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治校三方略

 太阳下的森林 2013-07-21
眼界就是境界 

  学校的领导关键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教育理念的指引。而先进的教育思想来源于校长崇高的理想和境界,没有崇高的理想和境界,校长就可能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淖中,不能自拔。可以说,校长的境界有多高,学校办学思想的层次就有多高。而校长崇高的境界又来自高远的眼界,从某种意义上讲,眼界就是境界,校长的眼界有多高,境界就有多高,反之亦然。一个优秀的校长不但要目光远大,眼界高远,更应境界崇高,有远大的教育理想和抱负;更应淡泊名利,超凡脱俗,不搞短期行为,不搞急功近利,一心一意为民族的大业、国家的命运着想,对学生的终生幸福发展负责,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同一切违背教育规律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为教育的理想奋斗终生。修养、素质的不同,决定着校长眼界、境界的高低。 

  思路就是出路 

  许多学校办学没有效益,校长苦于找不到发展的出路,其原因就是缺乏思路。在企业界,思路就是出路,出路就是财路,出路就是效益。运用到教育界也是同理,没有思路学校就没有发展的出路,就没有腾飞的机遇。思路从哪里来?它来源于科学的发展观,来源于不断的自主创新,来源于对学校情况全面的系统思考。校长要有思路,首先要搞好文化诊断。校长要率领教师运用科学发展观,高屋建瓴地对学校的过去、现在进行系统的思考,从学校发展的轨迹中总结出学校值得继承发扬的优秀文化传统,即 “ 学校精神 ” ,进而对学校的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社会资源,对学校的客体形象、组织形象、内形象、外形象,对学校的办学优势与劣势做出系统、科学、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其次要搞好论证,对学校的共同愿景、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办学特色、管理机制、队伍建设、发展策略、战略步骤等进行论证;对学校的精神力、执行力、感知力等系统进行梳理和设计;对学校的理念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等进行分析和整合,最后找出 “ 创新点 ” ,形成思路和规划。在论证的基础上,校长要找到能引起学校发生持久根本性变化的 “ 发展点 ” 、 “ 杠杆点 ” ,即 “ 创新点 ” ,进行自主创新,避开同质化竞争,走 “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 之路,或科研兴校,或特色立校,或质量强校,或机制活校等等,最终形成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思路,做出短、中、长规划并付之实践,使学校尽快实现跨越式发展。 

  有为才有位 

  有些学校的校长和干部,总怕失掉自己的位置,总感底气不足,常为自己没有威信而苦恼,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明白 “ 有为才有位,有为才有威 ” 的道理。一个领导干部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工作上因循守旧,谨小慎微,怕吃苦,怕奉献,就不会有大的作为,就不会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就可能丢掉自己的位子。如果眼睛只盯着位子、票子、车子、房子,最后只能丢掉 “ 威 ” 字和 “ 位 ” 子。有为才有位,有位是为了更好的有为,因此学校的领导和干部应勤修德、重修养、常修行,做到有位就作为,有位更有为,有为更有威,无为就让位,真正发挥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学校的发展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