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圣解(四十一)

 永生道人 2013-08-23

道德经圣解(四十一)----萧天石

(2011-06-06 15:23:50)
标签:

杂谈

分类: 道门语要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①善言无瑕讁,②善计不用筹策,③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④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⑤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 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⑥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⑦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⑧是谓要妙。

    【注释】

    ①罗振玉曰:“景福本行下有‘者’字,善言、善计、善闭、善结下并同,广明本同。”辙,河上、王弼作“彻”。梁简文云:“应车边,今作‘彳’边者,古字少也。”依乎天行,故无辙迹也。

    ②瑕,景龙本作“瘕”。讁,王弼本作“谪”。河上本及今通行本均作“讁”。瑕讁,玉疵也。抱道而言,故言满天下而无口过也。

    ③计,王弼、严遵本作“数”,此从河上、景龙、英伦诸本。策,御注、英伦本作“算”。此从王弼本。不用筹策,以心为筹策也。

    ④键,孙矿曰:“今本作‘楗’。”纪昀曰:“楗,原本作‘键’。”此从景龙本。不用关键,以无形之关键为关键也。

    ⑤绳约,《说文》:“绳,索也。约,缠束也。”《仪礼既夕记》:“约绥约辔。”郑注:“约,绳也。”不用绳约,以无形之绳约为绳约也。

    ⑥两“故”字,景龙本作“而”。袭,焦竑曰:“相传袭也。”严复曰:“庄曰因明,老曰袭明。‘因’即‘袭’也。”魏源认“袭明”犹后章 之“微明”与“袭常”也,并云:“苏解‘袭明’为传袭之‘袭’,与佛氏传灯同旨,今不取。”

    ⑦善人者、不善人者,景龙本人下均无“者”字。《淮南·道应训》引同,此从河上、王弼本。

    ⑧智,景龙本作“知”,此从河上、王弼本。是,景龙本作“此”。要妙,高亨疑当读“幽妙”,并谓:“幽妙,深妙也。要、幽,古通用。” 严复云:“《南华·养生主篇》即此章注疏,其所以善行、善书、善数、善闭、善结,皆不外依乎天理;然何以能依乎天理,正有事在 也。”又云:“管夷吾得此,故能下令如流水之源,又能因祸以为福,转败以为功。”吴澄曰:“善行、善言、善计、善闭、善结、善救人、善 救物此七者,圣人不可名之善也。”

    总阐修道五善法门第一

    大方无方,大圆无圆,大用无用,大行无行。因物付物,与时偕行。《易》谓:“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因其 自行,偕其时行,斯为善行者也。车不能无辙,行不能无迹。善行者,预于未兆,行于行前,无行而自行,不行而自至,故无迹可寻焉! 《易》曰:“天行健。”天行无息,日夜不已,圣人法之,行以天行为行,何有辙迹?抱道行于天下,独立不改,周行不殆,为无为而事无事, 用无用而行无行,如日月之自行,善行之至也!及其无不为无不行也,天下不见其迹,而皆曰自然。故曰“善行无辙迹”!此修道之第 一善法门也。

    大知无知,大名无名,大言无言,大辩无辩。夫言出乎口,即必有指,有指则有非指,有是则有非是,故言出必有所失,以其有义有 诠也。善言者,体天之化,悟不悟之悟,言不言之言,故无瑕讁可指焉!大道无言,天地生焉;天地无言,万物育焉,四时行焉,万化生 焉,神鬼神帝,莫知其极焉,善之至电!圣人则之,行不言之教,张默运之功,安有瑕讁可指乎?夫神之所以神,与神之所以灵者,非以其 无言乎?有言则有是非,有瑕讁,有争辩;以不言为言,一切冥入于玄同;故曰“善言无瑕讁”!此修道之第二善法门也。

    大政无政,大谋无谋,大计无计,大数无数。夫万物并作,万象纷纭,计数不能不用筹策。唯善计者,计不计之计,数不数之数。因 其计而计之,因其谋而谋之,因其所筹而筹之,因其所策而策之。计数在乎心,筹策存乎神;心欲用而念止,意欲计而神止,何计数之有? 且御繁而以简,虽有万类,一以观之。因其所利而利之,因其所欲而予之,无我而纯以彼为意,何用筹策为?复守本以策末,执一以御 万;视宇宙同微尘,运天下于掌上,何用计为?不计而计,斯为善计,故曰“善计不用筹策”!此修道第三善法门也。

    大阖无阖,大辟无辟,大防无防,大关无关。夫闭门者,必用关键。乃因此门者,为有形可形、有名可名之门也。若夫“天门阖辟”, 则不可测矣。而玄牝之门,乃以“无始”与“有母”为门,若有门而实无门其门。启之,“有”为万物之母,天地生焉,万物育焉,芸芸并作。 闭之,“无”为天地之始,万殊复返归于一,而退藏于密,形无其形,名无其名,状无可状,此自然之消息。当开自开,当阖自阖,何用关键? 既门而无门,则自闭而无闭,且亦关无其关,键无其键,孰能启而开之?以其善闭,内外两忘,物我俱泯,天地浑沌,无闭无开。故曰“善 闭无关键而不可开”!此修道之第四善法门也。

    大恩无恩,大德无德,大结无结,大盟无盟。夫世之结物者,必用绳约。此以物为物,以结为结者也,故凡结皆可解。道之为物,唯 恍唯惚,天地之大,品物之繁,不能出乎其外。欲一以通之,一以尽之,一以结之,其唯心乎?合万殊而归之于一,结之于无形,不求结 而自结,斯为不结之结。以道结人,以道结天下,形无其形,了无间然,密不通风。无乎不在,无乎不结,心心相结,不可须臾离,何用绳 约焉?何用盟契焉?通其利害祸福,同其生死存亡,自可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故曰“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此修道之第五善法门也。

    圣人知善行之行,善言之言,善计之计,善闭之闭,善结之结,而为之于行无行,言无言,计无计,闭无闭,结无结,不假人为而浑全于 天理,不用机心而因顺于自然;是斯之为善之善者也。视我身同宇宙,视宇宙同我身,民吾胞也,物吾与也,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 之,无物我之分,无亲仇之别,一视同仁,而入于人我一体,物我同化之境界,亦即天人物我之大同境界。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 人,常善救物,而无弃物”,此老子之“天地境界”也。天生万民,有弃人乎?天生万物,有弃物乎?善与不善,无不浑同而并育并存,此其 所以为大也。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则是天下大同矣。能明此道,乃袭天地自然之常,法而守之,守而行之,行而通之,通而成之之大圣, 而为善之至善者也。故曰“是谓袭明”。袭明者,亦犹庄子之言“因明”也,因乎天道,顺乎天理,应乎天行,依乎自然,则自与道合而常 明矣。

    天生圣人,守道握本,知常袭明,任运因化,不与物忤,斯善人也。至若凡夫,好名逐利,务物迷象,熙熙而来,攘攘而往,斯不善人 也。圣人抱道而行,言为世法,行为世则,以利众生,以化天下,故为不善人之师。至若凡夫,流转于物欲,懵懵于生死,迷而不悟,往而 不返,故适为圣人行道救世之资。善资不善,不善师善,二者互为转用,至其极也,善恶同权,圣凡无分。故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必两俱 失矣!

    圣人处世,有教无类,有用无别,故无不可化之人,无不可救之物;一善恶,同天人,无差等,无分别,则自大通而大同也。老子常以 “明”为教。明者,明道也。道之不行者,以不明也。能因其固然,以袭天地之常,循自然之大道与轨迹而行之,故常能因祸为福,转败为 功;因弱为强,转衰为盛:复善能易多寡之数,翻胜败之形,转治乱之势,反存亡之局也!足乃千圣不传之要妙,而为虽智大迷者也。

    参证章旨第二

    圣人抱道而行,行与道俱,虚己游世,入物忘物,而物亦忘之,处世忘世,而世亦忘之;忘其忘,忘其所忘,复忘其忘忘,是真善忘者 也。有恩于人而忘其恩,有德于世而忘其德;过化存神,随机化育,行以天行,因道为行。修而无修,行而无行,何辙迹之有?此乃法天 行无行之法也。

    圣人守道而言,言皆中道,无意必固我,全因乎人。终日言,未尝言,终日不言,未尝不言;言而守中,即言忘言;默而不言,不言亦 化;其所以化,因道而自化也。因事付事,因物付物,因人付人,因时付时,和以天倪,与道偕行,而不自言,何过之有?故三教圣人,无不缄金人之口而重默,法天之无言以为言,此乃无言之法也。

    圣人守道,道一而总括万有,万有出于一而入于一。故执一可御万,以一可计万,串万复归于一,不计而自得,不策而自知,简要至 极。圣人之御世,迫而后应,故无用揣摩祸福成败,算计得失利害,以其无与于我也。计以天数,全在一心,何用计为?计既不用,何用 筹策?此乃法天无策之法也。

    天门开阖,唯道是为,闭不以键,开不以户,阖辟自然,其朕兆微妙。盈虚消长之理,进退用藏之机,祸福成败之数,死生得失之道, 全在此动静阖辟之间耳。我不为门,从何阖辟?内不缘外,外不扰内;外物不入于吾心,吾心不驰于外物,内外两无出入,斯亦善闭其 “心门”而已矣!心门既闭,何用关键?有心全不用,便尔是无心;无心自无用,无用亦无门;故即无关键,亦不可启也。此乃法天之无门 为门之法也。

    圣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故能应物而不伤。以其无心于万物,无心于天下,故行仁而无心于为仁,施恩而无心于为恩,利物而 无心于利物,济世而无心于济世。要亦以天心为心,以道心为心,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行止动静,一任其自然而已!虽无要世要人 之心,而人终归之,感而不忘,斯为以心结心,以道结心,故无绳约盟契而不可解也。此乃不结之结;不结之结,即历千万世,又谁其解之哉?此乃法天之无结无心,而以天下人之心为心之心法也。

    圣人同天地,一物我,美恶善不善,一视同仁,故人无可弃之人,物无可弃之物,以其无分别心,故无分别相。圣人不以人观人而以 道观人,不以物观物而以道观物,故能玄同万类而为一。与天为徒,同天为行,何有弃人弃物之有哉?

    本章以善行、善言、善计、善闭、善结,五善法门为纲领,而一归以善救人善救物,为二大救世宗旨。圣人之于天下,以无所为而为 之,与无所不容而同之,为极博大而极高明,故虽善救而无救之之心与救之之迹;且有教无类,有救无弃,救尽天下万世苍生,而若无一 人被我救者,此善救世之极者也。圣人以此道行于天下,天下安得不归哉?羲黄尧舜,善行者也;老孔庄孟,善言者也;禹汤文武伊吕 周召,善计善闭善结者也。夷其用心,无不以救人救物救世为怀。吾人如能善法圣人,善法天地,善法道,善法自然,而善用之,进而以不法为法,不用为用,则可终身行之,而无穷如天地,不竭若江河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