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31-33

 网上好风景 2013-09-12

《道德经》

春秋·李耳

第三十一章

【原文】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译文】

兵器啊,是不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时居处就以左边为贵而用兵打仗时就以右边为贵。兵器这个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处之,胜利了也不要自鸣得意,如果自以为了不起,那就是喜欢杀人。凡是喜欢杀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偏将军居于左边,上将军居于右边,这就是说要以丧礼仪式来处理用兵打仗的事情。战争中杀人众多,要用哀痛的心情参加,打了胜仗,也要以丧礼的仪式去对待战死的人。

【注释】

、夫兵者:一本作夫佳兵者。兵者,指兵器。夫,作为发语词。

、物或恶之:物,指人。意为人所厌恶、憎恶的东西。

、贵左:古人以左为阳以右为阴。阳生而阴杀。尚左、尚右、居左、居右都是古人的礼仪。

、恬淡:安静、沉着。

、悲哀:一本作哀悲。

、莅之:到达、到场。

【引语】

这一章仍是讲战争之道,是上一章的继续和发挥。上一章着重从后果讲,这一章以古代的礼仪来比喻。按中国古代的礼仪看,主居右,客居左,所以居左有谦让的意思,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老子认为,兵器战争虽然不是祥的东西,但作为君子,在迫不得已之时,也要用战争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是在获取胜利时不要以兵力逞强,不要随意地使用兵力杀人。相反,对于在战争中死去的人,还要真心表示哀伤痛心,并且以丧礼妥善安置死者。

【评析】

战争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祸,这是人所共知的。任继愈认为《道德经》也是反对战争的。因为在这一章里,老子说夫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这里显然没有主战用兵的意思。但是,老子同时又说,对于战争不得已而用之,这表明老子在咒诅战争的同时,也还是承认了在不得已时还是要采用的。在春秋战国时代,战争是普遍的,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战争规模日益扩大,动辄数万、数十万的兵力投入战争之中,伤亡极其惨重,而在战争期间受危害最大的,则是普通老百姓。每逢战争,人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四处逃亡,严重破坏社会正常的生产,也造成社会秩序的动荡不安,战争的确是带来灾难的东西。所谓君子迫不得已而使用战争的手段,这是为了除暴救民,舍此别无其它目的,即使如此,用兵者也应当恬淡为止,战胜了也不要得意洋洋,自以为是,否则就是喜欢用武杀人。这句话是对那些喜欢穷兵黩武的人们的警告。所以,我们认为《道德经》不是兵书,不是研究战争问题的,尤其不是为用兵者出谋划策的。老子谈论战争问题,目的在于反对战争。

第三十二章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译文】

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它虽然很小不可见,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侯王如果能够依照的原则治理天下,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从于它。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种管理体制,制定各种制度确定各种名分,任命各级官长办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约,适可而止,知道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宾服。

【注释】

、无名、朴:这是指的特征。

、小:用以形容是隐而不可见的。

、莫能臣:臣,使之服从。这里是说没有人能臣服它。

、自宾:宾,服从。自将宾服于

、自均:自然均匀。

、始制有名:万物兴作,于是产生了各种名称。名,即名分,即官职的等级名称。

、可以不殆:不殆,没有危险。

、犹川谷之于江海:之于,流入;一说正文应为道之在天下,譬犹江海之与川谷

【引语】

这一章讲了无名有名知止无名有名不是第一章中以名、以名的的概念。无名指完全作到了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所以称之为。所以,本章表达了老子的无为的政治思想,认为侯王若能依照的法则治天下,顺应自然,那样,百姓们将会自动地服从于他。老子用来形容的原始无名的状态,这种原始质朴的,向下落实使万物兴作,于是各种名称就产生了。立制度、定名分、设官职,不可过分,要适可而止,这样就不会纷扰多事。老子认为,是人类社会引争端的重要根源。

【评析】

任继愈认为老子的哲学,无论在世界观方面或在辩证法方面,都具有这种素朴的、直观的特点,老子的书中也是用直观来说明自然现象的普遍联系的。老子对世界的本原,说无以名之,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又把道叫做(通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有时把道叫做无名(一章,无名,天下之始。三十二章,道常无名。三十七章,“……镇之以无名之朴。四十一章,道隐无名)。从这些例子可以证明老子书中的道,实在是混然一体名或。把老子的道看做纯精神的客观实在为绝对理念,与老子的原意不合。(引自《老子哲学讨论集》,第⑵0页)我们知道,《道德经》里所讲的,就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是永恒的,既如无名之朴,是极幽微的;而且还适用于新旧转化运动的客观规律。张松如说,老子的所谓,只是由思维形式表述的一些东西,并不直接适用于对待客观现实的事物和现象。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又是具有最大共性的无名、朴,并且还适用于新旧转化的客观规律,在整个大、逝、远、反的进程中,它的存在是具有本质和现象、形式和内容、可能和现实、以及动静、因果等等关系性的辩证范畴。

第三十三章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

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注释】

、强:刚强、果决。

、强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死而不亡:身虽死而犹存。

【引语】

本章讲个人修养与自我设计的问题,主张人们要丰富自己精神生活的一系列观点。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本章与第九章、十章、十五章、二十章的写法比较类似,侧重于探讨人生哲理。老子在本章,全部用的正面直言的文字,与前面几章不同。十章用问话的形式出现,二十章以反话形式表达。他认为,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满饱的精神风貌。

【评析】

中国有一句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自知者明,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精神修养的问题。任继愈说,这一章宣传了一系列消极、保守、反省的精神修养观点还宣传精神胜利法,说什么死而不亡是长寿,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思想。(任继愈《老子新译》)对于这种观点,有学者表示不同意,例如张松如认为,老子所说的这种观点为什么是唯心主义呢,难道死而不亡有鬼论吗?他认为,这是见仁见智,人各有心。他认为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老子极力宣传死而不亡,这是他一贯的思想主张,体现无为的思想主旨。死而不亡并不是在宣传有鬼论,不是在宣扬灵魂不灭,而是说,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做长寿了。

清末民初对《道德经》也有研究的著名学者梁启超,他曾说,人的肉体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则可以永垂不朽,因为他的肉体虽然消失了,而他的学说、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却会长期影响当代及后代的人们,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完全可以做到死而不亡。梁启超的这种观点,应该讲主要所受的不是佛学的影响,而是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