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隆远实验幼儿园大二班

 xx隆远学校 2013-07-18

        到了大班,孩子们会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在口语表达上也有所进步,所以,最近一段时间里,我们班上有很多小朋友都特别喜欢告状,并且被告的几乎都是一个人——***,而***呢,也是特别喜欢告状,于是,班级里这样的声音到处都是;“老师,***刚才推我的”,“哎,他总是喜欢打架,还喜欢乱讲话”,“老师,你看,***又不听话了……”。班级的孩子形成了两派,***一个人一派,其他人为一派,并且规定了谁也不许和**玩,可是,他总喜欢去捉弄别的小朋友,大家都说再也不理他了。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知道,幼儿的告状行为是有原因的,教师应该先弄清楚原因。例如,幼儿告状很多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告状是一个过程,并注意结果。但我们班的这种现象不断在发生,到底是什么原因?我思考了很久,并通过观察了解到:小朋友都不喜欢***,就是因为他总去惹别人,告别人状,小朋友告状是希望老师能惩罚他,制止他的行为,总之可以归纳为大家对他都很厌恶,不喜欢他,因此了解到这一点后,我开始关注他的一举一动,慎重对待他们的告状现象,如***走过***身边时手臂不小心碰了***一下,***立即跑来告状:“老师,刚才***撞

        每次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时我们班的孩子总喜欢抢占排头,喜欢插队。目的是想跟老师牵手当小班长,以“老师”的身份在前面带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站队抢排头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我想出了一个办法。站队前,我对孩子们说:“请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孩子们高兴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们身边,一一握一下他们的手,亲切地在他们的耳边说一句:“你的小手真干净”。或者说:“你的小手热乎乎的……”孩子们笑了,高兴的也在我耳边说一声:“你的手也热乎乎的。”或者说:“你的手和我妈妈的手一样大。”“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随后脸上露出得意和满足的表情。我说:“站队吧!”话声刚落,孩子们个个忙着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对,没有抢排头的了。先抢一阵,再站队的现象彻底地消失了。

  “一个好的教育家,应该是半个心理学家。”此时,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孩子们抢排头,主要是想站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亲近,引起老师的注意,通过皮肤接触,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老师主动给孩子们一些抚慰性言语和动作,是迅速缩短教师与孩子们的距离,亲近

     其实教育孩子说复杂也不复杂,说简单也不简单。我的体会就是: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用心。基本上就事半功倍了。
我现在带的班是从中班就开始带上来的,从中班开始,我每天都会坚持抽时间讲故事给小朋友们听。虽然小朋友那时并不见得能听懂,也不认识那些字,但我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给他们听故事,给孩子们创设学习的氛围,让孩子们能感受到看书的兴趣。

事实证明,这样做非常有必要。因为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认识了很多很多的字,这一切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就完成了。现在我班的孩子都是自己看书,基本上不用我操心。在这个过程中,耐心很重要的。因为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方法上,并不能好象是对成人之间的做法:简单、直接。

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我也没有采取强迫的方法,因为我知道那样反而会事与愿违,所以我只是利用平时机会。比如:今天老师带了些糖想奖励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并请孩子们先数一下,一共有多少?分给了大家以后还剩多少?就如此类的事情。只要我有空都不会放过,渐渐的,孩子兴趣越来越浓,现在十以内的分成已经很掌握的很好了。

我觉得教育孩子并不需要特意安

       随着老师的一声休息,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往外奔。

透过玻璃窗子,我发现小朋友都在看什么?我刚想出去,**高兴的走进来:“老师,快看哪!*
*摔倒了。”我紧走了几步,这时**已经爬起,他咧着嘴,看上去这一摔挺痛得。我连忙检查他是否受伤;围观的小朋友没有一人去扶他,去问候他一声。这些孩子,怎么这样没有爱心?我心里思索着,决定趁此机会开个讨论会。

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摔倒了,我该怎么办?小朋友好奇的问:“老师,你写的什么字?”我读给他们听,他们歪着脑袋,眨着眼睛,我亲切的叫他们围坐在我的身边,就**摔倒了,你们怎么想的说一说。**说:“他的嘴都歪了,样子真好笑。”***说:“我想拉他,他自己起来了。”**却说:“活该,谁让他不听老师的话乱跑。”还有几个小朋友说:“我们光顾笑了,忘了拉他了。”听着孩子们天真的话语,我没有肯定谁对谁错,而是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小黄鸭和小青蛙》。重点讲述了小青蛙受伤了,小黄鸭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小朋友仰着小脸,静静听着,不用太多的解释,他们能明白故事的道理。反应最快语言表达强的**说:“

       今天早晨带孩子们户外游戏结束后,像往常一样请孩子们上厕所.洗手。同时,我在旁边又重复地对孩子们说:“洗手的时候把袖子卷起来。搓搓手心和手背…….”孩子们随着我的口令进行着正确的洗手。一会儿后,孩子们陆续的离开厕所,这时我也走过去,在水龙头下开始了我的洗手过程。当我快速的冲好手准备离开时,身边响起了一个稚嫩的声音:“老师,你没有搓搓手心和手背呦。也没甩甩干……。”突然之间听到孩子认真地说出这句话。我一时之间愣住了。不知该怎么回答。只能尴尬地笑笑说:“老师手不脏,稍微洗一下就好了。”听了我的解释后,孩子似懂非懂的点着头走开了。等我静了一会儿后。我越想越觉得不对。这样的问题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榜样。于是在第一节活动课时,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勇敢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奇奇还拍手说:“噢,教师做错了还承认错误。我们原谅你。下次我们可不犯同样的错。”

       从这件事中我们了解到。老师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时刻为孩子做好榜样.....

        一天下午,睿睿的爸爸来接睿睿。睿睿看到爸爸来了之后,边往外走边把手中的纸团像投篮似的抛向墙角的垃圾筐里,纸团进了垃圾筐又弹了出来,落在了地上。睿睿没有去管它,径直地往前走。这时他的爸爸看见了,爸爸皱着眉头说:“怎么能这样随地乱扔东西?”爸爸说着弯下腰把纸团捡起来轻轻地放到垃圾筐里。这时,睿睿也学着爸爸的样子把垃圾筐周围的废纸捡起来,放进了垃圾筐里。这是我从未留心过也从未意识到的教育契机。

又一天,琳琳的妈妈送女儿来幼儿园。琳琳在活动室外面边走边大声地向我问好。孩子的话音刚落,便传来了母亲对女儿的斥责:“离老师这么远喊话多不礼貌呀!”听到这句话我马上想到早晨接孩子的时候,我常常是忙着手头的事大声地漫不经心地应付着孩子:“你好!”而我从未留心也从未留意过这样做是否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这两件看似细微的生活小事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仅仅是垃圾筐旁边的小纸团,却体现了幼儿的不良生活习惯,同时教师的言行是幼儿模仿的榜样,大声地对幼儿说话、不经意地将垃圾扔在垃圾筐外面等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

     我们大班了,可是我们班有个四岁多的孩子,他叫郭佳烁,老师都很喜欢他也很照顾他。

虽然他很小,可是他很调皮也很聪明,是个机灵鬼小能豆。他每次不管干吗,老师都要表扬他,觉着他小就多照顾他一些。可是现在不管怎么表扬不管用了很调皮,我想了一个好办法,冷落。

有一段时间我就不太表扬他,也不像以前那样的关注他了,我都在表扬其他的孩子,有一天他带我跟前主动给我说话,他说:“老师你怎么不表扬我了啊”。我告诉他:“你表现的不好啊,你得天天表现好才能表扬你那。”听完我说的话,他这一天都表现的都很好,吃饭、睡觉等等,干吗都好。等快放学的时候,我在班级里表扬了他,他很开心。我告诉他:“不能骄傲,还得继续努力,天天都要表现这么好,这样猜能得到老师表扬”。

我认为表扬小朋友要适当,不能过于的给予肯定,不然也没什么效果,根据他说做的事情及时的表扬是很好的,但是也不要把他做的事情过于的肯定,适当即可。

    孩子们开始上蹿下跳开了,顿时教室里像热锅上的蚂蚁,满教室都是。我不禁喝斥了一声,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我一看也该到点上餐厅吃饭了,我让孩子们上教室外站队,一共分为三对,每个班都站好了对,我又分别数了数人数,发现我们班少了一人,这时笑笑说:“老师,王森还在教室里。”我生气,别的小朋友都站队了你为什么不站队,走进教室一看,这才明白原来他在整理座位,由于刚才的闹腾,教室里的小椅子都被挪位了,有的小椅子躺着,有的小椅子在过道上,有的小椅子被互调了,这才发现教室里被弄得乱七八糟。而他在一张一张的把小椅子放到座位底下,看到这儿我很是欣慰。当着所有小朋友的面,我重重表扬了他。洋溢在他脸上的笑容,让所有小朋友都投来了羡慕的眼光,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小朋友会像王森小朋友一样棒。
看来孩子真的长大懂事了,上学期不愿干脏活累活的他,现在还会主动整理小椅子。想到这儿,我内心暗自沾沾自喜,孩子都在慢慢长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他们的缺点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变成优点,这只需要我们老师给他们加以鼓励和肯定。


                             心底的喜悦

我现在进入这个班已经两三个月了,作为这的新老师,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在学习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现在的班级常规和班级的管理我都熟悉了很多,从我刚开始上课对待学生无从下手到现在孩子能看懂我的眼神,从闹哄哄的课堂到现在竟然有序运用自如的课堂,在这个感觉漫长的变质过程中,曾在一度迷茫中度过,但更多的是高兴很孩子们带给我的快乐。

 看着我和孩子们相处关系的变化,我从心里感到成功的喜悦,觉得付出是值得的!


                                       给孩子自信

这一个月,我们试着对孩子“放手”,让孩子们尽量做一些自己能做得事情,来约束自己,并且培养孩子一定的能力,树立孩子的信心,我们每天推选两名值日班长,来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笑笑和齐齐,他们都是特别依赖老师和家长的孩子,现在的他俩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时候都有带头作用。其他孩子也是一样每天都争做之日班长,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自觉性,更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让他们更愿意展示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