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宗军先生的来信

 天258 2013-09-03
   袁宗军先生给我的来信中提出了许多尖锐的问题,思考也很有深度,原文刊出,以便让更多的同仁探讨。
 

尊敬的何教授:

 您好。我知道您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出版过多种专著。我有幸拜读了您的大作《现代中医肿瘤学》,我想就一些学术问题和您交流一下,恳请不吝赐教。

  第一个问题 您能拿出循证医学的证据证明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确实有效吗?如果能,下面的内容就不要看了。如果不能,那有了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 中医治疗现代医学疾病有效率低、重复性差,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中医辨证不准?还是用药不当?我个人的观点是用药不当造成的。我就以中医治疗恶性肿瘤为例说明。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有两个严重问题, 一是存在中西医学对立,符合了中医理论却违反了西医理论,遵守了西医学说违背了中医学说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西医认为,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功能缺陷或损害,不宜使用免疫抑制剂,但是在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方剂中几乎都是免疫增强剂和免疫抑制剂混合使用,如使用白芍、山茱萸、冬虫夏草、丹皮、夏枯草、苏木等这些中药免疫抑制剂。本人临证发现,在恶性肿瘤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免疫增强剂不易建功,而免疫抑制剂容易显过。有的患者大量使用增强免疫力的中药后出现了过敏性疾病,如神经性皮炎等,但是肿瘤并未明显缩小。而大多数的患者只要使用免疫抑制中药,哪怕是在处方中加入一、二味,就有可能引起肿瘤反跳。本人在治疗肺癌、胃癌时就遇到过此类情况,尤其是哪些没有抗癌作用却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情况更糟。本人曾经与一位学者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认为西医治疗恶性肿瘤的不少药物都是免疫抑制剂,中医使用未尝不可。但是本人认为,西医治疗恶性肿瘤使用免疫抑制剂正是西医在治疗上的错误。化疗药强烈的胃肠道反应损害了脾胃功能(后天之本),严重的骨髓抑制和对生殖功能的破坏损害了肾之精气(先天之本),后天之本和先天之本同时受损,生命何以延续?苦参对肝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就滥用于肝癌患者;山豆根对食管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就滥用于食管癌患者;瓜蒌对肺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就滥用于肺癌患者。结果导致患者脾胃功能减退,食欲不振,使治疗难以维继。二是治疗缺乏针对性,以肺癌为例,一首方剂少则十几味药,多则二、三十味药,仅有三、五味,甚至更少的中药,有抗肺癌的作用,这样的方剂能有多大的疗效?在中医抗癌研究中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令我大惑不解的是,这么多的专家学者,进行了这么多年的中医抗癌研究,为什么没有人看出这两个问题。我可以把看过的有关书籍列出来,杂志不包括在内。这其中有的是中医抗癌专著,有的是夹有中医抗癌研究的书籍。

1.于尔辛 高令山.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的研究

2.凌耀星 李益然.中医治癌秘诀

3.刘伟胜 徐 凯.肿瘤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

4.李佩文.肺癌综合治疗学

5.查人俊 何长清 曾逖闻 黄孝迈.现代肺癌诊断与治疗

6.孙 燕 赵 平.临床肿瘤学进展

7.赵 平. 胰腺癌

8.何裕民.现代中医肿瘤学

9.于尔辛 刘鲁明 杨宇飞 癌肿研究-基础与临床

  我把于尔辛教授的两本书对照看了一下发现,从85年到现在,中医抗癌研究基本没有太大进展。本人痛切感受是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相脱离,导致了上述问题的产生。对此本人提出了"双符合理论"(对恶性肿瘤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既要符合中医理论,又要符合西医理论),和中医药抗癌的四项基本原则(有针对性地抗癌、一般不使用免疫抑制中药、不使用有害于脾胃的中药、所用中药应符合辨证论治的要求),比较好解决了上述两个严重问题。初步的临床实践证明,"双符合理论"和中医药抗癌的四项基本原则是正确的。

  本人初步判断,中医抗癌研究长期停滞不前,用药不当是根本原因。

  此信的唯一目的是强烈希望您能在临床研究中试试我的观点是否正确,毕竟方剂有效才是治病的硬道理。现在出版的中医抗癌书刊中,虚无的理论和方剂太多,真正有用的太少。中医照目前这种状况发展下去,三、五十年内就要消亡。另有一篇文章,谈的是中医的危急,如您有空,敬请一阅。

  冒昧写这么多,可能不对您的胃口,如有不当,请批评指正。

                     祝您

健康愉快

                               袁宗军

                            2007.7.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