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学者如何练习太极桩

 林邑龙 2013-08-14
太极桩又名混元桩,是指在无极桩站立的基础上,腹部内气较前段时期充盈,配合束肋合腹,小腹的关元、中极二穴共同内敛纳气,冲震命门穴。同时,利用肩部和肘部的松垂动作,催动两臂自下而上画弧缓缓抬起,高与胸平。由于双肩松脱、内卷里合,锁骨下沉相合,心气与横膈膜向小腹中极穴沉降,以助内部气息团聚,向命门穴冲震,使两臂内侧(阴经)微微内缠向身体外侧撑住劲,构成内撑外掤、内圆外方、负阴抱阳的太极状态。两手指松直向内,十指尖左右相对相照,指甲缝的气机含互相渗透和相吸相合之意,同时注意鼻准头的吐纳气与印堂穴(上丹田)、膻中穴(中丹田)、中极穴(下丹田)及三心(头心百会穴、手心劳宫穴、足心涌泉穴)的吐纳气一致,并将气纳入中脉(上通百合穴,下达会阴穴一线串之)之轨道,以助中气潜转。同时下闭谷道,气方不向下泄,构成呼气时使气由内达外,劲贯梢节,气贯指(趾)肚;吸气时退藏隐密,气结中宫,循环无端。久而久之,体内会出现一种轻灵景象,气机运聚之意象,皆由心发,中气之潜转,上下不停。如能将此意象融会于拳架之中,与动作、劲路结合起来,身体内外就会化生出一种浑厚灵敏、韧性极佳、弹性极强的混元气布满周身。正如拳谚所云:“学者若会混元气,哪怕他人有全功。”。
  
  习练者在站桩中,通过思维意识的运用,而进入意识相对的静止状态,从中实现人体的阴阳平衡、开通经络、调和气血、补养元气,达到培本固元地目的。通过在桩功中的锻炼,才能使体内的真气运动自如,通过心法的应用才能进入静定的状态,才能达到天地人三合一的境界。
  
  一、无极桩: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屈,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两手臂微屈,举于胸前,指尖相对(相距20厘米),两掌相对,抱于球状。上体正直,头正悬顶,下颌微收,沉肩重肘,精力集中,意守丹田。初练时每次5分钟,久练后逐渐增加时间。自然呼吸。
  
  二、开合桩:在无极桩的基础上,两手稍向外掤开和向里收合的练习。开时为吸气(小腹鼓起),合时为呼气(小腹内收)。初练时自然呼吸,不勉强憋气。久练后可以增加充气量,做深呼吸。可以练习3—5分钟,常练后可以加量。
  
  三、升降桩:两脚开立,同肩宽。两手缓缓向前平举至肩同高、同肩宽。两肘微微下垂,手指微屈,指尖向前,手心向下,眼看两手方向。这时呼气(小腹内收)此为升式,用意不用力。当两手升至肩高时,转为下落,两手缓缓按至腹前,手心向下微微下塌,舒指展掌,眼看前下方。此时吸气(小腹鼓起),气沉丹田。此为降式。呼吸自然畅通,不觉憋气。久练后增大呼吸量。一升一降为一次练习。初练时可做3—5次,久练后增加次数。
  
  四、虚步桩:立正站立,重心移至后腿,左脚向前迈半步,脚跟着地,左膝微屈。同时两手掌向前举起,左掌指同鼻高,右掌在左肘内下方。两掌指微曲,自然分开,掌心斜相对,指尖均朝前上方,眼看左掌方向。同琵琶式,呼吸同升降桩。每次练习不论时间长短,但要持之以恒。对人体内部、意气、全身内劲以及腰腿功夫的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练习时两腿左右式可以交换练习。练习的时间长短及姿势因人而异。
  
  “太极桩”是一种有氧静止的耐力运动,有利于新陈代谢及气血通畅,对膝关节有明显保健作用。
  
  练习太级拳时,上肢和躯干要求保持一定的形态(术语称之为“身型”),如“沉肩”、“坠肘”、“含胸”、“敛臀”等等。这些上肢和躯干的姿势,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无意识和不经常出现的。要使之成为有意识的,并能在练习中保持体态,“太极桩”是很好的方法。因为站桩时身体姿势相对静止,可以有意识地体会和保持这些特殊体态,为学练和掌握太极拳的正确姿势与动作打好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