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打磨出彩的课

 乔乃强阅览 2013-08-05

苏州吴江黎里中学张震伟

好课是要磨出来的,何况是出彩的课!这是我无锡省培最切身的感受之一。在本次省培优质课评比中,老师们的赛课精彩纷呈,尤其是在极其酷热的环境下,更能考验教师的教学智慧和精湛的技艺。一节课出彩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即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容易出彩,如球类课,新兴的体育项目等;二是,课堂教学设计,在于各个环节过渡流畅,组织教法得当,还有创新之处;三是,教师个人素养,体现在语言的表达,课堂的驾驭能力。这三个方面构建了一堂优质课的基本构架。换句话说,要上出彩的课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上公开课或者竞赛课的,而是应该选择那些能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贴近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比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球类项目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比如武术,学生一般对武术有好奇,敬畏感,特别是男生,容易被吸引。但如果遇到比较枯燥的内容,学生就会产生畏惧感,甚至是排斥感,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田径类中的技术性较强的项目:跳高,跳远,投掷,体操类中的“跳山羊”等,对于教师是颇具挑战性的。当然,如果能上得好,则更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折服观众和评委。这次优质课评比中有诸多成功的案例。

   其次,课堂设计要精细,有创新力。一堂课的设计,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这次优质课评比中,诸多课的设计有独有独到之处。比如在一堂途中跑的课中,教师设计了不同间距的格子,让学生按照各自的差异体验途中跑技术;还有用“直角形”的队列给在场的每一位观摩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优点在于同学之间能相互观察相互的练习,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能直观的展现的学生面前。课堂有了创新力,就有了说服力,穿透力,容易得到观摩老师和评委的认可。

   再次,教师的素养,体现在语言、示范和驾驭力。上课前,教师的站姿和言语就能反映出一位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最能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要素。清楚,准确的表达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练习,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高亢、洪亮的语言能给人一种振奋,一种激情;机智、幽默的语言能带来愉悦和轻松,活跃课堂气氛。精练,准确的语言能让人产生规范,效率感。教师的素养还在用体现于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什么是驾驭力,就是对课堂的控制力。如何去控制,靠强制力吗?不是,是靠教师的一种管理艺术。艺术是产生于经验之上的。经验是来自于平时的磨练。磨练掌握学情,磨练研究对策。有对策在手,上课就成竹于胸,任何蛛丝马迹都在掌控之下。其次还体现于精讲多练。精简多练这个句话人人都懂,但就是难以做到实效。学生对技术动作认知一方面是来自于教师的讲解,更多是来自于学生的体验。精讲,讲什么?—技术的重点,关键之处,还要讲练习方法,—怎么练,注意体会什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能抓住共性的问题,把共性的问题讲清楚。教师正确,优美的示范能够给学生直观的表象,胜于任何详细、精美的讲解。示范和讲解如同是一对相声演员,各有分工,互有默契。

以上这些都是靠教师平时教学中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究,去磨练。一堂好课是必须要经过精心打磨的,否则难以经受得住众多观摩教师们挑剔的眼光和评委专家的慧眼。还不仅在于课前磨,更是在于平时磨。有了平时磨的基础,才能够实现最后的精雕细琢,才能上得出彩,有艺术感。

来源:江苏学校体育网  录入:曹卫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