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音乐教学工作中的困惑与对策

 binglunnongying 2013-07-26

          年来,新课改倡响了全国各个角落,与时俱进,不断涌现出富有时代信息教育新潮,我也顺着潮流积极走进新课程,领悟新课标,同时也遇到一些困惑,现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困惑及:

    困惑一:学生唱歌“喊叫”的现象严重,对于通俗易懂、自己喜欢的歌曲和老师夸奖的时候会大声的“喊唱”;小学生大都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善于表现自己,认为大声歌唱,声音洪亮,好像谁唱得最响,谁最棒,你唱得响,我比你还要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喊唱”。学生对声音美感认识不足,误认为只要唱得响,唱的大,声音就是好听的;因此有的学生用尽全身力气吼叫,可谓是面红耳赤,结果是歌词听不清,表情谈不上,该休止的地方没有休止,该换气的地方无法换气,甚至歌曲的音调也唱跑了。一曲唱完,嗓子哑了,人也累了。那么如何解决这种“喊唱”现象呢?

    对策:(1)有正确的歌唱发声训练: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首先让学生认识大声喊唱是不好的歌唱习惯。然后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声音训练,起初应注重闭口母音练习,特别用“噜”字唱高位置混声是很有效的。随年级升高逐步再扩展到半开口母音练习和开口母音练习。到了高年级就能获得高度统一的歌声。  

   (2)气息训练要正确:以稳定的喉头状态和相应的头腔共鸣,在保持卫生状态的基础上同时增大声带的张力和打开喉咙加强气息支持,使声音向上得到头腔共鸣,向下得到胸腔共鸣的一种良好的唱歌方法。  

   (3)提倡“轻声”唱法:教师应认识到“喊唱”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危害性,在教学中不让学生“喊叫式”歌唱,而提倡“轻声”唱法。逐步使学生树立声音美感的观念,经常给他们进行声音的美感教育。

    困惑二:学生一直不喜欢学习乐理知识,不管是哪个年级都一样,是音乐教师的素质、态度、责任心以及教育方法如何,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可能是跟学生的个性和生活背景有关系。那么怎样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效率。

    对策:音乐教学中乐理知识是学生提高音乐素质不可缺少的内容。我在教授乐理知识的时候,不是一味的照搬概念,讲理论,弄得教师精疲力竭,学生枯燥无味,把生动活泼的课,心情愉快的课,变成让学生讨厌,甚至是一种负担的课,不但没有真正达到音乐教学的实质,反而事半功倍。所以,我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制造愉快的学习气氛。如教学顿号记号时,抓住学生具有形象思维这一点,拿一个乒乓球在讲桌上连拍几下,先让学生细心体会乒乓球落下的声音特点,然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出该声音具有“短促、有力、清脆、有弹性”之特点。这样学生就会对学习顿音记号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再把顿音的演唱特点引用于乐句的演唱中去。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顿音记号及其演唱特点。又如教授终止线时,我把它编成顺口溜:姐妹两人一样高,一个瘦来一个胖,瘦的在前胖在后,姐俩并排在最后,曲终歌尽并结束。这样的顺口溜,短小精悍,学生爱读爱记,并能知其形明其意,何乐而不为。       

     困惑三:高效课堂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但是,音乐课低段学生在合作、探究上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有的小组是好学生一统“天下,而学困生则袖手旁观;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

    对策:(1)在讨论前,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或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

              (2)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的内容要考虑学生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有不同的发现等,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这样,才能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

            (3)根据音乐学科的具体特点,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在音乐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课堂组织形式,即利用小组使学生一起学习与体验,使学生个体和群体都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使成员间相互激励与促进,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人际关系。所以活动时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真正关注学生,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教师还应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如何去排下一个活动。

    困惑四:学生上课发言不积极,课堂教学基本上是老师说,下面同学零零散散回应,农村小学生普遍都比较腼腆,胆子小,参与学习主动性的热度不高。部分胆子大、好动的同学对于学习的兴趣却不大,坐不住,从而会在课堂上捣乱。

    对策:1、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让学生多听、多看、多想使得学生在快乐中唱歌、在歌声中歌唱。

          2、如果学生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学这门学科。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位老师,他们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并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效积极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里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敬的亲密朋友。也只有这样的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3、在上课时,不仅让学生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还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讨论。

        4、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应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动力,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不会自发产生,它有赖于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教学方法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因此,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尽量给学生以最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最大的能动学效果。 空间,并抓住学生渴望学习的好时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在强烈的心理状态下,体验情感、参与学习,激发互动,这样能收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困惑五:大部分学生不爱学习不爱思考只想玩,在多年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那么如何抓住每分钟来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该怎样起到这个主动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和发展对音乐的兴趣呢

    对策:1、用游戏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用玩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兴趣充分得到调动。提高学生学习节奏的兴趣。学生掌握好节奏,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节奏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学生挺难学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能使学生对难学难记、枯燥无味的节奏知识感兴趣,我常把一些节奏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从现实生活入手,挖掘与音乐相关节奏,融入课堂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让表演贯穿音乐教学,增强学习兴趣。动作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舞蹈动作时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住歌词。 

     3、和学生玩游戏,培养识谱兴趣。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识谱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识谱教学与游戏、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使之形象化、具体化。 

     4、利用多媒体教具,诱发兴趣。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精心设计谍件,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

    困惑六:学生对音乐课不够重视,大部分的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而且一直都认为,音乐课是副科,可有可无。从我读小学开始,我也不把音乐当回事,认为音乐课不就是唱唱歌,唱歌谁不会呀,当了音乐教师后,我发现,现在的孩子和我当初的想法是一样的,这么多年了,音乐课一直不被重视,人们对音乐课的片面看法得不到改善,以上问题的产生,由来已久,而且根深蒂固,要想在短期内立竿见影的改变,是不太可能的,我本人认为可以循序渐进的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对策:1、改变教师的固有观念,让教师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不单单是音乐教师,其他教师、学校领导也应该重视音乐教学,学校领导必须确保音乐教学能够有效的进行。 

        2、多开展文艺演出,让学生充分的通入到音乐氛围中来,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体会音乐带给人的意境。 

        3、音乐教材应该选取一些曲风欢快的,时代气息强,朗朗上口的歌曲,近年中央电视台都举办少儿歌曲大奖赛,里面就有部分歌曲挺不错的。

        4、将所学新课程标准领悟,实践实际教学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引领学生改变对音乐课程的看法。

    困惑七: 我认为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渗透和补充当地音乐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是一个能够把乡土音乐文化传承下去的很好途径,同时向学生们传输他们身边的,或者是比较了解的知识,更能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让我们的学生对家乡的音乐文化有所了解,让他们从小产生对家乡、对民族、对国家的热爱,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传承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在学习中提高音乐素质和民族自豪感。

对策:1、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学生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艺术教育内容,开展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使学生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 

      2、我认为,作为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加强地方特色音乐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如本土的民歌、民间竹竿舞。

      3、利用少年宫的资源和艺术“21”来带动,学校请民间艺人,社会上乐器爱好者来指导。课外音乐教学活动中,精心组织这样的学习活动,如: 

    1)、成立了鼓乐队,聘请有经验的老师来教学生演奏锣鼓的打击方法。

     2)、利用本地本校资源,让学生演奏一至两种本土乐器,充分发挥民族乐器的教学功能。(竹笛、八音、二胡)

        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尽可能的参加各项活动。

作为素质教育的新时代的音乐教学,我们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创设饶有趣味的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使每一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才是首要的任务。

    今天的困惑和出现的问题将成为我今后工作的借鉴。我将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坚定不移地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相信,通过努力一定能换来丰硕的成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