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穴位注射

 wwdmm 2013-08-26

  穴位注射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近代医药学的药物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独特疗法。使用时,将注射针刺入穴位后,作提插手法,使其得气,抽吸无回血后再将药液缓缓注入穴位,从而起到穴位、针刺、药物结合的加成作用。一方面针刺和药物作用直接刺激经络上的穴位,产生一定的疗效;另一方面,穴位注射后,药物在穴位处存留的时间较长,故可增强与延长穴位的治疗效能,并使之沿经络循行以疏通经气,直达相应的病理组织器官,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再者,药物对穴位的作用亦可通过神经系统和神经体液系统作用于机体,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产生出大的疗效。
1、此疗法用及小剂量的药物,即可取得和大剂量肌肉注射同样的效果,所以不仅能提高疗效,而且可以减少用药量。由于用药量的减少,相应的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也减低。

2、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辨证取穴,局部取穴则选用压痛点、皮下结节、条索状物等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选穴宜精练,以1-2穴为妥,最多不超过4个穴,并宜选肌肉比较丰富的部位进行穴位注射。
3、根据所选穴位的部位不同及用药剂量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针头。局部常规消毒后刺入穴位,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待针下有”得气”感后,回抽一下,若回抽无血,即可将药推入

4、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差异较大,决定于注射部位及药物的性质及浓度。一般耳穴每穴注射0.1ml,面部每穴注射0.3-0.5ml,四肢部每穴注射1-2ml,胸背部每穴注射0.5-1ml,腰臀部每穴注射2-15ml。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葡萄糖水、生理食盐水等用量较大,每次可注射10-20ml,而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乙醇),和特异性药物(如抗生素、激素、Atropine、Xylocaine等)一般用量较小,即所谓小剂量穴位注射,每次用量多为常规量的1/10~1/3。中药注射液的穴位注射常规剂量为1-2ml。

5、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以5%当归液注入膻中、肺俞、定喘、孔最等穴。每次每穴注入0.5-1毫升。针刺入(深约1.5厘米左右)后,用摇动针管及轻度提插的手法,使针下产生酸胀感觉,然后缓缓注入药剂。治疗50岁以上的患者93例,结果痊愈5例,显著好转26例,好转52例,无效100例,总有效率为89.3%。
.间周炎、在肱二头肌长头和短头肩前区压痛点、三角肌区压痛点、肩胛冈肌区压痛点,每点注射1%普鲁卡因2毫升、强的松龙1毫升和当归注射液2毫升的混合液,每隔4日注射1次。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在压痛点内注射1%普鲁卡因0.5毫升,强得松龙0.2毫升,和当归注射液0.5毫升的混合液,要注射到肌肉的附着点上,并采用多点注入法。

总结以上治疗配合电脑中频治疗,一天一次一次20分钟多可收到满意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