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午流注学说

 Ujimqin 2012-04-17

子午流注学说

迅速升温的航天话题,推动了中国传统医药养生的热情,中医药博大精深值得学习,故将文化大革命(破四旧不用了)前的教材翻出来略整理一下,我最早的行医政绩便是按子午流注学说的时间给骨病患者治疗疾病肿痛的,时间不对治疗效果当然不佳,故有请患者观察三日之说。

子午流注学说起源于《内经》时代,一直应用于针灸学,为其开辟了另外一种神秘的针法,其合理性及科学性目前为止已得到了公认。它成熟于明清,衰落于近代,所以称现代的子午流注学说为失落的“子午”,为了防止这种国学遗失,故将生活中养生有用部分摘录供参考。

子午流注

子午是指时间而言,它是地支中的第一数和第七数。子为夜半,午为日中,是阴阳对立的两个名词,是古代人们用来记述年、月、日、时的符号。子为阳之始,午为阴之始。

例如:以一年为例,子是十一月,午为五月,冬至在十一月,夏至在五月(农历);

      以气候而言,子时寒,午时热;

     再以一天言之,子为夜半的23—1点,午时为日中的11—13点,可见子午含有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意义,说明子午是阴阳转化的起点与界线。

流注二字,流是指水流,注指注输,在这里是将人体的气血循环比做水流,以井、荥(xing)、输(原)、经、合来比喻,指出水之发出为井,渐成为细流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然后汇合入出于泽海,用来表示脉管炎气的流注过程。

子午流注是 将机体的气血循行,周流出入,比拟水流,或从子到午,或从午到子,随着时间先后的不同,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也有固定的时间,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 而去为衰,泻则乘其盛,补则随其去,逢时为开,过时为阖(he),定时开穴,以调阴阳,纠正机体的偏盛偏衰来治疗疾病。可见子午流注是在“人与自然”的理 论指导下,逐渐演变所创立起来的,具有独特意义的一种针刺取穴法。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针灸、点穴、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子午流注的基本概况

 

序号

 

12个时辰

对应人体12条经脉

 

作用

 

1.

 

卯时(5点至7点)

 

大肠经旺

 

有利于排泄

 

2.

 

辰时(7点至9点)

 

胃经旺

 

有利于消化

 

3.

 

巳时(9点至11点)

 

脾经旺

 

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

 

午时(11点至13点)

 

心经旺

 

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5.

 

未时(13点至15点)

 

小肠经旺

 

有利于吸收营养

 

6.

 

申时(15点至17点)

 

膀胱经旺

 

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7.

 

酉时(17点至19点)

 

肾经旺

 

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8.

 

戌时(19点至21点)

 

心包经旺

 

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9.

 

亥时(21点至23点)

 

三焦通百脉

 

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10.

 

子时(23点至1点)

 

胆经旺

 

胆汁推陈出新

 

11.

 

丑时(1点至3点)

 

肝经旺

 

肝血推陈出新

 

12.

 

寅时(3点至5点)

 

肺经旺

 

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新生)

 

 

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处于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要有充足的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状态。正如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好。

                    睡眠与身体自然排毒的时间

亥时:晚上21:00~23:00         淋巴在排毒;

子时:晚上23:00~凌晨01:00     胆在排毒;

丑时:凌晨01:00~凌晨03:00     肝在排毒;

寅时:凌晨03:00~凌晨05:00     肺在排毒;

卯时:早上05:00~07:00(大肠经工作)应该喝水并上厕所排便,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累了,好好睡上一觉的道理,一般睡觉的时间安排应该是晚上9点到早上6点。这就是自然养生法。

以上是子午流注的基本概况,作为知识了解就可以了,死用则不行。任何知识用死了都是“所知障”。可按12条经脉在12个时辰中兴衰的规律,逐渐探索适合于自身的保健方法。

子午流注图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

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下面我们就用表格的形式来看看子午流注的次序。

子时(胆)

 

丑时(肝)

 

寅时(肺)

卯时(大肠)

 

辰时(胃)

 

巳时(脾)

 

23—1

 

1-3

 

3-5

 

5-7

 

7-9

 

9-11

 

午时(心)

 

未时(小肠)

 

申时(膀胱)

 

酉时(肾)

 

戌时(心包)

 

亥时(三焦)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肝与胆:肝 胆相照。肝主怒,在五色中主青,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常有“气的眼眶子发青”“气的直流眼泪”“气的直抽筋儿”的现象。所以肝不好的人易发怒。如何养肝?《黄 帝内经》中讲“人卧则血归肝”通常熬夜的人群由于子时前不能入眠,极易伤肝胆。由于血不养肝,肝不好会损害胆,胆汁代谢不利会引起三高(血压、血脂、血粘 稠)及脂肪肝、酒精肝等肝胆疾病。俗话说“胆有多清,脑有多清”。肝开窍与目,因此一切眼疾均与肝有关(如近视、弱视及老年眼疾等)。肝如人体的血库,有 藏血功能。

肝阳亢:眼凸胀红痛,性情急躁;

肝阴虚:眼内凹干涩黑眼圈,眼疲倦,性情焦躁。

一般来说肝气、胆气不足的人,易胆小、目倦神疲,腰膝酸软,多梦少睡。

心与小肠:心主神明,在五色中主赤,五志中主喜,因此日常生活中常有“一颗火红的心”、“发自内心的高兴”,“心花怒放”等描述。心如人体的血泵,主血液流速。

心阴虚:舌尖红,心烦,六神无主;

心阳虚:舌尖白,心闷。心阳虚人易悲观厌世,对生活没信心。

脾与胃:脾与胃相表里,为后天之本。脾胃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脾统血,脾为痰之源。

脾阳虚,便稀。脾阳不足的人肌肉酸懒,不爱活动,情绪抑郁,疑心过重。有胃火的人易便秘。

肺与大肠:肺主卫气(保卫之气),为外邪入侵的第一通道。肺为痰之器。

肺阴虚:口鼻咽干,黄痰涕;

肺阳虚:白痰涕。肺气不足的人少气短息,讲话声音低怯,忧心忡忡,多愁善感。

肾与膀胱:肾为先天之根。

肾主骨,参与钙的代谢。后背,脊柱,颈椎等骨均由肾管。肾主生殖,“肾气足,八十八可得瓜”。女性的子宫、乳房、卵巢均由肾气濡养。肾气足,更年期可延至60岁,不足则子宫、乳房、卵巢易出问题。肾藏精,肾气足则夫妻生活和谐。肾通脑主智,肾气足则记忆好。

肾主水,肾气足则人过中年体不虚胖。肾主泌尿系统。肾气不足则尿急、尿频、尿痛,尿床、尿不净、尿闭。前列腺疾患均与肾有关。冬藏——进补的季节,应该注意补肾。

咸入肾,食盐过量伤肾。肾主血粘稠度。肾为喘之源。

肾阳虚:怕冷;

肾阴虚:怕热。

肾阳不足则易生恐惧心理、多疑少自信。

综上所述自然养生的道理就不言而喻了,希望您费了这样多的时间看后会有益处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