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血压,补肝肾,痰瘀同治,身体轻了,血压也降了 大家好,我是中

 卓尼中医院华华 2022-05-24 发布于甘肃
降血压,补肝肾,痰瘀同治,身体轻了,血压也降了。
 
大家好,我是中医庞主任,高血压多和肝肾有关系,一生气血压就高,高血压也常伴有腰膝酸软,心烦口干耳鸣。
 
高血压是典型的“慢病”,病程时间长了,“瘀”就会产生。
 
还是老规矩,结合医案,我们一起看一看。
 
有个患者,她54岁,脾气大,一家人都要看她的脾气,心情好了,整个家都是晴天,心情不好了,就是狂风暴雨!
 
刻诊: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头晕1个月。舌质淡暗,舌苔薄白,有少许裂纹,脉弦滑。
 
诊断:眩晕病,辨证为肝阳上亢,痰浊瘀阻,治法用平肝熄风,化痰活血。
 
辨证清楚了,调理思路清晰了,方子稍加思索,就出来了:
 
丹参,生牡蛎,夏枯草,生龙骨,煅代赭石,竹茹,牛膝,茯苓,泽泻,葛根,炙甘草,盐补骨脂。
 
二诊:头晕减轻,舌脉同前,测血压150/90mmHg,上方改炙甘草为甘草,加菊花,枸杞子。
 
三诊:头晕明显减轻,舌质淡暗,舌苔薄白,有少许裂纹,脉弦滑,测血压130/80mmHg,上方加三七,服后症状缓解,血压平稳停药。
 
好了,医案讲完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背后的道理。
 
高血压的证型呢,有很多,比如说“肝阳上亢”“肾精不足”“痰 湿壅盛”“瘀血阻滞”等等。
 
案例中属于常见的“肝阳上亢”。
 
肝肾阴虚,不能制阳,致使肝阳偏亢,本病多因情志过极或肝肾阴虚,致使阴不制阳,水不涵木而发病,本证一般以肝阳亢于上,肾阴亏于下的证候表现为主,症见:头晕、头痛、抽痛、目花、耳鸣、肌肉跳动、手抖、唇舌、肢体麻木、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治以平肝熄风。
 
方药用镇肝熄风汤加减。眩晕甚,另服羚羊角粉0.3—0.6g。
 
好了,这里就说这么多了。血压一直降不下来的,可以单独找我聊聊。
#高血压##健康20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