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谈太极拳之意、气、劲——永年 杨志英

 永生道人的附館 2013-09-01

2004年《武林》第六期和2011年《中华武术》第十一期分别刊发拙文《太极拳之劲》、《解读“用意不用力”》,文中对“劲”、“意”的解读引起许多拳友同道的关注与兴趣,有人建议我做进一步的论述。笔者不揣浅陋,结合太极拳之气,作如下补充说明。

实际上,太极拳的行功要领,比如意、气、劲等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的。理论上可以分开来讲,但具体操作时必须联系起来。太极拳讲究“意到、气到、 劲到(或称形到)”,故本文便对意、气、劲做综合论述。下面重点谈太极拳之气。

什么是太极拳之气?归纳起来有三种认识。气力、气力,气就是力,力就是气,气力合一。此其一;太极拳修炼要求气沉丹田,将吸进的空气导引至腹部,聚于丹田,这种受意识控制的气体就是太极拳之气。 此其二;通过特殊的训练手段,培养出来的内气,比如练拳时出现手胀、发麻,甚至发红等现象,便是内气所致,即所谓的气感。此其究竟哪一种说法确切,还是看看先贤经典拳论中关于“气”的论述吧:

最具代表性的当推《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中一语:“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武禹襄(1812-1880)在《打手要言》一文涉及“气”的句子更是比比皆是,达二十四处之多,比如“以气运身”、“以心行气”、“行气如九曲珠”、“气以直养而无害”、“心为令,气为旗”、“气宜鼓荡”、“气如车轮”、“气敛入骨”等等。

从这些语句中不难发现,气即力的说法显然不恰当。那么,另两种说辞呢?笔者在《身法——太极拳走架打手的灵魂》中曾做过一点介绍,今再详加解释。以“气沉丹田”为例,它在太极拳修炼中是一种身法要领,首先将其纳入身法准则的是郝月如先生(1877-1935),他明确指出:

“能做到尾闾正中、涵胸、护肫、松肩、吊裆,就能以意送气,达于腹部,不使上浮,谓之气沉丹田。”

请注意“就能”二字的用意,显非用力使气、有意控气,而是以上诸身法合乎法度之后,自然而然产生的结果,权且将其称为“气感”吧。气感,因人而异,感觉不尽相同,不必刻意追求,要顺其自然。气沉丹田关键在于“吊裆”、“尾闾正中”,尾闾前送,小腹上翻,裆部松弛,如同井中汲水。 腹内感觉松快,而绝非紧张,腹肌紧缩,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十三势行工歌诀》)。其功用使身心松弛,稳固下盘。与之相呼应的当然是“虚领顶劲”,意在“提顶”。头顶百会穴如有一线上提,提纲挈领,领起全身,整个身体恰似悬空。如此,则头正身直,满身轻利,所谓“满身轻利顶头悬”(《十三势行工歌诀》),这是向上的身法要求。百会穴与裆部会阴穴虚虚相对,如一线串就,上提下吊,轻灵稳健,不偏不倚,“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武禹襄《打手要言》)。因此,气沉丹田之“气”,也即太极拳之气,不可简单地理解为人自然呼吸之气。将吸进的空气导引至腹部,充气如鼓,更非太极拳之所为。必须清楚,修炼太极拳不对人的自然呼吸进行有意识地调控。从生理学运动学角度而言,也无需控制,如蓄劲要吸气,发劲必呼气,这种功能人的呼吸系统自会做出本能的相应选择,不需要人为调节。然而,当真正做到了气沉丹田,人体重心自会下降,自然呼吸也随之进入深呼吸状态,气顺条达。

太极拳修炼者追求气感,须从追求气势上下功夫。所谓气势,指人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力量和态势。正如郝月如先生所言:“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内。……要神气鼓荡,全身好似气球,气势贵腾挪,身体有如悬空。”肢体动作受内形的支配、指挥,气势由内生发,通过肢体来传达,此所谓“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因此,那种下盘不动或微动,四肢大幅度摇摆运动、缠绕折叠、惊弹抖颤等当不属于太极拳运动的范畴。试想:手动,脚不移,手足不合;臂摇,腿不动,肘膝不合;肩抖,跨不动,肩胯不合。连基本的“外三合”都做不到,如何称之为太极拳呢?习者不可不明。既然肢体是传达气势的载体,那么行功走架时,四肢要有放长、放大的意识。上可顶天,下可入地,前后左右须有穿透一切障碍物的意念。这时,身体便可产生悬空如气球的膨胀感觉,同时兼备如树扎根之沉稳,正所谓“气宜鼓荡”、“气如车轮”。日久功深,走架打手时的气势会越来越圆满。所以,永年拳师在评价一个人的走架水平时,常常说:“气势不错”、“欠缺气势”等。

许多练拳者非常看重气感,甚至把它神秘化。如果一定要刨根问底的话,那么,就要注意对所谓的气感能够正确的把握和理解。上文已谈到气感产生的先决条件:修炼者身法必须正确,否则便是空谈。然后,身心松沉,逐渐产生一种感觉——气感。也可以注入自己的意念,诱导气感的生成,想象有气于皮肉间穿行。其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太极拳所要求的空松圆活,轻灵稳健。反之,当做到了空松圆活的要求,所谓的气感也会事然而然形成。其具体表现或称感觉是:

骨节间距变大,筋骨拉长,肢体变大放远,身体膨胀如同气球。

当代,许多武林前辈对杨澄甫 (1883—1936)、郝少如(1908—1983)的拳架推崇备至,认为迄今无人与之比肩。观杨公拳照大气磅礴,卓然不凡;郝公走架身法最为严谨,气势饱满,无懈可击。我辈后学当反复研究,细心揣摩。

在《太极拳之劲》一文中,我曾经写到太极拳的劲与一般意义上的力不同。郝少如先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讲拳时,多次强调:太极拳运动方向是直的,而路线是曲的。这就表明太极拳用力的方向时刻发生着变化,具体而言,太极拳每一招法、每一拳势、每一动、每一次用,比如向前,须“下沉前推上挫”,劲走弧线,内含捋按挤掤。显然,这是复合之力,故称为“劲”。由此看来,太极拳在理论上有掤、捋、挤、按等劲别之分,然而在实际运用时往往融汇交织,很难也不应该割裂开来。

总之,太极拳之意是一种思维意识,是指挥机关、指挥者;气是一种感觉,是拳艺修炼达到一定水准时的自我体验;劲是一种特殊的用力方式。意,控制支配气、劲的运行,三者和谐统一,三位一体,这就是太极拳所要求做到的“意到、气到、劲到"。正如《十三势行功歌诀》所言: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