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抗【失眠】睡不着睡不好睡不醒

 松柏林光139 2013-08-29
对抗失眠

失眠,即睡眠失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断断续续不连贯,而过早地醒来,醒后不能再继续睡,有睡眠不足,全身乏力,倦怠感觉,多因健康情况不佳,疼痛、感觉不适,生理节奏被打乱,睡眠环境影响等,也有怕睡眠而失眠的。可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导致失眠的因素
  • 社会因素

    生活、工作压力所累,占31.61%。

  • 莫名因素

    没有原因,无故失眠的占16.27%。

  • 环境因素

    外界情感、噪音自然因素占14.15%。

  • 健康因素

    如生病、头晕、慢性疲劳等占8.20%。

  • 生理因素

    生活节律改变,如倒班、加班等占6.35%睡前饮用茶或咖啡占5.69%。

  • 躯体因素

    躯体不适导致失眠3.31%。

  • 精神因素

    生活、工作压力所累,占31.61%。

失眠常见症状
  • 频频从恶梦中惊醒,自感整夜都在做恶梦。
  • 容易被惊醒,有的对声音敏感,有的对灯光敏感。
  • 睡过之后精力没有恢复。
  • 即使很早醒来,也不想起床,喜欢赖床,长期这样也会导致睡眠紊乱。
  • 入睡困难,不能熟睡,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喜欢胡思乱想。
  • 习惯性晚睡,经常躺在床上睡不着。

如果下列症状1个月内每星期至少发生3次,表示你已经存在失眠问题。

入睡时间延迟。
夜间觉醒。
比期望的时间早醒。
总睡眠时间不足觉。
总睡眠质量不满。
白天情绪低落。
白天身体功能影响。
白天思睡。
失眠的三种类型
  • 1.入睡困难型

    又称起始失眠,难以入眠,入睡时间久。

  • 2.睡眠质量差

    不能持续沉睡型,又称间断性失眠,每次睡眠时间很短,夜里要醒好几次。

  • 3.容易早醒

    早醒型,又称终点失眠。持续一段时间早上比平时提前两小时醒来就要考虑此类失眠。

根据失眠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种类型

1.短暂性失眠,即失眠时间少于一星期。
2.短期性失眠,即失眠时间在一星期与一个月之间。
3.慢性失眠,即失眠时间在一个月以上。
失眠的危害
一、易诱发重大疾病甚至猝死失眠往往引起人体免疫力低下、精神烦躁、焦虑不安、记忆力下降等,从而造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同时,还容易引发高血压、神经衰弱、心脑血管以外以及心理疾患等,甚至诱发癌症或者猝死等。二、不分青红皂白,各类人群都深受其害失眠的男人会出现精力不济、肾虚、体弱、性能力下降。失眠的女人会出现皮肤自动修护功能减退、暗哑、色斑、皱纹越来越严重、身体加快衰老,如卵巢早衰、更年期提前到来等现象,最后成为黄脸婆。失眠的老人容易引发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甚至造成猝死,健康长寿得不到保障。三、恐惧心理导致恶性循环失眠固然不好,但失眠本身的危害远不如对失眠恐惧和忧虑所造成的危害大。对失眠的恐惧与忧虑,会产生恶性循环的精神交互作用,即失眠-恐惧-紧张-失眠更重。失眠也与情绪变化有关,它可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减轻或加重,因此失眠者往往有心烦、多梦、畏光、怕声、在白天容易头晕、乏力、精神不振、记忆力衰退等症状。
  • 神经衰落

    大多数长期失眠者,越想睡越睡不着,越急越睡不下,易引发神经衰弱或焦虑症;由于长期陷入对于睡眠的担心与恐慌中,人会变得多疑、敏感、易怒,以及相当的缺乏自信,这些势必影响其在家庭和工作中各方面的人际关系,从而产生孤独感、挫败感,对于个人生活和事业发展形成极大的阻碍。

  • 心血管疾病

    病延日久,阴虚而血滞,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导致淤血闭阻脉络,故见胸闷灼痛,时作时止。胸阳不足,终日少动致使胸阳不展,阴寒之邪易趁虚而入,气机不畅,心脉挛急,而成心脑血管疾病。凡此,均可在失眠日久失治的情况下出现气滞血瘀、心脉痹阻而发生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症。

  • 更年期综合症

    失眠迁延不治,引起肝气郁结、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心肾不交等,神失所养,可致五脏六腑功能紊乱,阴阳平衡失调而形成更年期综合症。因而,失眠的女性到了四五十岁更容易患上更年期综合症。这时候调节失眠问题是关键,拥有了一个优质的睡眠,更年期各种紊乱也都会随之趋向正常。

  • 容颜早衰

    长期失眠,必然引起五脏功能失调,导致女士面色无华、肌肤粗糙、容颜衰老。若心气不足,皮肤得不到滋养,面色就会表现为苍白、晦暗或萎黄无华。若肝之疏泄失职,气机不调,血液瘀滞于面部则面色青,或出现黄褐斑。脾失健运,气血津液不能营养颜面,则萎黄不泽。肾气虚衰,则容颜黑暗,鬓发斑白,齿摇发落,皱纹满面,未老先衰。

治疗方法
  • 食疗

    能够治疗或改善失眠症状的食物很多,如桂圆、大枣、蜂蜜等。中医专家推荐百合粥:取干百合30克(新鲜60克)、粳米60克、红枣10粒、冰糖适量,文火煮粥,早晚服用。功效养心安神,润肺止咳。适合失眠症、更年期、热病后、肺燥干咳等。

  • 中医方药

    中医把失眠分为6型,不同的类型,用不同的方药治疗。中经堂食疗三十方,根据五脏归经的原理,采用药食两用的中药精制而成,失眠患者辨证选用效果极佳。如肝郁化火型可选清肝火方,痰热内扰型可选清脾方,胃气不和型可选开胃消食方,心脾两虚型可选补脾统血方,心肾不交型可选养 肾阴方等。

  • 中医针灸

    针灸治疗失眠效果良好,尤其是在下午或晚间针灸效果更好。针刺能调整心率和呼吸频率,有利于平息焦虑不安和烦躁心情,还可影响到中枢神经的活动,从而达到镇静安神、增强大脑皮质抑制功能的作用。所针的穴位包括:内关、神门、安眠、足三里、后溪等等。

  • 其他

    收听平淡而有节律的音响,例如:鸟鸣声、滴水声有助睡眠,还可由此建立诱导睡眠的条件反射。睡前饮一杯加糖的热牛奶,具有镇定安神作用,从而促使人体安稳入睡。睡前到户外散步一会儿,放松一下精神,上床前洗个沐浴,或热水泡脚,然后就寝,对顺利入眠有百利而无一害。

中医辨证分型调理
  • 胃气不和型

    【症状】: 睡卧不安,胃脘不适,纳呆嗳气,腹胀肠鸣,大便不爽或便秘,苔黄腻,脉沉滑。"胃不和则卧不安",习惯吃宵夜或是晚饭太丰盛的人患这类失眠的比较常见。

    【调理原则】:消食导滞,和胃安神。

    【调理方案】:先以循经通络疏通阻滞的心包经、脾经、胃经等经络;再以推拿手法逆推胃经、心包经,泻胃火和心火,和胃安神,重点揉按腹部中脘、下脘穴、天枢穴及左侧承满穴,使热透胃肠。继以手掌团摩法,在胃脘部按顺时针方向,反复摩动至出现腹中肠鸣为度。配合在胃经、脾经拔罐、刮痧,效果更显著。

  • 心脾两虚型

    【症状】:不易入睡,或多梦易醒,醒后难于入睡,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食少腹胀或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这类失眠者往往是气血虚弱体质,多见于女性。

    【调理原则】: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调理方案】:悬灸配合推拿调理此类失眠效果显著。悬灸主要取命门、肾俞、中脘、神阙、脾俞、心俞等穴灸治。推拿手法顺经推心经、脾经以补益心脾,一指禅推法施于心俞、脾俞、胃俞、小肠俞穴,运腹以腹部发热为度;按揉中脘、神阙、足三里等穴。配合心经、脾经相关穴位的拔罐和循经通络催眠法,效果更好。

  • 肝郁化火型

    【症状】:心烦失眠,性情急躁易怒,胃口不好,口渴喜饮水,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这类失眠者常伴肝气郁结,暴躁,女性易生乳腺增生、痛经等。

    【调理原则】:疏肝泻热,佐以安神。

    【调理方案】:先以循经通络疏通心经、心包经、肝经、肾经等;再以推拿手法疏肝泻火,揉足太阳膀胱经,按腹部中脘穴,抹眉弓,提拿风池、肩井穴,用逆推泻肝经、心包经、心经之火,点按太冲、行间、内关等穴。最后点按人中、印堂、百会等穴,以安心神。亦可配合中经堂古法洗髓术、药力熏蒸保养脑肾精髓,改善失眠。

  • 痰热内扰型

    【症状】:失眠心烦,多梦易醒,痰多胸闷,头重眼花,口苦没胃口,嗳气吞酸,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这类失眠者往往是痰湿体质,形体偏胖,喜静懒动。

    【调理原则】:清化痰热,宁心安神。

    【调理方案】:先以循经通络疏通阻滞的心经、脾经、胃经等;再以推拿手法调和脾胃,清化痰热,重点推拿上腹部,以及胃经穴位如内庭、足三里、丰隆等,逆经推心包经、心经以泻心火。根据需要配合拔罐安眠、大椎、心俞、厥阴俞等穴;刮痧重点做项丛刮、肩胛环、骶丛刮、三脘刮、足三里、丰隆等,加强祛痰邪的效果。

  • 心肾不交型

    【症状】:心烦不眠,入睡困难,梦多纷扰,心悸不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舌生疮。男性多伴梦遗滑精,女性多伴月经不调,舌红少苔。

    【调理原则】:滋阴清热,交通心肾。

    【调理方案】:推拿配合拔罐或刮痧调理。掌揉膀胱经,顺推肾经以补肾水,逆推心包经以泻心火,达水火相济、心肾相交。重点揉按心俞、肾俞、太溪、解溪、涌泉等相关穴位,以透热为度。配合安眠、大椎、心俞、肾俞、涌泉、复溜等穴拔罐,项丛刮、肩胛环、骶丛刮、三脘刮等部位刮痧和循经通络催眠法,共奏其效。

  • 心胆气虚型

    【症状】:虚烦不眠,胆怯易惊,心悸,常叹气,伴面色不华,胸胁胀痛,呕吐恶心,舌淡胖。多见于气虚体质的女性。

    【调理原则】: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调理方案】:推拿配合悬灸调理。掌揉膀胱经,掌擦督脉,运腹,按揉内关、太溪、三阴交等穴,以得气为度。抹眉弓,按双侧太阳穴,以热为度。顺经推心经和胆经,重点揉按神门、丘墟。悬灸主要选命门、肾俞、中脘、神阙、心俞、胆俞、三阴交、神门、丘墟等穴。配合循经通络催眠法或洗髓通脉则调理效果更佳。

案例

睡不好吃不香精神疲惫——心脾两虚

45岁的涂先生原来身体不错,近2年多来,经常感到吃饭不香,没啥胃口,身体健康大不如从前,晚上很难睡得着,白天又常常感觉到非常疲劳,就算有时候睡着了,做梦又多,醒后疲倦。最令他苦恼的是,一旦惊醒过来,往往再也睡不着了……

    调理方案:

    专家解析,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心脾失调、气血失衡引起,调理重点则是应该恢复心脾功能,采用悬灸和推拿手法进行调理。悬灸主要取命门、肾俞、中脘、等穴,推拿以手法补益心经、脾经之气血;配合群罐补益法及药力熏蒸保养心脾,一个疗程之后明显感觉精神充足,食欲增强,睡觉也不再那么难了。继续调理月余,终于能一觉睡到天亮了。

胸闷多痰睡不好——痰热内扰

高先生年轻时是篮球运动员,退役后,由于生活开始变得很清闲,平时也不怎么运动了,人开始变胖了。就在前一段时间,开始感觉睡眠不太好,喉中多痰,晚上会胸闷烦躁,睡着了也会做很多梦,然后又醒了,有时候烦躁难受,一晚上都睡不踏实。

    调理方案:

    专家解析,高先生由于退役后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体内痰湿热气积聚,胃口变差,中医认为,脾胃不调与经络不畅有关,调理重点是疏通脾经、胃经、膀胱经,达到以清化痰热,宁心安神的目的。先以循经通络疏通阻滞的心经、脾经、胃经等经络;再以推拿手法调和脾胃,重点推拿上腹部,逆经推心包经、心经以泻心火。配合拔罐加强泻热功效。坚持一段时间的调理后,高先生明显感到胃口变好了,胸部呼吸也畅顺很多,睡眠也比以往踏实不少。

熬夜熬出的失眠症——心胆气虚

张小姐在大学的时候,养成了熬夜的习惯。现在工作了还是习惯零点后入睡,后来发展到晚上根本就不想睡了,入睡很困难,变得敏感,易心慌,很容易受到惊吓,胆小怕事,不愿与人沟通,总是患得患失……

    调理方案:

    专家解析,这种情况是由于长期熬夜引起气血不调、肝气不畅,导致肝经、胆经等经络淤堵,调理重点是将全身气机引导到心胆部。调理时可以掌揉膀胱经、督脉,同时按揉内关、太溪、三阴交等穴,这时可以明显感到腹中有股热气用上,再配合悬灸命门、肾俞、中脘、神阙等穴位,从内而外实现气血畅通。半个月后,张小姐已能轻松入睡,心慌、胆怯等症状也不再出现。

工作繁忙烦躁失眠——肝郁化火

王女士,35岁,某外企公司的财务总监,由于平时繁忙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让王女士不仅经常无法按时吃饭、休息,而且还要耗费很多精力去处理高压事情,久而久之,使得王女士变得很容易发脾气,还出现了便秘的情况。即使身体觉得很累,可是躺在床上就是睡不着,睡着了也很容易被惊醒,接着就无法入睡了,这让王女士很焦虑,吃了不少药,都没能解决问题。

    调理方案:

    王女士由于没有空闲,非常疲劳,身体很需要调理,同时她也在公司身居要职,承受着各种压力,情绪积压太久,导致肝失疏泄。调理先利用生物电能量疏通阻滞的心经、心包经、肝经、肾经等;再以推拿手法疏肝泻火,揉膀胱经,泻肝经、心包经、心经之火。配合拔罐之法,让肝火从皮肤腠理泻出。一段调理后,王女士肝气郁结、暴躁及失眠症状均大大改善。

吃喝伤胃引发失眠——胃气不和

张先生,40岁,一家外贸公司的老板,频繁的应酬、无度的饮食,让张先生的胃从来都是来者不拒,吃热的、喝冷的;酸辣混着吃,经常不按时吃饭,结果现在胃口常常不适、经常便秘,还引起了失眠的问题,总是躺着翻来覆去睡不着,还常感觉胃胀、全身没有力气,记忆力明显减退。去看了医生,说是轻度神经衰弱,吃了药物以后没有明显改善,依旧被这些问题困扰。

    调理方案:

    专家解析,张先生吃喝应酬太多,饮食不节则脾胃受损,各种辛辣重味刺激胃肠,宿食积蓄导致肠胃失和。调理上以推拿手法逆推胃经、心包经,泻胃火和心火,和胃安神为主,重点揉按腹部诸穴,使热透胃肠。再配合胃经、脾经相关穴位的拔罐。通过针对性的调理,张先生现在睡眠安稳多了,晚上胃胀的毛病也消失了,他表示以后要减少不必要的饭局,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