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印发微》清·孙光祖

 鸿墨轩3dec 2013-09-17

《篆印发微》清·孙光祖  

  印章之道,先识篆隶;识字之序,先其秦篆、汉隶之易者,后其古文、籀文之难者。秦篆之书,如许叔重《说文解字》十四篇,徐铉《说文集注》,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四十卷,郭忠恕《汗简》八卷,张有《复古编》二卷、《五声韵》五卷,周伯琦《字原正讹》、赵古则《六书本义》,文征仲、陈师道、许元复所定《五经正文》,沈延铨《正韵篆》,陈思孝《篆法偏旁点画辨》。汉隶之书,如娄机《汉隶字源》六卷,刘球《碑本隶韵》十卷、《纪原》一卷,田汝耔重刊《汉隶分韵》七卷,洪适《隶释》二十七卷、《隶续》十六卷、《隶传》十卷,国朝我郡顾霭吉《隶辨》八卷。古文、籀文之书,如《仓颉十五篇》,夏竦《古文四声韵》五卷、《宣和博古图》六十卷,吕大临《考古图》十卷,薛尚功《款识》十卷、《重广钟鼎篆韵》七卷,朱云《金石韵府》五卷。卞衮《古器铭释》十卷,李登《摭古遗文》,魏校《六书精蕴》六卷,吴元满《六书总要》五卷,考点画以知其体制,绎训诂以明其义理。字既识矣,当习书法,学书之要,先务执笔。今列其法于左:

  【指实】五指密比握管,笔行则紧,笔住则宽。

【掌虚】指尖远掌寸许,掌心如握卵然。

  【指齐】五指不参差。

【腕直】

  腕,《玉篇》云:“掌后,节中也。直,节中不曲也,亦谓之腕竖。手心向心向左,腕侧立而不覆。盖腕曲则覆,腕直则竖,而指不齐、掌不竖,则腕自曲,指齐掌虚,则腕自直。

  【双钩】食指单钩,则力不足,故须中指双抱其管,而名指、小指拒之。

【悬腕】腕着纸,则运动拘挛,而不能舒展。

  【运腕】

  非于节中转动也,动则管欹而锋不正矣。谓指用力,则节中筋紧而笔行,指不用力,则节中筋宽而笔欹,笔之行止,系乎腕筋之宽紧,似乎腕运其笔者,此已自觉,而人不见也。指之用力,指亦不动,人亦不见,而已自知。论其源,则指先紧,而腕筋之紧随之。故腕运笔,即系指掌笔。前人谓当以腕运笔,不当以指运笔者,此以腕指之摇动为运,恐指之摇动非,而腕之摇动亦非也,此以《玉篇》掌后、节中为腕言之也。梅宣城《字汇》又云:腕臂之中,节也。夫中节,则掌后肘前之小臂一节也。世人腕着纸,则腕不能运,而唯摇动其指亦书之,点画皆偏矣。悬腕,平悬于半空,前后左右,迟速高下,游行自在以运之,指但齐而紧握其管,初八所摇动,然而管卓立而锋自正矣。故曰当使腕运,而指不知也,此以臂之中节为腕言之夜。二者似异,而实同也。

  【运臂】

  臂不悬,则不能运,此即悬臂也。指紧,则大臂之筋亦紧,故运臂者,即运腕叶。然而字愈大,则大臂之筋愈紧,故不曰运指、腕,而曰运臂。

【正锋】

  锋在点画中行,管须卓立,稍有欹侧,锋即偏矣。

【藏锋】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八分正书,有出锋处,篆隶无之。

【管与鼻对】心正、身正、手正、管正,然后画正、竖正也。

【身与心齐】低则不舒,高则无力。

【心和气平】胸无一事,安闲自适。

【机流】气静神闲,天机动荡,疾徐高下,左右咸宜。

【神旺】

  艰涩拘苦,疲惫黯淡者,寒酸闭塞之夫也。规模宏壮,色泽鲜明,佩玉冠裳,方是台阁气象。

  右皆前人之要法,执笔无谬,然后可临摹篆隶名碑。史籀《石鼓》,孔子《比干》、《季札墓铭》,李斯《泰山》、《峄山》、《秦望山》、《之罘山》碑,赵州《坛山石刻》、《碧落碑》,汉高帝《大风歌》,李阳冰《新亭铭》,《先侍郎》皆篆碑也。西汉《五凤二年刻石》及建平《郫县》、东汉《何君阁道》及《路君阙》,皆隶碑也(八分汉碑,皆宜玩味,此有邈隶遗意,尤宜究心。)。而崔子玉书《张平子碑》,以篆书而作隶体,与摹印篆相合,虽碑变体,而篆刻家亦宜玩味者也。(《平子碑》,刻石二本,一在南阳,一在向城。天圣中,赵球知南阳,事龛于厅事之壁,其文至“凡百君子”而止,后半亡矣。谢景初得半于向城之野,自“凡百君子”以上,则亡矣。以上二本相续,尚缺其最后四字)。

  书法既得,当玩秦汉印文,以究摹印篆之道,《宣和印谱》,明正、嘉间不传。宋元至今,有杨克一《集古印格》、王厚之《复斋印谱》、王俅《啸堂集古录》(两卷,正文一百纸,序跋在外,古印三十有七)颜叔夏《古印谱》、姜夔《集古印谱》、吾丘衍《学古编》(内有三十五举,自十八举以下,皆详论印篆)、赵孟頫《印史》、杨遵《集古印谱》(一册,官印,百有六;二册,官印,百有二十;三册,私印,百七十有七;四册,私印,百二十有成。后有吾氏摹印篆官私七十有二,收附私印百有十六,释文题跋所识印十五,共七百三十一方)、陶宗仪《古人印式》、叶景修《汉唐篆刻图书韵释》、隆庆间海上顾从德《印薮》(玉印一百六十有奇,铜印一千六百有奇)康熙间长沙吴观均《古印谱》(前列官印,后列私印,不分朝代官爵,其间错杂重叠,分为十卷。自序云:印共三千有奇,其实止二千四五百方耳)。观历朝之印,则知何式始于何朝,后人仿古,不容纤毫杂混矣。而其至要者,在知代有升降,因之气有厚薄,篆隶分正之体屡更,则印文之中,自尔参杂流露,如钟鼎、籀文之法多,斯篆、邈隶之法少者,秦也。斯篆、邈隶融洽为一,逼真摹印篆法者,西汉也。以分书参斯篆,而邈隶之法减者,东汉也。(小篆之肩,其笔转,故内外皆圆;八分之肩,其笔折,故外圆内方,或内外皆方。邈隶之肩顿,不顿则不方,然而亦不折,故内外亦圆。秦与西汉印文,肩虽方而内外圆,体如隶而与篆协。东汉八分兴,则折多顿少。唐则鲜有不折矣。此隶、分之别,而两汉凿分两途也。正书《玉版十三行》、智永《千文》、虞《庙堂碑》,篆法也。李北海,隶法也。褚、欧、颜,八分法也。)斯篆、邈隶之法少,八分、章程之法多者,六朝也。小篆、章程之法融八分微,而邈隶绝者,唐也。稍得小篆、章程之意,并无隶、八分者,宋也。稍复斯篆,绝隶法,略参八分、章程之意者,元也。步趋籀、斯大小篆,或用八分、章程法,绝少邈隶之意者,明也(啸民大篆白文,胜朝第一,作摹印篆,间有偏锋,多屈折处,以玉筋作圆朱文,宗文敏者,梧林、杲叔也。以籀文作阔边碎朱文者,杲叔、修能也。)。

  秦汉以来,明为极盛,明之作者,百有馀家,然文、苏、归、顾诸公而外,能入吾、赵门墙者,寡矣!有志斯道者,必当以秦与西汉、斯邈相融之摹印篆为宗也。摹印篆无书可考,其法只在秦汉印中,盖摹印篆稍变斯篆之形而谨守斯篆之意,如■、■、■、■、■、■,斯篆也。秦印则■、■、■、■、■、■,。斯篆圆,而摹印不过从而方之耳,不以不当曲者过为曲,如■、■、■、■、■然也。且有斯篆曲,而篆印不敢直之,如■、■、■、■、■之类者;斯篆圆,而摹印不敢方之,如■、■、■、■、■之类者;斜而不敢正之,如■、■、■、■、■、■之类者;缺而不敢满之,如■、■、■、■、■、■之类者。非曰摹印,则务直而方之,正而满之,不顾义理,以绸缪而周布之也。

  摹印篆之道既明,则凡字当任其自然,断不可因繁简不协,而改易篆法矣。然而改篆,则悖六书,无结构,则不成章法,故须就其步位,因地制宜,挪让伸缩,位置妥适。如数字方而一字不可方,则诸字皆圆;数字满而一字缺,则每字留隙,然又非长短广狭,彼此如一之谓也。能使小与大配,简与繁配,此其道,如写匾额,如作搭题,尝有举无穷之实,而配一句、一字、一笔之虚者。

  右军之论书曰:点不变,谓之布棋;画不变,谓之布算。参伍错综,穷通变久,易之为道大矣哉。然则印章之字,本不相同者,何必欲规而圆之,矩而方之,使之无短长、无广狭,以为适均也。是故秦之阔边碎朱文,固无有不以疏配密,以零配整,以破配完也。此中有自然之节,不胶一定,恰合其宜,既成之后,毫不可易,此章法之断不容易者。凡诸章法,不可杜撰,务定时代,务合体式,一点一画,不容夹杂,故写印一方,犹经营数十次而后定者。墨稿既定,过之于石,谨依墨痕放胆镌刻,既成而观,所谓踌躇满志者也。

  总其大概,用笔之法,偏易而正难;露易而藏难;方易而圆难;折易而转难;架搭易而孤立难;点画重叠排偶易而变化难;结构之法,紧易而宽难;密易而疏难;正易而欹难;平满易而伸缩难;工整易而参差难。规模气象,艳丽易而静穆难;新颖易而古朴难;佻巧易而庄雅难;尖小易而宏壮难。故去短集长,力追古法,自足专家,如范金琢玉各成良器者,能品也;体备诸法,斐然成文,如花明春旦,月净秋空,使人对之怡然穆然者,妙品也;自出心裁,头头是道,错综变化,莫可端倪,如生龙活虎者,神品也;气韵高举,如飞天仙人,游行下界者,逸品也。书虽一艺,与人品相关,资禀清而襟度旷,心术正而气骨刚,胸盈卷轴,笔自文秀。印文之中,一一流露,勿以为技能之末而忽之也。

  吴观均自序其《古印谱》云:“古人道艺入神,丰碑印记,多自书刊之,物传斯艺传,艺传斯名传,岂古人寓意之所在欤!将自爱其书,自重其名,留为世玩欤!”愚谓古人亦自抒其胸中六书之义,籀、斯之道,三代钟鼎,周、秦碑拓之趣耳,艺传名传,亦听之后世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