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笔
缠师的课文是先有线段的提法,为了精确和规范线段的划分,缠师设计了分型和笔这两个划分线段的构件(或者说工具),使得线段的划分变得比较容易和统一。所以在学会了分型的基础上掌握好笔的画法是以后准确划分线段的必经之路。
一、笔的定义
1、《教你炒股票62:分型、笔和线段中》中的定义(老定义,又称严笔):
两个相邻的顶和底之间构成一笔。且顶底之间至少有一根独立的既不属于顶分型也不属于底分型的K线(K线只取最高值和最低值)。如图五:

该定义的要义是:其一、笔是由一顶一底(或一底一顶)构成,并且顶底之间是相邻的;其二、在这一顶一底之间必须存在一根独立的K线。
2、笔的新概念:
缠师在《忽闻台风可休市,聊赋七律说【风灾】(2007-09-18 22:53:57)》一文中对笔的定义(新定义,又称宽笔)做了修改,原文如下:
一笔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A、顶分型与底分型经过包含处理后,不允许共用K线,也就是不能有一K线分别属于顶分型与底分型,这条件和原来是一样的,这一点绝对不能放松,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能量力度;
B、在满足A的前提下,顶分型中最高K线和底分型的最低K线之间(不包括这两K线),不考虑包含关系,至少有3根(包括3根)以上K线。
对新老两个定义,我一直找不到它们的区别,看了许多学长的贴子,有如图六的解
 释,但我认为这种情况下顶、底分型的包含处理没有完成,按新定义的标准也必须将顶、底分型经过包含处理之后,再来考察有无三根K线,且不论这三根K线是否包含,这样的话似乎跟老定义没有区别,这是否矛盾呢?
翻来覆去画了很多图,只能从学长们的图来倒推出解释:老定义的笔,所有包含关系都必须处理完成,而新定义的笔,只需要将顶、底分型中最高、最低的那根K线存在的包含关系处理完就行了,这就是对新定义中“顶分型与底分型经过包含处理后”,最合理解释如图七:

图中,1和2、3和4、5和6都是包含关系,如果将新定义这样理解的话,只需将3和4做包含处理就可以了,这样从顶分型下来会有3根K线,可以看作一笔,而按老定义,1和2、5和6都要做包含处理,所以顶分型下来到底分型,因只有2根K线,不能形成一笔,如图八:

3、笔的补充定义:
一笔中顶分型中最高的那根K线,必须要有一部份区间高于底分型最低的那根K线。
很显然,这条不满足的话,将造成顶分型的区间和底分型的区间在同一个范围内甚至低于底的区间范围。
二、笔的结合律:
1、上升一笔:底分型+向上的K线+顶分型。
2、下降一笔:底分型+向下的K线+底分型。
这里向上和向下的K线不必死抠,只要符合笔的定义就行,实际上,对于上升的一笔,其中可能有几根向下的K线,同理对于下降的一笔,其中可能也会有上升的几根K线,这在个股的K线图当中是比较多的。其产生原因就是:企图改变原来笔的方向而形成新的反方向一笔,但没有成功而留下的K线,如图九中椭圆形框内的三根K线:

图九
三、确定笔的步骤(课文:教你炒股票77:一些概念的再分辨):
1、确定所有符合标准的分型:首先应该按定义,把分析的图中的分型按照包含关系以及结合律的最基本处理后给标记好,顶分型可以用向下的箭头、底分型可以用向上的箭头,这样就一目了然了。
2、如果前后两分型是同一性质的,对于顶,前面的低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掉;对于底,前面的高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掉。不满足上面情况的,例如相等的,都可以先保留。
3、下面的工作,就是确定笔了:经过步骤二的处理后,余下的分型,如果相邻的是顶和底,那么这就可以划为一笔。
如果相邻的性质一样,那么必然有前顶不低于后顶,前底不高于后底,而在连续的顶后,必须会出现新的底,把这连续的顶中最先一个,和这新出现的底连在一起,就是新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顶,都X掉;在连续的底后,必须会出现新的顶,把这连续的底中最先一个,和这新出现的顶连在一起,就是新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底,都X掉。
下面以图十(000861 顺鑫农业 2010、11、23——2011、8、19)为例:

四、笔的当下性
同样用图十来说,从目前来看,F刚刚形成顶分,但因接下的走势往上和往下都有可能(尽管这个顶分型的第三笔没有收回到第一笔的一半以上,往下形成笔的可能要大得多),因此,只能把EF暂时看成一笔,如果走势继续往下形成底分型G,并且FG之间满足形成一笔的所有要求,那么EF这一笔就可以确定。但是如果后面的走势往上走,并形成一个比F更高的顶分形G,那么EF这笔就要修改成EG,F就会被X掉。
但是不管怎样,E以前的笔的划分是唯一的、确定的,除非是划错了才有可能要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