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念好“五字经”打好人才“牌”

 太阳下的森林 2013-07-22

科学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前提。党政机关抓人才队伍建设,就要认真贯彻科学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念好“引、育、用、留、管”五字经,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任人唯贤,用科学的举措“引”才

完善人才优惠政策。栽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因此,要大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创新干部选任机制,结合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针对各类人才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为引进的人才在户籍迁移、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保社保、职称评定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

拓宽人才选用视野。选用人才,要有宽广的眼界,做到不拘一格、海纳百川。既要眼睛向“内”,用好本地、本单位的现有人才,又要眼睛向“外”,吸引和招揽外地、外单位的精英;既要眼睛向“下”,从基层各行各业中发现人才,又要眼睛向“上”,延揽高端人才为我所用。

创新人才引进方式。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载体,积极对外宣传单位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环境优势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技术的需要等信息,为引进人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利用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录、政府雇员(临聘人员)考录等多种方式,引进优秀人才。

二、统筹资源,用科学的途径“育”才

强化学习教育,夯实理论根基。具有坚实的马列主义理论素养和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是选拔高素质党政人才的首要条件。为此,既要创新学习方法,帮助干部职工提高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和专业技术水平,又要加强党性修养,教育人才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踏实工作,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坚定报国之志,炼成报国之才。

注重实践锻炼,提高能力水平。要给年轻人才积极搭舞台、设角色、压担子、挑大梁,创造在关键岗位上、在重大任务和重点项目中经受锻炼的机会。同时,采取岗位交流、上派下挂等方式,加强实践锻炼,促进干部职工展示、检验自己的能力水平,把自己锻炼成复合型人才,提高在错综复杂环境驾驭全局的工作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在人才培训上,要改变传统的培训方式,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等技术手段,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培训方法。同时,可以每年安排干部外出教育培训经费,分期分批把干部职工输送到各级各类学校培训和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开拓新视野、吸收新观念,提高创新谋发展的能力。

三、讲究艺术,用科学的理念“用”才

一是要怀爱才之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爱才惜才的优良传统,汉初“萧何月下追韩信”、三国“羊祜病中荐杜预”都被传为美谈。爱才,就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去爱护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关心人才,做到尊重知识、爱护人才,使人才的知识得到充分利用,作用得到充分体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还要善于关心人才的思想状况,帮助其解决精神上的困扰,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

二是要用当其才。“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首诗形象地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对人才的使用,要力争用当其才。本来是一个人才,如果用的不是地方,就难以发挥人才效应。所以,要着力解决人才不适用、不够用、不能充分使用的问题,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用当其时、才尽其用。要重点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

三是要有容才雅量。汉高祖刘邦出身低微,才思平常,文不如张良,武不如韩信,治国安邦不如萧何。他之所以能在群雄纷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他有重才的雅量,不怕冒尖的人,不怕比他强的人。人才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也会有缺点和不足,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不能把他们的缺点放大,对他们“一棍子打死”,要在鼓励进取的同时宽容失误。同时,要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以人为本,用科学的方法“留”才

加强人文关怀,以感情留人。感情留才应体现在宽容和尊重上,体现在关心和理解中,体现在对人才工作、学习、生活处处关心的每个细节。首先要有留才之心,真诚相待。真诚跟人才交朋友,真诚倾听人才呼声,真诚为人才排忧解难,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其次要有留才之艺。要根据人才专业特长、才能发挥的最佳时期,把人才用到适合其发挥才干的岗位上,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

优化发展环境,以事业聚人。大凡人才,都希望能干出一番事业,闯出一片天地,实现人生价值和抱负。因此,要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等不良陋习,探索建立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选拔任用机制,让有真凭实学的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只要能够给人才提供成就事业的良好环境和创业平台,让人才对环境、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产生认同感、成就感、归宿感、荣誉感,引导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实现理想价值,就能留住人才。

出台激励措施,以机制凝人。要着眼于建立留住人才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短期奖励和长效激励相统一的人才选拔奖励制度,切实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挖掘其潜能。要给予人才应有的政治待遇、社会待遇和经济待遇,研究出台并真正落实各种奖励、福利、分配新办法,尽量为人才解决现实问题。

五、着眼发展,用科学的制度“管”才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要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统筹好人才发展,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建立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建立各级党委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制度,完善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和专家咨询评议,密切联系,统分结合、协调有效的人才工作格局。

创新人才管理手段。要改进宏观调控,推动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变,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转变,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中的主体作用。要创新工作方式,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不断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健全人才考评机制。要建立人才工作考评制度的保障机制,对考核评价的主体、方法、内容、程序和结果的使用等做出详细规定,做到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个人实绩与集体实绩相结合、日常工作和重点工作相结合、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相结合、领导评价和群众评价相结合,建立科学的党政人才实绩考核评价体系,推动人才工作深入开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