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陵“三杆秤”量出警民情

 革命老区 2013-08-16
海陵“三杆秤”量出警民情

  □本报记者 尤 莉 本报通讯员 马洪建 朱 郁

  单位实绩排序、民警等级管理、干部末位调整——今年以来,泰州市公安局海陵分局按照这样的创新思路,建立了全员管理考核机制,促成了基层基础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和打防管控水平的转型升级,群众满意度攀升到目前的99.8%。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海陵区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荣誉称号。

  社区民警的“精力秤”

  依托“一网考”,民警精神十足沉一线

  7月26日上午,济川社区民警谭世健边走访居民、边使用无线上网本将采集信息录入“一网考”系统。在海陵,所有社区民警每日工作都像谭世健一样忙碌着。

  今年来,海陵分局以市局“一网考”为抓手,将社区警务工作内容细化为8个大项、36个小项,所有社区民警清楚每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

  社区民警白天一律下社区工作,负责本辖区一般警情处置、邻里纠纷调处、刑事案件走访和治安案件查处等工作;下派了23名机关民警,参加派出所白天值班,将社区民警置换出来,同时新增了100多名辅警,目前所有社区达到或超过“一警两辅”的警力配置;给所有社区民警配备了无线上网本、电动自行车、处警“九小件”等装备。     

  今年1至6月,该局社区民警通过走访排摸线索82条,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41名,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63起,全区刑事、治安发案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7.3%、25.5%。

  警察荣誉的“民心秤”

  优化“条线考”,数字说话赢百姓满意

  7月6日上午,当民警押着涉嫌盗窃路边店十余起的犯罪嫌疑人指认现场时,群众鼓掌喝彩。几名追回了损失的店主,燃放起了鞭炮。“案件及时破了,群众对我们满意了,工作更好开展了。”案发地社区民警这样感慨道。

  海陵分局围绕打击侵财性案件,维护百姓群众利益开展工作。进一步完善治安、刑侦、经侦等专业民警的条线考核方案,建立了单位打处绩效与案件民警个人绩效挂钩的机制,进行案件民警等级化考评,单位按照实绩排序,有效地将民警个人价值的实现与集体荣誉感结合起来。

  分局组建了侦审、便衣等专业队,以信息主导警务,将全区13个派出所分成4个片,配套挂钩刑侦、治安等专业力量,在预警宣传、情报线索、侦查技能等方面给予强力支撑,专业民警与挂钩派出所捆绑考核,有效地提升了派出所的打处能力。该局通过“一案一奖”、“同案同奖”的奖励机制,健全了社区民警提供线索、案件民警查证线索的工作流程,提高了民警的破案热情。

  截至目前,海陵分局共破获侵财性案件2218起,破案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6.9个百分点,而现行积案同比下降16.4%。

  公平竞争的“人才秤”

  推行“全员考”,群众打分科学选人才

  “分局民警平均年龄34.8岁,如何让这支年轻的队伍朝气蓬勃,选拨人才的机制很重要,谁是人才,不是领导干部说了算,是民警自己的成绩说了算,是群众的评价说了算。”海陵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孙桂银说。

  今年以来,该局建立了全员考核机制,将考核覆盖全警,从科所队长开始,到中层副职、普通民警,不论机关基层,全面纳入等级化考评。分管局领导对各部门负责人进行考评,各部门建立二级考核机制,由负责人对本部门的民警进行考评。成绩不过关的评先评优、岗位遴选、晋职晋升均不予考虑,排名末位的民警和干部将进行调整岗位,解决了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状况,建立一种凭成绩用人、凭“本事”进位的良性竞争机制。

  记者注意到,不管是对单位的综合考评,还是对民警个人的考评,该局都将群众工作纳入了考评机制,细化成群众对民警熟悉程度、安全防范工作情况、窗口服务满意程度、警情处置满意程度、案件办理满意程度、群众意见整改情况、矛盾纠纷化解情况等七个方面,设定相应的分值,以电话回访、随即抽查、短信咨询等形式,获取群众评价,以“满意”、“一般”、“不太满意”、“不满意”四种情况,分别给出分数,并以10%的比例纳入单位和个人的考评中。

  同样的标准,同样的起跑线,营造了公平公正的氛围。把话语权交到群众手中,让百姓选出自己喜欢的警察,这样的做法让群众感到既新颖又实在。据统计,今年二季度群众满意度达到99.8%,比一季度上升了2.1%,民警考核优秀率达10%。今年来,因工作不到位被问责5人,同比去年下降了44.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