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践经验谈

 联合参谋学院 2013-07-24

  此文依然是针对少数人,所言实践,不为完成项目,不为奖学金、保研等目的;只为见自己之本性,见众生之甘苦。

    人皆有善念,或言之为恻隐之心:必欣见人之喜乐,而憎恶人之哀苦,此为各家之共识,千古不变之理。然此善念,置之社会,无论古今,皆多显苍白无力,以其善心仁义不能精微入里,不能切合现实之故也。

    儒家言内圣外王之道,此处之圣而王,合于孔子之前大德者必在其位之道统说;道统治通分离后,圣而王不再能言,窃降圣而王之道统层次言个人之德与位:可先有德以得其位,亦有得位后以成其德,两者并行不悖,可互相促进,螺旋上升。此处之两者、互相,则为个人之内与外,有分别,有汇通;分别道路方向,汇通一身一德。愚以为,内外之分别与汇通,为认识自己与众生之法门:个人皆对自己有所认识,然此认识亦必不能全;以三省吾身不能成德,则要三人同行,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如此可鉴照出新境界,见新方向。如此,本性之以诚而明,见自己之甘苦以见众生之甘苦,则自己如众生,则己所欲施与人,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今日“欲”之浅层次言,则己所欲未必施于人,所不欲或亦可施于人。文教之以明而诚,见众生之甘苦以见自己之甘苦,众生如自己,则可借众生之甘苦锤炼己身,则此社会民族一切如我所承受,此天地历史一切如我所经历。如此内外反复,性教相合,则自己可谅众生,自己可见众生,能够快速成长,褪去怨气愚气,而能任重以行远道也。

    识为第一步,行为第二步;不行之大敌,多为不能见行之圆满理想。子曰: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处十五、三十、四十至七十之划分,自是言求学各阶段,及人生修养各不同境界之分别。然反过来看,则十五志于学时,并不能立,不能不惑,不能知天命,不能耳顺,不能不逾矩;三十而立时,尚有疑惑,尚有昧于天地,尚有分逆耳之言,尚有逾矩之处;此后类推。故人生之各阶段,必有各阶段之成果,必有各阶段之缺憾,必有各阶段之高明与卑下;故求浅显之无缺,求表面之圆满,实则是固步自封,徒有其表而不能通于内里也。能坦诚面对己身各阶段之问题,则不会惧人之讥讽而不前,不必伪装己身之满足而粉饰,视“毛头小子”、“年少轻狂”、“幼稚可笑”类为成长阶段之描述,而非贬义轻浮之攻击,则自会勇猛精进,以求无限上升之境界也。

    行之逻辑,必在精微;惟能精微,方能广大,中庸言“致广大而极精微”是也。精微入手处,则要见物之积,见神之存。所谓物之积者,为物质层面,即天象之风云莫测,地表之四季轮替,人生之衣食住用行;合而言,则为天人之际会与变化之表象。所谓神之存者,为精神层面,即天时之达与变,土地之生气演化,人生之伦理行常;合而言,则为天地人之守常不易之理也。若能精微入里,则据眼前所见一物,必可推知另一物,环环相扣,触类通旁,合于一理;如此则可不孤,从万千道路汇于一点,从此一点有万千道路可行,则可破眼前之局域,见不同世界,可成更高之境界。

    必要辨别境界之高低,判定水平之深浅,而不能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概而言,何也?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言,能守何等程度之富贵、贫贱而不淫、不移,能受何等程度之威武而不屈,实需多加考虑。但凡能有所成就者,必有一番真正的性情;但能小成者何以并不能皆大成,实则多因为小成者之性情,能发一端,能激起一时,而不能致中和,不能随时达变以通长远。以此世界之天地与时间言,仅有天之高明,则终如宇宙之虚空;仅有地之厚博,沦为黄沙大漠之荒芜;仅有时间之达变,害于万象不居方生方灭。故必要以天地配,随时而变,方能天地生人,演化万千。

    故推之及人,必不可只恃一技一己之长而自满,必要能和合万物,方能极尽高明;故骄傲不失谦逊,勇猛不乏精细,守成不陷于固步自封,开新不浮于奇谈诡论。盖姿态有不同,方式分各种,然皆要随处能分别,随时有不同,即“极高明而道中庸”也。

    上所言随处随时而变,然人总有一定之型、一定之性,难移也;要以难移之性情,合于不同之时事,则要能见得常与变,以期能守常能达变。前已言人皆有善念仁义之心,亦有七情六欲,必以见自己与众生之情欲,以见自己与众生,以问己之道,此为第一境界。在此之上,必要遏制此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但行己之道,但验己之道,俯身以为孺子牛,横眉冷对千夫指,虽千万人,往矣而不悔。在此之上,再有一境,则喜怒哀乐发于心,知何事何时当喜,知何事何时当怒,知何事何时当哀,知何事何时当乐,孔子言“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也;此时,则已知内心之道之本,而喜怒哀乐不过此道随时随地之变化也。便如山川植被四季变化,春青夏绿秋黄冬白有不同,而天地之生气不易,山川脉络不移;即便风霜雪雨有灾祸,山崩地裂有巨变,然终不损天之高明,不损地之厚博也。盖能守得住常,方能应付得了变也。

    何以要分此三境界,实则为修心不同阶段之必要也。第一境见自己与众生之甘苦,但人生所涉甘苦太多,万象纷呈,不能辨别,不能拒绝;故必要有一远离、冷漠、审视之阶段,如持手术刀,刀刀见血以识别拯救;而见过之后,能知其来源,能预其去向,则知其存在之意义,无论顺逆,皆是前进也。此三境界,类比求学,则第一境界为尊德性而道问学,籍问学以修德比于以见众生见自己;第二境界为猛火滚煮以成学,以猛火滚煮比于冷漠固执己道不受外界干扰也;第三阶段为慢火温蕴之养学,以慢火温蕴时时不停比于喜怒哀乐发于道理而不移也。

    谈境界实为妄言,故此文为狂妄之文。然何以敢言,实则是有分别之功也。再以孔子十五至七十而论,有志学、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不逾矩不同境界,此自有循序渐进之秩序;然在低境界时,如何会没有高境界之痕迹呢?以十五志于学时,或有能立之一方面;以三十而立时,或已有不惑之事;四十而不惑时,或以能知部分之天命;如此类推。故各阶段之境界,时如木板之均长,而超越年龄阶段之情状,则为其卓越而以为引导突破之契机。

    以上所言,全是关乎社会实践之思考;所言实践,小为专门之项目,大为耳闻目见之所及;至于具体情状,各种各有不同,不在此言说。至于社会实践之后步骤,则是阅读,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也,前面已写过一篇,便也不在此处言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