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业堂之人文底蕴——梁菉庄

 谦谦书生 2013-09-17

世业堂之人文底蕴——梁菉庄

(2011-06-23 16:20:20)

世业堂,位于涟源市三甲乡铜盆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不但有科学精湛的建筑工艺,精美绝伦的镂空木雕,神秘莫测的湘中风土文化,还有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令人称奇的传说和故事。

世业堂的辉煌时期在清道光年间。梁治达及其子梁学钊都是湘军幕僚或将领,由于湘军的崛起而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在家乡广置良田,兴建世业堂。据说,在购置部分乡邻的宅基地时,“一萝银子一萝地”,足可见当时梁家的富裕。其后辈梁希杰,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元老之一,中国史地学泰斗,曾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一)梁治达

世业堂的建造者梁治达,字民望,号菉庄,官名献廷,1793年-1865年,幼小读书,矢志功名,直到41岁道光14年才中举,从官名“献廷”可以看出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很深,中举后担任澧州(今常德澧县)安福县教谕,例授文林郎。诰赠资政大夫。

据初步考证,梁治达与骆秉章、曾国藩、刘岳昭等清末重臣的关系相当密切,在湘军应该曾经任职而且有一定地位。其主要依据有:

一是曾国藩与梁治达都是1834年道光甲午举人。1834年的秋闱科考,曾与梁都来自原湘乡、安化一带,即今双峰荷叶塘与涟源三甲,相距不远,可算同乡。同赴省城长沙进行复习,并参加乡试,而且同年考中举人。

二是从曾国藩的家书中查看,多次提到梁菉庄此人。含义大多是梁菉庄从京返湘,由梁携带财物。曾是嘉庆15年(1810年)出生,比梁年少17岁,从年龄上看对梁理应尊重。据梁的后人传说,在梁菉庄的六十大寿和七十大寿之际,曾国藩都曾赠送寿联,目前尚无具体依据。但从曾国藩的年谱上分析,1852其母亲逝世,曾国藩回湘守丧,恰逢太平天国洪秀全起义的战火烧遍满清的大半个版图,1853年曾国藩奉命在家操办团练,并曾到蓝田一带招募湘勇,因此为梁菉庄贺寿并赠联的可能性较大。

三是从曾国藩的诗词中查看,有一重要佐证是梁菉庄死后,曾国藩送挽联“赠梁菉庄:有人半夜持山去,何处乘龙带雨来”。此联在曾国藩的诗词中有明确记载。

四是从梁家目前还保存的寿联查看,云贵总督刘岳昭(涟源杨市镇人)、湖南巡抚后任四川总督的骆秉章都赠送了寿联。从骆秉章的任职时间上看,应该是梁年满七十时赠送的寿联。

从上述情况分析,梁菉庄也应是通过科考而获仕途并最终进入湘军的,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但由于可供参考查阅的资料和文物有限,其生平目前考证尚不详实,有待继续考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