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属于祖国医学心悸、心痹、胸痹、怔忡等病范畴。本病主要病因,一是心气不足,二是风温毒邪外侵。《诸病源候论》:“心藏神而主血脉。虚劳损伤血脉,致使心气不足,因而邪之所乘,则使惊而悸动不安。”指出心气不足为此病内因。叶天士《温热论》:“温邪上爱,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指出外感风热邪毒为此病外因。由于心气虚,外邪侵心,邪阻脉络,脉络瘀阻,而致正虚邪实,是本病之根本机理。又风热邪毒入血伤阴,以至心血不足,血不养心,故又可见心血不足证。气虚血少,阳不化阴,阴不生阳,故又可见气血两虚证。 本病的治则,首当扶正驱邪,用清热开瘀益气养阴之法治之。病初起外感风热邪毒侵犯心主,证见发热咽痛咳嗽外感证。同时又见心悸、胸闷、气短、心区痛,便干尿赤,苔黄脉疾或浮数,或见结代促等脉证。此为温邪上受,逆传心包之证。治当解表清热兼以养心之法。 方用银翘汤和养心汤为主,加青叶、兰根、贯众。 银翘汤:双花30g 连翘 10g 竹心叶15g 荆芥10g 牛蒡子15g 薄荷10g 桔梗15g 芦根15g 养心汤:炙草20g 25 g 晒参10 g 云苓25 g 茯神15 g 川芎15 g 当归15 g 柏子仁15 g半夏曲15 g 远志15 g 肉挂5 g 五味5 g 炒枣仁15 g 加:青叶30 g 兰根20 g 贯众20 g 水煎服 日三次服 表证以解,正虚邪不去:仍可用养心汤加减治疗。 加减法: 心悸者加:生龙骨15 g 生牡蛎30 g 朱砂2 g 五味子5 g。 胸闷者加:瓜蒌15 g 薤白15 g 枳壳20 g 丹参30 g。 心痛者加:苏木10 g 红花15 g 水蛭5 g。 脉结代者加:人参10 g 寸冬20 g 五味10 g 葛根20 g。 心烦者加:栀子15 g 莲心5 g。 低热不退者加:龟板15 g 鳖甲10 g 银柴胡15 g 沙参20 g。 气短畏寒者加:附子5 g 人参10 g 白术15 g 干姜5 g。 如见疲乏无力者多为脾胃生化不足,当根据临床所见调理脾胃以滋化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