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吉安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荃水 2015-02-28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彭学凯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书面报告全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面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六字”方针,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积极应对和克服了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不利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一)经济增长逆势上扬。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242.1亿元,增长10.2%,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688.6亿元,增长12.5%;财政总收入195.2亿元,增长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2.6亿元,增长17.4%;固定资产投资1270.6亿元,增长1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0.8亿元,增长13.5%;外贸出口40.2亿美元,增长21%;实际利用外资7.86亿美元,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97元,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62元,增长11.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1%。多数主要指标增幅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居全省第一,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居全省第二,外贸出口居全省第三。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等指标完成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年度计划目标。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预计全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78:51.13:32.09,三产比重提高0.85个百分点。一是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1+13”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步伐加快,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六大富民产业加快发展,尤其是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深入实施,全市新增种植面积11万亩、总规模达25.82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979家、家庭农场2407家,省级龙头企业达94家。二是工业集群发展态势明显。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200户,总数达963户,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809.6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18.8亿元,尤其是电子信息“6+X”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占据全省“半壁江山”。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成功获批,红板、合力泰跻身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行列。新增井开区通讯终端设备、吉安县数字视听、永丰县循环经济3个百亿产业集群。三是服务业业态日益丰富。十大市场体系建设已见成效,商贸零售业发展平稳。旅游业企稳回升,全市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9.6%和10.5%。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新增规模电商企业21家,实现交易额104.8亿元,增长131.7%;金融业势头强劲,实现税收突破9亿元,增长36.8%。物流业平稳发展,井开区综合物流中心搭建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被评为全国十大商贸物流信息平台。全市新获批2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6家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总数分别达5家和11家,居全省第三。

  (三)改革开放纵深推进。一是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精简审批权467项,精减率达74%,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全市新发展个体户2.19万户、从业人员5.3万人,个体工商户总数达13.6万户、从业人员总数达33万人;新登记私营企业5678户、从业人员6.1万人,私营企业总数达2.56万户、从业人员总数达26.6万人。二是投融资改革取得实效。全市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共融资285.29亿元;利用亚行1.2亿元贷款前期工作全部完成。信贷投放规模有效扩大,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876.9亿元,增长22.7%,存贷比提高4个百分点。三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30个、农业项目37个、服务业项目56个,木林森、中广核等一批投资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成功落户,全年共引进省外资金447.8亿元,增长19.4%,增幅居全省第三。对台招商久久为功,台商聚集态势明显,新引进台资项目25个,实际利用台资1.5亿美元,约占全部外资的1/5。

  (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吉泰走廊支撑带动作用不断增强,走廊生产总值占全市的51.2%;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的57%;财政总收入占全市的55.3%;三项指标分别同比提高1.1、2和1.1个百分点。井开区龙头作用凸显,东区开发建设和西区提升完善全面推进,完成基础设施投入61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4个,实现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60亿元。县域经济多点发力,综合实力不断增强,8个县财政总收入超过10亿元。一批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永丰碳酸钙、吉水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过80亿元,井开区医药化工等6个产业集群过50亿元。二是苏区振兴成效明显。紧紧抓住苏区振兴带来的政策“红利”,全市共谋划71个重大平台,其中33个获国家和省级批复,6个列入全省30个重大平台调度。8个中直单位对口支援我市苏区振兴发展,投资3亿元的中电新材料科技在吉水开工建设,成为全省落户的第一个对口支援产业项目。全市共争取各级资金171亿元,增长10%;争取上级调剂用地指标1.8万亩,占全省的五分之一。三是重大项目支撑有力。全市392个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88.5亿元。昌吉赣客专、蒙华铁路煤运通道开工建设;峡江水利枢纽工程7台机组成功并网发电;江西成品油管道二期工程、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基本完工;南昌至宁都高速公路(吉安段)、泰和天湖山风电等重大工程建设进度加快。

  (五)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一是中心城区首位度不断提高。195个重点城建项目顺利推进,其中29个已经竣工投用,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数字化城管进入试运行,商务、金融、教育和卫生等服务设施更加配套;市立公园+生态绿廊+郊野公园三级生态梯度格局初步形成。二是吉泰城镇群已现雏形。“六个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水电油气、通讯交通、医保金融、劳动力市场基本实现一体化。继快速通道完善后,105国道改道和永和连心大桥竣工通车,新井冈山大桥、庐陵大桥、吉水赣江二桥、恩江二桥加快建设,吉泰城镇群外环通道基本打通。人口不断向城镇群集聚,走廊城镇化率达49.5%,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三是县城及重点镇建设稳步推进。县城及重点镇总规和控规修编基本完成,“九个一”工程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县城和圩镇扩容提质,吸引和承接农村人口转移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市新增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四是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延伸拓展,积极融入庐陵文化元素,高标准完成了1003个村点整治、730公里通道沿线村庄提升和71个集镇镇村联动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稳步推进,共拆旧房816万平方米,建新房422万平方米。全市新增8个中国传统村落、16个省级生态乡镇村。

  (六)民生保障有效改善。一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稳步推进。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6956套,完成棚户区改造11354套,完成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1.3万户,群众居住条件继续改善。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2万人。农村低保扩面2.2万人,保障面提高0.5个百分点;全市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增加215元。新农合大病保险在全省率先铺开,医保“一卡通”全面开通并可跨县(市、区)结算。三是扶贫攻坚加快实施。全市恢复农村教学点54个,完成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项目821个,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74所;新建医疗“空白村”卫生室122所。建成农村公路2290公里,23万农村居民喝上安全水,贫困人口减少9.1万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受外部环境趋紧、有效需求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主要指标增幅出现不同程度回落,其中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六项指标增速分别比计划目标低0.8、1.5、0.5、2.6、1.9和1.6个百分点。同时,在经济运行中,还存在服务业占GDP比重偏低、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占比偏大、创新驱动不足、要素保障趋紧等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二、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法治吉安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根据市委三届九次全会部署,结合国内外宏观环境及我市产业和需求两个方面支撑能力分析,本着既要保持略高于全国全省发展速度,又要衔接我市“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原则,对我市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作如下安排:

  (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这一目标既符合近年来我市经济运行的实际,也可以为转方式、调结构腾出空间。三次产业方面。考虑到农业增速一直较为稳定,预期一产增加值增长4%,比去年计划略有提高;从今年市场环境、产品价格水平等因素和我市规模工业企业新增数、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态势两方面考虑,规模工业增加值预期增长12%,二产增加值预期增长11%;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三产按不低于GDP增速安排,预期增长10%。三大需求方面。为促进经济增长动力向投资、消费、出口协同拉动转变,同时考虑到重大项目的支撑,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5%,比去年计划调低3.5个百分点;预计今年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消费市场总体平稳,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鉴于国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为适当留有余地,预期出口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财政金融方面,综合考虑国家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等政策影响和我市冶金建材等资源性税收下滑、房地产市场前景不明朗等因素,预期财政总收入增长1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5%,增速均比去年计划有所降低。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占比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0.41个百分点,达到32.5%;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化率提高1.7个百分点,达到46.35%;万元GDP能耗下降3%,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节能减排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

  (三)价格总水平保持稳定。预计农产品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仍将保持上涨趋势,价格总水平存在一定上涨的压力;同时工业原料价格预计低位运行,成本进一步降低。综合考虑,预期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

  (四)就业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要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的成果,安排城乡居民收入预期增速不低于经济增速,预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5%。安排农村居民收入预期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有利于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此外,计划(草案)安排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三、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按照市委三届九次全会提出的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做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和效益并重,继续实施四化同步互动、三产共生演进主战略,着力发展升级,着力改革开放,着力生态文明,着力法治建设,着力民生改善的总体部署,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围绕核心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加快吉泰走廊建设。把吉泰走廊作为吉安融入全省发展格局的重要平台和战略支点,着力在功能布局、产业集聚、要素整合、城市组团、开放引资、开发合作、机制改革、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九个方面聚焦发展、升级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吉泰城镇群规划,打破行政区划制约,完成金樟组团、敦厚永和凤凰和澄江沿溪南溪组团的详规编制,引导走廊区域相向发展、错位发展和梯度发展。强化板块支撑,聚焦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井开区围绕打造千亿园区发展目标,加快产业集聚步伐,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整体实力;城区积极培育城市经济,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聚集人气商气;吉水、泰和县既要积极融入中心城区发展,又要立足区位优势,做强工业,做优城市产业。推进城乡一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重点,强化区域整合、资源共享,继续推进“六个一体化”进程,高标准推进走廊内县城、卫星镇和镇村联动美丽乡村建设。二是加快推进苏区振兴发展。坚持“内外兼修”,加强谋划和对接,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政策在吉安落地。按照“明确发展定位、完善基础设施、做实项目产业、推进改革创新”的要求,抓好全市71个重大平台的推进,尤其是吉泰走廊、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精品城市等6个列入全省30个重大调度平台,要突出特色、引领示范。发挥对口支援优势,像吉水推动国家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建设一样,每个县区立足自身特色,在谋划特色产业园区和引进重大项目上取得新突破。继续抓好扶贫攻坚,突出精准扶贫,继续实施产业扶贫,抓住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机遇,加快解决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交通、电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力发展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等富民产业。三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把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对已纳入全省重点产业集群的要持之以恒抓推进,同时统筹做好县域产业规划布局,引导各县(市)突出特色,确定1-2个主导产业,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县域经济差异发展、错位竞争。四是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坚持城镇化发展速度和质量并重,坚定不移走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产城互动、文化传承、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突出全域规划,强化城镇梯度和边界;突出城镇内涵,强化山水特色和地域文化;突出以人为本,强化产业支撑和公共服务保障,着力打造“一群一轴三带三区”城镇格局。抓好国家省市重点镇、示范镇和扩权强镇试点镇建设,完善农民市民化成本分担、城镇投融资、农村宅基地等体制机制,促进各类城镇健康协调发展。

  (二)围绕释放发展活力,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一是深入推动改革攻坚。在稳步推进中央和省里统一部署的公车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深入推进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改革。重点区域:即“一廊四区”。吉泰走廊重点是围绕加快推进“六个一体化”进程,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园区、城(镇)区、景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四区”的改革,主要是适当扩大财政权,下放审批权,用活人事权,建立健全市场化的运作体制机制。重点领域:即“两个深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解决好“放活”问题。重点是在继续简政放权,抓好“放管结合”,落实“宽进严管”,加快市县政府“三单一网”建设的基础上,以“多规合一”为统领,推进规划体系整合兼容,形成“一张图、一张表、一个平台、一套机制”的行政审批体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解决好“激活”问题。重点是落实商事制度改革,探索“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和规范政府投资管理;扩大公共服务领域开放,加快出台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的意见办法,在公用服务和社会公用事业等领域推出一批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业务板块为支撑、以资本为纽带推进政府投融资平台改革,完善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推广PPP和项目收益债,创新公共基础设施融资模式。二是着力扩大对外开放。坚持主攻产业招商不动摇,突出补链招商和延链招商,完善产业配套,促进主导产业升级发展。主攻对台招商不动摇,积极承接台资企业转移。加快推动“央企入吉”,推动国内200强民营企业落户,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推动区域合作,深化与友好城市的战略合作关系。狠抓开放平台建设,加强与发达地区和科研院所联手合作,注重在交通、人才、服务和体制机制对接链接,增创开放新优势。优化创业平台,在工业园区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大力吸引返乡创业,不断深化全民创业。加快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主导产业推出一批创新课题,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

  (三)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发挥好现代金融和信息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乘数效应。落实国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服务三农等各项金融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积极培育和发展普惠金融机构,扶持各类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融资担保机构和村镇银行等发展壮大,积极引进股份制和地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构建多层次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拓宽融资渠道,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发债等直接融资;围绕主导产业,建立产业投资基金;推动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水平。加快推动传统产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协同联动,创新商业模式,合理布局生产、物流、电商等一批基地,以电子商务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突出三大主导产业,以集群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电子信息产业要紧扣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和6+X产业集群,以打造千亿产业为目标,实施“百亿企业培育计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落户生根;实施“千人创业万人就业工程”,建立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激活小微企业发展。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配套企业为支撑,推动基础设施、协同创新、信息服务等资源共享,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关联度高、配套能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以井冈蜜柚为主的富民产业要紧扣绿色有机生态,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加快建设政府主导的井冈蜜柚苗圃基地,把好品种的选育和供应关;以科技示范为引领,深入实施“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全面扩大井冈蜜柚种植面积;抓好井冈蜜柚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旅游产业要围绕建设红色旅游精品城市,深入推进“三山一江”战略,全力打造井冈山、青原山和武功山三大产业集群,积极培育环中心城区旅游圈,进一步形成山上山下全域联动的旅游新格局。三是夯实三大平台,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工业园区和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积极创新开发模式,突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引进发达地区、友好城市、大型企业在三大平台建设方面开展合作。不断完善平台功能,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积极引进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农业组织方式,强化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拓展休闲、科普等外延功能;加快工业园区扩区调区步伐,完善园区功能布局,促进园区土地集约、企业集聚、产业集群、服务配套、宜居宜业;编制服务业发展规划,创新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通过功能整合和政策扶持,完善服务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注重已有服务业集聚区扩容挖潜、拓展功能,积极开发与楼宇功能相适应的服务业态,吸引服务业企业入区发展。创新管理体制,推进三大平台的管理、金融、人事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市场化的运营机制。

  (四)围绕增强发展后劲,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一方面,着力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在突出抓好招商引资的同时,一是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进一步放开市场,推动PPP模式融资,通过扩大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健全公共领域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税费政策等多种途径,提高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尤其是要在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社会公用事业等领域挖掘和筛选一批适合PPP模式的好项目,加大对接推广和示范力度。二是做好向上争资工作。重点围绕“国家七大工程包”和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方向,利用好苏区振兴发展、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围绕产业升级、民生保障、生态建养、基础设施等领域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各类项目资金落地,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三是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突出保障性住房、农业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民生保障等投资方向,争取国开行和农发行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土地收储项目的贷款支持;争取发行14亿元棚户区改造项目收益债和新庐陵公司15亿元中期票据;启动亚行1.2亿美元贷款吉安城市交通项目建设,推动国际农发基金2170万美元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利用世行2600万美元贷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和欧投银行贷款鄱阳湖流域森林质量提升示范项目等前期工作,争取取得实质性进展。四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按照“突出产业带动、突出基础设施、突出民生改善、突出生态建养”的原则,全市初步安排重点项目401个,年度计划投资740亿元。支持昌吉赣客专、蒙华铁路煤运通道建设,加快泰和天湖山和钓鱼台风电项目、新井冈山大桥、庐陵大桥等项目的建设进度,开工建设新干航电枢纽工程、井冈山机场扩建、广昌至吉安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一批工业产业、城建商贸、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的项目建设步伐。

  另一方面,着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一是扩大旅游休闲消费。积极发展假日经济,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进一步支持景区发展体制创新,完善基础设施,促进生态游、乡村游、养生游、自驾游等业态发展。二是促进养老健康家政消费。通过规划引导、用地保障、税费减免等政策措施,支持社会资本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发展健康养老家政服务,促进民办养老或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重点支持一批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家政服务业公益信息服务平台等建设。三是完善基础性消费。高度关注房地产业,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引导消费市场合理预期。改造提升现有老旧商场、购物街、菜市场等,引进建设一批新型商贸综合体,提升消费层次和水平。鼓励住宿餐饮行业向平民化消费转型。四是培育其它消费热点。推广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汽车等绿色消费。提升教育文体消费,放开民办教育收费,出台促进体育消费实施意见,推动学校和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扩大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民生领域的信息化深度应用,以信息服务促进信息消费。

  (五)围绕提升绿色发展新优势,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加强生态建养。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推动我市全国生态建设与保护示范区建设;争取遂川、永新、万安等县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积极申报省级以上生态县、生态乡镇村。中心城区在完善提升后河风光带和螺湖湾风光带的同时,重点推进“两带一区”建设,即:神岗山至吉水桃花岛的赣江两岸风光带,青原山至东固沿线的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带,兴桥和农业科技示范园板块的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区。二是加强环境整治。加强生态红线管控,完善市立公园制度,对绿地与水系实行红线管控。推进改旧城、改旧村、改旧厂,清广告、清河流、清违建“三改三清”活动。加强农村重点污染地区饮水安全和农业面源污染专项治理,规范乡村生活污染管理,加快镇村垃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村组收集、镇乡清运、县区处理”的运转处置系统建设,推进农村污水生态化分户处理或相对集中处理。三是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争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争取井开区列入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范围。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推广利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启动中心城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和BRT(快速公交系统)建设;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促进物品循环利用,加快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建设。

  (六)围绕增强人民福祉,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保障力度,综合运用土地、税费等政策措施,吸引企业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运营,提高保障性住房的保障率。着力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抓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制”改革。加大对特困人员的救助力度,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听证制度,确保公平公正。二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大农村师资补充力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探索以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各县(市、区)中职学校有效对接的办学机制,加强校企合作,组建职教发展联盟。大力发展卫生计生事业,抓好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儿童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等项目建设,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社会办医。繁荣文体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大社区运动场所建设。深入推进“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建设,提高社区治理水平。三是继续推进以镇村联动为核心的美丽乡村建设。突出规划先行,重点围绕高速、国道、省道和京九铁路沿线以及主要县道沿线村庄建设,提升建管水平。在庐陵风格改造和环境整治的基础上,重点镇、吉泰走廊卫星镇和有条件的大镇要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和功能完善,提升小城镇的集聚辐射功能和承载能力。四是保持物价稳定。积极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支持菜篮子工程建设,推进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设;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切实减轻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继续开展清费治乱,对涉企、教育、医疗、殡葬等重点领域的收费从严把关,切实减轻社会负担。强化市场价格监督检查,重点组织开展涉企、涉农收费等专项检查,维护良好的市场价格秩序。

  (七)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抓好“十三五”规划编制。一是突出规划创新。突出“多规合一”,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与建设等规划的“多规合一”,努力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一个平台管到底的良好格局。突出空间管控,进一步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围绕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建设的要求,制定差别化的发展重点、发展目标和评价体系,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二是突出规划重点。突出市场化导向,充分体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规划,减少市场化领域的规划,更好地发挥政府对市场主体的引导作用。三是突出项目谋划。结合国家和省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我市发展实际,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家、省和市“十三五”规划,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其中:交通基础设施方面,谋划吉抚武铁路、渝长厦铁路、吉永泉铁路、赣井铁路、铜鼓至遂川至桂东高速公路、赣江航道整治及货运码头和一批通勤通用机场项目;电力能源点方面,加快推进华能电厂三期、神华吉安火电、华电峡江火电及一批山场风电项目的前期工作;生态建养方面,推进吉泰走廊区域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等项目建设;产业升级方面,加快打造一批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及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四是突出开门搞规划。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重大问题,广开言路,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准确把握我市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未来发展趋势,科学合理制定指标体系,设定发展目标,厘清发展思路和举措,增强规划的科学性。

  各位代表,实现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及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而努力奋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