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2年浦城县政府工作报告

 昵称13744894 2013-09-03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1年12月7日在浦城县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浦城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黄书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浦城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07年以来,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主动融入海西建设大局,抢抓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奋进,以打好“五大战役”为抓手,持续加快发展步伐,全面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取得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县第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预计可圆满完成。
经济总量明显壮大,综合实力再上台阶。预计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亿元,是2006年的2.28倍,年均增长13.7%;财政总收入4.4亿元,是2006年的2.14倍,年均增长16.39%;地方级财政收入3.14亿元,是2006年的2.43倍,年均增长19.51%;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是2006年的3.2倍,年均增长26.2%;实际利用外资5080万美元,是2006年的1.76倍,年均增长11.95%;外贸出口12500万美元,是2006年的2.86倍,年均增长23.3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1亿元,是2006年的3.34倍,年均增长22.7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7亿元,是2006年的1.98倍,年均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亿元,是2006年的1.76倍,年均增长12.74%;各项存款余额70.7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0.85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加39.34亿元、26.93亿元。2007年、2008年连续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2008年、2010年两次荣获全市绩效管理考评进步奖。
工业支撑明显增强,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坚持企业向园区集中。平台建设加速拓展,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取得较好成效。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27.1:39.4:33.5,二产比重提高8.8个百分点。工业“四大产业”逐步壮大,预计实现产值55.39亿元,是2006年的3.4倍。浦城工业园区成为省级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5亿元,入驻企业42家,其中规模企业32家,实现产值19.8亿元,税收3370万元;荣华山产业组团累计完成征地8100亩,试(投)产项目18个,实现产值9亿元。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五大主导产业”和“四个特色农产品”加快发展,先后四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被命名为“中国丹桂之乡”、“中国油茶之乡”,完成国家级浦城薏米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规模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从24家发展到83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13家,实现产值29.16亿元,年均增长25.71%。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不断加强,新增省著名商标8件、省名牌产品10个,累计专利授权量83件;“浦城?薏米”和“浦城?桂花”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家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和省地方标准制(修)订。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商贸物流、金融保险、旅游休闲等产业加快兴起,匡山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丹桂山庄四星级旅游饭店投入运营,丽圣桂都五星级旅游饭店加快建设。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乡面貌大为改观。持续开展以项目为核心的创业竞赛,实施重点工程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五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1亿元,其中列入省市重点项目46项,完成投资26.73亿元。交通建设方面,累计完成投资58.9亿元,是前五年的4.05倍。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浦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龙浦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县域内高速公路里程达125公里,跃居全市第一;境内205国道和302省道全面改造升级;完成农村公路硬化1100公里,通建制村公路基本完成硬化改造,通班车率96.18%。浦建龙梅快速铁路、衢宁铁路连接线(浦城—龙泉段)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电力建设方面,五年完成投资6.74亿元,是前五年的8.99倍。新建220千伏丹桂变、110千伏九牧变和2个35千伏输变电工程,供电可靠性不断增强。水利建设方面,五年完成投资4.66亿元,是前五年的2.51倍。完成东风、东坑、龙岭下3 座中型和28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东平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加快推进。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工程、烟田基础设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农村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城市建设方面,五年完成投资4.39亿元,城市建成区拓展到9.32平方公里,集聚人口11 万人,城镇化率达40.6%,比2006年提高2.6个百分点。加快梦笔组团和怡园新区等一批房地产项目建设,大力实施梦笔大道、兴华北路、城东路和兴浦路、皇华山路等主干道的改建,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城市档次不断提升。随着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的建成,城区夜景工程、绿化工程、环卫市场化保洁、三轮车报废退市和出租车上市营运等工作的大力推进,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区亮化、绿化、美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小城镇建设方面,15个乡镇启动小城镇建设,仙阳镇被列入省级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36个中心村展开建设,启动新房建设3208户,搬入新居1622户,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6380万元。厦门市翔安区对口援建的仙阳翔安新村等4个灾后集中重建点全面完成,城镇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改革开放明显推进,发展活力不断激发。新一轮县乡机构改革顺利实施,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清理行政审批项目53项。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累计考录公务员91人,招录卫技人员140人、教师172人。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证抵押贷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大胆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积极实施“增智就业致富工程”,成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县;“南平机制”、“五要工程”等农村工作机制持续深化。依法稳健实施退城进园、土地收储、企业改制同步展开的“三合一”改革,完成工贸企业改革10家;整体打包赎回48家(次)国有、集体、民营企业1.96亿元债权,并同步展开土地房产等债权清收。积极推进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累计报批“农转用”土地649.36公顷,依法供地460公顷;完成土地开发整理面积5.08万亩,实现新增耕地1.02万亩。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全面取消乡镇税收上缴任务,实行国库统一支付工资,完善增值税、烟叶税和土地出让金县乡财政分配体制,减轻基层财政压力。在竹木、石材行业开展“以电控税”,实现公平税赋。深入推进项目融资方式多元化,引进中国银行分支机构入驻浦城,成功采用BT、BOT模式运作项目。深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保障了新增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发展外贸出口企业12家,其中出口千万美元以上企业3家,浦城正大连续两年出口超5000万美元,位居全市前列。
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和谐氛围日渐浓厚。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累计投入21.73亿元,年均增长27.28%。坚持教育优先,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统筹发展。“双高普九”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对县督导”、“督导考核”均以优秀等级通过省政府评估。实施校安工程、危房改造项目72项,全面消除C、D级危房7.32万平方米。2009年被评为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和市“教育工作优秀县”。国家科技进步县通过考核,累计推广应用科技成果107项,开发新产品101个。文化建设得到加强,抢救性保护文化遗产,新增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获批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完成三山会馆、西山故里、云峰寺等古迹保护性修复;在省博物院举办“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展”;改造建设10所乡镇文化站和142个“农家书屋”,建成13个乡镇校外体育活动场所、2个农民体育活动中心和107个农民体育健身点。城区数字电视加快推广,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7%和98%。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逐步健全,完成全县医疗机构信息化接口改造,县医院住院大楼顺利封顶,新增医疗机构6家,改造提升13所乡镇卫生院,转型升级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55所村卫生室建设。实施第六次人口普查,严格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人口自然增长率3‰,获得2009--2010年度全市人口计生先进县一等奖,保持全省一类先进县水平。做好减灾防灾工作,建成342个避灾点,覆盖所有建制村。“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市政府考核验收,累计造林更新29.2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1%,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完成革命遗址普查,申苏工作取得圆满成功,被认定为原中央苏区县。
民生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加大民生事业财政投入,累计投入资金19.28亿元,年均增长24.3%;累计实施民生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124项。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从3.37%下降到2.5%,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1万人、实现下岗人员再就业652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2万人。基本医疗保障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覆盖面不断扩大,全面完成2011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普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累计发放补偿资金1.03亿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补偿比例不断提高,关闭破产的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医保;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启动实施,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民住房、水稻种植、森林火灾和户籍人口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持续实施,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1647套。建立国家公职人员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兑现和规范公务员、教师、农村卫技人员津补贴以及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累计发放种粮补贴资金2.07亿元、库区移民直补资金1550.3万元、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1150万元。实施“助残工程”,累计免费为63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为63名残疾儿童实施康复项目。认真实施“造福工程”,完成搬迁993户4425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84元,比2006年增加7779元,年均增长12.49%;农民人均纯收入7618元,比2006年增加3213元,年均增长11.58%。
民主法制明显加强,行政能力不断提升。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密切同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联系,虚心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31件,政协委员提案292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8%。坚持依法行政、科学行政,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行为,完善执法监督。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抓好政府系统廉洁自律,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新一轮平安创建活动深入推进,“五五”普法全面完成,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5%;坚持“大接访”和信访“路线图”制度,妥善处理、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加强“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和“菜篮子”工程建设,强化市场物价监测,市场供应总体平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2008年、2010年荣获南平市安全生产责任制年度考评先进单位称号,社会保持安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双拥共建工作深入推进,监察审计、侨务对台、档案方志、气象水文、民族宗教、民政老区、老龄妇幼、保险通讯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
各位代表,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工作持续、发展持续。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以重点项目建设、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小城镇和中心村镇发展、民生工程为内容的“五大战役”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1—10月,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3%,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2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8%,外贸出口增长19.1%,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城镇登记失业率2.13%,人口自然增长率2.9‰。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预计可全面完成。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发展思路持续提升的五年,是发展实力不断增强的五年,是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的五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县政府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取得的,是县人大、县政协加强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迎难而上、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关注浦城发展的海内外乡贤、国际友人以及各界朋友齐心协力、热心帮助的结果,也凝聚着广大老同志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浦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对我县灾后恢复重建给予无私援助的厦门翔安区人民,向海内外为浦城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的发展,成绩令人鼓舞,经验值得总结。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不断更新观念,敢于打破思维定势,用新理念谋划发展,用新思路推动工作,用新方法破解难题,着力先行先试,在形势变化中把握主动,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拓展作为,为推动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二是必须坚持第一要务、科学发展。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心无旁骛抓发展,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三是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用改革的办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用创新的举措破解发展难题,用开放的视野拓宽发展思路,使我们的事业始终保持旺盛活力。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始终将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努力提高民生事业投入,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做到发展为民、发展惠民、发展靠民,为推动发展提供和谐动力。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规模不大、集聚度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支撑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和优势骨干企业较少,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民持续增收基础不牢固;三是城市化水平偏低,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有待增强;四是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弱,统筹能力不足,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不高,物价水平偏高,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五是少数干部精神状态、发展观念、工作作风、素质能力,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影响社会安定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社会管理和创新有待加强,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克服和改进,努力把全县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和思路
 
今后五年,是浦城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浦城提前三年与全市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期。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了“十二五”浦城发展的宏伟蓝图。站在新的起点上,浦城面临着国家支持海西建设,国家和省上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支持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发展等带来的难得机遇,特别是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时空距离加快转换,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建成和开工建设,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浦城特殊的区位、地理、资源优势更加明显,要素集聚力、产业承接力、项目吸引力进一步显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景更加广阔。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严峻挑战。宏观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县(市)间竞争更趋激烈,浦城发展肩负着加快壮大总量和提升质量的双重任务。尤其要看到,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加美好生活有着热切的期待。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必须以开放的视野、战略的眼光,聚精会神谋发展;必须以超常的举措、拼搏的精神,千方百计抓落实;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遗余力惠民生,实现浦城经济社会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着力构建闽浙赣边界南接北连的产业“洼地”、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山青水秀的宜居福地、底蕴深厚的文化高地,加快把海西区绿色腹地“北大门”建设成为开放、发展、繁荣、和谐的新兴城市。
根据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一进位、两增长、三翻番、四提高”的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均比2011年翻一番以上,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明显提高,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步入全市发展第一层面。到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7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人均GDP超过4.72万元,年均增长18.7%以上;财政收入增速继续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力争财政总收入达到10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6年突破140亿元。
——结构调整持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发展更加协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45:37,二产比重提高5.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贡献率进一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20亿元,年均增长2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2%,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民生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均达1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总人口控制在47万人以内;城乡居民住房、交通、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条件有较大改善。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分别达到95%和97%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以上;教育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达21 %,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文化强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民主法制建设切实加强,社会公平正义得到保障,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市场主体活力充分显现;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外贸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以上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生态县建设基本达到国家考核验收标准,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更趋协调。生态环境质量、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林分结构进一步优化,森林蓄积量1278万立方米,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0.72万亩。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南平市下达基数内。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一届政府在今后五年工作中,必须认真执行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在具体工作中,要更加注重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更加注重解放思想和观念更新,着力在先行先试上下功夫。继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把解放思想贯穿到加快发展的全过程,勇于打破惯性思维、静态思维,敢于突破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体制、机制和条条框框的束缚,提升运用行政的、市场的手段推动经济工作的能力。一切有利于浦城发展、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就要抓住机遇,敢为人先,大胆去试、大胆去争、大胆去拼。切实增强开放意识、前锋意识,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进一步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既求所有,更求所在,深入实施全方位大开发战略,主动融入海西和对接武夷新区建设、努力拓展开放空间,提高开放质量,吸引聚集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资源,在更高层次上融入国内外和区域经济发展大局,争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二)更加注重产业升级和项目建设,着力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坚持加快转变的战略举措,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持续“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着力搭平台、促集群、强企业、攻招商、创品牌,集聚提升“四大产业”。力争实现产值295亿元以上。坚持用工业理念抓农业,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力争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亿元以上。积极融入大武夷旅游圈和省际旅游网,加快培育度假、休闲、养生等旅游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贸商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
(三)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生态建设,着力在协调发展上下功夫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效能管理经营城市,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道路、排水、供电、公共交通、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形成比较规范的城市管理和社区服务体系,增强城市承载能力。统筹推进以仙阳省级小城镇和中心村镇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形成以县城为龙头、中心乡镇为重点、中心村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道和农村公路等为网络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南接北连”和“东出西进”的闽浙赣边界现代交通枢纽。倡导低碳理念,加大节能减排攻坚力度,加强旅游原生态资源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园林城市。
(四)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平安建设,着力在和谐创建上下功夫。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完善科技、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扩大就业促进创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打造“文化强县”为目标,推动文化改革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在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大力发展丹桂、剪纸等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完善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抓好城市社区建设,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问题。加强“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和“菜篮子”工程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努力创建和谐浦城。
 
三、2012年的主要任务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新的一年,我们要按照省市委、政府的要求,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坚持“三化”并举,拓展“三维”项目,狠抓“五项重点工作”,着力生财、聚财、用财,着力保重点、保民生、促转型、促跨越,推进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22%;财政总收入增长16 %,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外贸出口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南平市下达基数内。在实际执行中,力求更快更好些。
(一)抓产业提升,促进转型升级
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强化工业支撑。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为目标,持续突出突破工业,做大工业总量,提升发展质量。一要拓平台,优化产业布局。抓好浦城工业园区规划环评,规范土地供给,对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实行单独供地,鼓励其他项目租赁标准厂房,给予租金优惠。加快商贸服务区、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园区扩建2000亩用地征迁,保障重点项目用地,力争实现税收4500万元以上。坚持多元开发模式,鼓励一区多园发展,上半年完成浦城正大老厂区整体搬迁扩建,加速浦潭新区扩张,争取实现年产值5亿元。加快特色专业园建设,积极发展“飞地”工业。加快完善荣华山产业组团道路、供水、污水处理和教育、医疗、商贸等配套设施,促进企业向组团集聚,推动组团和园区的有效融合,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二要抓龙头,壮大现有企业。认真落实上级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省政府出台的促进工业企业稳定增长的“六项措施”,加快现有企业发展壮大。力争当年实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78.6亿元,增长18.5%。坚持扶优扶强,支持一批有条件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实现增资扩产,打造新“五南”式企业,力争规模企业达80家以上,实现产值68亿元。鼓励一批企业扩能升级,加速成长壮大。加快一批在建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产。坚持“内联”做大,组建企业间技术、营销联盟,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三要铸链条,培育优势产业。加快完善全县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引导同类企业、关联企业抱团扎堆,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注重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加快一批扩建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加快推动“四大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产值62亿元,增长21%。
四要搭载体,强化自主创新。以加快建立“浦城创业园”为载体,鼓励企业大力引进科技人才,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加速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强化企业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增强创新力。扶持和引导企业通过战略合作、技术改造、品牌创建等措施,推进设备更新、工艺优化、产品升级和产能扩张,提升市场竞争力。力争年内实现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
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立足点来抓,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一要推进产业化发展。着力在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上下功夫。以推进整县制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为抓手,稳定粮食播种面积76万亩,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以推广优良品种和发展规模化生产为重点,大力培育菌菜产业,力争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3.5万亩;以建立烟叶生产基地单元为目标,推进烟叶种植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稳定发展烤烟生产,烟叶产量突破10万担;以推进竹木资源深度开发为导向,加大竹木资源培育力度,完成造林绿化3万亩,力争竹木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以优惠政策引资兴办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为突破,大力发展特色畜禽水产养殖、加工项目,促进畜禽水产业的快速发展。发挥品牌优势,继续推进丹桂、薏米、油茶、灵芝等“四个特色农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经营。大力实施“强龙带动”工程,积极抓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和引进,进一步完善“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切实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提升农产品综合加工深度和附加值。力争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70家,带动建立生产基地140万亩。
二要完善基础设施。持续实施民生水利工程,启动闽江上游浦城段防洪工程建设,完成盘亭溪中小河流治理和桐源溪清水工程,加快推进南浦溪城关段绿水工程、南浦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实施旧馆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完成7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实施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治理水土流失1.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5000亩,完成354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9.4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库区移民后扶项目30个,完成土地整理3000亩,改造中低产田7200亩,实施885个烟叶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800口;继续实施“造福工程”,加大对老区、少数民族村、边远山区的扶持力度,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要拓宽增收渠道。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统筹涉农投资项目安排,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三农”,完善利益补偿、风险补助、价格支持等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提高效益性收入。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和实用人才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提高工资性收入。探索土地股份化、合作化办法,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提高经营性收入。
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改善环境、优化结构、增加就业、促进消费为目标,积极发展商贸、餐饮、通讯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信息中介、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推进商贸物流中心、客运服务中心、农资连锁配送中心等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建设,提升工业企业原料购进、产品外销的运送能力。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入驻,完善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建立和推广平价商品区,探索实施“农改超”工程,启动梦笔新区大型商场建设,新建改造村级综合服务社10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加强群众生活必需品货源调度、市场供应和价格监管,改善消费环境。以黄衢南高速开通和龙浦高速建设为契机,借助武夷山、黄山等世界级旅游品牌,积极融入大武夷旅游圈和省际旅游网,加快发展旅游业,推进匡山、浮盖山、九石渡、乌龙山大观园等旅游景点建设,力争丽圣桂都五星级旅游饭店建成运营,积极培育发展城郊乡村游、生态探险游。旅游接待人数增长12%,旅游总收入增长15%。
(二)抓项目带动,促进后劲增强
深入实施项目带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增强重大项目建设对全社会投资的拉动力,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加快重点建设。优化项目建设环境,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和激励机制。实施在建重点项目100个,年度计划投资50亿元。争取列入省、市重点项目15个,年度计划投资4.5亿元。启动中华桂花博览园建设,全面建成龙浦高速公路,持续推进浦建龙梅快速铁路、衢宁铁路连接线(浦城—龙泉段)前期工作,启动国道205仙阳—余乐段升级改造、城区“北外环”路、渔梁岭隧道等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农村公路“上衔下延”工程100公里,改造危桥15座,建成安保工程200公里。加强能源保障建设,动工建设110KV临江输变电工程,加快推进仙阳、梦笔、浦潭3个110KV输变电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新建改造一批低压线路,推进新一轮城网、农网改造。
注重项目质量。抢抓国家支持海西建设、中央苏区县发展和省委、省政府出台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鼓励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山区转移的政策机遇,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市产业振兴、投资导向,重点围绕“十二五”规划和我县的发展定位,用好用足各项政策,善于捕捉项目信息,敢于“无中生有”,努力在延长产业链条、破除瓶颈制约、解决民生需求等方面,精心策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好项目,积极向上沟通联系,逐个跟进落实,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盘子。重视现有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对接,抓好项目的深度研究,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积极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发挥聚集、联动效应,努力构建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新格局。
大力招商引资。立足资源、产业和区位特点,坚持“南接北连、突出北连”,转变招商理念和方式,主攻长三角,紧紧围绕“功能布局、投资强度、建设进度、优惠政策”四要素,从“大招商”向“招大商”、产业链招商转变,做到一、二、三产并重,规模、质量、效益并举,加强“三维”项目对接,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发展总部经济,重抓工业项目引进、落地,力争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40%。充分利用“5?13”、“6?18”、“9?8”等招商平台,落实进一步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政策,按照苏树林省长提出的“六个一定要”的要求,以诚招商,千方百计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的好项目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实现借力发展。
强化服务保障。健全项目跟踪落实和服务机制,提高对项目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组建项目服务小组,积极协调解决在项目建设、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融资上,创新项目投融资渠道,鼓励采取发行债券、BT、BOT、融资租赁等投资模式,破解项目建设资金瓶颈。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发挥信贷资金主渠道作用,完善政银企互动机制,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视企业信用环境建设,争取金融机构更多的信贷支持。扩大民间投资领域,积极扶持小额信贷公司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问题。用地上,大力推行“和谐征迁工作法”,完善征迁政策措施,努力突破项目用地瓶颈。按照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原则,优先保障民生项目、工业项目及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用地需求。用电上,进一步加大电网升级改造、加强供电管理、优化电力调度,保障企业用电需求。用工上,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员工的户籍、住房、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问题,鼓励本地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缓解用工难问题。
(三)抓城乡建设,促进功能提升
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部署,优化布局,完善功能,联动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统筹发展的新态势。
提高城乡规划水平。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坚持“山、水、城、人”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全面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概念性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启动城南、城东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中涉及到的相同内容统一起来,并落实到一个共同的空间规划平台上,做到“三规合一”,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节约利用。立足我县自然、文化、产业特色,树立“舍得投入、更新理念、适度超前、严格执行”的观念,正确处理好城区和农村、老城区和新区、园区和城区的关系,注重差异性定位、功能性区分和个性化特色,统筹抓好城市形态和功能设计,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加快城市扩容提质。坚持政府投入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盘活存量资产和土地资源,逐步探索带规划指标和设计图纸出让土地的做法,实现出让一块土地,建设一片精品。加快梦笔组团等新区开发,推进城市广场、梦笔山历史文化主题公园、仙楼山红色文化森林公园、城西城市门户、商会大厦等项目建设,实施五一三路改造和兴华北路缆线下地工程,完成工业路改造和学府路建设。实施城区防洪工程和清水工程、仓北路沟渠改造、西岩水厂技改扩建等项目,实现城区居民生活用水全部改由东风水库提供,加快城市生活污水管网二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项目建设,完善功能体系。加强市容市貌整治和管理,实施城区行道树补种改种、西门公园和南门公园景观整治。全面推行城市卫生保洁市场化,强化城市综合执法,规范执法行为,加大违法违章建筑整治力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推进中心村镇建设。加强中心村镇建设规划指导,积极争取、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扶持政策,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三旧”改造,规范农村居民建房,鼓励人口向中心村镇转移集中,因地制宜发展一批工贸型、农业生态型、旅游观光型等各具特色的经济强镇、中心集镇和中心村。加快推进仙阳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形成与荣华山产业组团、中心县城功能分区、互动连片的发展格局。持续抓好临江市级试点镇、6个县级试点镇和市县级试点中心村的规划建设,努力把中心村镇建设成为适宜人居、交通便捷、功能齐全的新型农村。
(四)抓改革开放,促进活力释放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开放市场,积极探索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开放向更高水平提升,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启动政务协同办公系统,探索建立国有投资公司,建成县行政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深化“南平机制”,拓展“五要工程”,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县、乡、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强化基层民主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林权登记发证工作,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深入推进退城进园、土地收储、企业改制同步展开的“三合一”改革,扎实抓好企业改革扫尾工作。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改革,建立健全符合发展规律和自身特点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入推进闽浙赣三省边界六县(市)县域经济协作,加强与省农林大学等高等院校深度协作,落实合作框架协议。深化山海协作,拓宽协作领域,实现产业招商和项目对接的优势互补。发挥正大生化、绿康生化、闽城光学等龙头企业的领军作用,扩大生物制药、轻工轻纺、林产食品等产品的出口规模,加快扶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发展后劲强的出口规模企业和主导产品。建立对外贸易预警机制,优化外贸出口商品结构,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提高出口效益。力争外贸自营出口企业发展到15家,实现外贸出口1.43亿美元。
(五)抓公共服务,促进民生改善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
落实社保政策。持续抓好民生工程和为民办实事,积极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大力拓展就业渠道,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00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加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力度,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统筹;进一步扩大企业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面。继续实施全县户籍人口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农村居民住房、水稻种植和森林火灾保险,免费为12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工程”。计划建设1000套保障性住房,进一步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推进文化建设。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继续推进乡镇文化站改造和农家书屋建设,建成县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加强中央苏区县宣传,启动中央苏区历史纪念馆、博物馆、体育馆、档案馆、多功能影院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临江“镇安桥”保护性修复,做好革命遗址保护,推进“闽派古琴”、“浦城民间剪纸”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云峰寺大殿”、“猫耳山古龙窑遗址”、“管九土墩墓群”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扩大丹桂文化、宗亲文化、闽越文化、浦城剪纸、闽派古琴等地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打造富有竞争力和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推进文化创新,实施精品工程,鼓励创造更多文化产品,满足社会各阶层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发展社会事业。加快科技创新,全年推广应用20项科技成果和20个新产品开发项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普通高中优质化,实现普通高中省级一、二、三级达标校各1所。加快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启动梦笔学校建设,完成4个校安工程和15所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配齐紧缺学科教师和教学仪器设备,实现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加快幼儿教育发展,新建1所城区幼儿园,改建8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增设28所农村小学教学点附属幼儿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成县医院综合大楼,改造和提升仙阳、石陂2所中心卫生院,完成146所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提高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推进人口计生综合改革,扎实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积极争创国家级优质服务县。高度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推进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完善老年活动设施。加快广播电视网建设,完成上级下达的广播“村村响”工程任务,力争在年底前实现城区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平移。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积极组织参加全市第二届运动会,力争取得好成绩。
建设生态文明。注重保护水源、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深入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和创建“生态乡镇”、“生态村”,推进“四绿”工程,巩固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重点企业废水废物废气深度治理,严格环保“六个一律”,严守“三条”底线,积极创建生态县,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加快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利用,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占一补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抓社会管理,促进和谐平安
认真落实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构建和谐社会。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落实政府“一岗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重视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建立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持续深化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和“三合一”场所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安全生产执法,继续降低事故总量。重视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加强日常监管,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确保社会安定稳定。
深化平安浦城创建。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健全县乡村三极联防联动机制,推进全县各层级平安创建工作的有效展开。进一步健全维稳长效机制,加快形成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确保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苗头及早发现,信息及时掌握,处置积极稳妥。要重点抓好社区矫正工作落实,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加快法院审判大楼和公安业务技术大楼建设,加强对重大项目、重点建设的施工环境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刑事犯罪、暴力犯罪的打击力度,持续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推进禁毒人民战争,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从抓源头入手,把民生优先作为社会管理的治本之策,坚持办好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实事;进一步完善群众权益机制,主动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要从抓解决突出问题入手,重点抓好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本地化,严格落实对高危人群的预测预警、救治救助、帮教帮扶措施;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有效引导主流舆论。要从强化基层入手,加强资源整合和力量投入,构建城乡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确保各项工作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要从搞好服务入手,认真细致做好群众工作,教育引导群众依法有序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不断夯实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政府及工作部门要更加重视和加强自身建设,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和责任意识,遵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行政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要严格依法行政。坚持依法治县,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按照政府职能及分工,依照法定权限履行职责;大力推行重大决策、重点项目听证、公示和集体决策制度,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开展监督,进一步加强与工商联的联系,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凝聚发展智慧,形成工作合力。
二要弘扬务实作风。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办顺民心、合民意的事情,多在抓落实、求实效上下功夫,增强政府公信力。弘扬忠诚理政、勤勉敬业的工作精神,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切实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一线调研、一线协调、一线解决问题上,勇于担责、敢于碰硬,不懈怠、不分神、不松劲,一往无前、奋勇争先,积极化解阻碍改革发展的矛盾,努力突破事关长远发展的瓶颈。科学整合政府行政资源,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进行政管理方式,切实增强政府团队执行力和每个干部的责任心、落实力。
三要提高行政效能。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的十条意见》精神,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水平,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府网站等公开渠道,促进政府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抓好政府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建设,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继续深化创业竞赛和政府绩效管理,健全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制度,加强效能督查、信息反馈、情况通报、重大责任追究,坚决杜绝推诿扯皮,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减少越位、纠正错位、填补缺位,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依法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加强机关效能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加大奖优、治庸、罚劣力度,努力营造崇尚实干、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良好风气。
四要坚持廉洁从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落实主要负责人述职述廉制度。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把住细节、管住小节、保住气节,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强化监察和审计监督,完善非生产性国有资产管理,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管,规范权力运行和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严禁利用公权力谋取非法利益,保证干好事办成事、能干事不出事。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努力建设一支作风过硬、廉洁奉公的干部队伍,以清廉为政的实际成效,赢得全县人民的信赖和支持。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起点,展望浦城未来,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凝聚各方力量,忠诚履职,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做到一届为一届打基础,一年为一年添后劲,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推动浦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