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转载]《举世无双的汉字》???朱新兰(教授)

 木立 2013-07-21

举世无双的汉字》   朱新兰(教授)(《益生文化》秋季卷稿件选刊)

[内容提要]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证了汉语是举世无双的文字:它是世界上唯一的最古老的表意文字,不仅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在自身的结构中也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易学易记易用,有利于开发大脑潜能,具有无可比拟的艺术美,堪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关键词:表意文字  文化因素   六书   右脑   书法

 

几十年如一日,我和老伴杨洪清一直与汉字同呼吸、共命运。有人问:“你们为什么对汉字如此痴迷?”答曰:因为有爱。我们爱汉字。越学习,越感受到汉字的伟大,越感受到汉字益德启智的灵性。我的恩师兼学长、明史专家南大教授潘群在一次电话里提醒我说:从文字学角度,与世界文字比较起来看汉字,做点研究吧。这句话给了我启示。我用了很多时间,研读了一些图书,查找了一些资料,在我的脑子里,逐渐形成了这个题目《举世无双的汉字》,现分五个方面来论证:

一、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最古老的表意文字

我国已发现的较早文字是“甲骨文”,即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先后出土14万片,总字数4500个,可认者1700个,专家认识一致的1000个。形声字占20%,已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了。距今已有3300年历史,那么它的源头在哪里呢?

对文字的探源,与地下考古发现紧密相连。

1921年,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文化时期的村落遗址,发现有彩绘成几何图案和动物花纹的陶器。

1953年,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发现的仰韶文化时期的村落遗址,挖出很多陶器,上面刻着各种符号。专家认为,这是甲骨文的源头。距今已6000年。

距今5500年前的山东大汶口文化,是古代的“少旻文化”,这是华夏文化的另一源头。大汶口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的山东、江苏和安徽北部地区,我们徐州地区也属于这个范畴。在挖掘出来的陶器上发现有6个刻画符号,文字学家唐兰、于省吾都认为是早期文字,裘锡圭认为“跟古文字非常相似,似乎存在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1994年,在湖北宜昌杨家湾遗址发现了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把文字起源推到6000年前。杨家湾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队员发掘出大量石器、玉器,还发现170余种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这些符号记录了当时人们生活中的事物,具有固定含义,与殷墟甲骨文中许多符号十分相近。专家们认定,这些符号是迄今为止的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

这一新发现,为汉字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唐兰先生说:文字源于绘画,到统一国家出现后,跟语言结合,就产生了可诵读的真正文字。关于中国文字产生的时代,唐兰先生认为象形文字至少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象形、象意(表意)文字的完备至少也在五六千年以前,形声字的出现至迟在三千五百年前。这与古器物上的发现是一致的。

可见,我国汉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字起源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和同步性。就在中国汉字——象形字逐步产生的同时,幼发拉底——底格里斯河流域与尼罗河流域相继产生了两种象形文字。地处西亚的中东地区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平原”,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叙利亚境内,这里土地肥沃,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约5500年,居住这里的美苏尔人,创造了以图画符号为主的楔形文字;距今约5000多年前的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圣书字,分别为雕刻在金字塔和神庙石壁上用的碑铭体;僧侣书写经文用的草字体;用于日常记账、通信的大众体。这三种文体,它们的外形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碑铭体是一种庄严的字形,早期大都是图形符号,发展到后来已失去表形功能,成为表意或表音符号了。

公元前525年,埃及被波斯人征服,成为波斯帝国的一个省,而改用波斯文,古埃及圣书字从此消失。

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灭了波斯帝国,楔形文字也从此消亡了。

这两种古老文字都曾存在过3000年,也都创造过辉煌的文明,但是,由于外族入侵而消亡了,至今,只能在遗址发现和博物馆见到了。而在我国历史上,改朝换代虽屡见不鲜,民族战争也时有发生,但我们的汉字却延绵不断,既没有产生巨大的自身波动,也没有被外来的文化所改变;既经受了近百年的“拉丁化运动”的冲击,更经受了“计算机出现”的严峻考验,与时俱进,成为世界上唯一最古老、最有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

汉字的形成发展过程颇有特色。所有的文字开始都源于图画,因为图画都是直白的。一般文字经历了象形或表形(原始图画)——表意——表音(拼音)阶段(纯符号)。当中表意阶段或者很短,有的甚至都不经过,从表形阶段直接过渡到表音(拼音)阶段。而我们的汉字却是从最初的“表形(象形)——表意(指事,会意)——趋向表音(形声,即表意又兼及示音)”三个阶段,最后是形声字在汉字中占据绝大多数。

形声字在甲骨文字中占20%;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占80%;在《康熙字典》中占90%。汉字终于发展为以形声字为主体的表意文字。形声字具有强大的繁殖力,它可以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造出新字,形旁表意义,声旁示读音。好认、好学,又好记、好用!显示出了我们祖先的高度智慧。

二、汉字不仅是传承文化的工具,自身也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因素

文字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所有的文字都是记录语言和传承文化的工具。文字消失了,文化也就失传了,前面说的古楔形字和圣书字消亡了,它们的3000多年的文化也就失传了,我们今天从古代文物上寻找蛛丝马迹才知道它们的存在,而全貌已不可考,中国的历史则不然。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秦皇汉武的文治武功,唐诗宋词元曲的绚丽多彩……这一切都由文字记载成“书”而存在,有史为证,历历在目!正是由于有了汉字,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才绵延不断地传承下来了,又绵延不断地传播到全世界。而我们的汉字不仅仅只有记录、传承的功能,它本身就包括内涵丰富的文化因素。

汉字是自源文字,是我们的祖先在自己的土地上经过长期社会实践创造出来的,字形就是内涵丰富的信息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反映出上古先民的生活环境和意识。如“”:甲骨文像用手牵象干活,反映了当时把象作为役畜来驱使,还可以推想中国当时属于热带气候。又如“碗”,从石,石头做成,证明了历史上经历了石器时代。“家”,家里养猪(豕),反映了农业社会家家养猪改善生活、积肥种田的情景。“男”,田里的主要劳力;“婚”,黄昏时分娶女结婚。再如与思维、情感、心理活动有关的字,都从“心”,表现上古时先民把心当作思维器官。总之,汉字是历史的活化石,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道德等方方面面的情况。正如陈寅恪所说:“凡解释一个字,即可作一部文化史。”日本人就是根据甲骨文写出了“大殷帝国史”。

汉字传下了每一朝每一代的真实历史,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有我们这样丰厚的历史典籍和文化遗存。在汉字文化的沃壤上形成了一整套的上层建筑的内涵和模式,这对于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都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说,汉字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我国幅员广大,各地方言南腔北调,沟通不便,可是大家一看汉字,一目了然!足见汉字的功绩至伟。对比一下,欧盟各国使用的是由拉丁字母构成的拼音文字,但是按各国语音拼成的单词读法、写法不同,意义也不同,互相之间交流困难,欧盟一开会,27个国家,就需十几个翻译。 

三、汉字易学易记易用

五千年历史的汉字,长寿,生命力强,使用的人数在全球最多,时下,国外大约5000万人正在学汉语。它易学易记易用,主要表现如下:

汉字以形表意,抓住字形,一切迎刃而解。先民创造了汉字,也总结了造字的方法,归结为六种,也就是“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其中主要是前四种,后两种是用字方法,又叫“四体二用”。利用造字法来教汉字就很容易。古代儿童学9000个字,且没有错字,不费劲,现在小学六年学2500个字也不过关,大学生的错别字也不少见。什么原因?教学不得法。看看两位外国人的看法。上世纪50年代,印度总理尼赫鲁对他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的图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在他的眼里,汉字如“诗”如“画”,怎么不容易学呢?另一个是来北京参加首届世界汉语大会的法国教育部汉语总督学,著名的汉学家白洛桑,对专访记者说:“说中文难的都是你们中国人。”(见 2005726日该报第二版)汉字表意性强,是世界上最“明确简约”的文字,其组构体系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先是表形的独体象形字,然后是合体表意字(指事、会意),再后来是表意兼及表音的合体字(形声字,占绝大多数)。象形为主的独体字只有200多个,看它的源头甲、金、小篆,就明白它们是如何象形的,然后,以它作为偏旁(包括表意的形旁,示音的声旁。有的字既能做形旁,也能做声旁),就组成了成千上万的字,这就是“形(旁)声(旁)搭配好,成串带儿郎” ,“形(旁)形(旁)搭配好”,也能“成串带儿郎”。

例如“羊”字,它的甲骨文就象羊头之形,由羊角、羊头以及羊的下巴、胡子组成。再以羊字做偏旁组成合体字,表意做形旁,示音做声旁,就带出了常用字中的21个字。这些字或是意思与“羊”有联系,或是读音与“羊”相同或相近。学了一个“羊”字,就可以连带认21个由“羊”组成的常用字以及更多的非常用字。每个字就是一个音节,就是一个词(指多数的字),它又有很强的组成合成词的能力。仍以“羊”字为例,可以组成羊毛、羊肚、羊绒、羊羔、羊毫、羊水、羊膜、羊毛衫、山羊、绵羊、大羊、小羊、公羊、母羊、黑羊、白羊、猪羊、牛羊、放羊、牧羊、牧羊女等等。又例如“木”字,做形旁,组成“板”字,“板”字就是一个词,又可以与其他的字组成合成词:板报、板车、板斧、板书、板眼、板油、板壁、板子、木板、铜板、铁板、大板、小板、黑板、白板、地板、门板、老板、塑料板、搓衣板等等。就这样一个字可以组成很多的合体字,也可以和别的字组成多少不一的合成词,也就是说,一个独体字,造字、组词,能量很大,可以多次被用到。大约200个独体字就可以组成3500个字,经济实用。汉字与汉语又配合得较好,和汉字相对应的汉语单位是语素(词素),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主。用单音节的汉字来记录单音节的汉语语素,两者基本适应。普通话只有418个音节,加上四个声调和轻声,可以调配出1332个音节。每个音节可以选出一个易认的代表字,认识了这千把代表字,就可以读出汉语里所有的音节,这是拼音文字无法做到的。汉语里的同音字多,但是根据字形也能区别开它们的不同意义,如“翔” 、“祥” :

翔:从羽,有羽毛能飞,飞翔的“翔”;

祥:从礻(神示旁,与神有关),古人以为有神灵保佑就吉祥,吉祥如意的“祥” 。

可见汉字表意简约、明白。小学生只需要会写2500个字就够了。《毛泽东选集》14卷才用3136个字,《红楼梦》也只用了4462个字,现在通用汉字只有7000个。而学习英语则需要掌握多得多的词汇才够用。对比一下,汉字字数较少,易学易用。联合国文件有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汉语六种文本,其中汉语文本最薄,用字最简约凝练!我们利用使用频率最高的1500字,编成《高频字快乐快速学习丛书》12本,供少儿学习,只用半年时间就可以学会这1500字,并能读懂选编的诗歌、故事、文字游戏等约69万字的读物。体现“识少读多,乐识快读”,是一种最科学最经济的汉语教学法。关于汉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如上所述,只要按照造字的规律去教字,便可变难为易,化繁为简。当前所谓的汉字“难教难学”主要是缺乏汉字知识、教学不按规律造成的。所以我们要花大力气投入汉字的科普工作。

关于汉字易学、易记、易用,请参看拙作《突破汉字教学的难关——字理识字法选讲》。

四、汉字有利于开发大脑潜能,使用汉字的人更聪明

汉字的构成方式:象形、指事、会意,这三种都是以形表意,很直白也很普通,第四种是形声。形旁表意,声旁示音。如“骑”字,马作形旁,奇作声旁。骑马的骑;“驻”,马做形旁,古时军中有骑兵、马队,主做声旁。军队驻扎的驻。看到这些字,就能在大脑里“浮想联翩”,形成意象,这就激活了主管形象的右脑,有利于开发右脑。而在会意、形声这些字中,又有分析综合的过程,这是属于左脑范畴的,所以说,汉字是复脑文字,学汉字锻炼了左右脑,便于开发潜能。

1999105在《联合早报》“新加坡新闻”栏里登载了这样一则消息: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系曾增博士受访时说,本地的一项研究显示,学习汉字可能是我国6岁至12岁孩童的智商比英国、法国和澳洲孩童高的原因,曾增博士说,这项研究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进行,只不过一直以来没有人详细分析这个结果。两三年前,曾博士着手分析研究结果。他说,“我们在70006岁至12岁孩童身上进行这项研究,并使用国际认可的雷士指数衡量出孩子们的智商水平。我们发现,我国孩童在智商方面的表现要比英国、法国及澳洲等西方国家的孩子突出。”曾博士说,“汉字的学习在此或许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证明了汉字的象形特色,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智商,提升了孩子的学习能力。我老伴杨洪清的文章《解形识字,开发右脑》里面正阐述了这一论点(见199958日的《联合早报· 客座论坛》)。右脑主管形象思维,同处理表象、图形、直觉、想象等有关。在新思想、新成果产生的关键阶段,因为没有现成的逻辑通道,就必须充分发挥直觉、想象的功能,也就是必须依靠右脑的主导作用。

汉字具有其他文字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因为拼音文字在认知过程中,语音编码起主导作用,是由左脑主管的“单脑文字”;表意的汉字在认知过程中,语音、字形、语义多重编码兼用,是左右脑并用的复脑文字,特别是作为基础的象形字,更和图形一样,本来就由右脑主管。汉字是开发右脑的“灵丹妙药”。而用汉字记录下的古今优秀文学作品犹如群星丽天,光照日月,更不乏右脑增智的绝妙教材。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汉字表意特点,不仅是汉字学习的需要,也是开发右脑的需要。无独有偶:199868日的《华侨报》上登有这样一则消息,美国费城的心理学家日前宣布了一例用汉字治疗疾病的试验,引起了全球医学界、语言学界及心理学界的关注。费城有一个名叫米尼的少年,不慎脑外伤,患上“失语症”,不能阅读。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的左半球,若左脑受损就会发生“失读症”,科学家发现,欧洲患失读症的人,比中国和日本多得多。为什么?科学家多番研究,终于发现,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因此记认字音字义都用大脑左半球就行了。但中国人和日本人使用汉字,汉字字音字义要用左半球去记,字形要用右半球去记,而且要左右两半球均匀协作,才能把汉字记下,也就是说,除非左右脑两半球的大脑都受伤,否则中国人不会得失语症。于是费城的科学家决定,先教米尼认汉字,再利用汉字学相应的英文句子,这样一行中文一行英文对照着教,结果米尼的失读症大见改善。美国专家开始承认,中国字有别于世界上其他文字的最大特点是:它是方块字,不仅有线性美、节奏美,而且以“形”传意,可猜读其音,又可联想其义(指占汉字总数90℅以上的形声字),有助于开发智力。这正是中国人聪明过人的秘密。有学者推测:不久的将来,汉字将会成为世界各民族间的中介文字,大行于天下。

五、方块汉字的由来与艺术美

象形字变成今天的方块字,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演进过来的。汉字字体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无论是哪种字体,都深含着艺术美。只有汉字能写成书法艺术,这是世界公认的。

甲骨文、金文接近图画。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 ——统一文字,丞相李斯在原有的大篆和当时就开始有的大篆的简化体——小篆的基础上,将其线条化和规范化,并达到完善的程度,使小篆成为全国通行的标准字体。字形呈长方形,文字的图画意味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发挥了汉字超越方言的功能,满足了秦国统一中国的需要,这是他们的盖世功勋。与此同时,一种老百姓手写的字体比小篆又简化多了,官府里普通的文书“胥隶”应急求快,便采用了这种民间手写体——简化了的小篆体,也就是“隶书”,“隶书”名字就是这样来的。秦时篆、隶并用,但隶书不算正式字体。到了汉代,隶书才正式代替小篆。但东汉时代的许慎“崇古”,在创作《说文解字》时,用的还是小篆。从小篆到隶书的演变,在文字学史上是一件大事。它把小篆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在结构上把象形的线条笔画化,变为象征,谓之“隶变”,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的基础,也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从甲骨文到小篆这个阶段,称之古文字阶段,历时1160年;从秦汉时期起,隶书的形成和使用,开始了今文字阶段,也称“隶、楷”阶段。这个阶段从秦代隶书至汉末兴起的楷书至今已2200年。

也是为了书写快捷,汉初,从汉隶演变而来的草书在东汉、两晋盛行起来。最早的是章草,而后是今草,至唐代有了抒发作者胸臆、寄情于笔端的狂草。其间,出现了很多书法家,怀素和尚就是其中之一。草书存隶书梗概,而突破隶书之规矩。发展到狂草时,笔势连绵回绕,章法跌宕奇诡,龙蛇飞动,变化无穷,一般人已不易看懂,很少有记录语言的实用价值,只有艺术欣赏的价值了。

楷书,也源于隶书。汉末兴起,又叫“真书”、“正书”,一改隶书的扁方体字,笔画平直,结构方正,其字体端正秀丽,成为此后历代正规使用的一种典范文字,笔画形式和方块形体,均已基本定型,至今已有1700年历史。

行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字体,它既有楷书的清晰易认的长处,又有草书便于书写、飘逸俊秀的特点,而且可以体现人的不同风格和个性,流行的程度几乎与正楷相当。你我平时手写的字体大多属于行书。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字迹是各不相同的,行书最为明显。

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楷书、草书都写得很好,行书尤其出名,后人尊他为“书圣”。王羲之最著名的行书字帖是一千二百年前在绍兴兰亭写的《兰亭序》。

大唐盛世,无论是草还是楷都达到了历史上又一高峰。著名的楷书写家叠出。有欧、虞、褚、薛“初唐四家”,后又有名家颜真卿、柳公权,颜柳两体并称“颜筋柳骨”。而后有颜、柳、欧、赵(元·赵盂)为“楷书四大家”。这四体均为后人学习楷书的至佳范本。篆、隶、草、楷作为书法艺术均具重要价值。

世界上只有汉字才有书法艺术,也只有在汉字文化的熏陶下,才有这么多光照千秋的书法家!

回顾汉字演变进程,其字体的每一次变化,每一次前进,总是体现着人们的心理、感情、思想、愿望,总是顺应着时代的需求的。从这一点来说,汉字是有灵性的。中国人为了书写的方便努力改进书写工具和书写载体(字体),而不轻易改变汉字的字形系统,使汉字字形系统几千年保持不变,使中国传统文化世代相传,没有中断,这也是我们祖先的大智慧!

汉字,无论是它严密的字形体系,以形表意兼及表音的内涵,还是它的书写载体(字体),都体现着它是科学的、易学的、智能的、具有国际性和艺术性的文字。美哉!伟哉!我国文明的象征,举世无双的汉字!堪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汉字确实是我们祖先的智慧创造,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我们要为汉字大步走向世界,加油!

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教好学好汉字?我建议:

1.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师范学校要开“文字学”课程,对于以前毕业的小学教师应进行补课加以培训,认真将“字形”教学贯穿到识字教学、纠正错别字当中去。通过提高认识,改进教法,从根本上减轻学生学字负担。

2.应该将教学汉字与教学汉字文化结合起来,让小学生掌握一些汉字知识以提高自学汉字的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参考书目

[1] 唐兰撰,傅根清导读.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 赵宁东、方向东.朴学之光——语言文字学家徐复[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林成滔.字里乾坤[M]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

[4] 杨五铭.文字学[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5] {瑞典}林西莉.汉字王国[M]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

[6] 顾建平汉字.图解字典[M] .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8

[7] 王宁、谢栋元、刘力.《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M].沈阳:辽东人民出版社,2001

[8] 黄亢美.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手册[M] .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9] 周瑞宣.汉字形义详解[M] .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

[10] 杨洪清、朱新兰.多功能解形说义字典[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11] 杨洪清、朱新兰.快速识字字典[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

[12] 杨洪清、朱新兰.现代说文解字字典[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

[13]杨洪清、朱新兰、杨一星.字词语句认读通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14] 杨洪清、朱新兰.高频字快乐快速学习丛书(12本)[M].香港 :世界社会文献出版社,20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