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业板最核心的投资逻辑

 天地人和w 2013-08-07

创业板最核心的投资逻辑

作者:孔浩(证劵分析师 )

 

    大部分投资者都看到了主板与创业板的严重分化,一些耐不住寂寞的朋友难免抛弃主板价值股而介入创业板成长股,它们告诉自己---要适应潮流,要适应经济转型的大背景,所谓:“重个股轻指数”的投资时代来临,这类投资者于是抱着整体市梦率的创业板估值稳稳的睡着了,投资的长远,正态分布上的大数法则总是起着本质的作用,这是为何最终七亏二平一赚的游戏。大多这类投资者摔下床才发现投资创业板并不是那么简单。事实上,这种思维就是都把自己当作了买彩票中奖500万的那个人,抱着这种投资思维的投资者无数,但真正中奖的现实上总是别人,大多的投资者的现实最后必然是失败。

    因此,关于投资者相关性的辩证思维,核心是如何权衡风险收益比,这一点却是很少投资者做得到的。当前的创业板最核心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首先要分析以下几点:

  一、创业板是什么,代表了什么:创业板是以新型产业为根本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企业规模效益一般介于PE/VC与中小板之间的企业,要认为三者类似也可以。创业板产业结构转型,经济转型的力量,按当前的主流投资意识,代表了中国未来经济的方向,是经济的潮流也就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长期投资的潮流。

  二、创业板指数的涨幅靠什么行业个股,权重分布情况:毫无疑问:从创业板最大涨幅以及最大的权重去看,几乎可以算是TMT行业,媒体,通讯,科技类,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主线。创业板指数的权重分布主要集中在50个左右的股票,创业板355家公司中,只有15%的成份股满足高成长高科技的未来。

  三、创业板的当前估值情况:截至2013年中报去看,我们具体分析创业板权重,剔除伪成长的个股,前50%的创业板权重业绩增44%附近,市盈率为55倍附近,假设权重股维持不变(真正高成长的个股往往强者恒强),维持40%的高成长,同时动态PE保持当前估值,这部分高成长的50家企业假设估值与业绩维持,海通报告认为3年后创业板指数能达到3000点,那试问真正的高成长个股连续维持3年可能吗?你是否真正看得到看得懂?

  四、根据以上一、二、三,根据投资者的专业能力,风险收益特征评判投资者最适合的策略:无疑,投资者真正看得懂创业板具体个股的极少(真正业内专家精选个股除外),新型产业往往跟新很快,因此,一边是创业板真正的高成长个股仅仅50个左右,以权重为代表的形成了高成长,300家创业板大概率是大多伪成长,精选个股难度极大,所谓精选个股成功率只有15%,重个股轻指数对于创业板绝对是个伪命题。因此,哪怕长期持有,看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的趋势,一定要配置此类大浪淘沙的创业板成长股,笔者认为,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请放弃寻找创业板个股机会,反而对于创业板更应重指数轻个股(因为大多数人是看不懂创业板具体个股),逢低配置创业板指数是最核心的投资成长创业板的逻辑,当然,这是弱化了估值的考虑,对那些创业板成长股的散户的忠告。

  这种策略,对于长期成长股爱好者的散户,反而具有最佳的最符合逻辑的风险收益比。不信,试问,买成长股的朋友,从创业板580点以来,创业板指数翻倍,你持有个股翻倍了吗?答案很清晰,哪怕你持有创业板个股至今,大部分人没有翻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