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吊坠(图片展)
伊拉克北部,(前1450年—前1350年)半透明的蓝绿色玻璃。
工艺主要为浇铸和钻孔。
高:55mm 现藏于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
POPULONIA瓶 意大利(约270年—329年)
透明的灰绿色玻璃。球形瓶身,锥形细长瓶颈,瓶口未作加工,瓶底微凹。瓶身有用砂轮刮擦制作的图案装饰,描绘了码头的场景,工艺主要为吹制。
高:184mm,(瓶身)直径:123mm 现藏于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
在古埃及18王朝及以后的时期,玻璃制品被法老、贵族、祭司用于装饰和葬礼使用,十分精致。如著名的Tutankhamun黄金面具,面具前面的眼镜蛇和鹰头以及肩饰部分是使用黄金、青金石、玛瑙和玻璃等打造的,而长须和发饰的蓝条使用的就是蓝色玻璃。著名的 Nefertitl半身像,虽只是以石灰岩和灰泥雕塑成的彩绘人像,但塑像上的华丽肩饰也反映了玻璃在当时贵族阶层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上海玻璃博物馆 法老头像
头像是埃及法老Amehhotep二世的肖像,原为深蓝色玻璃,由于长时间地下埋藏,导致玻璃表面呈棕褐色,工艺主要为浇铸,现存于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感觉很神奇,在那么遥远的古代,人们竟然掌握了玻璃的制造技术)
公元前1世纪左右,叙利亚人创造了玻璃吹制技术,随后吹制技术流传于罗马帝国,并成为当时制造玻璃器皿的主要方法。在此基础上,公元前30年左右,古罗马又发明了套料雕刻玻璃。
古罗马玻璃制造在玻璃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因为它发明并综合运用了吹制技术、雕花、搅料等各种技术工艺,而且凭借罗马帝国强大的影响力将玻璃器传播到世界各地,甚至包括远东的中国。
上海玻璃博物馆 汉透明玄纹直颈玻璃瓶
上海玻璃博物馆 古罗马带有五边形纹饰玻璃碗
上海玻璃博物馆 古罗马花瓶
玻璃瓶 叙利亚或巴勒斯坦或意大利北部(1世纪中叶)
透明的蓝色玻璃,含有些许红色杂质和小气泡,杯身一侧有“ENNIO-N/EPOIE-/SEN”的希腊文刻印,意为“Ennion制作”;另一侧为“MNE-THE-/OAGORA/ZNO”,意为“向顾客致敬”。这件玻璃杯很有可能是迄今为至发现的第一件带有制作者本人署名的玻璃器皿。杯身使用四片的合模吹制而成,杯口经打磨,最后装饰以把手。
高:60mm,直径:97mm 现藏于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
海玻璃博物馆 唐淡绿色鼓腹玻璃执瓶
上海玻璃博物馆 古罗马花瓶
上海玻璃博物馆 古罗马 水壶
上海玻璃博物馆 玻璃璧
上海玻璃博物馆 清蓝色玻璃刻花镇纸
上海玻璃博物馆 清仿碧玺朝珠
红色玻璃胎质,采用特殊工艺呈碧玺的效果,隔珠和背云仿水晶。为清代官员所配用,共计有97颗小玻璃珠,6颗大玻璃珠。
上海玻璃博物馆 德国教堂玻璃碎片
这些玻璃碎片,来自德国的St.Salvator教堂。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让这些精美的教堂玻璃免于战火,教会提前把它们拆卸下来,存放于Pinakothek的一个地下室,但由于Pinakothek地区惨遭炸弹袭击,这些教堂玻璃未能完整保存下来。后经德国的镶嵌玻璃公司Mayersche Hof-kunstanstalt重新修整,剩余的玻璃碎片于2005年租借给德国Frauenau玻璃博物馆展出,直至今天。
上海玻璃博物馆 前1400-前1250项链
项链的玻璃部分为深蓝色和海蓝色玻璃,浇铸过程中进行模压产生数个穿孔;另外共有十六颗蓝绿色昂斯珠子,工艺为模万夫莫开主或浇涛,通过拉伸,滚动等,表面形成。该物件现存于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
上海玻璃博物馆 宋辽透明玻璃如意花佩
上海玻璃博物馆 三节带把玻璃瓶
上海玻璃博物馆 清透明六角玻璃盒
德国的鼻烟壶
鼻烟壶一直被认为是德国传统玻璃产地—Bavaria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代表品种。在以前,鼻烟壶仅仅是用来盛放自制烟的一种容器。当时的玻璃工人经常在休息时半违规地在工厂制作这些鼻烟壶,一些为自己所用,一些用于和他人进行物物交换。如今,鼻烟壶已经成为国际上玻璃艺术收藏者争先收藏的一个种类。
上海玻璃博物馆 民国荷花水鸟纹白套绿料观音瓶
上海玻璃博物馆 透明玻璃内画山水鼻烟壶
上海玻璃博物馆 清鸡油黄玻璃瓶.
上海玻璃博物馆 玻璃花瓣瓶
高脚杯 低地国家(指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1750年)
经典的纽卡斯尔细高脚杯。杯身的雕刻描绘了一个家庭的生日聚会。DE GOEDE VERIARING的意思为“美好的生日”。
冠军杯 德国(1980年)
透明玻璃,蓝色套料。雕刻装饰。
酒杯 荷兰(1650年后)
威尼斯风格的酒杯,蛇形杯茎,杯身为八边形。
上海玻璃博物馆 冠军杯
这颜色漂亮吧,桔黄色?
错,在玻璃工艺上叫金红色
这个颜色来得代价很昂贵
是掺入黄金形成的!!
难以想象远古的人哪来的灵感
知道金属能改变玻璃颜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