更快地治愈此症。各位病友可以根据自己的不适找到合适之方,按法试用。如果能既辨证又辨病,诸法合施,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当有速愈之功效。(以下偏方皆从网上或书上所得,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1.治疗慢性鼻炎伴有清涕、畏寒肢冷者。用苏叶、葱白、生姜各10克,水煎服。可连续服十天为一疗程。此方有温运脾阳,兼开太阳之功。


2.治疗萎缩性鼻炎、鼻炎秋季发作干燥难受者,以及慢性鼻炎出现鼻塞症状明显者,可配合中药方剂应用。用苍耳子30-40个,轻轻捶破,放入小铝锅内,加入芝麻油50克,文火煎炸至苍耳子枯时,滤取药油装入清洁瓶内备用。用时以消毒小棉球沾药油少许涂于鼻腔内,每日2-3次,两周为一疗程。注:药油涂入鼻腔时,应尽量涂进鼻腔深部。使用本法应持之以恒,尽量不要间断,治愈为止。


3.主治鼻窦炎、鼻塞伴脓性分泌物,自觉鼻臭等症。上等龙井茶30克,黄柏6克,共研极细末。以少许药粉嗅入鼻内,每日多次。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排脓之功。


4.主治慢性鼻窦炎以及各种鼻炎。辛夷花15克,鸡蛋2枚,加水适量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即可,饮汤吃蛋,有滋补通窍之功。


5.主治由肺经伏火引起的鼻窦炎、鼻出血等症。大蓟60克,鸡蛋3枚,加水同煮至蛋熟即可。每日1次,连服1周。本方润肺解毒而止血。


6.主治各种慢性鼻炎。枸杞子30克,白芷10克,炙甘草10克。加水煮开后,连渣倒入水杯,代茶饮,日喝数次,连用1个月。此方通阳明,固肾气,健脾气,开鼻窍。


7.主治慢性鼻炎鼻塞明显者。辛夷、苍耳子各9克,水煎成汁,加入生葱汁少许,滴鼻,每日3-5次。可收通畅鼻窍之功。


8.主治慢性鼻炎之黄浊鼻涕。鱼腥草30克,麻黄10克,杏仁15克(打碎),水煎服,日一剂。可清泄肺中郁火。


9.主治慢性鼻炎之鼻流黄臭浊涕。老丝瓜一个,晒干烧灰存性,研成极细末,每次用6克,白酒调服。可收止涕之功。


10.慢性鼻炎愈后之巩固方。灵芝10克,生黄芪30克,小米50克,一起煮至粥成,连服两周,以固肺脾肾之本。


11.治疗鼻炎急性发作,诸症明显者。葱须20克,薄荷6克,蔓荆子15克。水煎代茶饮,日1剂。可温通鼻窍,解表祛邪。


12.主治慢性鼻炎反复不愈者。于症状未发作时可以此方预防。生姜15克,大枣10克,红糖70克。水煎代茶饮,日1剂,连用3-5日。可温运太阴,滋补脾肺。


13.慢性鼻炎之扶正之法,用于脾阳不振者。炮姜10克,炙甘草20克。水煎服,日一剂。可扶太阴之阳气。


14.主治慢性鼻炎之鼻塞明显,影响睡眠者。大葱适量,捣烂取汁,每晚用药棉蘸葱汁,轮流塞鼻炎内。可温开鼻窍。
我的更多文章: [修改] 

 
丹参9g 泽兰9g 赤芍9g 桃仁6g 红花6g川柬子10g青皮6g 盐小茴香6g北败酱草20g蒲公英20g白芷12g盐橘核12g知母10g关黄柏10g枸杞子12g金前草20g当归10g白芍12g金银花10g醋延胡索12g菟丝子12g 熟地黄20g 醋五味子12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