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

 华夏蛐蛐 2013-07-18

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单项选择题
1.(2007年高考北京卷文综)良好的储油构造一般是
A.盆地    B.断层    C.向斜    D.北斜
【答案】D
【解析】以“我国新近在冀东发现储量10亿吨的南堡油田”这一社会热点为素材,考查地质构造的相关概念及其实践价值,即:地质构造与找油、找水的关系。储油构造一般是背斜,储水构造一般是向斜。正确选项是D。
2.(2007年高考广东卷地理)下列选项与图3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答案】A

【解析】内力作用主要有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火山、地震等;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具体由风、流水、海浪、冰川、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等造成。过程①主要表现为在冰川、风、热胀冷缩的物理作用下,坚硬的岩石逐渐崩解为碎屑,属于物理风化过程;过程②主要表现为松散的碎屑物,变成沉积物,必然要经过搬运、沉积作用才能实现。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右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3. (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 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 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答案】A

【解析】两个大陆板块碰撞易形成褶皱山脉;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别主要为海岭;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为海沟;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主要是裂谷带。

4. (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A. 东非大裂谷    B. 日本列岛    C.阿尔卑斯山脉  D. 落基山脉

【答案】C

【解析】阿尔卑斯山脉为一褶皱山脉,由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5.(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 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③

【答案】C

【解析】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盛行风是引起海水大规模运动的主要动力。洋流分布的规律与风密切相关;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地壳活跃的板块边界处;矿产资源的分布有一定的地质规律。

从古到今,各种各样的地质、地貌现象激发了多少探索者为之不懈努力。
6.(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具有层理构造的岩石是
A. 侵入岩    B. 喷出岩    C. 变质岩   D. 沉积岩
【答案】D
【解析】沉积岩是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下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层理构造显著;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风化作用即成化石。
7. (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下列地貌形态中,经过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A. 石林    B. 沙丘    C. 海蚀柱     D. V型谷
【答案】B
【解析】石林位于云贵高原,属喀斯特地貌,由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沙丘是风的堆积地貌;海蚀柱是海蚀地貌;V型谷是流水的侵蚀下切形成的。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图1是海南省著名的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回答第1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8.该景观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答案】A 

【解析】以景观图为情境,考察地貌成因与旅游知识,较易试题。读图可判知该景观位于海岸地带且表面磨圆度很好,可推知其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较显著。

9.(2009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卷)由于河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河流人海口常形成“水下沙坝”。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侵蚀作用    B.堆积作用   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

【答案】B

【解析】水下沙坝是泥沙不断沉积形成的,是堆积作用的结果。

10.(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可能对河口三角洲带来的影响是
A.地下水位下降     B.河水流速减慢 
C.淤积速度加快     D.出现侵蚀后退

【答案】D

【解析】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使泥沙沉积量减少,在海水侵蚀作用下,三角洲可能后退,故选择D。

11.(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关于陆地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不定项选择)(  )
A.环太平洋高山带大多是古生代形成的巨大褶皱山系
B.巴西高原是以古陆块为基底类型的高原
C.密西西比平原和东欧平原都属于冲积平原
D.陆地上最高峰与最低洼地的海拔之差超过8848米

【答案】BD

【解析】
12.(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平原中,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东欧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密西西比平原                    D.印度河—恒河平原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平原成因关系的理解能力。明确平原成因。这四个平原中亚马逊平原、密西西比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都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而东欧平原属世界上典型的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故 A 选项正确。
13.(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不定项选择题)(  )
A.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B.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D.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处
【答案】BC
【解析】地球岩石圈被分割成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边界分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海岭处为生长边界往往形成海洋如大西洋,而北冰洋则不属于板块张裂形成的。板块碰撞处(消亡边界)往往形成山脉、岛弧或海沟。所以只有 B、C 正确。
14.(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全球地壳共分为六大板块
B.板块“漂浮”在上地幔的软流层上
C.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很深的海沟
D.板块碰撞地区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答案】BD
15.(上海市普通高校2010届高三春季招生综合能力测试,12)我国首次在陆地发现的“可燃冰”赋存于细砂岩、泥岩中,这表明陆地“可燃冰”的形成环境最可能是(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玄武岩
【答案】B
16.(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广东卷(新课程))日本多地震是由于(    )
A.位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的交界处
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接触带上
C.火山活动强烈
D.多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答案】B
17.(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石灰岩受岩浆烘烤变质形成
A.砂岩          B.板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
【答案】D
【解析】根据三大岩石的转化规律,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可形成变质岩,其中,石灰岩形成大理岩。
18.(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喀斯特峰林、孤峰平原地貌
A.是流水机械作用的结果
B.是化学作用的结果
C.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湿润的石灰岩地区
D.形成于各地带的石灰岩地区
【答案】C 

【解析】喀斯特峰林、孤峰平原地貌既有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又有流水的物理冲刷作用,它的形成条件最基本的应该具有:①石灰岩地区;②降水、热量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

19.(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岩石中,有可能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A.花岗岩、玄武岩               B.石灰岩、砂岩

C.石灰岩、大理岩               D.大理岩、石灰岩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岩石的分类的理解能力。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石灰岩、砂岩属于沉积岩。

20.(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广东卷(新课程))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碰撞挤压形成了(  

A.东非大裂谷                         B.喜马拉雅山

C.大西洋                            D.红海

【答案】B

21.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
B.暴雨形成的冲沟
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
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
【答案】A
【解析】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   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植物根茎撑大的岩石裂缝属于生物风化作用。故A项正确。
22.(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下列地形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三角洲平原           B.大陆架         C.黄土高原面         D.沙丘
【答案】B

【解析】三江平原是由于流水沉积作用而成,高原面的沟壑则是流水侵蚀作用而成,沙丘则是由风力搬运沉积而成。他们都主要由外来作用而成。即使用排除法也不难解答。

(2008年高考北京卷文综)读图5,回答9-11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23.与图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B.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
C.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答案】D

【解析】地理景观图往往作为高考试题的情境或切人点考查地理观察或观赏能力、描述或说明事物特征的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正确评价的能力。景观图是传统地理用的最多的,也承载着更多功能。作为高考用图,天津卷等做了有益探索。本题图绝大多数人都能够判断出来为喀斯特地貌。调动所学知识---其成因--可溶性岩石和流水作用,9题正选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24.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
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
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
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
D.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
【答案】C
【解析】利用地理景观图进行区域空间定位和利用地理景观图判断、分析区域的环境特征,本图是喀斯特地貌无疑但认定是(我国)南方喀斯特还是稍有疑义。但作为选择题其选项也有一定的指向性,故本区域为西南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2007年,“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形地貌奇观通过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审议,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25.与图示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同的地区是
A.西欧平原        B.湄公河三角洲
C.五大湖沿岸       D.墨累-达令盆地
【答案】B
【解析】四个选项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A.西欧平原畜牧业,B.湄公河三角洲水稻种植业,C.五大湖沿岸乳畜业,D.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显然只有B与南方农业地域类型相近。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全国卷Ⅰ(新课程))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石油进口国,随着需求的增加,石油进口量还将继续增长。近年,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持续走高。回答1~4题。
26.图1为某地地层示意。从P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①、②、③“层”时,可能分别探测到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A.天然气       水           石油
B.水           石油         天然气
C.石油         天然气      
D.天然气       石油        
【答案】D
【解析】天然气、石油、水的比重大小关系为天然气<石油<水,因此在地下的分布规律为天然气、石油漂浮在地下水上方,天然气又分布于石油的上方。
27.一艘油轮从波斯湾驶往我国沿海。6月下旬经马尔代夫附近海域、马六甲海峡到新加波,该油轮
A.先顺水航行,后逆水航行
B.桅杆的日影始终出现在南侧
C.可以不经过吉隆坡西南海域
D.航行期间,雨少晴多

【答案】B

【解析】首先A项没有后逆水的情况,因为马尔代夫在印度洋,印度洋夏季的洋流是呈顺时针的,因此是顺水.C项吉龙坡西南海域是属马六甲海峡,我国的油轮运输一般都是要经过这里的,这里被称为中国石油生命线.D项马尔代夫是属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B项因为6月下旬差不多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靠,马六甲海峡比回归线往下很多因此选B.

28.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已于2004年建成通气。该工程主线的西部起点位于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鄂尔多斯高原

【答案】A
29.最近三四年间,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暴涨,主要原因在于
①运输成本增加                  ②垄断的加强
③供需关系的改变                ④炼油工业的大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最近三四年,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暴涨主要是由供求关系的改变引起的,③正确。而垄断的加强又影响供求关系,②正确。应选B。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重庆卷)图4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4,回答8~10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30.图中高速公路遂道穿过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答案】D
【解析】从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越地区的岩层弯曲状况可以看出,岩层向上隆起,为背斜成山,所以选D。
31.图中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推断未知岩层应为
A.页岩        B.板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
【答案】C 
【解析】(石)芽、溶洞等地形为喀斯特地貌区,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32.若河流沿岸地区柑橘分布广泛,则图中乙地常见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针叶林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得知,河流沿岸地区柑橘广布,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亚热带地区,所以常见植被类型最可能为常绿叶林。
33.(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地理事物中,属地质构造的是(    )
A.角峰    B.三角洲  C.地垒    D.峡湾
【答案】C
【解析】
(2007年高考上海卷地理)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
34.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答案】C
【解析】煤是古代植物遗体的堆积层埋在地下后,经过长时期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属于外生矿。其所在岩石为沉积岩。
35.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分别属于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答案】D
【解析】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岩浆岩的一种)、砂岩为沉积岩,而石英岩则由石英砂岩或硅质岩变质而成的变质岩。
36.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答案】C
【解析】本题的解答要抓住三大类岩石转化的关键点,即:岩浆形成的只能是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而形成。
(2007年高考江苏卷地理)下图为我国江南园林小景。读图,回答5~6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37.图中的太湖石是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
【答案】C
【解析】太湖石本身取自自然,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形成与喀斯特地貌的成因相同,即石灰岩遇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对石灰岩进行溶解和冲刷形成的,故属于流水的侵蚀作用。

38.江南园林中常用太湖石构景,形成奇峰怪石的山景。这种山景属于
A.喀斯特地貌景观 B.水文地理景观图 C.地质地貌景观  D.人文景观
【答案】D
【解析】我国古代园林,要求再现自然,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人地和谐的效果。再现自然,而非自然,故从旅游资源的分类来看,属于人文景观。太湖石在园林中比较常见,属于人文景观中的建筑景观,是人文景观中的重要标志。
39.(2007年高考山东卷文综)图2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是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A.①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 B.②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
C.③指示的岩层分解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 D.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C 

【解析】很明显图示地区为喀斯特地貌。①处为石林,②处为溶洞,都是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③指示的岩层分界面曾遭受过风化、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④指示的岩层向下变曲,地质构造成为向斜,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2007年高考四川卷文综)图1是我国某山脉东、西坡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40.结合图例,推断甲处岩石形成处的古地理环境是
A.沙漠    B.沼泽    C.海洋    D.苔原
【答案】C
【解析】本题以我国一山脉的地质剖面图为情景,考查考生区域定位和读图分析能力。由甲处的岩石类型(石灰岩)推知形成古地理环境为海洋。
41.由图1得出的推断,正确的是
A.东坡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B.山麓气温比山顶约高21℃
C.该山以西绿洲农业特色突出    D.该山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答案】C
【解析】由图中银川所在位置可以判断图中山脉为贺兰山,东西两侧地形为宁夏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该山地东坡河流虽然落差大,但流量不大,故选项A错;该山麓与山顶海拔分别为1500m、3500m,高差2000m,气温相差12℃,考试选项B错;该山地以西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绿洲农业生产特色突出,选项C正确;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吻合,该山地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地处我国的牧区,选项D错。
误区点析:第1题,一些考生不明白石灰岩的沉积环境,错选B(沼泽)或D(苔原)。石灰岩为海相沉积岩,沼泽、苔原的沉积为陆相沉积。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北京卷)图1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1、2题。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42.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分别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基本地形的认识与判读。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山脊和山谷:如图所示,山谷和山脊几乎具有同样的等高线形态,因而要从等高线的高程来区分,表示山脊的等高线是凸向山脊的低处,如图中A处.表示山谷的等高线则凸向谷底的高处,如图中B处。

因此,由题图,可以判断出①是鞍部、②是山坡、③是山脊、④是山脊、⑤是山谷,选项D正确。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43.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侵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运动与循环过程,以及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意,题干上讲: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这说明该地区的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首先是地质历史上的岩石形成,后来发生地球内部物质的上升运动,岩浆上升涌出侵入到地壳中,形成侵入型岩浆岩(即花岗岩侵入体),后来发生地壳上升运动,花岗岩出露地表,受到外力的风化、侵蚀,然后是搬运等过程,选项C正确。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卷)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图7示意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完成25~26题。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44.“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
A.水平错断      B.褶皱凹陷      C.断裂陷落      D.水平张裂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地质作用及地貌。渭河平原为断裂陷落的地堑。
45.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           
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强,人们为了要开垦荒地,增加耕地,大量破坏了植被,使得古长安“陆海”不复存在。
(2007年高考海南卷地理)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回答11~12题。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46.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A.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
B.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
C.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
D.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内力作用与岩石的形成,岩层的分布,沉积岩的分布规律,火山岩的形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沉积岩地层由下至上分布,由老到新,故沉积岩顺序为,沉积岩3、沉积岩2、沉积岩1;火成岩1侵入到沉积岩3、沉积岩2中,说明火成岩1形成晚;火成岩2形成了火山,属喷出岩,说明沉积岩1还未形成,因此答案为D。
47.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侵入岩,图3中
A.火成岩1为喷出岩      B.火成岩2为喷出岩
C.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喷出岩   D.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侵入岩
【答案】B
【解析】火成岩1为侵入岩,火成岩2为喷出岩(形成了火山)。
48.(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                                  图1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
【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岩层的弯曲情况,可知乙处是背斜,丙处是向斜,甲处岩层断裂并发生明显的位移,即为断层,所以选B。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版全国卷)读图1,完成1~2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49.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答案】D
【解析】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是火山岩,是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桨冷却形成的火山岩,岩浆直接来自地幔。
50.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答案】C
【解析】山体岩石是火山岩,属于岩浆岩,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在地球表层在外力作用下可转化为沉积岩。
51.(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卷)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                   B. 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
C. 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                 D. 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
【答案】A
【解析】弯道凹岸侵蚀而凸岸堆积;平直河道北半球右岸侵蚀而左岸堆积,南半球反之.故选A.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图6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第8、9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52.图中
A.河流形成与距今2300万年前  B.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
C.②处底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   D.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答案】D
【解析】以地质结构示意图为情景,考察地质过程以及地貌对聚落形成的影响(本题有人教版痕迹),思维能力的要求是推理、判断能力。第20题,现实的地质过程应该是距今110万年前,依次形成了四个比较明显的沉积层,后来地层受到挤压上升,形成向斜构造,并伴随断裂发生,沿断裂面左侧继续抬升明显,右侧相对较低区域发育了河流,外力作用以下切侵蚀为主,由于时间相对较长,形成侵蚀宽谷和阶地,在河漫滩处伴随沉积。由于距今2300万年岩层被侵蚀,可以判断河流形成于后,排除A;根据地质过程推断,①地应该为先沉积后侵蚀,排除B;②处地层由下向上明显分为三层,不可能是连续的,排除C;根据河流流向和凹岸侵蚀、凸岸沉积特点,D项正确。

53.该聚落
A.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   B.坐落爱河流冲积平原上
C.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
【答案】C
【解析】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阶地上,应该是外力侵蚀发生后,排除A、B;河滩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不适宜聚落的发展,排除D。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欧洲北纬50°中部应该为落叶阔叶林,故选C。
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5~6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54.(2009年高考江苏卷)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②    B.③    C.④   D.⑤
【答案】D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理解。图3中箭头①表示固结成岩,箭头②表示沉积岩受高温熔融作用(重熔再生),箭头③表示熔岩冷却,箭头④表示熔岩在内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箭头⑤表示变质作用,箭头⑥表示变质岩受到外力作用。作答第5题,学生对玉石的形成了解甚少,但大理岩是典型变质岩,故据题干提示“昆仑玉与大理石的形成过程同属”,选择D。
55.(2009年高考江苏卷)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I——①    B.Ⅱ——③
C.Ⅲ——⑤   D.⑥——I
【答案】A
【解析】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的化石环境为沉积环境,通过箭头①固结成岩作用完成。故第6题选A。
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回答7-8题。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卷)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3~4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56.据图2判断,古海蚀地貌在此出现,反映了几千年以来该地区
A.陆地相对上升      B.海水沉积作用加强
C.海面相对上升      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难度容易。
【解题思路】据题图,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出现古海蚀地貌,说明该地的陆地部分早期是海底,受到海水的侵蚀作用较强,后来因地壳运动作用而相对上升所致,选项A正确。
57.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形剖面图的画法和作用以及比例尺的含义。地形剖面图作用是反映某条剖面沿线的地势起伏状况。一般画地形剖面图时,水平比例尺与原地形图相同,垂直比例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能够表示出剖面线上的最高和最低值为根据。垂直比例尺越大,纵坐标越长,反映的起伏状况越明显。
58.(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卷)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3示意),其成因是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A. 侵蚀—搬运作用                           B. 搬运—堆积作用
C. 风化—侵蚀作用                           D. 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答案】B
【解析】流水的搬运作用与流速相关,三峡大坝的建设,使三峡大坝下游流速稳定,搬运能力增强,从而减少了颗粒较小的泥沙沉积.故选B.
图4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4完成7—9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59.(2009年高考北京卷) 图中
A.乙处为河流冲积扇   
B.丙处侵蚀比对岸强  
C.丁处矿床为天然气 
D.戊处位于背斜谷内
【答案】D
【解析】乙处为河流入海口位置一般发育河口三角洲;河流两岸的侵蚀与地转偏向力、河流的凹凸有关,一般凹岸比凸岸严重;丁处位于花岗岩附近,易发生变质,石油和天然气一般贮藏在沉积岩中;从岩层的形态来看戊处是背斜构造,顶部因受张力破碎易侵蚀,故选D。
60.(2009年高考北京卷) 岛内最大零售商业点位于甲村
①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②商业从业人口多  
③商业组织形式复杂 
④人口数量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商业中心的形成要有便利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故选B。
61.(2009年高考北京卷) 在海岛开发过程中,该岛
A.人口容量主要受耕地、矿产资源限制  
B.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甜菜、香蕉和橡胶
C.河流入海口处地势开阔,适宜建设深水港
D.需要防范强风、暴雨、风暴潮等自然灾害
【答案】D
【解析】人口容量受多种因素影响:资源、技术、对外开放程度、消费水平。随科技水平的提高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是不断变化的;甜菜不适宜种植在热带海岛。河流入海口容出现泥沙沉积,水位深度不够,不宜建深水港。热带海岛易出现强风、暴雨、风暴潮等自然灾害。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图9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25~26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62.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A.11月至次年1月        B.2月至4月       C.5月至7月      D.8月至10月
【答案】A
【点拨】左图给出了流量和降水量的月份变化,在时间上明显不一致(不同步),河流的搬运能力主要是河流的径流量(流速)在起作用,不是降雨量,很多学生会误答了降雨最多的季节。选A.

63.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湿地调储

【答案】D 

【解析】右图中甲地周围是大片的沼泽,沼泽具有吸纳洪水、调蓄流量的作用,故河流径流峰值滞后于降水峰值。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文综北京卷(旧课程))图3为一典型褶曲剖面,读图回答9—10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图3
64.图示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
【答案】D
【解析】显然,第三纪岩层较侏罗纪新,所以由图可知,岩层分布由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
65.图示山岭是(  )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答案】B
【解析】由上题可知为向斜,槽部岩石无变化,说明坚实抗侵蚀而没有裂隙。故为B。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图4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回答7~8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图4
66.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答案】C
【解析】由四幅景观图地表特征可判断 a、d为石灰岩地貌,b为火山地貌,c为坚硬的花岗岩地貌,故 C 选项正确。
67.a图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河流沉积作用                                         B.湖泊沉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溶蚀侵蚀作用
【答案】D
【解析】a图石灰岩地貌。地表峰林,地下溶洞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即 D 选项正确。
(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图1是“护送2008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大本营”图片,图2是浙江“雁荡胜境”图片。读图回答第1题。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68.形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和雁荡山陡崖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位蚀、流水堆积        B.冰川堆积、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冰川侵蚀        D.冰川侵蚀、风力沉秘

【答案】B
【解析】奥运圣火登顶珠峰大本营在珠峰的山麓地带,珠峰上的冰川沿冰川谷不断下滑,在山麓地带融化,冰川中所携带的大量碎屑在此堆积形成碎屑堆积物。雁荡山地处我国沿海地区,年降水量大,且山高坡陡,河流水量大、水流急,长期的流水侵蚀形成了陡崖峡谷。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全国卷Ⅱ(新课程))读图2回答3~6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69.九州一帕劳海岭
A.位于亚欧板块上                B.位于印度洋板块上
C.位于太平洋板块上              D.是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界线

【答案】C  
【解析】
主要考查利用经纬网和海岭、海沟来进行定位。本题根据经纬度马荣火山和九州—帕劳海岭都位于台湾岛的东南面,1210E、北回归线从台湾中部经过,由此推断马荣火山应该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附近,九州—帕劳海岭应该位于太平洋上。

70.因板块挤压引发的地震多位于图中的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附近

【答案】A

【解析】①②因为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所以多板块挤压引起的地震。

71.马荣火山所在的国家是
【答案】C
【解析】同样推断出马荣山所在的国家为菲律宾。

A.1400千米       B.1200千米    C.1000千米       D.800千米

72.马荣火山与九州—帕劳海岭的距离约
A.1400千米        B.1200千米    C.1000千米       D.800千米
【答案】B
【解析】马荣火山与九州—帕劳海岭,经度相差10度左右,该地区靠近赤道地区——111 km/1度经度。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北京卷(旧课程))读图2和图3,图2中著名的古代建筑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回答5~7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73.大理石(  )
A.因变质作用而形成                           B.按成因属于岩浆岩
C.因外力作用而形成                           D.形成于地壳硅镁层
【答案】A
【解析】大理石按成因属变质岩,故 A 选项正确。
74.该建筑位于图3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此建筑为泰姬陵,位于印度新德里,即图中③处,故 C 选项正确。
75.图3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相比(  )
A.①、②两地均为荒漠             B.②地年降水量最少
C.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D.④地比①地气温年较差大
【答案】C
【解析】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相比①为热带沙漠气候,②属地中海气候,③④属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干湿季,故 C 选项正确。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图2是反映岩石圈板块分布情况的地球剖面示意。读图2回答8~9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图2
76.在六大板块中,图中反映出的板块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答案】A
【解析】
77.比较K、L、M、N四地洋底地壳的地质年龄(    )
A.L>N            B.L<N<>           C.L>K                D.M>N
【答案】D
【解析】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文综北京卷(新课程))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95.9°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回答1~4题。
78.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1中的(  )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
79.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
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答案】B
【解析】根据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95.5°E)这个位置,可判断不是位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界,所以排除A.C选项。再排除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应选择B选项。
80.海啸以800千米/小时的速度传播到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4.2°N,73.5°E)时,当地区时约为( )
A.6时            B.9时           C.12时              D.15时
【答案】B
【解析】
81.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  )
①人口老龄化 ②沿海人口密度大 ③多河流入海口 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这次地震引发海啸,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沿海人口密度大,缺乏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全国卷Ⅲ(新课程))2005平3月28日23时9分(东7区区时),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不久又相继在该岛西略偏北l00千来海底和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据此回答3-5题。

82.该8.7级地震发生时,纽约(西5区)为
A.29日10时9分    B.27日11时9分  C.27日12时9分    D.28日11时9分
【答案】D 

【解析】东7区与西5区区时相差12小时,且西5区时间较东7区迟,其计算方法为:23时9分-12小时=11时9分,而且日期不变。

83.该岛附近作为板块边界的海沟的走向为
A.东西向        B.东北—西南向    C南北向        D.西北—东南向

【答案】D

【解析】题干中提到的两次余震,①发生在岛屿的西略偏北100千米海底,②发生在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而且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综合以上的推理,尽管不知道该海沟的名称,也能作出西北—东南走向的判断。

84.该海沟两侧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答案】C
【解析】两大板块中的印度洋板块较易判断出,亚欧板块较易误作太平洋板块。区分的方法为发生地震的东南亚地区,特别是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是亚欧大陆的延伸部分,从而作出亚欧板块的正确判断。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北京卷(新课程))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测量队于2005年5月22日成功登顶。回答3—6题。
85.登顶队员在北京时间13时前撤离,主要是为了避开(    )
A. 大量冰雪融化         B. 泥石流爆发      
C. 强对流天气           D. 强紫外线辐射
【答案】C
【解析】珠穆朗玛峰与北京相差大约2个小时的区时,北京时间13时——珠穆朗玛峰约11时。当地的12点前后是太阳辐射最强烈的时候,地表强烈增温,空气强烈上升而形成强对流天气,多暴风雪现象。青藏高原上的太阳辐射都较大,登山队员对此应作好充分的准备,是可以减轻危害的,但暴风雪等强对流天气则没有办法避免,只好在时间上避开。

86.珠穆朗玛峰峰顶比同纬度海平面(    )
A. 白昼略长                B. 黑夜略长        
C. 自转线速度略小       D. 自转角速度略大

【答案】A

【解析】地球上的同纬度地区,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相同的,但珠穆朗玛峰因海拔较同纬度地区高,距地心的半径大,因此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弧长)较同纬度地区大。地球上除了南北极点外,角速度处处相等(15°/小时)。因海拔高,太阳落山的时间较同纬度地区迟,因此白昼时间较同纬度略长。

87.导致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变化的是(    )
A. 地面沉降             B. 地壳运动        
C. 变质作用             D. 海平面升降

【答案】B 

【解析】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受板块运动的影响,现在仍然在继续增高。

88.登顶队员从积雪冰川带下山,依次经过的垂直自然带是(    )
A. 高山草原带—高山草甸带—高山针叶林带   
B. 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C. 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高山针叶林带   
D. 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高山草原带
【答案】D
【解析】珠穆朗玛峰自山顶——山麓的完整垂直自然带名称依次为冰雪带、荒漠带、高山草甸(高山冰雪融水自上而下流淌,首先形成的应该是水草较好的高山草甸,然后是普通的草原)、高山草原、高山灌木、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地壳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形成了矿物,矿物组成了岩石,
89.地壳中已经发现90多种化学元素,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是
 A.氧、硅    B.硅、铝    C.铝、钠    D.铁、镁
【答案】A   
【解析】地壳元素成分识记考查。
90.大多数变质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
 A.表面有大量气孔    B.具有明显层理构造  
C.含有动植物化石     D.矿物颗粒定向排列
【答案】D 
【解析】考查变质岩特征。
91.峰林、石芽等地表形态大量发育的地区,其主要岩石类型是
A.变质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石灰岩
【答案】D
【解析】考查喀什特地貌岩石组成。
(2007年高考天津卷)下图是喜马拉雅山区某交通不便谷地中的景观图。读下图,回答8~9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92.图中地质构造形成并出露地表的主要原因是岩层
A.受挤压,经侵蚀 B.受挤压,经风化 C.受张力,经搬运 D.受张力,经沉积
【答案】A
【解析】本题的考查目标是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谷地的形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内力作用断裂形成的例如东非大裂谷;第二种是随着地壳隆起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的,例如三峡。解决此题注意裸露的褶皱弯曲地貌、题干中给出的“山区谷地”、“露出地表的地质构造”,认真读图,此处岩层向上拱起,说明岩层受到水平方向挤压的作用,在岩层挤压隆起过程中,受侵蚀作用而形成的。
93.形成图中乡村聚落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应该是
A.地质灾害少  B.土地可以耕牧  C.河湖密度大  D.旅游资源丰富
【答案】B
【解析】温带高原和山区的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区,主要是因为地势较平坦、热量充足、水源便利、利于农业生产。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卷)石英是一种稳定物质,广泛存在于岩石、沙土中。深海沉积物中的石英短期内不会自生自灭。图10示意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石英含量分布。完成31~32题。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94.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石英主要源自
A.北美西部荒漠地区           B.日本东侧海底火山
C.亚洲内陆荒漠地区           D.北美西侧海底火山

【答案】C
【解析】:考查风力作用与地貌.根据题意可知,北太平洋沉积物应当为风力作用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为中纬度盛行西风的结果,所以选C

95.石英粉尘从源地到达北太平洋主要通过
A.大气环流       B.大洋环流      C.水循环      D.岩石圈物质循环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自然环境的物质运动.石英粉尘的移动是风力作用的结果,是大气环流的结果.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5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6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据此回答11~12题。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                                                          d
                                   图5                                        图6

96.图5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A.向斜、背斜和断层                B.断层、向斜和背斜
C.背斜、向斜和断层                D.背斜、断层和向斜

【答案】C
【解析】根据岩层弯曲情况和是否断裂并出现位移情况可知,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背斜、向斜和断层。
97.与图6相对应的剖面图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答案】D
【解析】图3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从图中可知甲侧记录稀疏、乙侧记录密集、从甲到乙越来越密集,则可知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越来越慢,说明在乙侧坡度增大了,为上坡,而在甲地为下坡速度快,即与图3相对应的剖面图是d图。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98.(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答案】B
【解析】曲流的东岸即乙所在地,是河流的凸岸,河流在凸岸堆积,在凹岸侵蚀,所以在历史上的房屋都建在凸岸处即乙地,即B项正确,诗中表述的情景一般发生在河流落差小的中下游地区,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情况可知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即从北向南流。
99.(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流向    B.含沙量 C.汛期    D.流量
【答案】A
【解析】内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从而影响到河流的流向,含沙量与地表植被覆盖率有关,汛期、流量与河流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有关。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山东卷)图3为某地地质的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100.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④①   B.③①④
C.④②①   D.④①③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岩石圈内部物质循环运动规律,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图及图例,该地为喀斯特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一般地,地下岩浆上升涌出,冷却凝固形成岩石。而在石灰岩分布广的地区,地表水沿着岩层裂隙垂直向下溶蚀,并有塌陷发生,成为地表水流向地下河或地下溶洞的垂直通道,称之为落水洞。按其形态特征可分为裂隙状落水洞、竖井状落水洞和漏斗状落水洞等。同时,重力水的堆积是溶洞堆积地貌的主要形成方式,溶解了大量可溶性岩的水滴断续的从溶洞顶部落下并不断积累,从而形成绚丽多彩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石钟乳是一种呈倒锥状的岩溶堆积物,大的可达数米,小的只有几厘米,主要是岩溶水沿着溶洞顶部细小的裂隙渗出并在滴水处不断沉淀产生的。它紧紧与洞顶相连,不断向洞底延伸。石笋是由洞底向上伸展的岩溶堆积物,主要是岩溶水滴滴落到洞底并不断沉积的产物,它与石钟乳相对生长,一般呈笋状、塔状和锥状。按照上述形成过程的分析,很容易判断:在图中所示的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先有岩石的形成,然后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形成地下洞穴和暗河,再然后,就是岩溶水滴滴落沉积形成石钟乳和石笋等地下地貌景观,选项D正确。
【知识拓展】喀斯特地貌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101.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及成因、流水侵蚀、水土流失等知识点。难度低。
【解题思路】由题图因该地是喀斯特地貌地区,流水溶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土壤土层瘠薄,土壤贫瘠,选项C正确。显然,选项A、D错误。而该地区是石灰岩广布的地区,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说明该地区的岩石为变质岩,选项B错误。

二、综合题
102.(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32)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回答: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 
(1)图中:海底地形A处为       ,P处为       ;B处是       物质上升处。
(2)在M、N板块的地壳部分,硅铝层较薄、甚至缺失的是      (填写字母)板块的地壳处。
(3)下列各类岩石中,在H处常见的是(  )
A.玄武岩               B.页岩         C.花岗岩               D.石英岩
(4)据勘探,C、D、E三处海底地层岩石年龄按自老到新依次排列是     ,这个发现为           学说的建立提供了事实依据。
(5)如M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则N板块的名称是             板块,当M板块俯冲到N板块下面,N板块受挤压上拱,形成高大山系的名称是               山系。
【答案】
(1)海沟        海岭       地幔
(2)M
(3)A
(4)ECD       海底扩张
(5)美洲       科迪勒拉
【解析】

103.(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1)图2-38为某“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图中数码序号1、2、3、4、5依次排列,表示地层由新至老或由老至新,读图解答: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1)图中A处的地质构造属-------- 。
(2)地质勘探队员在M处地层中发现了大量三叶虫化石,在N处地层中发现了恐龙蛋化石。判断:图中B处的地质构造应属--------,依据是:--------。
(3)C处的地质构造属       ,该处形成谷地的原因是--------:。
【答案】
 (1)地堑
(2)向斜     根据化石可知地层①比地层⑤岩层新,所以B处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从而可以判断为向斜
(3)背斜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后岩层被破坏,易受侵蚀,成为谷地
【解析】

104.(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山东基本能测经勘查,基地岩层剖而示意图如右所示。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1)为确保村民饮用水质量和农田灌溉用水量在甲和乙两地选择一处挖井最合理的选址是________地。

(2)在持续降雨的情况下该地地表径流流向丙位置丙地最有可能自然形成

 A、河流 B、喷泉 C、水库 D、瀑布

【答案】(1)甲 (2)A

【解析】(1)地质构造向斜盆地承压水图判读。甲为排泄区,乙为承压区,就水质而言,甲处水质好于乙处;

(2)丙地位于补给区,在持续降雨的情况下,成为承压水的来源区,所以可能自然形成河流。喷泉不可能形成在补给区,可能形成在承压和承压与排泄区有地下断层处;瀑布与地形地势和岩性及稳定的持续水源有关;水库是人为修建大坝蓄水而成,根据题干不可能。
105.(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63-65)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⑴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       。图中,陡崖出现在       处。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                        
⑵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_,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       ,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       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
⑶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属不可复生,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
                         性。

【答案】(1)背斜;向斜;断层;丙;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该处容易形成断裂,岩石比较破碎,因此更容易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地势逐渐降低,而形成山谷

(2)④;②;①

(3)不可逆
【解析】解决该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背向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的为背斜中间新、两翼老的为向斜。(2)褶皱形成初期背斜成山向斜成谷遭受外力侵蚀后背斜容易成为谷地向斜成为山岭。(3)寻找油气找背斜寻找地下水找向斜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