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33部书籍:10 人体宇宙生命揭秘——《黄帝内经》

 大道至简64382 2013-09-21

10 人体宇宙生命揭秘——《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全书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计18卷,162 篇,约20万字左右。采用黄帝与臣子岐伯、少俞等六人问答讨论的形式,阐述各种道理。

《内经》虽以黄帝为名,当然并不能证明就是黄帝的作品,因为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尚无文字,也不可能有如《内经》所记述的那样高超的科学。

这不过是假托黄帝之名以示自己的学说有本有源,是出自古圣人而已。但《内经》究系何人所作?成书于什么年代?目前尚难于精确查考。根据现存内容来看,其各篇之间,个别论点有矛盾,内容有重复,写作风格不尽相同,许多篇章在时间上可能相差很多年。所以可以推断,《内经》不是一个人的著作,而是许多学术思想相近的医学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的论文汇集。

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内经》的主要部分作于春秋战国时,秦汉时有某些增补,以后又经过唐宋学者的整理和改编。但有的学者将《内经》与西汉初年著名民间医家淳于意的医学思想及西汉时的重要学术著作《淮南子》、《春秋繁露》进行比较,发现《内经》的医理与淳于意大体相当或略高,在哲学上则与《淮南子》、《春秋繁露》有着更为接近的联系和极其接近的思维水平,因而认为《内经》的主要部分应是出于西汉中、晚期,而不是战国或更早。我们基本同意这一观点。

《内经》以长期医疗实践为基础,总结出了比较系统、完整、具有我们民族医疗特点的医学基本理论和治疗原则。这些基本理论和原则,不仅指导了我国秦汉以来的医学发展,成为中医理论和诊断治疗所遵循的根本准则,而且至今仍然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实践。除医学之外,《内经》还记录了秦汉以前的许多其他方面的科学成就,包括天文学、历法、气象学、地理学、心理学、生物学等等,内容十分丰富。

古代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医学、天文学往往和哲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这一方面,《内经》表现得尤为突出。它把医学理论自觉地建立在古代朴素哲学的基础之上,因而对当时一些重大的哲学问题作了研究,并将自然科学所取得的先进成果,从哲学的角度作了概括和阐发。这就使《内经》不仅成为我国科学史上的巨著,而且在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有必要戴上哲学的眼镜去透视《内经》的原理。

元气——唯物的自然观《内经》认为,宇宙的始初元素是“气”。说在那浩渺无垠的宇宙之中,充满了气。万事万物都是由气化生而成的,所以气又称“元”。

由元气分化出金木水火土五运之气和阴阳二气,以及由阴阳二气演变成的六元之气,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六气,再而生成日月、星辰和人类生存的大地。在阴阳五运的作用之下,大气流转,九星明悬,日月五星周而复始地运行。于是在大地上出现了阴阳消长、刚柔生杀、昼夜明暗、四时交替、寒暑相移。有了这一切,自然界的事物才出现了无限多样的品类,它们生发败谢,永无止息。《内经》所说的气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极微小的物质颗粒。

它无形、无状,变幻难测,但不是虚无,而是可以被人们感知的。例如天气、地气、风气、寒气、暑气、燥气、湿气、火气,以及人体中的“营卫脏腑之气”等等,种类繁多,不胜枚举。由气可以直接化生出具体的事物,因为气本身就是物质性实体,气和物是统一的,气和物之间只有形态的区别,而无实体性的差异。

《内经》认为气不是僵死不动的,而是充满了生机。由气构成的自然界,永远处于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之中。万物的形态、特性和运动法则各不相同,但它们无一例外地都受气的推动。例如《内经》认为天文气象的变化,根源于天气与地气的升降作用。《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气有向下沉降的作用,地气则具有向上升腾的能力,所以气之升降,造成了天地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地气升至高空则变成了天气,于是又向下降;天气降至地表则转化为地气,于是又向上升。天地上下之间相引相召,升降沉浮的运动互为因果,大气就是这样在天地之间进行环流,从而产生了风、雨、晴、阴、寒、热、燥、湿等各种气象变化。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死成毁,就在天地之间大气的升降作用中进行。

人体各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也是靠气的推动。气既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形式之一,又是人体机能的动力来源。《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人体内的正气产生于水谷饮食。食物在胃中经过腐熟化作精微之气,由脾转输于肺,以至所有脏腑。那些清的是“营气”,浊的是“卫气”。营气行于经脉之中,卫气行于经脉之外。营卫之气沿经脉循行周身,终而复始,在生命过程中无休无止。

卫气慓疾滑利,有温肉、润肤、控制气孔开闭的作用。当邪气侵入人体时,卫气就会起而抗争,保卫机体的健康。营气营养五脏六腑四肢关节,使整个机体发挥生命的机能。《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说:循行于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的血气皆上达于脸面而行至五官空窍。

那些“精阳之气”上行于眼睛而形成了视力,那些“别气”行至耳朵而形成听力,那些“宗气”上行出于鼻孔而形成嗅觉,那些“浊气”出于胃、行至唇舌形成味觉。即眼耳鼻舌的感觉能力也来自气的作用。

宇宙万物由气构成,受气化的支配而运动变化,在这一思想基础上,《内经》形成了气和形相互转化的理论。一切事物都经历着“生长壮老已(停止)”的过程。新生的事物不断地生长出来,由小到大,由少到壮;陈旧的事物逐渐衰退,由壮变老,以至凋蔽、死亡。凡有开始,必有终结;凡有生成,必有败毁。有形的物体既然有化生,因而或迟或早都要走向死灭。但是有形物体衰败之后,又会分解,复变为气。所以《内经》说“器散则分之”,“器”就是有形物体,当“器”毁坏之后,并非化为虚无,而是还原为气。形气相互转化,还存在于有形器物的内部。气合成形之后,气化作用仍在器物内部进行。

每一个有形体的器物,又形成一个生化作用的世界。形转化为气,气转化为形的过程继续在器物内部进行着。例如人体之中,《素问。经脉别论》说,食物在胃中消化之后,从有形物变化成了精气,然后通过脾脏将水谷所化精微之气运化周身,营养补充各种器官的消耗。这就是一个由形转化为气、再由气转化为有形物体的过程。正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的,如果脾脏生病不能运化,那么筋骨肌肉由于得不到水谷精气的营养,就会停止生长,失去机能。可见筋骨肌肉是由气转化而成并得以维持的。

任何有形器物在气化作用下,都与外界环境发生一定的联系,表现为某种物质出入交换。而在其内部,气化作用则造成了某些物质的升降运动。正是这种升降出入的运动,使器物必然经历一个“生长壮老已”的过程,最后毁坏,散而为气,重新回到太虚之中。一切有形器物,自始至终存在着升降出入的运动,只有当其分散为气之后,其自身的生化才会停息。但是回到太虚的气,又会发生新的聚合,转化为有形物体。整个宇宙就是这样一个永无休止的、由气化形和由形化气的运动过程。无论何种器物,或人或兽或草或木,还是其他东西,无一例外地都进行着升降出入的气化运动,都处在宇宙整体这个交替进行的形气转化的总过程中。升降出入这四种运动是一切有形之器物都有的,所不同的只是它们进行生化作用的规模有大有小,时间有长有短。四者的运行有一定规律,如能遵循这些规律,器物就能维持正常,延尽天年;否则就会遭灾受害,中途夭折。但对于无形的气而言,它除了转化为有形器物之外,不会再变为别的形态而存在,更不会变为虚无。

现代科学证明,自然界的气是有形体有成毁的。《内经》把世界的本原看成气,当然与事实不符。它把世界上的一切变化统统归结为形和气这两种物质形态的转化,也把千姿百态的自然界极端简单化了。但应当肯定的是,《内经》应用气的理论,坚持了世界的物质性和永恒运动的原则,说明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它所阐述的关于气形互化的学说,不正是物质不灭的规律吗?虽然这或许只是一种思想萌芽,一个天才猜测,但在那样遥远的时代,就建构起这样一种宇宙论,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成就!《内经》正是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建立起了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

阴阳——朴素的辩证法《内经》认为元气归根到底分为阴气和阳气两大类。

阴阳学说是《内经》医学和哲学的理论基础。它指出,懂得了阴阳之理就可以解除迷惑,明察一切。所以阴阳在《内经》的理论体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理解《内经》的一把钥匙。

《内经》中的阴阳并不代表某一种具体的固定事物。《灵枢。阴阳系日月》篇说:“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表明阴阳不是指有形物体,而是一对抽象的说明事物性态的范畴。《内经》认为,宇宙间无论有形的物体或是无形的太虚、无论遥远的天体或是大地上的物类,它们的运动变化都是在两种对立势力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天与地,寒与热,昼与夜,阴与晴,明与暗,日与月,动与静,水与火,表与里,上与下,生与死,等等,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矛盾现象。

整个世界就是由这样一些矛盾着的事物构成的。相互对立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但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立的双方在性态上总表现为两类特定的相反趋向:一类趋向明亮、活跃、向前、向上、温热、充实、外露、伸张、扩散、开放等;另一类趋向是暗晦、沉静、向后、向下、寒凉、虚空、内藏、屈缩、凝聚、闭合等。前一类性态称为阳,反一类性态称为阴。可见阴阳的意义,一是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属性,二是表示两种对立的特定形态或运动趋向。《内经》认为可以用水和火的特性来分别代表阴和阳。火炎热、升腾、活跃,集中代表了阳性特征。

水寒冷、沉静、润下,恰好表现出阴质的本性。可见《内经》所讲的阴阳不是主观虚构,也决无神秘色彩,它是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许多矛盾现象的直观概括。

《内经》认为阴阳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和阳两个方面。例如天为阳,地为阴;火为阳,水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动为阳,静为阴等等。在人体结构方面,人体的上部属阳,下部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体内的脏腑中,六腑属阳,五脏属阴;五脏之中,心肺属阳,肝脾属阴。每一个脏腑又有阴阳之分,如心阳心阴,肾阳肾阴等等。阴阳矛盾不仅无处不存,无时不在,贯串一切事物的始终,而且是决定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根源。事物的性状处处可以用阴阳来认识分析,如诊断病情时,要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脉诊中,以浮、数、大、滑、实为阳,沉、迟、细、涩、虚为阴;望诊中,以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等。

没有阴就无所谓阳,没有阳也无所谓阴,阴与阳总是相依而生、相辅而成。

《素问。逆调》篇中有一个病例分析,很好地表达了上述思想:黄帝说:“有人四肢发热,一遇风寒就感觉火烧火燎一般,这是为什么?”

歧伯说:“这是因为此人阴气虚衰,阳气亢盛所致。四肢属阳,人体阳气多行于四肢,再遇风邪,风邪也属阳,阳上加阳,使得阴气更加不足,造成少水(阴)不能灭盛火(阳)的局面,所以四肢感到如炙似火。”因此,阴和阳不能独行其事,必靠对方的存在而发挥自身的作用,后世医家对这一思想十分重视,概括为“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两句话。

阴和阳之间还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包藏的关系。如果就一个昼夜的变化来说,鸡鸣至日出虽然属阴,但阳的成分在阴的内部逐渐发展,日中至黄昏虽然属阳,但阴的成份在阳的内部有所增长。四时的交替也是阴阳作用的结果。盛夏属阳,但潜伏的阴气已在滋长;严冬属阴,但潜伏的阳气逐渐抬头。这就是所谓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内经》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以阴阳的相互合作、相互联结和相对平衡为必要条件,没有阴和阳的统一和平衡,也就没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例如人体的物质基础与生命机能的统一,构成了人的生命活动,其中物质为阴,机能为阳,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居于体内,生命的活动机能表现于体外。

在内的阴是产生机能的物质源泉,在外的阳则是机能物质的功能表现。生命活动的进行需要消耗一定的生命物质,藏精之阴的作用正在于它会源源不断地为机能活动的发挥提供能源。表现在外的机能活动对机体的存在既起着护卫的作用,又向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转化为机体的生命物质。人体的阴阳两个方面处于相对平衡之中,人就表现出良好的健康状况。疾病的发生是因为阴阳失去了相对的平衡,出现了偏盛或偏衰,因而一切复杂的病理变化,都可以用“阴阳失调”来概括。治疗一切疾病的总的原则,就是设法恢复和保持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周围环境的阴阳平衡。

依据《内经》的理论,阴阳的矛盾关系常常表现为阳长阴消和阳消阴长这两种不同的变化情况。例如人体各器官的功能的发挥,必定消耗一定的机体物质,这是阳长阴消的过程;而机体物质在得到补充和增长时,又会消耗一定的机能,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阴阳两个方面通过此消彼长、此进彼退的矛盾运动,还可能相互转化,即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譬如寒症未能及时治疗,严重到一定程度,可能转化为热症。反之,热症也可能转化为寒症。

阴阳的转化是否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呢?不是的,因为“寒甚则热,热甚则寒”,“阳极反阴”,阴阳双方的矛盾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具备了一定内外部条件时,才会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内经》的这些论述说明,它对于矛盾双方的转化必待矛盾本身发展成熟这一规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阴阳的关系除了互相依存和转化之外,还有相互排斥和斗争的方面。如《素问。疟论》篇中解释疟疾的病因病理时指出,疟疾症状之所以表现为一会儿寒颤战栗,腰背俱痛,一会儿内外皆热,渴欲冷饮,是因为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各有胜负。阳胜则发热,阴胜则振寒。由此《内经》提出利用阴阳的相互克制治疗疾病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若病人阴盛,可通过补阳来压抑过盛的阴。若是阳亢,又可通过滋阴以制约过旺的阳。在用药方面认为,寒凉滋润的药物属阴,温热燥烈的药物属阳;药味酸、苦、咸的属阴,辛、甘、淡的属阳,运用药物的这些阴阳性能,来改善和恢复人体阴阳失调的现象,从而达到祛除疾病的目的。

《内经》将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阴阳五行学说,具体运用于医学,说明了人体结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的对立统一关系,总结了诊断治疗的一般规律,包含着深刻的对立统一思想。这些思想虽然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对立统一规律有着根本区别,也缺乏概念的明晰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但由于《内经》阐述的阴阳范畴具有自己特殊内容,这些内容概括揭示了客观世界实际存在的许多矛盾现象所共有的特点和辩证关系,具有矛盾范畴所不能替代的独立意义,这就是阴阳范畴之所以能够成立、并被人们至今广泛应用的原因。

五行——原始的系统论我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构成,这五种物质具有相生(木生火,水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相互关系,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五行学说作为一种认识和概括事物相互关系的思想和方法,基本上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作为五种不同属性(如木的属性为生发、柔和,火的属性为阳热、上炎等)的抽象概念。它不只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就其本质而言,是古代的一种朴素的系统理论,它要揭示和证明的是,宇宙万物都有一定的结构,而且具有统一的结构模式,就是说,五行是研究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内经》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发展了五行学说,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医学和气象学中去。在《内经》的理论体系中,阴阳五行学说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两部分构成的完整的思想体系,五行的重要性仅次于阴阳。

《内经》认为宇宙万物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积,而是一个步调相应、秩序井然的庞大系统。这个大系统的形成,是由于任何事物无一例外地要受阴阳四时的影响和规范。《内经》认为,一年四时应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阶段。世界万物在四时的影响下进行有节律的、周而复始的运动。每一个运动周期明显地分为五个阶段。一切整体事物的内部,必定在结构上分为五个方面,以与运动周期的五个阶段相适应。如就事物的生化过程来看,可分为生、长、化、收、藏,或生、长、壮、老、已五个阶段,而生与春、长与夏、化(壮)与长夏、收(老)与秋、藏(已)与冬分别相应。又如颜色,作为整体可以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在运动过程中它与四时相应,构成周期循环,即:春季大地呈青色;夏季烈日炎炎呈赤色;长夏万物从化,需要土地的长养,而土为黄色;秋季天高气爽,万木凋落,四野空旷明亮,故显白色;冬季阳光衰弱,夜长昼短,给人以黑色之感。至于人体的变化与四时的更迭,关系就更为密切。《内经》认为春季多肝病,夏季多心病,长夏多脾病,秋季多肺病,冬季多肾病,肝、心、脾、肺、肾作为人体结构的五个重要方面,分别与五季相对应,等等。

《内经》以五行的属性来概括人体各部分的联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金匮真言论》两篇对五行归类的论述,可择要综合列表如下:自然界人体五味五色五气五方五时五行五脏六腑五官五荣五体五志酸青风东春木肝胆目爪筋怒苦赤暑南夏火心小肠舌面血脉喜甘黄湿中长夏土脾胃口唇肌肉思辛白燥西秋金肺大肠鼻毛皮毛忧咸黑寒北冬水肾三焦膀胱耳发骨骨髓恐从上表所列可以看出,虽然以五行相生相克的循环变化,不可能完全正确地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与人体本身的特殊矛盾、运动规律,也难以反映人体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联系的复杂关系,势必存在着片面性、表面性、主观臆测和牵强附会的地方。如《素问。阳明脉解》篇就说,由于胃属土,所以当胃生病时,根据木克土的原理,病人一听见木音就会受惊。而按照土生金的原理,病人听见钟鼓之声则没有惊惧的反应。这类解释就令人难以信服,也与临床不符。但《内经》的五行学说,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一些方面比较合理地说明了医学领域里许多复杂的基本问题,为构成我国医学理论体系发挥了执简驭繁的积极作用。

在《内经》看来,事物都由五个方面构成,在五行系统中,每一行都与其他四行同时发生“生我”和“我生”、“所胜”和“所不胜”四种关系。

这表明五行结构整体的每一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部分相互关联着的。部分影响着、表现着整体,同时整体又制约着、决定着部分。任何两行之间,总有相生或相胜的关系,因此是不平衡的,处于运动之中。但就每一行来说,都既生他、又被生,既胜他、又被胜,所以在整体上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就五行系统看,生和胜的总数相等,也表现出相对的平衡。这就是说,五行通过正常的生胜,在整体上趋于平衡。这种平衡不是绝对静止,而是建立在运动的基础上。整个中医理论建立于这种在功能和结构的整体系统的把握上,要求在保持生物机体生长发展的动态平衡和自我调节的组织结构中来把握、理解和说明、治疗一切。

《内经》以五行观念研究人体,提出了完整的藏象理论。

《内经》的藏象理论也主要是指功能整体,并非解剖学意义上的器官实体,尽管与器官实体又有联系。《内经》认为,脏与腑互为表里,五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它是生命活动中重要物质——精、气、血、津液等的贮藏所,具有联系全身其他脏器组织和主宰精神活动的作用,是生命的根本。六腑的主要功能是消化水谷与传导津液糟粕。《内经》还分别阐述了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各自不同的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其基本观点是将人体各部分作为有机联系的整体,所重视的是这些功能之间的序列关系和结构联系,不是某些孤立器官、部分的实体情况。它指出,这种相互联系的关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作用而实现的。例如,心主神明、主血脉、合小肠,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枢纽。肝藏血、合胆,具有调节血液的功能,血液荣枯可以在人体爪甲间得到反映;肝还开窍于目,肝血充足,视力就可充沛。脾统血,主运化,合胃,既具有统摄血液的作用,还可以运化食物精微,输布全身。脾之荣在唇,有无脾病,可以从病患者口唇得到反映。正常者红润丰满,脾运失调者口唇必然苍白少华。肺主气,合大肠,荣于皮毛,表示肺为呼吸脏器,与皮表有密切关系。皮肤受外界冷热刺激就会收缩或松弛,因此肺气虚者易受外界寒冷天气影响,致使皮表受寒生病。肾藏精,主骨髓,合三焦、膀胱。精指水谷精微、人的健康与生殖能力,和肾脏本身精气有很大关系,等等。可见《内经》所讲的人体各部分的广泛联系,体现在生理病理各个方面,即脏腑的功能失常,可以反映于体表;体表组织、器官的病变,可以传导于所属的脏腑。脏腑之间也各因其联系而互有影响。《内经》在长期观察和临床经验基础上所揭示的某些联系,例如肝和胆、肾和膀胱、心和血脉的联系,已为现代科学所证实。其他如心和小肠,肺和大肠,肝和筋、目,肺和皮毛,以及“五气”、“五味”、“五色”与五脏的关系等,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的检验,也普遍认为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内经》以人体各部分和人与自然的系统整体观念作为其理论的基本思想,解释复杂的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提出了一系列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它认为人体的健康、疾病与客观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疾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如精神、生活状态失常,自然环境气候的剧烈变化,饮食不节,五味失调,醉酒,房事过劳等。一方面明确提出引起疾病的外来因素是“邪气”,同时更重视人体本身对外来致病因素的防御能力,即“正气”的作用。《灵枢。五变》篇写道,风雨寒暑这些自然因素的变化是使人患病的外因,当人的身体不能适应外界气候的异常变化时,就会生病。可是为什么在同样的异常气候条件下,有人得病,有人不得病;有人得这病,有人得那病,是不是异常气候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对待呢?不是的。凡是能及时避开异常气候如风邪侵袭的,就不会生病;反之则可能患病。

同受风邪,或病此,或病彼,那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必须尽量设法获得有关病情的全面的经验材料。譬如问诊时,要重视了解患者病前的生活、情绪的异常变化,是否存在曾贵后贱、曾富后贫、始乐后苦、暴乐暴苦等。又如望诊时,要注意从患者的形态表现去认识内脏功能的盛衰。《内经》认为,诊尺肤、切寸口脉、望面色这三种诊法在一般情况下,都能单独地了解病情。因为尺肤、寸口脉、面色每一项都能相对独立地反映机体的全部状况。尽管如此,《内经》仍然主张将此三者结合使用,认为三者相参,诊断准确率可达到百分之九十;仅采用二种或一种方法,准确率只能达到百分之七十或六十。

《内经》批评某些医生不用问诊,不了解病情始末,不调查病人的精神心理变化和饮食起居失调之处,慌慌忙忙单凭寸口之脉象就下断语,这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内经》总结的“以表知里”和“以此知彼”两种重要的认识方法,构成了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在治疗方面,《内经》运用普遍联系的理论,指导辩证方法,提出了内病外治、外病内治、正治反治、补虚泻实等方法,产生了当时所能达到的良好效果,至今仍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

经络——伟大的科学发现《内经》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还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具有我们民族独创性的经络学说,揭示人的生命现象与各脏腑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后经历代医家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与藏象学说一起成了中医基本理论的核心。

《内经》认为经络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全身,阴经系脏,阳经系腑,是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是沟通表里上下,联系体内外各脏腑器官的传导系统,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重要作用。《灵枢。经脉篇》所讲经络,包括十二正经,三百六十五络。十二正经的循行路线是: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此外,《内经》还记载了“奇经八脉”(即任、督、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其作用是调节正经气血)、腧穴,以及它们的分布循行情况。

在藏象经络学说的基础上,《内经》从理论的高度总结、完善了我国古代行之已久的针灸疗法。认为不用药物,只施微针,就可达到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治疗百病的目的。《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载,针疗使用的针共有九种,即镵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九针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用处也不一样。如锋针作用是发痼疾,铍针作用是取大脓,员利针用于取暴气,长针用于取远痹等。在不同的季节,可以采取不同的腧穴针法,还可因人、因病的不同,根据经络互通的原则、斟酌治疗。如病在上者可从下取之,病在下者可从高取之,病在头者可取之于足。还可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等。

针疗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程,若病浅针深,就会内伤良肉;病深针浅,则病气不泻;病小针大或病大针小,要么气泻太甚,要么气不泄泻,都会产生不良结果。这些内容对后世针灸临床的各种手法和循经取穴的理论都有很大指导意义。

关于经络的实质,还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仅仅理解是古人对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朴素认识,其中还可能反映了某种尚未被发现的物质载体或媒介。但现代科学已证明,藏象经络所揭示的人体生理、病理联系,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经络现象,以及建立在经络理论上的针灸疗法,正在越来越广泛地为世界所承认、所接受。按照藏象经络理论治病,在很多方面能够产生目前西方医学无法达到也不能解释的疗效。这是因为,它尽管朴素,却的确反映了人体作为整体所特有的许多规律,为西方医学所未能企及。完全有理由说,藏象经络理论是可以与造纸、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并列的,值得我们民族自豪的第五大发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内经》的藏象经络理论必将愈益显示出它所潜藏的伟大意义。

中医及其理论历数千年而不衰,经过了漫长历史实践检验而至今有效,这应是人类文明史上首屈一指的奇迹。作为中医根本典籍的《内经》,内容深刻,规模宏大。从宏观宇宙论到借助显微镜、透视机等现代科学实验手段才能证明的人体微观生物学,我们的祖先得助于比较发达而又独特的理论思维,在技术水平极其低下的两千多年前,取得如此高超的科学成果,这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内经》由此不仅长期为国内医家所重视,也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医学家、科学史家的注意,被译成日、德、英、法等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国际针灸组织把它列为必读的参考书。近年来,除医学和哲学工作者外,还有天文学、气象学、数学、控制论、生物学等专业人员,从多方面对《内经》进行探索。可见《内经》不仅是科学史和哲学上的重要文献,而且直接具有现实的科学研究的巨大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