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药治疗。有针对性的选择中药内服,可以改善本病的症状。如肝肾阴亏见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四肢腰膝酸软无力者,宜选用大定风珠(白芍15克、干地黄15克、麦冬10克、阿胶10克、龟板10克、牡蛎20克、炙甘草10克、鳖甲10克、麻仁10克、五味子50克、生鸡子黄1枚),滋补肝肾,育阴熄风;如气滞血瘀者,表现为肢体疼痛不移,屈伸不利,动作缓慢,可选用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10克、川芎8克、桃仁6克、红花8克、甘草6克、羌活10克、没药6克、当归10克、灵脂6克、香附5克、牛膝15克、地龙10克)以行气活血,通络熄风;若痰湿内盛见有胸闷脘痞,泛恶欲吐,痰多流涎者,宜用导痰汤加减(半夏12克、天南星10克、枳实8克、茯苓12克、桔红10克、甘草6克、生姜三片)以豁痰通络,熄风定颤。 4.体针疗法。取百会、风池、肝俞、肾俞、合谷、三阴交、太冲等穴,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间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5.头针疗法。选顶中线、顶颞后斜线,用毫针刺并接通电针(或激光针、微波针),中等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6.药膳调养。震颤麻痹日久者,可用鸡头羹粉进行调养,制作方法:芡实米50克研粉,羊脊骨一副带肉,先煮羊脊骨熬取汁,再将芡实米粉调入汁中,酌加姜、葱、酱油佐料调和,煮热食之。头晕目眩,耳鸣不聪者,可自制桑仁粥(鲜紫桑椹60克、糯米60克、冰糖少许),方法是:先将桑椹洗干净,然后同米入搪瓷锅或砂锅共煮成粥,入冰糖煮化,忌用铁器,粥煮好后温服,日1~2餐。 7.功能训练。鼓励病人经常活动躯体四肢,通过转球、弹琴、跨步、鼓腮、自我按摩等训练方法,增强肌力。亦可有意识地大声讲话,以训练发音,以促进身体的健康,达到治疗目的。 8.单方验方。患者亦可根据具体情况,经常服用天麻丸,每次4粒,日服3次;杞菊地黄丸,每服6~8粒,日服2次。还可用蜈蚣、全蝎等量,洗净烘干,研细面,每服3克,日服3次,以温水送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