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知识太重要了,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十二时辰谁当令(上部)

 牛吧5688 2013-09-10



 

 

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

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

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一),首先看一下子时,子时是夜间23点至夜间1点,这个时段是胆经当令,(这一部分前

篇已有论述,为了求得整体效果,再简单重复一下)也就是说,这个期间,胆经在人体值

班。中国古代文化里,非常重视这个时辰。恰恰是在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在【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也就是说;肺、大肠、胃、

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和肝皆取决于胆的生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

有这样的体会,到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犯困,可是到夜里一点的时候,我们

恰恰就清醒了。这就是因为阳气在这个时候开始生发起来了.

 


 

(二)肝经当令的时候是指夜间1点到3点,而这个时候叫丑时,丑时是什么样子呢?丑字就

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你一定要有所收敛,你不能让它一

子就生发上去,所以一定要让它有所控制,就是说升中要有降。    

 


 

所谓升中有降,用一个比方来说:大家都看过九龙壁,看龙图就会发现,升龙的头都是降下

来的,降龙的头是升上去的,就是所谓升的东西你一定要有降才可以,生发的东西一定要有

收敛,而收敛之中也一定要有生发,这就是中国学问,非常灵活,不能只有生发没有收敛,

只有收藏而没有生长,都是不可以的。

 

卧则血归于肝。 当躺下睡觉时会闭眼,肝就如同是一个官窍,闭眼则等于关上了阀门,全身

的气血则归于肝,有肝来藏血,重新来做血的滤化。所以在此时一定要处于一个熟睡的状

态,这样才能做到肝藏血。所以要想养好肝血,凌晨1点到3点要睡好。一定要有好的睡眠,

否则你的肝就养不起来。如果一夜一夜地打牌,是养不起肝的。

 

 

 

肝主藏血,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作为一名将军不仅仅是能带兵打仗,同时还要运筹

帷幄,有深远的谋略。故而,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是否得以发挥完全取决于他肝气肝血是否充

足,若肝气肝血足,则做事稳重,踏实。反之,若肝气虚则非常易怒,烦躁,动肝火,因为没

有了谋虑。

 

 



 

肝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决定了人的生发之机,若一个人经常生闷气或郁闷,就会气郁而血

流不畅,导致浑身无力,四肢冰冷,即,肝的生发功能长期被抑郁,就会影响到其他脏器的

生长和营运功能,哪个脏腑弱,废物不能及时排除,经积累就会生癌。

 肝主筋筋是指连缀四肢五骸的有弹性的筋膜,若肝血滋润到筋膜,则人的活动灵活,否则

就会僵硬,经常发生腿部抽筋的人很可能是由于肝血不足而致。

 

 




(三)寅时,是指凌晨3时到5时,这个时期是肺经当令。在【黄帝内经】中,把肺经的功能

比作“相傅之官”。所谓相傅就是皇帝的宰相或老师。在古代社会里,这就相当于姜子牙,

刘伯温等。从人体本身来看,位置高于心脏的就是肺。心为君主之官,肺是相傅之官,很多

时候是君主的老师,所以出于君主之上。

 


 

在中医理论里,肺的第一个功能是“权衡治理,主一身之气”。人的一身之气,全是由肺主管的。半夜三点到五点的时候,是肺经当令,它开始重新分配全身的气血,所以夜里三点到五点的睡眠,是必须要保障的。人体的气血开始重新分配,心,需要多少,肾需要多少,这个气血的分配是由肺经来完成的。所以凌晨3时到5时,一个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们人体从静到动的转化,一定是要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这种重新分配的过程,一定要在深度睡眠当中来完成。如果这个时候醒来,就说明气血量不足了,是非常不好的。这个时候人们如果不睡,就会干扰肺气对全身气血的输布,因为在分配的状态下,所有的部门最好都能处在一个相对平静的局面。如果这个时候,突然有个部门处在活跃的状态,那么它要的气就会多,就会干扰中央输布的功能。  
肺主管“治节出焉”。而人正常气机的最关键表现就在“节”,人体有节,天地之间也有节,那就是二十四节气。天地之气正常,二十四节气就可以正常,人的肺气是否正常,也要通过节来表现。比如有些人到了某个节气的时候,关节就会出现疼痛,这是什么原因?这是不正常的气的作用导致的,如果是不正常的气机,就会导致节的关键点出现问题,造成疼痛的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非常注重节日,中国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各种各样的节日。中国古代强调过节,实际上是告诉大家:每到一个节日,人们的生活都会出现一次转变、转机,“节”其实是转机的意思。过节为什么要休息?实际是在告诉大家,要通过这种保持休息的、安闲的状态,来让自己平安地度过气机的转换点。
 
但是人们现在对过节有认识上的误区,似乎过节就意味着大吃大喝、暴饮暴食的日子来了,这样反而会造成很多的节日病,这跟古代的理念恰恰相反。古人认为,这种时候要休息,才可以躲过节节坎坎。比如,过去人们认为春节就是一个大鬼,怎么躲过去?传统文化、传统民俗就有很多办法,首先节的时候,大家还要聚在一起,因为聚在一起人多力量大,可以抗衡邪气。再次,人们还要守岁,因为“岁”是个大怪兽,人们一夜不睡,大家坐在一起,让关键点的这个鬼能够过去,守岁时,到处灯火通明,因为鬼怕灯、怕火。这样,大家就能很好地去理解“节”的意思,不过最重要是要行善,气血充盈,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四),卯时是指早晨5时到7时,这是大肠经当令的时段。有些人说早晨要养成排便的习惯,其实,这个习惯不用养,这是人体气机的一种自然走势。5时到7时,排便是人体很正常的一种现象。古语里早晨叫做天门开,那么相对而言,地户也要开,地户在中医里就是指魄门,魄门就是肛门。 

 
(五)辰时是指上午7-9点,辰时又名食时,为胃经当令之时。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辰时的生肖对应的是龙,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阳气开始占据主动,阴气相反开始处于劣势。阴阳互根,为了滋生阳气,需要食物来补充。所以最好的养生方法是吃早饭。气血流注于胃经,其磨化能力在此时最强。


医学认为,不吃早饭危害是很大的;首先,早饭是大脑活动的能量之源,如果没有进食早餐,体内无法供应足够血糖以供消耗,便会感到倦怠、疲劳、脑力无法集中、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尤其是上班族,不吃早饭会影响一天的工作质量。其次,不吃早餐,胃中没有食糜充填,胃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会造成胃酸分泌过多,侵蚀周围组织,于是容易造成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再次,在三餐定时情况下,人体内会自然产生胃结肠反射现象,也就是说能促进排便;若习惯成自然,时间久了可能造成胃结肠反射作用失调,而产生便秘。最后,不吃早餐,饥肠辘辘地开始一天的工作,身体为了取得动力,会动用甲状腺、副甲状腺、脑下垂体之类的腺体,去燃烧组织,除了造成腺体亢进之外,更会使得体质变弱,患上慢性疾病。所以一定要吃早饭。在这里还想提一下古人的养生方法;古人非常强调护膝,席地而坐时,总是将两手放在膝盖上,因为胃经经过膝盖,手中有个劳宫穴,属于火穴,可以防止膝盖受凉。胃经上有个重要的穴叫做足三里,是个长寿穴,经常按摩足三里,实际上也是养护我们胃气的一个好办法。
  
(六)巳时是指上午9-11点,这是脾经当令的时段。脾是主运化的,脾和肺在中医里同属于太阴。所谓的太阴,就是它们都具有分配的功能。肺分配的是全身的气血,而脾主要是把胃中腐熟了的食物的气血输送到肌肉腠理当中去,所以脾相对于肺来说是一个前期的、初步的工作。  脾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主一身的肌肉。如果脾的功能很好的话,肌肉就会很发达。脾的运化功能是否正常,往往会通过嘴唇表现出来。脾的运化功能很好,嘴唇就很滋润、丰满;反之,嘴唇就会发瘪、干枯。我们通常所说的重症肌无力的问题,实际上也是由于脾病造成的。还有一些老年人,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眼皮都耷拉下来了。其实眼皮也是为脾所主的,眼皮耷拉下来,说明脾主肌肉的功能出现问题了。(未完待续)请在这里看续集,点击进去直接阅读:这些知识太重要了,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12时辰谁当令?(续)看完请别收藏,一定转帖,可能举手之劳可能帮人重拾健康甚至生命,请大家高抬贵手,转到各个社区、论坛、博客及QQ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