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山海经》[9] 云台山中说少昊(二)

 如水似衡0919 2013-07-19



    一、云台山中百鸟园

  焦作古代著名诗人李商隐《霜月》诗中写到: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大雁属于候鸟,每当秋冬之交,它们就从北方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又经过长途旅行回到北方来产蛋繁殖。然而,2008年12月冬至这一天,记者再上云台山,在子房水库上游,竟然见到寒风中有两只低飞的大雁。已经是开始“数九”的季节了,在云台山,依然有并未飞去的大雁,它们是在云台山过冬的大雁吗?如果不是旅游开发,温盘峪时常人流如织,记者想,那里应该是整个冬季留守云台山的大雁的最佳栖息地。

  上古时期,翠密山林、云起云落的云台山,冬暖夏凉、流水琴音的温盘峪,浓荫蔽日、枝干盘曲的扶桑树,如此自然条件,自然是鸟类的生态乐园。

  《左传•昭公十七年》载:“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以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於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少皞时期的云台山是鸟类的世界。燕子、伯劳、鹦雀、锦鸡、鹁鸪、鸷鸟、布谷、雄鹰、斑鸠、扈鸟、野鸡、麻雀、喜鹊、孔雀……各种各样的鸟儿都有,各种各样的鸟儿都有用处,各种各样的鸟儿都在为人类服务。鸟尽其才,各司其职,协调活动,莺歌燕语,百鸟齐鸣。太史公在《史记》中也讲到:“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馀,於是有天地神祇物类之官。”应劭的解释是:“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官。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我们找不到以云纪官的黄帝与云起云落的云台山有没有关系的史料,找不到史料中的涿鹿之战是不是发生在云台山下大陆村一带,找不到史料中的阪泉之战与云台山下的板桥村有没有联系,找不到黄帝合符釜山是不是云台山这座伏釜山。但黄帝之子少昊,活动在云台山中,创制历法于云台山中,登帝位于扶桑树下,倒确实是明明白白写在一部自古不知为哪家经典的《山海经》中。

  中华民族在上古时期,与鸟类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上古时期的中华民族文化,有着浓重的山林文化特色。自从伏羲发明网罟,到商汤网开一面,中华民族上古典籍中与网有关的词类,更多的是针对了山林中的鸟类,而不是江海湖泊中的鱼类。

  如今,云台山中的温盘峪,依然景色迷人,只是鸟类要少好多。太昊时期的温盘峪一带,大约有“珍禽寨”、“涉禽池”、“攀禽林”、“孔雀台”、“雉坪”等应有的设施。迭水流瀑布之间,有鸟语花香景致,有人鸟同栖佳趣。驯养鸟类,人工鸟园,那时倒是必有的。上古时期云台山中的百鸟园,应该是中国鸟类观察、驯养、保护中心之一。可以想象,园中矗立着一张张巨型鸟网,网内放养近百个品种的鸟类,驯鸟人在纯粹自然环境的百鸟园中,观察欣赏五彩斑斓的珍奇鸟类,聆听悦耳的鸟鸣,有着亲手喂鸟的乐趣。今天的我们,于钢筋水泥铸就的城市,遥想上古云台山百鸟园的浓荫、清风、鸟鸣、彩羽,依然能够涤荡尘嚣中的心灵。然而,那时节的太昊他们,不是为了闲情逸致。玄鸟氏负责捕获、驯养、观察玄鸟,是为了准确记录春分的来临;伯赵氏负责捕获、驯养、观察伯劳鸟,是为了准确记录夏至的来临。青鸟司启,丹鸟司闭,祝鸠司徒,鴡鸠司马,鸤鸠司空,爽鸠司寇,鹘鸠司事……无不责任重大。鸿毛重,泰山轻,乃至乱节令者杀无赦。修武县古城南门上的“南厄”,记载的就是血色教训。云台山有着深层而浓郁的鸟文化色彩。云台山有着深藏的中华文明与文化。《论语》中有一句“学而时习之”,其中学习的“习”字,被注解家解释为学生要像鸟儿在天空飞翔时那样,作出不停地颤动翅膀的努力。“祝鸠氏,司徒也”。这里讲的是,祝鸠司徒,负责捕获、驯养、观察斑鸠鸟的人,是负责人民文化与教育的人,是普及、督察民风民俗的人;学习的“习”,指的是教育者,不是指学生。“学习”一词,竟然应该是学生与老师二者的合称。

  上古时期,云台山前,穷桑之地,湖泊密布,草木繁盛,树丛中生息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与鸟类,它们在远古的阳光下,觅食或歌唱。它们用远古文化的阳光,照亮数千年之后的我们。

  二、少昊奠定凤凰文化

  《左传•昭公十七年》载:“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郯子所谓“吾祖也,我知之”,因为郯子是少昊后人,以少昊为始祖,便以为自己了解少昊。郯子知道什么呢?郯子所知道的是真是假?“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郯子的这个所谓知,或许是错的,是想当然的猜想。“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仲尼即孔子圣人,听说郯子谈论这个话题,也跑去学习,并且学习后感叹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圣人孔子也忽略了郯子所说,或许根本不可信。“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在郯子认为,颛顼(黄帝之孙,少昊之侄)以后,人们只知道近代的历史,已经不知道远古的历史了。帝王是人民的教导者,让人民听命于己,不懂得历史,是讲不出让人民听命于己的道理的。话讲的很有道理,但这个郯子也同样不懂得颛顼之前的历史,不懂得中华民族文化的真谛。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无论是老子文化,还是孔子文化,还是其他诸子文化,都存在这种“郯子特色”:夸夸其谈,道理十足,足以形成诸子经典,实际上全不是远古史实。孔子就曾经吹嘘过,说自己懂得夏代文化,只是杞人的现实状况不能证明孔子的知识;说自己懂得商代文化,只是宋人的现实状况不能证明孔子的知识。孔子是真懂还是假懂呢?孔子应该属于吹大话。孔子如果真的懂得夏代文化、商代文化,从今天大量出土的商代文物来看,那是与周代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是足以否定周代文化的文化,是足以否定孔子自己所创立的儒家文化的文化。

  “大皞(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伏羲奠定了中华民族龙文化。中华民族龙文化中,龙不是动物,不是由动物中马、蛇、蜥蜴等身子的组合;龙也不是图腾,不是纯粹虚幻的精神产物,不是“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地理与人合一的文化内容,有其丰富玄奥的理论依据,以及翔实的操作方法与技艺。

  同样,少昊也不是所谓“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远古时期,三皇之首伏羲被称为太昊;五帝之首玄嚣(又称青阳、挚或质等)被称为少昊。太为长,少为次。昊指的是明白、明白人的意思。太昊、少昊的叫法,就是说伏羲是第一个大明白人,青阳是第二个大明白人。这类似于后世孔子被称圣人,孟子被称亚圣。太昊伏羲是第一个明白人,是个大明白人。伏羲始作八卦,昭阴阳,明道体,通天地,类万物,启人智慧,奠定中华民族龙文化,无异于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道路上升起一轮太阳,照亮了人类前进的方向。那么少昊玄嚣呢?少昊为什么被称为第二个明白人?原来少昊在位期间,因修太昊伏羲之法,故称少昊。少昊有好几个儿子,其中一个名字叫重。重有着人的面孔,鸟的身体,重的脸形是四四方方的,经常穿着白色衣服,出行时驾驭两条飞龙,由于他的非凡才干,受到伏羲部落的器重和垂青,成为神话中的木神,和伏羲部落共同掌管春天,人们称之为句芒。少昊之子重加入伏羲部落,也是少昊玄嚣修太昊伏羲之法的一个例证。修太昊伏羲之法,就是学习伏羲的东西,就是学习伏羲创立的易经八卦。不仅少昊学习伏羲的易经八卦,少昊与重父子两代都学习伏羲的易经八卦。上古时期中国人的名字,往往不是家人或自己起的,而是其他人对一个人的称呼,这种称呼又往往是对这个人一生是干什么的、有什么主要贡献的一种概括。比如伏羲被称为伏羲,是说这个人是捕获牺牲的人;比如说神农被称为神农,是说这个人创立了上古巫觋文化、鬼神文化;比如黄帝被称为黄帝,是说这个人开疆辟土,创立大地、农业文化。黄帝之孙、少昊之子,重这个名字,或许就与易经八卦有极大关系,是又一次把易经8个经卦重复为64卦之人。重有着人的面孔,鸟的身体,重的脸形是四四方方的,这是什么呢?这是“重”这个字,也是一幅画。后人讲书画同源,实际上是字画同源。中国文字的诞生,不是源自刻画符号,而是源自画画。这种“字画”如同上古时期人的名字来历,是要把一个人是干什么的等内容也给画进去、写进去的。重的脸形四四方方,正是易经中的图书的一种摹写。

  太昊伏羲首创易经太极八卦,少昊玄嚣修太昊伏羲之法,也就是继承和掌握关于易经八卦学问。伏羲创立易经八卦,其根本目的在于奠定中华民族龙文化,使得中华民族龙的传人千秋万代生生不息。少昊玄嚣在伏羲龙文化的基础上,创立凤凰文化。

  什么是凤凰?同人们凭想象解释龙文化一样,人们用西方图腾说把凤凰也解释为精神信仰虚构类产物,同样是严重的错误。凤凰也同样不是某种飞禽,不是孔雀、野鸡、鹰等鸟类身子的集合体。凤凰文化是龙文化的补充,是易经风水文化所讲的中华民族龙脉的另一种方法与用法:西北来龙谓之龙,东方来龙谓之凤。重出行时驾驭两条飞龙,正是这一写照。凤凰文化依然属于山河大地与人类生命的关系的内容,属于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内容。更准确地讲,上古时期,易有三种,伏羲、女娲、神农时期的易经是《连山易》;黄帝时期的易经是《归藏易》;之后才有后世的《周易》。与商代末期、周代初期周文王将易经中的《归藏易》推演为《周易》,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建立周朝的过程恰恰相反。黄帝时期是黄帝得天下,黄帝的儿子少昊与孙子重将易经中的《连山易》推演为《归藏易》。少昊是《归藏易》的演易人。史传《山海经》作者,是大禹同时代的伯益。西汉刘歆《上山海经表》:“ 已定《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国语•郑语》载:“少昊之后伯益也。”伯益正是少昊与重的后代。在易经中,表示火的离卦代表凤凰。在《归藏易》中,离卦位于西方,因此,少昊玄嚣才另有“西皇”、“金天氏”等与方位上的西方有关的称谓,这是后人又一次误把《山海经》图书上的方位当做了实际地理方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